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在视距外展开的,但是当双方势均力敌,当双方都渴望获得完全的胜利时,格斗仍然在所难免。
第一个照面,就有3架F…35B被揍了下来,算上之前在超视距空战中被击落的4架,现在第一批投入战斗的F…35B就只有3架了。这时,英国飞行员发现,这次的阿根廷飞行员几乎将F…10AⅡ的机动性能发挥到了极限,而且很清楚F…35B的弱点,知道该怎么利用自己的长处对付敌人的短处。这下,英国飞行员头大了,而且知道遭遇的是敌人最优秀的飞行员。天空中,3架F…35B左冲右突,不是在攻击敌人,而是在避免被敌人给揍下来。
到第二批F…35B投入战斗的时候,这3架F…35B已经被击落了2架,其中就有1架是被杜冰锋干掉的,而且是被杜冰锋用F…10AⅡ的航炮给揍下来的。要怪,就只能怪美国人没有给F…35B安装固定航炮。杜冰锋并不知道,他创造了一个新的纪录,即第一次在实战中用航炮击落F…35B。这也是自海湾战争之后,空战中第一次出现用航炮击落战机的战例。
虽然新赶到的6架F…35B用中程导弹干掉了5架F…10AⅡ,自己只损失了1架。但是此时天空中的F…10AⅡ还有17架,而F…35B就只有6架了。一场完全不对等的战斗,本来F…35B在格斗中就不比F…10AⅡ好多少,数量上的巨大劣势很快就让英国人陷入了绝境。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已经击落了两架F…35B的赵隼鹰带着他的僚机迅速撤出了战斗。他们还有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用战斗机上的火控雷达确定英国舰队里各战舰的大概位置,然后利用战术数据链将信息发给后面的攻击机,这样攻击机才能够在发射导弹前,为导弹设定好基本弹道,以达到饱和攻击的目的。而这一技术阿根廷飞行员暂时还没有掌握,必须要由赵隼鹰他们来做。
这个时候,杜冰锋已经取得了他在这场战斗中的第三个战果,一架F…35B硬是被他逼到了低空,慌乱之中,英国飞行员想利用F…35B的升力风扇做垂直机动,摆脱咬尾攻击的杜冰锋,结果风扇吹起了大量海水,导致发动机吸入过量海水,功率迅速降低,结果飞机的升力低于飞机本身的重量,战斗机一头栽到了大海里面。当然,后来经过反复确证之后,这架战斗机仍然计算在了杜冰锋的战果内。也就是说,3天时间,2场空战,杜冰锋就成了这场战争中第一个战果达到了王牌标准的飞行员。
赵隼鹰只用了2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他的工作,F…10AⅡ的相控阵雷达有多种工作模式,其对海探测能力并不差,而且可以同时确定多个目标的位置。赵隼鹰锁定的正是舰队里的那4艘防空驱逐舰,以及还在200多公里外的“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只是因为太远,所以无法获得航母的准确数据,只能确定大概的位置。
在赵隼鹰将火控数据发出的时候,携带着反舰导弹的攻击机群也到达了。此时,英国舰队的防空战斗机几乎被彻底歼灭,只有3架勉强摆脱了追击,躲入了舰队的防空网内。杜冰锋没有立即追击,因为接下来上台表演的不是他们,而是那些攻击机!
