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清晨,赵云与贾诩护送着蔡吉骑马穿过一片桑树林,沿着斜坡一路爬上了一处山岗。虽说斥候之前已经有过详尽的汇报,但年轻的齐侯还是想亲眼看一看敌军的状况。因为对一心想要学习兵法的蔡吉来说每一场作战都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主上,太近也。”
赵云出声警告想要继续向前的蔡吉。后者旋即拉缰勒马,转而远眺结阵于原野之上的袁军。在观察片刻后,蔡吉用贾诩教授的方法估算出了敌军的人数,“约莫一万多人。”
“大致如此。”贾诩捻须颔首肯定了蔡吉的学习成果,跟着又抬手向其指点道,“两翼是刘询带来的豪强曲部,以骑兵为主,旗色杂乱。中路是蒋义渠部,约有步骑六千。瞧,那便是蒋义渠的帅旗。”
“哦?蒋义渠也在阵中乎?”蔡吉扭头问道。她之所以会如此发问是因为这段日子以来蒋义渠的兵马给齐军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须知自打袁谭逃入黎阳之后,黎阳袁军便分作了两支兵马。一支由袁谭、郭图统领守卫黎阳城;一支则由蒋义渠亲自统帅游击于黎阳外围。由于黎阳地下水位上涨致使土遁旗无法挖掘隧道,蔡吉目前暂停了对黎阳城的围攻,转而就地招安豪强、屯垦田地,消化巩固之前所占据的一干河朔郡县。但这期间齐军却受到了蒋义渠部的不断滋扰。齐军虽在麴演的引领下几次三番对其进行围剿,但怎奈蒋义渠滑如泥鳅次次都能全身而退。眼见蒋义渠一派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作风,蔡吉在牙痒之余自然也希望能通过一场决战彻底解决这一麻烦。
此刻面对蔡吉的询问,贾诩谨慎地回答道,“实则虚之。虚则实之。袁军弱于我师,却示之以强,这不符常理。”
“文和先生言之有理。”蔡吉点头认同了贾诩的分析。确实,军事是一项充满欺诈的领域。许多事情不能光看表面。就像曹操从朝歌撤退,看似在收缩战线,实际上则是在将袁尚引入圈套。所以就算此刻亲眼看到了蒋义渠的帅旗,也不代表蒋义渠本人就在阵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清水之战已经打掉了袁尚的气焰。相信用不了多久钟繇也会收拾顺风顺水的郭援。无论是袁尚一派,还是袁谭一派,高昂的士气都持续不了多久。袁谭、蒋义渠想要尽快同自己决战并不令人意外。问题在于这场决战将如何打响。想到这里,蔡吉拨转马头向赵云吩咐道,“加派斥候巡查周边,一有异样立即来报。”
“喏。”
赵云抱拳领命,旋即便护着蔡吉与贾诩一同返回了黎阳城外的齐军大营。目前齐军在黎阳城外集结了四万兵马,刘询与蒋义渠的会师令齐营上下燃起了蓬勃战意。当蔡吉脚跨战马驰过营地时,周围的将士纷纷发出了一阵阵欢呼之声。蔡吉喜欢这些充满阳刚之气的欢呼声。于是下一刻,她后跟夹马。扬手朝麾下的将士挥手示意,换来了更为热烈的响应。
“主上!主上!”
“齐侯!齐侯!”
“军心可用。”贾诩跟在蔡吉身后由衷感慨道。
蔡吉听罢。扬起下巴任凭秀发迎风飘逸,露出了自傲的笑容,“那是当然。此乃孤取胜之本。”
经过六年的经营,蔡吉总算是得到了帐下将士的真心支持,不用再像从前那般借太史慈等人的武勇来控制军队。这种支持并不单纯地建立在蔡吉高贵的身份之上,而是源自她这些年来对青、徐两地的潜心治理。正因为蔡吉让其治下的百姓在乱世之中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眼前这些青、徐子弟才会忠心追随于她。有了民心。方有军心。只要将士还爱戴自己,治下的百姓还爱戴自己,那蔡吉就不惧敌人任何花招。
就这样蔡吉在青、徐子弟的欢呼声中一路疾驰来到了自己的中军大帐前。早已在此等候多时的曹丕快步上前一面牵住蔡吉的战马。一面向其禀报道,“禀齐侯,有使求见。”
“何方来使?”翻身下马的蔡吉随口问道。探访崔府的政治效果似乎正在逐渐显现,这段时间从清河、平原、魏郡乃至渤海诸郡来了不少投诚之人。虽然这些土豪宗族并不显赫,但终究是为蔡吉消化河朔开了一个好头。
“巨鹿豪强。”曹丕答道。
这个答案显然出乎了蔡吉的意料。却见她骤然停下脚步,回头与贾诩交换了一下眼神,旋即下令道,“带进来。”
不多时声称是巨鹿豪强派来的特使被带到了蔡吉的面前。面对端坐于堂上的蔡吉,这个有着三尺长髯、浓眉大眼的中年男子,以谦卑的姿态躬身施礼道,“巨鹿人柴真见过齐侯。”
蔡吉却毫不客套地直接问道,“不知柴郎君来齐营有何贵干?”
