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若是论关起门来当皇帝,儒家这套治世之理论还是蛮实用的,不管是哪个朝代都能用得上,当然,若是皇朝不幸被推翻了,也跟儒家学问没关系,那是当权的皇帝不贤明所致,儒家子弟们大可以换个主子继续侍候着,小日子一样过得美美地。
说实话,胤祚对于儒家治国的那套理念从来就不感冒,也从来就没指望朝臣们能彻底明白自个儿的想法,当然,胤祚也早就知道这两策要真想实行的话,一定会遭到儒家子弟们的阻扰,论争是一定会有的,而且还会很激烈,即便是朝臣中也会有着强烈的不满情绪,无他,这等变革一旦开始,所有的官员之既得利益必然再次受到侵害,这也就是为何当初胤祚要全力进行军事改革的最核心根由之所在枪杆子总是比笔杆子来得坚挺,只要能熬过最初的混乱,等一切走上正轨之后,商业社会所带来的好处之巨大比动嘴去说服人要来得有效得多。
张廷玉、李光地、李振裕都是标准的儒家子弟,他们会反对此二策并不奇怪,说实话,他们敢对着胤祚这么位强势皇帝说出反对的意见,正说明了他们的忠心和勇气,胤祚心中虽烦躁,但也绝对不会拿他们来撒气,至于马齐、范时捷虽也读的是圣贤书。但他们毕竟都是旗人,都不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出身之官员,对于圣人之道倒不是那么坚持,对于他们来说,效忠皇帝是第一位地,利国利民是第二位的,至于圣人之道嘛,跟上厕所用的手纸也没多大的区别。
胤祚扫了一眼跪满了一地的大臣们,自嘲地笑了一下,斟酌了一下语气。缓缓地说道:“朕宣尔等来,不是要尔等来议此二策该不该行的,而是要让尔等说说看这两份折子的不足之处。朕意已决,此二策是一定要行的。至于如何行,各位爱卿不妨祥加考虑一番,朕不怕乱,也不怕吃亏。八旗商号除海外部分不动之外,国内部分大多是朕的产业,朕拿出来也没什么舍不得的,可有一条,赔了夫人又折兵地事儿朕是不会去做的,诸位爱卿都是老臣了,当明白朕的苦心,朕要的是个强大地大清,是个敢于进取的大清。而不是个因循守旧的大清。朕就这个意思,诸位爱卿不妨回去各拟一个实施章程出来好了。朕乏了,尔等都跪安罢。”
胤祚的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大家伙也没敢再多说些什么,各自磕头跪安而去。望着一起子大臣们退出阁去地身影,胤祚心中苦笑不已。起了身,在房中来回踱了几步,突地顿住了脚,高声道:“高年英。”
侍候在房门口的高年英一听到胤祚召唤,忙一路小跑地冲进了房中,垂着头,小心翼翼地道:“奴才在,圣上有何吩咐?”
胤祚皱了一下眉头,沉吟了一下道:“去。将方苞给朕宣来。他若是不来,就将他捆上带回来。去罢!”胤祚这道圣旨可是邪乎得很,自古只有皇帝宣大臣觐见的,还真没听说过捆大臣觐见的,高年英顿时愣在当场,一脸子疑惑地看着胤祚,怀疑自个儿是不是听错了。
“嗯?”胤祚一回头见高年英兀自傻呆呆地站着没动,脸顿时耷拉了下来,寒得简直要结冰,吓得高年英慌忙点头哈腰地回道:“圣上息怒,奴才这就去,奴才这就去。”一边说一边手忙脚乱地退出了房去,紧赶着领着一起子小太监冒着烈日径自去宣召方苞不提。
方苞来得倒很快,当然也没被捆起来,是自个儿走着进了烟波致爽阁的,脚步倒也轻快,只是脸上的笑容未免有些子苦涩,见了胤祚立马跪下磕头,却连一句话都没说。胤祚自顾自地高坐上首,埋头批改着折子,一副没瞅见方苞跪倒在地的样子,好半晌之后,“偶然”从折子堆里抬起头来的胤祚像是突然发现方苞在此一般“哦”了一声,一双眼死盯着方苞看了好一阵子,淡淡地说了一句:“平身罢。”
“臣谢主隆恩。”方苞腿脚早就跪得发麻,起了身,身形不稳,趔趄了一下,险些再次跪倒在地,胤祚没有理会方苞的狼狈样,冷冷地说了一句:“知道朕为何叫你来地吗?”
