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砺刃- 第4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参与PAK FA研制工作的最大好处就是获得了AL…41型发动机的一些关键技术,而当时共和国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要采购PAK FA,加入研究的目的就是获得技术。虽然后来PAK FA采用的发动机是AL…47型,但是AL…41的技术已经足够先进了,需要共和国的工程师消化好长一段时间,另外AL…47是在AL…41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推力增加得并不多,主要就是提高了发动机的寿命与可维护性。而共和国在AL…41的基础上研制出的发动机不但提高了推力,寿命与可维护性,而且还降低了耗油量,其性能指标甚至比AL…47还要稍微高那么一点点。

有了发动机,一切问题就好办了。也就在阿根廷向共和国提出采购F…14的意向时,J…14的试飞工作正式开始。任何一款战斗机,就算是采用了最先进的计算机模拟设计,也需要长达数年的试飞时间,F…22的试飞用了近10年,F…35也有8年左右。而J…14的试飞周期至少长达6年,这已经不能继续缩短了。因此,当时凌天翔才会建议阿根廷优先购买成熟的F…10,而不是还没有研制成功的F…14。

从总体性能来看,F…14针对的就是美国的F…22。其空重达到了19吨(减重之后的指标),最大起飞重量31吨,满油航程超过了3500公里,执行空战任务时的推重比超过了1。6。另外该机具备有超音速巡航能力,且采用了内部弹舱,隐身能力不亚于F…22。说白了,这就是一款不折不扣的重型战斗机,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二款达到了第四代战斗机标准的重型战斗机。

当然,J…14的研制工作不可能做到彻底的保密。早在马岛战争爆发前,美国就已经获得了相关的消息,而当时美国做出的反应是,立即将部署在关岛的F…22增加到40架,并且向冲绳岛部署20架F…22,随即美国国会通过了空军的采购计划,在未来5年之内,美国空军将再获得149架F…22,使美国空军的F…22机群数量达到300架的水平。最后,美国甚至开始考虑向有需要的盟国出售F…22,这其中最积极的就是日本与以色列。

与美国在研制出F…22后,将其列为国家最高技术装备,甚至立法不准外销不一样。从一开始,共和国就在积极推销F…14,而且,共和国主要盯住的就是第三世界国家的军机市场。F…14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几乎全部采用了共和国的技术,也就是说,共和国有完备的自主知识产权,同时共和国的劳动力成本要比美国低得多,而且生产F…14的是国有企业,不存在牟取暴利的问题。因此,在出口价格上,F…14的单价仅仅为F…22的一半,大概为7000万欧元,而按照最保守的估计,F…14的战斗力是F…22的8成左右。另外,共和国销售F…14不存在降低装备性能的问题,甚至会在出口型上采用更好的设备,当然,前提是购买国肯花更多的钱。这些,都为F…14带来了极为光明的市场前景,按照当时欧洲一些机构的预测,如果F…14能够按照计划准时投入生产的话,那么其出口数量有望突破1000架,从而在未来20年之内,占领全球重型战斗机市场60%以上的份额。

在共和国公布了J…14的消息之后,美国国会军备采购委员会立即举行了一次听证会,由空军的一名上校军官负责进行解说。而这次听证会的主要论点就是空军是否需要更多的F…22以确保在未来战争中的制空权。

随后,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还举行了两次听证会。一次听证会是确定海军是否需要发展一种性能与F…22相近,或者是超越了F…22的重型制空战斗机。而另外一次则是研讨F…22出口的问题。反正,到这个地步,美国已经没有选择了,他们不出口F…22,那么海外市场就会被F…14,以及俄罗斯正在研制的重型制空战斗机占领。另外,美国海军现在的主力制空战斗机是F/A…18E/F,而这种战斗机最多算得上是三代半,根本就比不上F…14。因此,海军也迫切的需要一种先进的制空战斗机。