柴真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蔡吉叩首道,“柴真奉巨鹿柴氏族长之命,特来此向齐侯投诚。”
蔡吉侧头想了想之后问道,“巨鹿柴氏?可是携兵一千附逆袁谭的柴凌?”
“柴凌乃柴氏家主。只因族人受刘询所挟,不得以之下方被逆贼裹挟南下。烦请齐侯恕罪,饶过柴氏老小。”言罢柴真又重重地朝蔡吉磕了一个响头。
“哦?尔等眼下投诚就不怕族人受牵连?”蔡吉饶有兴致地反问。土豪宗族的最大问题就万事以自家利益为上。因此蔡吉并不相信巨鹿的土豪会为了国家大义而至自家族人的生死于不顾。
柴真舔着脸回答道,“只要吾等助齐侯诛灭袁谭一干逆党,柴氏便无需畏惧袁贼报复也。”
听罢柴真一番解释,蔡吉不置可否地微微一笑,继续盘问道,“那柴氏打算如何向孤投诚?”
“回齐侯,柴氏愿接应王师,里应外合一举诛灭逆贼。”柴真说到这里。突然停顿了一下,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神态。
“此间诸君皆为孤之心腹,柴郎君但说无妨。”蔡吉摆手示意柴真说下去。
柴真听蔡吉这么一说,赶紧舔了舔干涸的嘴唇说道,“禀齐侯,蒋义渠欲以刘询部位饵引王师出兵对峙,其亲自领兵接应袁谭出城。”
听完柴真提供的猛料,蔡吉黛眉一挑追问道。“袁谭要出城?”
“虽不知袁谭为何要弃城而逃。但蒋义渠此刻并不在营中。”柴真缩了缩脖子答道。
柴真的情报犹如一颗石子在军帐中激起了层层波澜。众人显然没料到袁谭竟打起了弃城而逃的主意。不过考虑到袁谭孤守黎阳数日,既无后援,也无同盟,会有想逃的想法倒也不足为奇。却见此时的蔡吉面带笑容地向柴真颔首道,“善,请柴郎君替孤转告柴将军,此番若能诛灭袁谭,孤定上奏朝廷表柴将军为巨鹿郡丞。”
柴真得了蔡吉的许诺,自然是高兴得眉开眼笑,连连向蔡吉表忠心。蔡吉更是对他多加安抚。许以厚禄。然而在柴真离开之后,堂上的少女却收敛起了笑容。环视了一番文武,沉声询问道,“诸君如何看待此事?”
“恭喜主上,大战前夕得一助力。”高顺率先向蔡吉道喜道。在他看来蔡吉不仅拥有大义,在兵力上亦占优势。这会儿会有豪强来投不足为奇。
而继高顺之后,赵云也跟着向蔡吉求战道,“主上。云愿领兵截杀蒋义渠,令袁谭脱逃不得。”
耳听一干武将都将柴真的话当了真,蔡吉并没有表态。而是饶有兴致地扭头向坐在身旁的曹丕问道,“子桓以为呢?”
曹丕没想到蔡吉向自己提问。毕竟这种时候身为主上的蔡吉理应向谋主贾诩征询意见才对。不过眼见众人的目光都投向了自己,曹丕也只得硬着头皮斟酌答道,“丕以为此事有些蹊跷。”
蔡吉听罢换了个坐姿,支着扶几追问道,“何以见得?”