12架战机一直逼近到距离英国防空驱逐舰大概60公里的时候才发射了导弹,重点攻击的就是担任舰队区域防空任务的那4艘驱逐舰。而此时,这些战机距离英国舰队的航母也不过就只有有120公里左右而已。
第七十四节 帝国蒙难
虽然英国已经不再是往昔的“日不落帝国”,但是英国人的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后来,英国将2月27日定为了英国海军“蒙难日”,因为就是这历史上的这一天,参加第二次英阿马岛战争的英国远征舰队遭受了第一次惨败,也正是从此开始,英国将逐步输掉这场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的战争。
当击沉2艘45型驱逐舰,击沉1艘23型护卫舰,并且迫使英国远征舰队向东撤退了数百公里的消息传来的时候,阿根廷空军司令部顿时沸腾了起来,作为客人的凌天翔也跟着那些参谋军官一起欢呼了起来。半个小时后,一直在战场外围徘徊的预警机发回了确切的战报之后,凌天翔这才了解到了战斗的经过。
空战的过程就不用累述了,最关键的打击还是在最后时刻到达的。
12架执行攻击任务的F…10AⅡ都成功的发射了导弹,并且都安全的脱离了战斗。战斗机是在攻击机撤退之后才返航的,因为在返航的途中还要进行一次空中加油,所以飞行员都不太注意节约使用燃料。实际上,整场空战就打了15分钟左右,所有战斗机都有足够的燃料返航,安排空中加油只是为了以防万一。另外,射出的48枚导弹都提前装入了目标的大概信息,不需要进行中继制导。
见到敌人的战斗机撤退,英国舰队的指挥官也暗暗松了口气,可他还没有来得及擦掉额头上的汗水,防空警报就再次响起,而且这次是导弹告警警报,而不是敌机来袭的警报。这下,英国舰队司令官明白为什么敌人这次会拼了命的进攻了。在他反应过来之前,舰队里的4艘防空驱逐舰,以及4艘护卫舰都各自进入了防空战斗状态。整个防空作战指挥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很高,而且是在战时情况下,就算舰队司令官还没有下达命令,各舰上的官兵也知道此时应该做什么了。
从理论上讲,紫苑30与标准Ⅳ对亚音速飞行的反舰导弹都至少有3次拦截机会。可是要达到这个理论值是有前提条件的。一是导弹在中高空飞行,这样战舰上的火控雷达才能够提前发现,并且在距离战舰100公里处就进行第一轮拦截。如果导弹是低空飞行的话,那么就必须要有预警机为战舰指引目标,并且在预警机与战舰之间需要通过最先进的高速数据链传送目标信息。实际上,此时这两个条件都不具备,而且攻击机群发射导弹的时候,距离战舰已经只有60公里左右了,所以无论如何,英国的45型防空驱逐舰都不可能对来袭导弹进行三次拦截。
不管是“桑普森”还是“宙斯盾”,对那些在距离海面20米以内飞行的导弹的发现距离都只有30到35公里左右。对速度接近音速的导弹来说,35公里只需要100秒的时间就能飞过。按照理论计算,在这个距离上,两艘防空驱逐舰实际上只有一次区域防空拦截的机会。
紫苑30系统还要稍微好一点。“桑普森”雷达本来就是主要针对舰队防空任务研制的,虽然其最大探测距离,以及同时探测的目标,同时跟踪的目标数量都远不如宙斯盾雷达,但是在对付超低空反舰导弹时,桑普森雷达的性能就要好得多了。另外,紫苑30导弹的拦截近界为500米,下界为5米,这都要比标准Ⅳ好得多。
紧急时刻,面对着导弹来袭方向的三艘驱逐舰都混身数解,导弹在自动控制系统的指挥下,以1秒为间隔陆续发射了出去。同时,在标准作战模式下,不管是紫苑30,还是标准Ⅳ,都是2枚防空导弹对付一个目标,这样可以使命中率提高到95%以上。可问题是,配备在这边的三艘45型驱逐舰中,有2艘装备的是宙斯盾与标准系统,而英国舰队采用这一配制的目的就是想利用宙斯盾的强大探测能力来弥补防空探测能力不足的缺陷。问题也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
英国海军装备的标准系列导弹的拦截高度下界是50米,而所有来袭导弹的飞行高度都在20米以下。换句话说,标准导弹对那些反舰导弹根本就无能为力!