但是,共和国这次放出的消息在经济上的影响并不大。因为美国人有应对手段,而且这对洛马公司来说绝对是好事,只要美军订购更多的F…22,并且允许F…22出口的话,那么洛马公司必然会赚到更多的利润。也就在当天,洛马公司的股票就开始反弹了。随即,洛马公司拿出了早就在研制的FB…22,并且表明,将准备用F…22的改进型号去竞争美国海军重型制空战斗机的研制计划,洛马公司的股票更是随即大幅度攀升。

洛马公司做出了动作之后,诺思罗普公司也不甘落后,立即表示将在之前竞争失败的YF…23基础之上为海军研制一种重型制空战斗机。而YF…23的设计性能明显比当初的竞争对手,也就是F…22的前身YF…22更先进,只是因为当时很多技术不成熟,存在太高的成本风险,所以才没有被美国空军采用。而现在,大部分的技术问题实际上都不存在了。用诺思罗普公司的话来说,只有F…23才能够压倒F…14。注意,这里用的是“F…23”,而不是“YF…23”,显然,诺思罗普公司对赢得海军的竞标有着十足的信心。

波音公司也不甘落后,随即也宣布,将在JSF竞争中失败的X…32的基础上研制一种装备两台发动机的重型制空战斗机。而实际上,当初X…32竞争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大量采用了先进的,未成熟的技术,导致成本价格难以控制住,结果被美军抛弃。而现在,这些技术问题也基本上都不存在了。

可以说,共和国公布的一条消息在被美国政府、国会,以及军火商进行了恶意放大,以及大肆炒作之后,好像F…14已经出现在了天空里,而且已经对美国构成了威胁,美国立即需要一种更先进的战斗机来捍卫其自由与民主一样。也正是这些炒作,美国几家军用飞机制造公司的股票都开始攀升。虽然当时美国政府还没有做出是否需要立即研制一种,甚至是多种更先进的战斗机的决定,但是在几乎所有人看来,现在新的威胁已经出现了,美国自然需要更先进的武器,而那些飞机制造商将获得一次宝贵的机会。

随即,又出现了俄罗斯的重型制空战斗机已经研制成功,正在进行试飞的消息。甚至还传出了法德等国准备联合研制一种比F…22更先进,用来取代EF2000的重型制空战斗机的消息。这一下,美国军火商的股票价格同时开始上扬,而且增长速度之快,远超过了很多人的想象。

后来,凌天翔才知道,这些消息都是被有意释放出来的。当时,在炒美国军火商股票的人不仅仅有黄龙飞与连豫泯他们,还有十几个俄罗斯的富豪。说白了,放出这些消息的目的,就是要让美国军火商的股票上涨,他们才好将那些在地价位买进的股票抛出去,然后狠赚一笔。

情况确实如此,就在这些事情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黄龙飞与连豫泯开始抛售股票了,而一次倒手,就让他们赚了近100%的利润,这绝对算得上是恶意炒作。不过,这才刚刚开始。

第七十七节 穷途末路

英国远征舰队遭到了惨痛打击之后,当即就决定向东撤退300公里,以避开阿根廷空军的再次打击。实际上,此时阿根廷空军也没有办法立即组织第二轮进攻,因为阿根廷的飞行员在对海攻击方面的能力还不足,且所有的加油机都派了出去,那些携带反舰导弹的战机至少需要一次空中加油才能够完成任务。

因为英国远征舰队主动后撤,双方的战事也暂时告一段落。当时还有个小插曲,即英国留下来打捞落水人员的战舰与阿根廷的救援飞机发生了冲突,结果有2架救援飞机被英国战舰上的防空导弹击落。为此,阿根廷还发出了强烈抗议,并且把此事闹到了海牙国际战争法庭上,要求惩罚肇事的英国海军军官,因为那两架飞机上涂着红十字标记,是专门用来执行人道主义搜救任务的,而不是作战飞机。当然,这事最后也不了了之,毕竟那是发生在战场上的。另外,负责打捞落水人员的那艘英国护卫舰发现苗头不对,在数个小时之后逃走了。最终,阿根廷的救援飞机从海上捞起了30多名英国海军官兵。