曹丕迟疑了一下,说出了心中的想法,“柴氏投诚得太是时候。”
瞌睡有人送枕头,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有时别人送来的枕头之中也可能藏有毒针。曹丕的一席话无疑是在提醒众人,柴真可能是来锦上添花的,也可能是来使毒计的。果然,曹丕话音一落,先前还兴致勃勃要与柴氏里应外合的高顺、赵云等人不约而同地都低头沉思起来。辛毗更是直接拱手附和道,“主上,丕公子之言确有道理。柴氏之言不可全信,需防其使诈。”
贾诩坐在一旁静心聆听着众人对柴真所言的看法,却并没有像辛毗那般向蔡吉提出建议。高顺所言或许是事实,曹丕所言亦有道理。但无论臣下提出怎样的分析,怎样的建议,最终还是要由主上来做出决断,而最难的也正是决断。袁绍之所以被诟病为多谋少断,并不是说他想得多做得少,而是指他面对众多谋士的各抒己见无法做出正确的决断,以至于在犹豫不决间错失良机。那蔡吉能做出正确的决断吗?还是需要自己再推一把才有信心做出决断?
想到这里,贾诩将探寻的目光投向了蔡吉,却发现后者同样也在看着自己,但眼神之中却并没有求助之意。贾诩心知蔡吉心中已有决断。于是下一刻年长的谋士向年轻的主上投以了鼓励的目光。
承接着贾诩的鼓励,蔡吉回过头,冲着一干文武欣然下令道,“高使君,孤命汝领兵一万继续围攻黎阳。其余诸君三日后,随孤一同征讨蒋义渠、刘询部。”
在众人看来,蔡吉如此布兵摆明了就是在无视柴真的爆料。辛毗刚才虽建议蔡吉谨慎行事,却也不想让已经被赶上绝路的袁谭就此逃脱。于是他赶紧再次向蔡吉提心道,“主上,万一袁谭真想弃城而逃,一万人马怕是……”
未等辛毗说完,高顺便大掌一挥,直接打断道,“有顺在,蒋义渠休想将袁谭救出黎阳。”
眼见高顺如此表态,蔡吉不由微微一笑,伸出三根手指晃了晃说道,“兵法有云,围三缺一,高使君大可为袁谭闪出一条生路。”
其实这个时代的兵法并没有“围三缺一”的说法,但《孙子兵法》却有“围师必阙, 穷寇莫追”之说。意思就是不要把敌人逼得太过分,要防止其反扑。在围攻敌人的时候可故意让出一条生路,让对方跑出包围圈,再边跑边打,从而以较小的损失歼灭敌军。袁谭若是真想逃离黎阳城,或许还真是给了齐军一次将其歼灭的机会。因此蔡吉此话一出,辛毗与高顺立马心领神会地双双抱拳,“主上英明。”
在交代完高顺与辛毗这一组之后,蔡吉又扭头朝曹丕吩咐道,“子桓,去将麴公子召来。”
“喏。”曹丕起身领命。
眼见其走出大帐,贾诩不由玩味地向蔡吉问道,“主上要启用麴演?”
原来自打麴演领兵与齐军会师之后,就一直没有能得参与主攻的机会。哪怕是在清剿蒋义渠部的行动中,麴演与其部下也只是充当斥候的角色。明眼人都看得出蔡吉这是在故意压制麴演。麴演本人心中虽有不满,但考虑到蔡吉与他有救命之恩,也就一忍再忍,任凭仇恨与战意越积越浓。贾诩身为齐军的谋主,自是知晓蔡吉对麴演一向寄予厚望。否则当初也不会派段娥眉等人出手救下麴演。所以一听蔡吉要召麴演入帐,贾诩便知蔡吉这一次是要动真格的了。
果然,这会儿的蔡吉当即欣然点头道,“麴演一心想要替父报仇。孤就给他一次机会。”
小剧场时间:
小菜抹汗:文和先生的考校真素一轮接一轮啊~~~~
贾诩捻须:老夫这是教学做合一。主上还需多加历练。
小菜:那孤何时能毕业?
贾诩:还差得远,差得远呢?
小菜:有进步咩?
