《啬夫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啬夫记- 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了,大哥,我们还注意到了一件事情。”

    正当尉迟子弟准备告辞时,又突然顿足,向于梁禀报道,“你跟那些商贾交谈时,其中有那么一两个老是跟你套近乎,有些奇怪呢。”

    被他们一提醒,于梁回忆一下,发现的确有那么一两个人跟自己过分热情了些,点头道,“为了保险起见,你们去摸摸他们的底细。”

    小心驶得万年船,他才不想在两个无名小卒手上翻船。

    当晚,于梁和衣睡下,第二天天不亮时,尉迟子弟便来禀告,说观察了那些商贾一晚上,并没有什么异状。。pbx。

    于梁这才心中稍安,让他们继续留意外面的动向,自己则再次前去李隆基的府邸。

    要跟小屁孩亲近,最好的法子便是多跟其接触,有了信任基础,以后就好办得多……于梁可没指望对方跟自己无凭八故的投缘,那种王霸之气纳头便拜的戏码忒少见了。

    接下来的几天,他准时的去找李隆基,本次都耐着性子跟这小子亲近一下,渐渐的,这孩子似乎也接受了于梁这个经常来“串门”的陌生人。

    当然,于梁却越来越失望……其实严格来说,这李隆基的行为标准也不算熊孩子,不过当真资质平平,培养个十几年或许略有小成,但估计这辈子都没法达到宁王的水准。

    能力还在其次,关键是这孩子身体情况的确差得惊人,短暂的接触下来,于梁敏锐的发现,他的病,学名应该是……先天性心脏病!

    这种在后世那么发达的医学条件下都无解的疾病,放在古代,估计除了等死,没有其他的路可走,这孩子能活到七八岁,其实已经算是调理得当了。

    好吧,这孩子死活跟于梁关系不大,双方非亲非故的,他犯不着怜惜什么,只是于梁需要他作为“旗帜”……起码为皇帝不幸驾崩,宁王继位的话留一点翻盘的机会。

    所以,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在连着几天的郁闷和不甘心之下,于梁左思右想,决定将筹码压在一个人身上!

    孙思邈!……若天底下还有什么人能延缓这李隆基的寿命,于梁相信,除了历史上原本应该鼎鼎大名的药王之外,更没有其他人能做到。

    或许,在自己的支持下,这位药王能达到比历史上更高的高度也说不定?

    抱着一丝念想,于梁再次提笔,派出一个尉迟子弟秘密送信,让大理寺暗中护送孙思邈赶来胶东为这李隆基诊断。

    安排已定后,于梁掐指一算,此时已经距离他离开南岱乡十余天之久,眼看就到了与尉迟威约定的日程……想必此时胡东山的商队已经当真从长安城出发,开始沿着道路缓慢北上。

    七天,最多再在外面耽搁七天的时间,于梁就必须回到老巢去……商道的第一笔买,他一定得亲自参与,这并不是什么彩头形式,而是向世人“宣布”,这是他的势力范围!

    而第一次通商的顺利进行,带来的绝对不止是丰厚的利润,还有其他士族的观望,以及抵不住**从而前来与自己媾和的中立派。

    就像是汇聚溪流一样,不断的壮大才能汇集成江河……从而让于梁有了与宁王分庭抗礼的资本。

    就在觉得时间紧迫的时候,于梁的好运气来了……他先前派遣的尉迟子弟居然在短短的几天内,就从长安城回来!

    要知道,这里可是山东地面,离关中相隔几百里地,这哥们居然能跑一个来回……除了快马加鞭日夜兼程以外,没有其他的法子。

    而且,对方还带来了几个很好的消息……杨立被弹劾入狱,万源的家族也被押解到了京城!