真正起到中坚作用的反而是那艘装备了桑普森与紫苑系统的45型驱逐舰。恐怕此时英国海军要为听信美国的“谗言”,放弃紫苑,改用标准而后悔了。在区域防空阶段,宙斯盾与标准无一建树,相反,席尔瓦与紫苑的配合,在第一个回合中就成功的拦截了4枚反舰导弹,几乎达到了设计指标的极限值。
这也是唯一一轮区域防空作战,随即就转入了各舰的近程防空作战阶段。当然,这两个阶段实际上是没有太明显的界限的。也就在防空驱逐舰上的雷达还在引导区域防空导弹的时候,战舰上的近程防空导弹就被发射了出去。
宙斯盾舰上用的是“超级海麻雀”,一个标准垂直发射器里可以容纳4枚这种射程可以达到40公里,但一般用来执行近程防空任务的导弹。其容量大是其最大的特点。相对而言,“超级海麻雀”更适合执行舰队的反导防空任务,到此时,宙斯盾舰才取得了战果。而“超级海麻雀”并不需要战舰上的火控雷达提供连续照射,战舰上的火控系统只需要引导导弹靠近目标,随即导弹上的雷达就能够自动锁定目标,并且发动攻击。
桑普森舰使用的是紫苑15导弹。这种导弹的主单体与紫苑30一样,只是助推器更小一些,因此作战距离更近一些。另外,紫苑15采用的也是自主导引系统,在作战时,战舰只需要为导弹提供目标的大概方位数据,导弹就能够自主进行攻击,而不需要战舰上的雷达对目标进行持续照射。
这轮战斗是生死攸关的,如果让反舰导弹继续突击,那么战舰上就只剩下了末段反导系统了。而任何一艘战舰的末段反导系统最多一次对付3到4枚导弹,再多的话,就只能期望电子干扰能够起到作用,不然战舰就将束手待毙。
这也是防空作战中最成功的一轮,三艘战舰一共发射了40多枚“超级海麻雀”与紫苑15,总共击落了26枚导弹。这其中,紫苑15击落的就有10枚,虽然绝对数量要比“超级海麻雀”好,但是相对数量却比“超级海麻雀”多出了25%。可即便如此,仍然有18枚导弹突破了第二层防空网,继续向那几艘战舰杀去。
最后两个阶段的防空战斗几乎是同时展开的。当英国战舰上的“密集阵”速射炮开始轰鸣的时候,电子干扰设备也开始工作,大量的铂条弹,热源弹被纷纷弹射了出去,在战舰周围形成了密集的电子干扰云雾。
此时,45型设计上的另外一个致命缺陷暴露了出来。其两座末段反导系统分别设置在了战舰两舷的中部。换句话说,当导弹从战舰一侧袭来的时候,就只能有一座反导系统投入战斗,另外一座根本就没有办法使用。另外,英国海军使用的仍然是“密集阵”速射炮,而不是“海拉姆”导弹。理论上,“密集阵”一次最多可以拦截3枚亚音速反舰导弹,可实战中,能够打下1枚就已经合格了,而能够在短短的几秒钟内打下2枚就已经是奇迹了。
首先遭到打击的就是位于舰队东南面的“龙”号。这是“果敢”级,也就是45型驱逐舰的第四艘,装备的是宙斯盾系统。在面对袭来的6枚反舰导弹的时候,“龙”号上的“密集阵”奇迹般的拦截下了2枚导弹,同时还用干扰系统让另外1枚导弹偏离了目标。可最终,仍然有3枚导弹接踵而至,在不到5秒钟之内连续命中了战舰的舰桥后方(防空指挥中心),中部(烟囱前下方,动力舱的上面),以及直升机机库下方舰体水线附近。这三枚导弹上重达150公斤的战斗部都成功起爆,最要命的是,这三枚导弹采用的都是涡轮风扇发动机,都只消耗掉了四成的燃料,另外还有六成的燃料没有用掉,在战斗部引爆之后,这些燃料也被引燃了,这为后来的损管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难。
当初,“谢菲尔德”号就是因为导弹的燃料引燃了战舰上的易燃物品,结果导致损管工作无法正常进行而最终沉没。后来,英国海军的所有战舰都不再使用铝合金制造上层建筑(铝在高温下极易燃烧),全部改用钢,或者是不可燃的复合材料。45型驱逐舰也不另外。只是,这次阿根廷空军发射的反舰导弹的威力要比当年用的“飞鱼”大得多,1枚就可以瘫痪一艘驱逐舰,3枚肯定能够击沉驱逐舰。