贾诩:略有小成。
小菜:继续努力!向统帅60进军~~~
国庆停更的内容,偶会慢慢补上。请各位书友谅解。话说放假带包子走亲戚比上班还累啊。老人家在家里也没法码字。另外偶家包子的脸咋往荞麦馒头方向发展了呐~~~这不科学啊~~~
第一百零二节 善守之人
灼热的骄阳炙烤着贫瘠的大地,仿佛要将土壤中的每一滴水分都蒸发成升腾的热风。在这样一个炎热的晌午,蒋义渠领着三千精骑藏身于密林的阴影之中,宛若一只蓄势待发的黑豹静候猎物经过。此三千精骑即是蒋义渠的压箱家底,亦是他战胜蔡吉的关键所在。当然所谓的胜机稍纵即逝,蒋义渠十分清楚袁谭与蔡吉相比实力相差悬殊。枯守黎阳固然是在等死,可主动出击也不见得能有反败为胜。
以蒋义渠现下的实力或许难以在河朔自立,不过另寻明主投靠还是做得到的。无论是曹操,还是蔡吉都需要一个熟悉河朔,同时英勇善哉的武将来为他们开路。然而蒋义渠却站在了衰败的袁氏这一边。这不仅仅是因为袁绍曾经有恩于蒋义渠,更是出于他对心中原则的坚持。在这个礼崩乐坏,正邪混沌的年代,人唯一能做到的只有忠于自己的心。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则同行尸走肉没有两样。蒋义渠不想成为吕布、杨奉那样的丧家之犬,所以他选择以忠臣的身份一路走下去,哪怕是忠于的对象在世人眼中的叛逆。
“禀将军,齐侯已于黎阳城西十里处同刘太守结阵对峙。”
斥候替蒋义渠带来了他等候已久的消息。收起思绪的蒋义渠霍然转身,横扫了斥候一眼,沉声问道,“多少人?”
“约莫三万。”斥候如实答道。
“三万?”蒋义渠听罢眉头顿时拧着了结,跟着又追问道,“蔡安贞可在阵中?”
“有其帅旗。”斥候答道。
蒋义渠一听阵中有蔡吉的帅旗,不由稍稍松了口气。齐军的兵力是袁谭部的一倍有余,且粮草充裕,这意味着蔡吉光是靠围城就将黎阳城饿死。蒋义渠要想战胜齐军,就必须先让蔡吉分兵。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在之前的两个多月中率领麾下精锐不断滋扰齐军辎重,之后又与刘询联手在黎阳城外摆开阵势挑衅齐军。甚至还故意放出消息说袁谭有意弃城而逃。为了解除外围的威胁。以及防止袁谭突围,蔡吉必会分兵两路各自为阵。这样一来蒋义渠便能利用手中这三千精骑突袭较为薄弱的一方,与黎阳的袁谭或郊外的刘询里应外合一举击溃齐军。当然此举的关键在于蒋义渠的兵马速度必须得快,攻势必须得猛。如此方能赶在另一路齐军回援之前完成作战。
但是现在斥候传来的军情显示,蔡吉似乎并不在乎袁谭是否突围,而是将主力投在了野战上。这与蒋义渠之前的判断有了不小的出入。按他原来的设想,蔡吉在得到袁谭意图突围消息之后,会将主力布置在黎阳城。而他则可乘机与刘询前后夹击一举吃掉野战的那一路齐军。在打乱齐军的阵脚之后。进而同袁谭里应外合彻底击溃蔡吉。可蔡吉现在的布置却与蒋义渠的设想完全相反。
是同袁谭里应外合突袭黎阳城外的齐军大营,迫使蔡吉回援,再半道截击?
还是按原计划与刘询联手直接夹击蔡吉?
十里之外齐军的战鼓即将擂起,转瞬即逝的战机容不得蒋义渠多加思虑。却见他当即翻身上马冲着身后早已跃跃欲试的部下,果断下令道,“上马!突袭蔡吉本阵!”
迎着盛夏灼人的烈日,蔡吉纵马立于帅旗之下,在她对面的山岗之上一万多袁军依照地势列队组成了一个纵深颇长的巨大的防御阵势,并在下坡处布下了数重栅栏和深沟。袁军林立的旌旗间有几员披甲战将一字排开立于阵前。但由于距离太远,蔡吉完全看不清楚对方面目。只能凭借战将身后飘扬的旗帜分辨其身份。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蒋义渠的帅旗。
“若是有望远镜就好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