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边唐- 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疾收胔,唐之州县极西海矣!’之语,弱冠之时读之,几欲拍案而起,自关中万里从军安西,便是此故。将军,此地便应是西海了,文本原以为平生无有机会见之,没想到竟有立马西海边上的一天!”

    马璘笑着点头:“此地便是苏定方平乱所谓之西海。先生在安西久矣,未曾知道先生竟然是这般来的安西,少年时之意气干云,倒是让某家佩服。”

    方文本笑道:“能够立马此地,倒也遂了平生之愿。听闻将军乃是读《马援传》之后心中感叹,是以仗剑从军安西,不也是少年意气?哈哈!”

    马璘也是笑了。什么读《马援传》从军,不过是李纨那小子在长安制造出的舆论,为的是给他脸上贴金罢了。他当初来安西,不过是因为和康小雨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跟《马援传》可没有丝毫关系。

    方文本指着湖岸边肥沃的土地笑道:“王道乐土,不外如是。将军,我到碛西二十余年,从未见过此等景致。此地便是天授大唐之地,让那些逐利之民占据实在可惜。有数万大唐百姓在此,便可永据此土,世世代代繁衍下去。”

    马璘点了点头道:“先生所言甚是。不过驱逐九姓粟特容易,数万大唐百姓却是难事,安西路远,道路险阻,数万大唐百姓从何而来?去年移民之惨景,某不愿再看,而无汉民占据此地,我等今日之事便无用处,先生可有以教我?”

    求推荐啊求推荐!(。)

第二百四十章 文本献策() 
方文本捋着胡须笑道:“最方便之法,便是与去年一般,求得天子一道命令,自人口稠密各道迁移些百姓到此。将军圣眷正隆,一道奏章入了长安,一年之内此地便有数万汉民。”

    “若是不愿重现往日去年之惨景,只需禁止老弱移民河中便可,老弱移民河中之惨状长安已经知晓,陛下乃是圣明之君,定然是会顾惜百姓,不至于再强行驱赶老弱过葱山。”

    马璘嘿然一笑,摇了摇头道:“难说。天心难测,若是陛下再如去年般一道乱命下来,上万老弱死于道路,某家这个奸相之名可就是要彻底坐实了。这个法子绝对不可,某家不敢冒险。”

    方文本目光一闪,笑了笑道:“既是将军顾惜百姓,不肯冒险上奏天子,那自然要寻别的法子。其一便是天下各道边军老卒的勋田,依旧只许来河中申领,这本是陛下答应过的,如今不过是旧事重提。这些人若能来到河中镇守,对于河中之地得安定便是一大助力。”

    马璘点了点头,等着方文本继续说下去。

    “这事若是在去年进行,本是极为方便的,不过去年牵扯河中八军数十万百姓移民之事,是以耽搁了下来。如今虽是旧事重提,情形却已是大不相同。”

    方文本看着马璘笑着说道:“将军,你为五镇节度使,平卢节度副使李璟乃是你的部下,平卢方面的战况不断发来,李璟如今在东北兵锋极盛,亦是开拓了大量的疆土,奏请天子允许边军勋官在辽东辽西申领勋田。天子已然恩准,且准备仿效移民河中,大举移民关中百姓去辽东辽西,只是由于张巡阻拦才暂时没有实施。”

    “将军!李璟在东北大展拳脚,打开了胶着多年的局面,对于那些有功在身的边军老卒而言,申领勋田便多了一个去处。相比道路阻隔万里之遥的河中,恐怕东北之地对老卒们更有吸引力。所以我说今年与去年又不相同,要让这些百战老卒移民河中,将军还须往长安上一封奏章,让天子禁止老卒们去东北申领勋田,只可来河中申领勋田。将军简在帝心,一封奏章便可解决这个麻烦,就看将军愿不愿意了。”

    马璘抽了抽嘴角,苦笑了一声。这还不是让他来做恶人么!