事实也正是如此,“龙”号只坚持了15分钟,在舰体严重倾斜,且舰体内的大火失去了控制之后,舰长无奈的下达了弃舰命令,全舰近200名官兵(标准配置190人,实战时会多几名军官)中,有40多人没有来得及撤出。
紧接着遭殃的就是位于“龙”号东北面的“钻石”号。这是“果敢”级的第三艘。该舰原本计划装备桑普森雷达与紫苑导弹,后来英国海军为建造“维多利亚女王”号航母,缩减了45型驱逐舰的开支,并且从第三艘就开始装备宙斯盾系统。而这次“钻石”号的失败正缘于宙斯盾系统。在最后关头,战舰上的末段反导系统与干扰系统只应付了两枚反舰导弹,最终仍然有3枚导弹命中了这艘仅仅只比“龙”号早服役3个月的驱逐舰。
“钻石”号的结局与“龙”号相差不大,遭到重创的舰体开始倾斜,而且战舰上大火无法控制,弹药库随时有可能爆炸的时候,舰长不得不下达了弃舰的命令。194名官兵中有181人逃了出来,只13人阵亡或者失踪。这也许是最幸运的,因为这艘战舰阵亡与失踪的官兵是当天战沉的3艘战舰中最少的。
位于“龙”号东南的“无畏”号是最为幸运的。这艘装备了桑普森与紫苑系统的战舰在防空作战中表现极为神勇,两轮就拦截下了14枚反舰导弹。最重要的是,这艘战舰的舰长提前了一分钟下达释放烟雾的命令,也就是在近程防空还没有结束的时候,战舰就释放出了具有干扰雷达与红外探测能力的烟雾。同时,战舰加速规避,并且将几乎所有的干扰弹都释放了出去。结果,在末段拦截作战中,战舰上的“密集阵”没有取得一个战果,而当时射向这艘战舰的导弹也全部丢失了目标。“无畏”号也因此逃过了一劫。
“无畏”号的好运,等于是把霉运送给了别人,其身后的F237号护卫舰,即23型“公爵”级护卫舰的第八艘“威斯敏斯特”号倒了大霉。
这艘护卫舰在防空作战中的表现也极为英勇,用其装备的“海狼”导弹击落了4枚反舰导弹(其中2枚是被干扰后偏离目标后飞过来的),可这也是“威斯敏斯特”号防空能力的极限了。最终,两枚被“无畏”号干扰而偏离目标的导弹“盯”上了这艘没有还手之力的护卫舰,随即就扑了上去。
结果可想而知,排水量近8000吨的45型驱逐舰遭到3枚导弹攻击就必然沉没,而23型护卫舰的标准排水量只有3500吨,满载排水量也不过就4200吨,在遭到2枚导弹的打击之后,不想沉没,那就得等待奇迹降临,但是这一天,“威斯敏斯特”号的上帝放假了。
最后沉没的就是“威斯敏斯特”号。当这艘战舰从海面上消失的时候,距离空战开始仅仅35分钟,距离反舰导弹袭击开始不过18分钟。两艘45型驱逐舰,一艘23型护卫舰,先后在3分钟之内的时间内战沉。
后来,英国海军将这3分钟称为“黑色三分种”。如果说另外一个黑色三分钟里,英国人只是丢了几个球的话,那么在这个黑色三分钟里,英国人丢的不仅仅是三艘战舰,数十名官兵,还有数百年来大英帝国的骄傲与荣誉!
第七十五节 风暴来临
英国举国上下都为损失三艘主力战舰而感到震惊不已的时候,美国那边,也抛起了一场风暴。
位于风暴中心的,是赫赫有名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自F…35B在实战中交待出糟糕表现后,宙斯盾系统的糟糕表现再次抛起了美国人对这家军火巨头的关注,而这个关注主要就表现在该公司的上市股票全面暴跌。
洛马公司是一家大型集团公司,负责制造宙斯盾系统的是海上系统与传感器公司,即洛马集团公司旗下的一家子公司。虽然当时英国方面还没有立即公布相关的战果,以及详细的战斗经过,但是毫无疑问的,两艘宙斯盾战舰在战斗中被击沉,而同时参加战斗的那艘装备了桑普森雷达与紫苑防空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