两日之内,双方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战斗。实际上,英国远征舰队也没有实力了。新补充的飞机要到第十四日才能补充到位。其实,英国远征舰队损失最多的还是飞行员。空战中被击落的53名飞行员里,有12人阵亡,17人负伤,还有15人失踪(其中12人被俘,另外3人在战后都没有找到,多半是被淹死了),只有9人回到了舰队,而且还不能够继续作战。而新到达的飞行员都没有实战经验,所以英国舰队的航空作战实力已经降低了不少。

当然,英国远征舰队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在损失了2艘防空驱逐舰之后,英国远征舰队的防空能力大打折扣。而且,另外2艘驱逐舰装备的都是桑普森雷达,其对空探测距离有限,更无法起到早期预警的作用。舰队的反潜护卫舰也只剩下了3艘。而按照战时标准,至少需要4艘才能够组成一道比较完善的反潜网,保护航母的安全。就算海面下还有核潜艇为航母保驾护航,可是在遇到了阿根廷的潜艇之后,航母仍然会受到很大的威胁。

这些现实问题都迫使英国远征舰队暂时离开战区。现在,英国人唯一能够等待的就是随同远征部队一起到达的法国“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这支航母战斗群里除了航母之外,还有2艘“地平线”级防空驱逐舰,4艘“拉菲特”级反潜护卫舰。另外,随同远征部队一起到达的还有2艘42型驱逐舰,以及4艘23型护卫舰。最重要的是,法国航母上有3架E…2F型预警机,可以为舰队提供早期预警,加上制空能力更强的“阵风”战斗机,舰队的防空能力大大提高,到时候才有能力去与阿根廷空军较量。

在英国远征舰队等待援兵的时候,阿根廷空军也在积极策划着新的行动。当天晚上,杜冰锋、赵隼鹰等人就转移到了阿根廷北部的某个机场,并且开始策划新的作战行动。最终,两人都没有被挑中,因为他们是战斗机飞行员,执行空战任务的能力很不错,可是在对海打击方面却不怎么样。另外,这次行动需要的是擅长对海打击任务的飞行员,而且不需要护航战斗机,所以,他们就被排除在外了。

最后确定下来的人员中,一共有12名共和国的飞行员,其中6人是导航员。他们的任务是驾驶6架双座型F…10AⅡ型战斗机,并且引导另外2架由阿根廷飞行员驾驶的单座型战斗机执行作战任务。

为了确保攻击机群能够达到最大作战半径,这次只出动18架战机,每架战机将携带两大三小的5具副油箱与2枚反舰导弹,自卫武器则只有2枚格斗导弹,另外双座型的战机还将携带一具具有综合探测能力的电子战吊舱。因为战机是满载起飞,所以机内油箱无法装满燃料,在起飞之后就需要进行一次空中加油。完成任务,也就是发射了导弹,返航的时候,将进行第二次空中加油,战机才有足够的燃料返回机场。而整个作战过程需要大概5个小时的时间,战机往返飞行距离超过了4000公里。

整整等了一天,直到14日夜,准确的情报才送了过来,运送英国远征部队的船队,以及为其护航的法国“戴高乐”号航母战斗群出现在了里奥格兰德海丘海域,距离布宜诺斯艾利斯大概2100公里。随即,2架负责电子侦察与前线指挥的电子战飞机起飞了。

这两架飞机实际上就是安装了军用电子设备的G550型商务飞机,巨大的航程为其提供了巨大的活动范围。这两架飞机都有自己的任务,其中安装了电子侦察设备的那架将负责确定法国舰队的预警机是否在舰队附近活动,而另外一架则负责在攻击机群到达的时候,为攻击机群提供战术指挥协助。