    如此一来,京城的斗争天平,已经稳稳当当的压在了自己这一边,哪怕宁王有通天的本事,也休想翻盘了。

    这些斗争中,那盖元礼秉持的中立态度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他这老狐狸不表态,光靠宁王留在京城中的那些杂鱼,诸如赵梁栋之流,根本无法左右裴度的判决。

    “……嘿,那老狐狸和宁王之间的关系,怕是也要闹得不轻吧。”,于梁诡异的自言自语着,从尉迟子弟带回来的情报中得出了一个对他非常有利的结论。

    “所以说,大士族阶层就是靠不住,干什么事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天王老子的面子都不好使,更不用说宁王。”

    京城那边的获胜让于梁这些天的郁闷心情扫空了大半,连带着对日后的时局变化都乐观了几分。

    而更让他高兴的还在后面……他向石虎发去的要求,这位影卫头子当真给予了让步。

    “大哥,这东西,是石虎专门交给你的。”

    尉迟子弟从贴身衣物中取出一个小包裹,保卫得极为小心,于梁笑了笑,打开一看,居然是一封黄绢和一块玉质令牌。

    黄绢是以皇帝的名义起草的,说是圣旨又有些过,更像是家书,上面大部分是勉励胶东王李隆基的话语,直到最后才淡淡提到,让于梁当这皇子的老师。

第616章 我来治病() 
这便相当于将于梁的身份坐实,那楚良等人再也找不到推脱的理由,还得乖乖配合他的行动,这还不算,真正让于梁动容的,是那块玉质令牌。

    这是影卫的密令!

    有了它,于梁便可以调动州府驻扎的影卫……好吧,石虎不可能给他那么大的权利,动用这块令牌,只有一种情况。

    需要保护这胶东王李隆基生命安全时!

    “……鸡肋啊。”,当听清楚了尉迟子弟的说明后,于梁不由得苦笑一下,如此一来,这块玉牌的实用性便差了许多。

    不过他还是郑重的将东西收下,无论如何,有这牌子总比没有好,论起假公济私的手段,于梁的鬼点子可是很多的……怎么的也得利用上影卫这只好使的力量。

    “对了,大哥,孙公子已经从长安城出发了,要不了多久便会赶到此处。”

    末了,尉迟子弟又给他带来一个好消息,这次于梁是真心意外,他分明记得自己传出这消息还没几天时间,怎么这么快便有了消息?

    “……你们有未卜先知的本事么?”

    于梁惊异无比的问道,连他自己都不相信这个答案。

    “没,是石虎要求孙公子过来的……他说大哥你既然这么看重孙公子,想必此时应该很需要吧。”

    尉迟子弟从没见过如此失态的于梁,还以为做了什么错事,小心翼翼的禀告着。

    于梁微微一愣,随即放声大笑起来……那石虎,还真是个人才!

    上次自己信誓旦旦的打包票说孙思邈有着为皇帝续命的可能性,这位影卫头子思付再三后终于上了自己的贼船,而此时他向对方诉苦,说李隆基这病秧子不成大器,这哥们便直接原封不动将自己的做法还了回来。。

    既然孙思邈能治好皇帝,那也能治好皇子呗……看看,影卫不讲理起来,逻辑都是一套一套的。

    于梁大笑了半天,最终变成了苦笑,摸着下巴直摇头,这真是无巧不成书……没想到石虎恶作剧似的报复居然和自己的谋划撞上了,很是省去了他一番周折。

    “孙思邈还有多久能到胶东?”,于梁压低声音问道,他决定让这这孙家小子快点观察李隆基的病情,只要能上路,就立刻离开胶东,无论如何,先将人平安弄到南岱乡再说。

    “孙公子和我一道启程,只是我星夜兼程而来,而他则是寻常赶路,大概,会有了两天左右的延误吧。”

    尉迟子弟盘算半天,给了一个大概回答,于梁点头,让他好生休息,自己则继续耐心等着。

    事实上,孙思邈到来的速度比他预计的还要快……仅仅一天多点的时间,这位翩翩公子居然出现在了胶东城中。

    当尉迟子弟带着他来到客栈时,于梁甚至还有些没有回过神来。

    “你……怎么来的?”,于梁大脑宕机了一秒钟,本能的问道,随即反应过来此时不是应该给对方一个热情的问候么?