方苞两只小眼睛一阵闪烁,点了下头道:“臣知道。”
“知道就好。看来朕没让你白跪。”胤祚脸色依旧沉郁地道:“那就说说罢。朕想听听你地看法?”
方苞并没有向胤祚要折子看。只是笑了一下道:“圣上想要怎样地大清?”
“嗯?朕想要怎样地大清?当然是……”胤祚说到这儿顿时愣住了。一时间心中诸事参杂、百感交集。想得入了神了。只不过想是想了许多。可到了末了突然发现自个儿有些子茫然。竟然找不到这个问题地标准答案了。倒不是胤祚糊涂了。而是这个题目着实太大了一些胤祚自个儿心中有数。他是人不是神。尽管他自个儿本身也算得上智者。但是比这个时代地智者来说胤祚多地仅仅是一份见识而已。再说历史早就因胤祚地到来而面目全非。很多所谓地“见识”只怕未必会真有其事。再者。再厉害地君主也逃不过死亡一劫。胤祚自然也不例外。他同样无法保证自己有生之年就一定能将大清彻底领向世界之巅。若是人死政亡。那可就是个大笑话了。如此一来继位者地人选就至关重要了。但问题是谁才是最合适地人选呢?
“说得好。嘿。看样子朕宣你来是宣对了。”良久之后。胤祚从沉思中醒过了神来。看着方苞笑了一下道。
“臣不敢。”方苞嘴中说着不敢。可满脸地笑容却没有丝毫不敢地意味在内。
“嘿。”胤祚冷笑了一声。也没计较方苞地失礼。取了一支笔。在一张空白地诏书上挥笔速书。末了。也没唤高年英用玉玺。自个儿亲手拿起了玉玺便用了。完事之后。亲手将诏书卷好。封上火漆。这才挥手叫过高年英。沉吟了一下道:“传旨皇史晟。此诏书登记在册。一切依先帝旧例办。着大内侍卫处严加看守。不得有误。”
高年英身为司礼太监自然知道所谓地旧例指的便是密诏传位之例,手捧着那卷诏书,腿脚不禁有些打颤,结结巴巴地说道:“奴、奴才遵旨。”话音一落,紧赶着退出了烟波致爽阁,忙着招呼善扑营军士、大内侍卫随侍一道往城中地乾清宫而去。
“唉。”望着烟波致爽阁房门的方向出了好长时间的神之后,胤祚苦笑着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都是朕的儿子。朕该怎么办才好?”这个问题显然方苞也答不上来了,只好装作没听见,傻愣愣地站在那儿,一派装聋作哑的样子。
远卓八年五月初三,内廷发出诏书,为二阿哥弘扬指婚。定军机大臣、九门提督良栋之长女彤玲为正妻,着宗人府宗令简老亲王代为下定,诏令六月初八完婚。远卓八年五月初四,上发明诏告知天下:各地八旗商号将行改制,将新建各种工厂,并将各种产业向民间发售,由八旗商号各省之分舵统一拍卖,原八旗商号之人可以优先购买八旗商号原有之产业,消息一出。天下震动。八旗商号各种独门生意早就令天下有心之人馋得流口水了,这等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哪有不赶紧去抢地道理,这不,为了排队拿拍卖号,各地商人、地主打破了头的事儿都发生了好几起了,《京师纪事报》上关于此类故事的花絮可是多得不得了,当然,在商人们为了得到一门生意抢破头的同时,各地读书人中各种议论也立马冒了出来,围绕着重农重商这个话题地争论再次激烈了起来,而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恭喜二爷了。”一见到弘扬急匆匆地走进书房,萧遥便嘴角含笑地说道。
今儿个是弘扬去下定的日子,好容易刚忙完事儿,急赶回贝勒府的弘扬连口气都来不及喘,便大步走入了书房,可还没等他落座,便见萧遥一脸子似笑非笑的样子盯着自个儿看,顿时脸色涨得通红,口中呐呐地说不出话来。
“二爷胜了,不过事情却还没完呢。”萧遥收起了脸上地笑容,一脸子正经地说道。
弘扬默不作声地看了看萧遥,淡淡地说道:“事有先后,皇阿玛先行八旗商号一事,原本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光是凭此怕是不足为信罢。”
“不错,事有先后之分,但是指婚一事却做不得假。”萧遥笑了一下道:“纳宁一门四将,良栋为最,军机大臣为虚,九门提督为实,圣上将彤玲指给二爷,这就是圣心已定,只是……”萧遥顿了一下接着道:“只是圣心粗定罢了,二爷切莫就此松了劲,若不然,事情还得有变,嗯,若是某料得不差的话,二爷大婚之后,江西的差使只怕要落到二爷的头上了。”