当时,主要的情报来源还是共和国与俄罗斯的侦察卫星。为了帮助阿根廷空军完成这次任务,共和国与俄罗斯各调集了两颗侦察卫星,重点监视距离南美洲大陆2000到2500公里范围内的所有航道,并且结合英国远征部队与法国舰队出发的时间,大概推算舰队所在的位置。经过了2天的反复搜索,最终找到了这支由数十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同时侦察卫星拍摄下来的照片还提供了一条极为重要的情报,那就是,法国舰队在前,英国的船队在后。为运输船队提供直接掩护的只有英国的那几艘战舰,而且2艘防空能力相对较强的驱逐舰都部署在船队的西南方向上,留在船队附近的是4艘护卫舰。也就是说,法国人并没有让他们的防空战舰去掩护运输船队!

这条情报极为重要,在制订战术计划的时候,就充分的利用了起来。即,攻击机群重点打击缺乏防空掩护的运输船队,不去对付防空能力相对强大的法国舰队。而就实力而言,18架攻击机,36枚反舰导弹,也根本就不可能对法国舰队构成多大的威胁。如果遭到了法国舰载战斗机的拦截,恐怕连发射导弹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在确定战术行动时,机群将直接从运输船队的西北面进入,然后发射导弹。

当然,计划确定下来之后,还需要等待时机。机群的最大航程也就4000公里左右,而要确保机群返回机场,那么就得将打击距离缩短到1800到1900公里之内。而现在,英国的船队距离布宜诺斯艾利斯还有2100公里,距离机群驻扎的马德普拉塔空军基地还有2200公里左右。而按照对方的航向与航行速度计算,这至少还需要等上一天的时间。

又是一天漫长的等待过去之后,侦察卫星四次发回照片,情报分析军官根据侦察卫星拍下的照片绘制出了英法舰队的航线图,并且大概确定了敌舰队的航行速度在18节到20节之间。同时,头一天负责电子侦察的飞机也取得了一条重要的成果,那就是法国舰队的预警机将在凌晨3点返回航母,在上午9点左右才再次起飞,期间有大概6个小时的间歇时间。

这与凌天翔最初时预料的结果一样。E…2系列飞机在距离航母150公里处的持续巡逻时间只有4个小时左右,虽然3架预警机能够在紧急情况下为舰队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早期预警,但是这却要缩短正常维护时间,其持续作战能力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因此,在平常情况下,3架预警机是不可能为舰队提供不间断的早期预警的。

有了这些情报,阿根廷空军立即就采取了行动。15日夜23点30分,两架执行电子战任务与前线战术协调任务的支援飞机再次起飞。2个小时之后,满载的18架J…10AⅡ也以三机编队的方式离开了马德普拉塔空军基地,迅速消失在了夜空之中。

18架攻击机首先在5500米的高度上飞行了大概1200公里。在距离敌舰队大概还有650公里的时候迅速将飞行高度降低到了500米,又飞行了300公里之后,飞行高度再次降低到了200米,这次飞行了大概150公里,机群也做了最后一次机动,飞行高度降低到了50米。这几乎是F…10AⅡ的极限飞行高度了。

16日凌晨3点55分,负责战术指挥的飞机利用电子侦察设备测出了目标舰船的大概位置,这主要就是利用目标舰船发出的无线电通信信号进行定位。随即,这些信息被传输到了6架带队长机上。

最后,1架双座型战机迅速爬升到了500米的高度,并且利用机载火控雷达对100多公里外的目标舰船进行了最后一次精确探测。火控雷达的开机时间不到15秒钟,而且飞机也在1分钟之内就回到了50米的高度上。获得了精确信息之后,这架飞机立即通过战术数据链将目标信息分发给了其他的战机。随即,每一架战机都为自己携带的2枚导弹装定了攻击参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