    “骑马过来的。”,当然,孙思邈这种不大通人情世故的小子是不会在意这些细节的,他只不过捋了捋有些散乱的衣襟,然后便自顾自的坐下来喝水,跟到了自己家一样。

    看看,多实诚的孩子……于梁顿时笑了,也不再多话,等对方休息够了,这才敲着桌子说道,“你比我预料中来的快……一路上没怎么休息?”

    孙思邈继续吃喝着,顿了顿才点头道,“嗯,我路上是没怎么耽搁……我看他们比我还急,想到你这边应该有要事。”

    他指的是尉迟子弟,看来这孩子也不是全不通世事,当然,他并不是个适合撒谎的人……比如,于梁一眼便瞧见,他眼神中明显带着闪烁。

    “就这一个理由?”,于梁笑着问道,继续盘根问底,“你什么时候对我的事这么上心了?”

    孙思邈一时语塞,估计没料到于梁的目光这么犀利,扭捏片刻后,终于尴尬的小声说道,“其实,我主要是为了躲姐姐……”

    “孙夫人?原来如此……”,于梁何等聪明,立刻从只言片语中窥探出了真相。

    那孙夫人多半是不舍得幼弟一个人出行,哪怕已经许可了也不想孙思邈离开,而这小子早就对待在长安城厌烦了,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出去。

    如此一来,正好借着于梁的由头赶紧闪人,生怕姐姐怕人将自己追回去,所以才一路加紧行程。

    “虽然你动机不大对,不过能提前来到此处,我还是很高兴的。”

    于梁伸出手来,在他的肩膀上拍了拍,弹去些许灰尘,眨眼笑道,“如果你不累的话,我想,你可以跟我走一趟,去见一位病人。”

    “病人?谁?什么病?”,一说起本行,孙思邈的精神顿时来了,挽起袖子,大有大干一场的干劲。

    “一个七八岁的孩子,你并不认识。”,于梁晒然笑笑,又压低了声音道,“只不过身份比较特殊……胶东王。”

    孙思邈立刻怔了怔,面色异常古怪,估计这辈子还没有给王爷看过病来着……事实上,按照太医孙家的规矩,他还没有独立行医的资格呢。

    “我试试吧,不保证能看出来。”,不过,这位顶着“药王”名头的少年胆量真不是盖的,仅仅犹豫了几秒钟便答应下来,神色已经恢复了自信。

    于梁暗自点头,对他就是历史上那位大人物平添多了几分信心。

    两人当即出行,乘着车马,很快的赶到了胶东王李隆基的住处。

    于梁已经是此处的熟人,那门子见了他之后,便开门让其进去。

    “……于大人,这位是?”

    到了内堂后,楚良瞧见孙思邈这个生面孔,顿时疑惑的问道。

    “是石虎让他来治病的。”,于梁眼珠子一转,给予了一个并不算骗人的回答。

    楚良微微一怔,上下打量了孙思邈几眼,估计是看他太年轻了,并不像是医生的样子……只是当孙思邈自报名号后,他的态度立刻转变了不少。

第617章 带人走() 
“原来是太医孙家的后生,失敬失敬。。pbx。”,这楚良重重行了一礼,看得于梁大为好奇,悄悄扯了扯孙思邈的袖子问道,“你们孙家很有名么?”