    自天子开募兵以来,安西老卒们皆是长征健儿,退役后便是在四镇安家,他们距离河中只隔一道葱山,自不会去东北申领勋田;可是朔方、陇右、河东、范阳、平卢这些地方的边军老卒们,让他们选择东北和河中两个地方申领勋田,会做什么选择自是可想而知。

    李璟在辽东辽西对契丹人和奚人大打出手,接连不断的取得胜利,对于大唐而言毕竟是一件好事,然而李璟的胜利对于他让汉家儿郎永久占据河中的计划,却是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障碍。

    没有李璟在东北的胜利,老卒们申领勋田便没有别的选择,只好来河中当地主。而如今李璟为他们多提供了一个选择,东北的黑土未必不如绿洲上的土地肥沃,而且距离乡井更紧,显然是更加的具有吸引力。

    永久占据河中之地,马璘考虑的是汉家民族的将来,其实就现在这个时代而言,大唐疆域之内可以开发的地方还很多。剑南道、山南道、江南道、岭南道皆是地广人稀,大唐超过五千万的丁口,远远没有充满疆域内的这些土地。土地兼并问题虽然严重,可是只要这些地方得到充分的开发,安置关内京畿诸道的百姓根本不是问题。

    移民河中,目的不是为了解决关中的土地兼并问题,而是为了阻止伊斯兰文明向着大唐的传统势力范围之内扩张的趋势。

    说到底这是他这个后世来人的私心,对于这个时代大唐疆域之内的百姓而言,河中之地的得与失其实根本没那么重要。

    责怪李璟是没有道理的,毕竟他也是在疆场之上一刀一枪,为他身后的汉家民族开拓土地。东北之地终将并入汉家疆域之中,可也不会自动就得来。

    然而李璟在东北战线上的胜利,客观上却是阻止了各地边军老卒们移居河中的可能性。

    至于要求天子下令只许老卒们在河中申领勋田,大唐李隆基肯定能做得出来这种事,他马璘却不可能上这样的奏章。

    老卒们为国征战,不欠他马璘一丝一毫,军功都是脑袋挂在腰带上挣来的,勋田本是他们该得到的奖赏。在这件事情上刁难这些百战余生的汉家儿郎,他马璘还做不出来这种事情。

    所以各地老卒移民河中这件事情,自然是一句空话,说说而已,根本就没有丝毫可能性。

    ……

    方文本依旧是在笑着,显然话还没有说完。读书人就这点儿不好,方文本这家伙也未能免俗,有什么话直接说完就好,偏要这般藏着掖着。

    “这般为难老卒的事情,某家还做不出来。先生,还有别的法子么?”马璘看着方文本,一副诚恳求教的样子。

    方文本笑着点了点头:“有!”

    “先生请讲。”

    方文本笑道:“河中八军,便是八只猛虎,将军只愿将它们置于笼中,却不许它们啸傲山林,是何道理?”

    马璘皱了皱眉头道:“先生请明言。”

    说实在的,他这时的确是听得有些糊涂了,不知道这个家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方文本笑道:“河中八军数十万百姓,将军只想着让他们耕田造屋,种植桑麻,安居乐业,实在是小看这些关中儿郎们了。以文本看来,这数十万汉家百姓,足以统率数百万异族!”

    马璘神色微动,静静地听着。

    方文本笑道:“人数较少之族群统治人数较多之族群,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就说突厥,那蓝突厥贵族阿史那氏本在金山以西,后吞并丁零,破灭柔然,一统漠南漠北各部,始有突厥汗国。阿史那氏高鼻蓝眼,人丁不过漠南漠北各部数十之一,于漠南漠北各部便是异族,却能号令数十倍于己身的部落数百年!如今异姓突厥各部言语风俗皆是与阿史那氏混同,除了黑发黑瞳依旧之外,风俗与阿史那氏已经一般无二。”

    “这是近的,若说远的,可说昭武九姓。昭武九姓本是月氏一支,后为匈奴所破,迁居河中,遂成河中之主。九姓管辖之土著百姓,多于王族数十上百倍,依然是臣服于昭武九姓直至今日。”

    “统治异族,开始时以武力制之,假以时日自可车同轨书同文。阿史那氏和昭武九姓能做到的事情,莫非将军以为我大唐百姓们就做不到么?”