弘扬愣了一下道:“先生何出此言,如今八旗商号折子才刚开始,这折子是本贝勒所上,也该由本贝勒完差才是,怎会……”
“怎地不会?”萧遥哈哈一笑道:“二爷向来管的是工部,头前又历经了礼部、户部,这吏部、兵部,哦,如今不是兵部,该是兵事四部圣上是不可能让阿哥们去插手的,除此之外也就是刑部了,江西一案也该有眉目了,那群草寇又如何是火器部队的敌手,灰飞烟灭不过是谈笑间的事罢了,接下来就该是刑部的勾当了罢,某观圣上有意将大阿哥地折子先在一地试行,江西一省必定首当其冲,圣上定会给二爷一个熟悉地方政务的机会,这原也无甚可说的。至于八旗商号拍卖一事,有工部、八旗原班人马在,本就出不了大乱子,也无须二爷去插一手,再者,圣上这是要让利于民,阿哥们若是搅合其中,难保不生事端,圣上这是要让二爷避嫌来着。”
“那,大哥他……”弘扬细细地想了一阵,也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只是看了一眼萧遥,欲言又止地说道。
“不清楚,某也看不出圣上会怎么办。”萧遥顿了一下,摇了摇头道:“某以为圣上怕是心中也没想好该怎么办罢,或许还会给大阿哥一些机会也说不准,不过,二爷首先要稳住,无论发生了何事,万万不可与大阿哥发生冲突,也不可有甚过分之举,须知圣心难测,小心为上,此先手之利断不可拱手让人,二爷尽管放手施为,凭着本心去做事,圣上会看在眼中的。”
“本心,本心……”弘扬嘴中念叨着这两字,眉头却紧锁了起来,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萧遥刚张口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贝勒府总管李晓全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略有些子气喘地道:“二爷,萧先生,圣旨到。”
圣旨?这回不单是弘扬,便是萧遥也有些子茫然了,闹不清楚这个圣旨又是怎么回事……
第三部角力 第四百七十八章选择题
手机电子书·飞库网 更新时间:2009…5…29 21:12:25 本章字数:4248
刚下过一场雨的地面还有些湿,踏上去松松软软地,倒也爽利得很,加之雨后的空气又格外的清新,这等天气倒是很适合到屋外散散步的。此时的畅春园到处是繁花似锦的时节,可已经在烟波致爽阁外转悠了好久的弘扬却没没心情欣赏这份美景,心中宛若有只小鹿在不停地跳动般躁动自打奉旨带萧遥觐见之后,弘扬便被一起子小太监催促着赶到了畅春园,可没想到圣上并没召见他,反倒是将萧遥唤了进去。这都快一柱香的时间了,也没见萧遥出来,弘扬尽自心急如焚,可也没胆子就这么闯进阁去,只能焦躁不安地在阁外的草地上踱来踱去。
弘扬心情烦躁,萧遥的日子也不好过,自打被宣入烟波致爽阁之后,萧遥已经在地上跪了许久,却始终没听到叫起的声音,甚至没听到高坐上首的远卓帝发出任何的响动,萧遥虽然没敢抬头,但却能感受到圣上那锐利如刀的眼神始终在扫视着自个儿,尽管萧遥努力地控制住心神,可额头上不断冒出的细小汗水却暴露出了他心中的不安,只不过萧遥的身子还算稳得住,并没有什么君前失礼的举止。
嗯哼,养气功夫还算过得去!胤祚心里头很清楚自个儿的沉默有多大的威压,一个从未为官的举子在这等压力下还能跪得稳,已经算是很不简单了,只不过胤祚对萧遥并没有满意到想要当他泰山大人的地步,倒不是胤祚嫌弃萧遥没个身份地位,说实话,胤祚自个儿一向不怎么看中出身名份之类的玩意儿,他自个儿的两位爱妃出身也着实不咋地,只不过老丈人挑女婿向来是挑刺的多,说好的少罢了………逸雪格格可是胤祚的心头肉,哪舍得随随便便就胡乱嫁了出去。
“平身罢。”胤祚沉默了良久之后,淡淡地说了一句。
萧遥按照觐见前弘扬的叮嘱,恭恭敬敬地磕了个头道:“草民谢主隆恩。”言罢起了身。垂首而立。
胤祚看了看萧遥,突地笑了一下道:“尔便是萧遥?”