    “没有啊,只是宫中三代太医,都有我们孙家的人。”

    孙思邈摇摇头,随即一本正经的说道……他绝对没有半分装逼的意思,但这话本身已经足够让人侧目。

    三代太医啊,难怪族中女子能成为三品大员裴度的正妻,果然是门当户对来着。

    想明白了这一层,于梁知道自己不用再向楚良解释什么了,耐心等着孙思邈的诊断。

    这一等,就是足足一个时辰。

    不得不说,与平日里有些天然呆比起来,一旦拿出专业态度的孙思邈,真是个相当靠得住的人。

    比如,他诊断完毕后,开口的一句话,便让于梁知道,将他招来,是无比正确的。

    “这位皇子阁下,先天不足,病理在心。”

    果然是行家……于梁伸出大拇指,追问道,“能治么?”

    孙思邈立刻摇摇头,“很难。。几乎无法可救。”

    于梁眉头微微一皱,倒也不特别失望,对于先天性心脏病这种顽疾,要在古代这种条件下治愈什么的,那也太强人所难了。

    更何况,那孙家既然是医术传家,宫中太医不在少数,他们肯定早就为这小皇子李隆基诊断过,有一点希望的话,都不会让任这孩子流出宫中到胶东之地来静养。

    孙思邈就算再牛,医术也源自于祖辈的积累,在没有新的历练之前,是不会强过本家人太多的。。pbx。

    所以于梁很快的深吸一口气,换了个问法,“他能活多久?……我是说,经过调理得当的话,最大的可能。”

    孙思邈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沉思片刻后,低声道,“这种病最需要静养,任何情绪都可能引发祸事,很难说可以活多久。”

    顿了顿,他摸着下巴道,“硬要说个年限的话,在保护得当,又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以这位皇子的体质,应该可以活到成年吧。”

    “成年?”,于梁眼睛亮了一下,换句话说,这孩子还有十年以上的寿命,运作得好的话,足够他建立起与宁王抗衡的力量来。

    “很好,那么,现在这孩子交给你来医治了。”,于梁拍了拍孙思邈的肩膀,眨眼笑道,“算是给你的长期考验。”

    孙思邈顿时吓了一跳,期期艾艾道,“可,可是,他是皇子,我……”

    “皇子又怎么了?宫中那些太医,你的叔叔辈们拿他没办法,只能将他送到此处来,说得难听点,大概已经放弃治疗了吧。”

    于梁一本正经的颔首道,“所以你不用有任何心理压力,放手一搏即可,出了什么事,我帮你扛着。”

    他的话说到这份上,孙思邈再推托便显得示弱了,而且他的确有几分争强好胜的念头,随半推半就着答应下来。

    “于大人,你们这……”,楚良就在不远处站着,眼看着于梁三言两语便将李隆基的事定下来,未免有些儿戏,大胆的皱眉提醒着,正要多说什么时,已经被于梁挥手打断。

    “有陛下的书信在此,你们这次没理由再拦着吧……这孩子,交给我了。”

    于梁哪会跟这些下人聒噪,立刻拍板做了决定。

    那些影卫面面相觑,虽然觉得这事有些荒唐,但皇帝的亲笔信和影卫信物却不是骗人的,都纷纷默默承认了下来。

    “咳咳,你放心,在没有确认好这孩子能不能承受住长期赶路前,我是不会让他乱动的。”

    于梁见好就收,将口气放软道,“我会让孙思邈好好调理一下这孩子的身体再说。”

    楚良等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放下心来,于梁却微微一笑,在孙思邈耳边压低声音道,“你只有三天之间……三天后,无论如何我都得带人走,我很赶时间。”

    孙思邈顿时风中凌乱,愣了几秒钟才回过神来,掰着指头算了算,居然点头道,“若在外面奔波的时间不长的话,我可以试试。”

    看看,这就是神医的胚子,别的不说,自信程度是够的。

    “那就拜托了。”,于梁晒然笑笑,冲着尉迟子弟使了个眼色,让他们派出人来跟着孙思邈,随时听候调遣。

    接下来的三天内,于梁能做的,便只有等待了……寄希望于孙思邈给力些,将那李隆基的身体尽快调养好。

    初出茅庐便被委以重任,这孙思邈的劲头倒是高涨得紧,殚精竭虑的想法子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