    马璘目光微微闪亮,点了点头道:“先生说详细些。便以这火寻一地为例,如何让关中百姓统治此地?”

    方文本笑道:“这个简单,不外是草原各部故智罢了,只看将军能否看淡华夷之辨。”

    “如今火寻人男丁已被突厥兵杀得差不多了,妇孺到处皆是。将军可从安化军中分出一部,分散至火寻各地,仿效突厥人的办法,把这些妇孺皆是化为奴隶。”

    “这样这些妇孺不至于饿死,而我大唐便多了几万百姓。以文本之见,三两千人足以,不影响安化军的根本。且安化军中皆是贫户,未娶亲男丁极多,有了这些火寻女子,也是解决了一个大麻烦。”

    马璘想了一下,轻声道:“若是未娶亲男丁皆是娶了火寻女子,安化军中汉家女子又该如何?”

    方文本呵呵一笑道:“将军,八军远来河中,路途遥远前途未卜,,能够嫁出去的都已经抢在官府清点人口前嫁出去了,现在哪里还有多少年轻的汉家女子!带过来的都是些舍不得送人的黄毛丫头,年轻的没出阁的女子十家也未必有一个。”

    马璘听了,不由得苦笑一声。原来还有这等事!看来汉家子娶粟特女子是必然的事情,不然的话便是会引起大麻烦。

    “妇人和孩子需要依靠男子,这些人赐予汉家百姓为奴,也算是给她们一条生路。这些人亦可种田纺织,于大唐也不是没有用处,只是将来生下的孩子便是杂种。不过以文本之见,愿右衽者皆是汉民,能汉语者皆是汉民,习礼仪者皆是汉民,未必就要多纯正的血统。”

    马璘点了点头,这一点上他同意方文本的看法。

    汉民族本来就是在吞并周围民族的过程中逐渐扩大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这些最早时期的蛮族,不都是成为了大汉民族的一部分了。汉民族与其说是一个血统范畴,不如说是个文化范畴。

    他自己就有一个漂亮可爱的混血儿子,他自然不会认为汉民和粟特人的混血就是杂种。

    “将军,河中八军皆是关中子弟,如今这般安置只是权宜之计,既是军籍,哪能只是耕田造屋了事,扩张亦是他们则责任。”

    “将来大军每占据一片土地,便可留下一部分妇孺,然后由八军汉民分散一部进行统治。”

    “学校,科举,礼仪这些,慢慢一步步进行,纵然不再从葱山以东移居百姓,河中八军便可统辖数百万的异族,百十年过去,血脉融合,便没有异族,只有汉家子弟了。”

    “而若是将军在河中如此,葱山以东之汉民未必就不愿意移居此地,毕竟汉人到了这里是来大爷的。”(。)

第二百四十一章 刺客() 
马璘沉吟许久,看着面前浩瀚的咸海,重重地点了点头。

    蓝突厥贵族能够统治数十倍于自身的异姓突厥人,昭武九姓能统治百余于自身的河中原住民,阿拉比亚人和也门人统治下的波斯人也是他们自己人口的十几倍。这些民族都能做到的事情,唐人为何就不能做到?

    方文本所说的其实已经是殖民统治了,不过是一种最残酷的殖民方式,把征服的异族男丁杀死,妇孺都变成奴隶。

    这是草原蛮族们壮大自身惯常的手段,已经证明了是可行的。

    当然,要让这些奴隶成为汉民,还需要教育,融合,这需要几代人才能彻底完成。

    汉家文明有着足够的融合能力,这个绝对不是问题,自西周封建天下直到现在,大汉民族新占据的大片土地,哪里不是完完全全的融合,彻底的被汉家文明覆盖?