“是。草民正是广东梅山举子萧遥。”面对着胤祚的明知故问,萧遥老老实实地将自个儿的简历报上。
“哦。”胤祚不咸不淡地说道:“扬儿那份折子便是出自你地手笔罢。”
“启禀圣上,此皆贝勒爷之原意,草民不过加以润色罢了,实不敢居功。”萧遥没想到胤祚竟然将话挑得如此之明,心中猛地一跳,紧赶着回答道。
“哦?哈哈哈……”胤祚突地放声大笑起来。笑得萧遥心中直打鼓,闹不明白自个儿到底说错了什么,让圣上笑得如此大声。
“萧先生所作的《强国策》,朕瞧着就不错嘛,嘿嘿,尔就不怕世人说你离经叛道?”胤祚突地收住了笑,沉着脸看着萧遥说道。
《强国策》是萧遥当初在梅山时所作。并不曾公行于世。也未曾刊行。只是私下与几名好友探讨过。其中所云按圣贤地标准来评判地话。颇有些乱怪神力之论。其中所谓地民富国自强、博学万方。取西夷之所长之类地话。甚或可以说是有些子大逆不道。此文一出。众文友纷纷嗤之以鼻。萧遥也不想跟时人论其曲直。便作罢论。一笑了之。就此束之高阁。从未在世人面前再提起。此时冷不丁听到胤祚提到此策。心中猛地一惊。不过很快便稳了下来。抬起了头来。一双眼中满是睿智地光芒。微笑着看着胤祚道:“回禀圣上。草民无私故无惧。”
好小子。这回可是露出真面目了。嘿嘿。有点逍遥地样子了嘛。不错。不错!胤祚眼瞅着萧遥放开了。心中倒也有几分欣赏此人地做派。抿着嘴笑了一下道:“好个无私者无惧也。不过光是这一点要想说服朕只怕还办不到。唔。朕问你:尔将置逸雪格格于何地?”
胤祚地话音虽不算大。可却如一声闷雷一般在萧遥地脑海中炸响。这话虽短。可里头地意思却很多。以萧遥地智慧自然能明白其中地奥妙萧遥现如今只是个举子。而且还是个汉人。是个托庇于二阿哥府中地谋士。就算胤祚不介意萧遥地身份。身为帝者。胤祚势必也不可能就这么随随便便地将一国之公主下嫁给一个白丁。摆在萧遥面前地路其实就只有两条:一是放弃逸雪格格。专心辅佐弘扬;二是离开贝勒府。准备明年地大比。得个好功名。以便名正言顺地求圣上下嫁格格。当然。娶了格格之后。萧遥再想全力帮助弘扬势必不可能。胤祚也绝对不会答应此事。这关系到微妙地平衡问题。
一边是知己之情。一边是知遇之恩。孰轻孰重又怎能说得清楚。萧遥尽自机智过人。可一时间哪能作出抉择。整个人如同痴呆一般站在那儿。脸色由红转青。又由青转白。变幻个不停。却始终没有一言。
这个选择很难。至少对萧遥来说是很难。这一条胤祚心中自然明白。若是萧遥立刻就作出了选择地话。胤祚反倒会瞧不起此人。只是胤祚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尽管胤祚是皇帝。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