    可惜自己在河中的时日无多,不然河中八军统治数百万异族的场面当真可能实现。只希望李隆基能多活几年,比历史上活得更长久一些,给自己更多的一些时间。

    不过眼下这一块儿,从安化军中分出一些光棍汉子到火寻国故地之上,统治这些火寻人的妇孺,形成一个奴隶制的唐人部落倒是极为可行的。

    妇人总是要依靠男人,孩子最具有可塑性,草原蛮族们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自疏勒北全歼木坤一军之战后,五俟斤部落的哥舒部吞并了上万波斯妇孺好几年了,什么问题也没有。在武力之下波斯妇孺能够屈服,火寻人的妇孺自然也能。

    现在他面临的最大问题,仍然是葱山以西的汉家儿郎太少,太少!若无李璟在东北方向上的胜利,将会有大批的边军老卒踏上这片土地,可惜没有如果,李璟在东北战线风头强劲,边军老卒们有了更好的选择,谁还愿意移民到万里之遥的河中。方文本所说的法子,已经是目前最好的法子了。

    “就依先生之言,自安化军中分出一部来统辖火寻故地。不用脱离安化军,就把整个火寻故地当做是安化军的领地。我也想看看这些关中子弟能不能在这块土地上扎下根脚,把这里彻底化为大唐的领疆。”

    方文本笑道:“几千汉家子,数万异族妇孺为奴,再有我大唐铁骑震慑,如何不能立足!将军放心,一二十年之后,这里便永远是汉家衣冠的天下了!”

    马璘笑着点头,方文本的建议解决了火寻国的难题,也让他茅塞顿开。

    进入河中以来,在如何对待异族的问题上他一直是举棋不定,而方文本却是给他了一个不错的建议。

    这个法子简而言之,就是只留妇孺,妇孺化为奴隶,用少部分唐人来进行统治。

    这个法子不可能在所有的区域之内实施,比如你沙不儿城到里海南岸的拉伊古城那一条线,汉民短时间之内不可能移居那么遥远,那么把当地男丁全杀光便没有意义。

    然而在火寻故土这等准备用汉民来直接占领的地方,用突厥人的法子减少土著人口然后融合,却是最好的选择。

    ……

    乌浒水流到河口三角洲之上分为了数条,从不同的方向注入咸海,这一个河口三角洲面积有上万平方公里,人烟稠密村镇处处。而随着大军的到来,这里的人们陷入了深深的恐惧之中。

    突厥杂兵们在这一片沃土之上肆意杀戮,站在咸海边上已经可以看到远处村镇冒起的滚滚浓烟。

    安西军在咸海岸边扎下营寨,马璘在这里享受着难得的安闲时光,同时等待着突厥士兵们完成他们的任务。

    等到杀戮完毕,留下的将只会有妇孺,而这些妇人和孩子将会接受安化军的统治,成为安化军的奴隶。将来这些人和后来诞生的孩童,都将成为唐人。

    争夺生存空间的战争,从来都是最为残酷的。强者得到所有,弱者失去一切包括生命,自古皆是如此。

    马璘不亲自去看那些杀戮的场面,所以死去的火寻男丁对他而言便是每半日汇报一次的数字而已。这就像是玩一场游戏,而火寻人就是游戏中的人物,死多少也没有关系。

    汉民族的历史之上,也曾多次遭受过异族的入侵杀戮,每一次汉民族都是人口锐减,所幸靠着强大的人口基数和广阔的地域纵深才能一次次的维持下来,而所有的入侵者无一例外的都是融入汉民族的文化圈子之中。

    异族入主中原之时,从来不会对汉家儿郎手软。而现在是汉家儿郎占据优势,自然也没有对异族手软的道理。温情脉脉在族群之间是不存在的,等到建立起了统治秩序,再来温情脉脉也不迟。

    大军出捕喝以来,马璘从未让手下这些安西健儿参与到杀人和掳掠之中,除了不想让健儿们手上沾染太多无辜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