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穿残汉txt》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凤穿残汉txt- 第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猜的那人,蔡吉也不打算将人强扣下来。因为她现在所需的不是单独某个人物的加入,而是一整个家族的投效。正如订婚那日的刺客事件为原本圆满的订婚蒙上了一层阴影,但蔡吉还是通过这次的订婚成功地向北方各世家名门秀了一把财力。相信日后自己兵指河北之时,会有不少人想起龙口的这场订婚,并做出附和他们利益的选择。

    当然在汉末乱世再华丽的订婚仪式也没一场实打实的胜仗更能收拢人心。说白了。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拳头大才是让人臣服的硬道理。此刻还未等铜鞮侯等人的车马自地平线上消失,蔡吉便已收起思绪,回头向身旁的郭嘉问道:“奉孝先生,我军备战得如何?”

    “三军皆已点齐,只等主上一声令下。”郭嘉收起扇子拱手答道。

    蔡吉满意地点了点头,继而又望着郭嘉略带不甘心地问道,“奉孝先生此番真不随吉出征?”

    郭嘉抬起头报以微笑道:“文和公算无遗策。奇谋百出。有其辅佐,主上定能旗开得胜。”

    蔡吉当然知道贾诩有良(张良)平(陈平)之才,是当世少有的战术大师。想当初张绣做为一个逃往到中原的军阀无根无基,却能同麾下猛将谋士如云的曹操打得势均力敌,并最终将战术胜利转换为战略优势迫使曹操接受张绣的投降并委以重任,可都是贾诩的功劳。因此蔡吉并不怀疑贾诩的能力。若非如此她当年也不会费尽心思将贾诩掳来东莱。

    只是这世上有许多事情并不是能单纯地以能力来衡量的。郭嘉作为蔡吉身边最初的谋士,这些年为她出谋划策一路走到今天。而今的官渡之战可以说是二人的心血之作。眼看多年来的努力即将收获成果,蔡吉自然是希望郭嘉能与自己一起驰骋河北。

    “奉孝先生……”

    “主上不必劝嘉。”郭嘉摆手打断了蔡吉的劝说,继而又神色一凛正色道,“此番讨袁有文和公辅佐主上左右足矣。主上莫要忘了当年曹操丢兖州、刘备丢下邳之前车之鉴。故嘉还是留守龙口为妙。”

    蔡吉听郭嘉搬出吕布趁曹操、刘备外出征战偷袭兖州和下邳的例子。只得叹了一口气。确实,汉末各个势力间的关系错综复杂。谁都不能拍胸脯保证自己不会碰上吕布第二。这时候派信得过的将领谋士坐阵后方就显得由为重要了。这与当初荀彧一直辅佐曹操转战南北,而这些年却常年留在许都是一样的道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意味着蔡吉在文武阵容上已达到顶级诸侯的水准。

    郭嘉见蔡吉似乎还有些犹豫,不由朗声笑道:“不过是灭个庸才袁绍,错过就错过。来日方长,日后终有嘉一展身手之时。还是说主上打算止步河北?”

    郭嘉狂傲的反问激起了蔡吉的斗志。只听她斩钉截铁地答道,“当然不!”

    “如此嘉便放心也。”郭嘉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郭嘉的微笑如春风般抚过了蔡吉的心尖。一瞬间蔡吉觉得自己心中有万般言语要说。可到嘴边却只化作了一句:“先生小心。”

    “小心”二字即是对郭嘉身体的关心,也是出于对刚刚过去的刺客事件的担心。蔡吉虽没有大张旗鼓的四处捉拿刺客,但暗地里的排查却一直没松懈过。郭嘉既然流在了后方就意味着调查刺客一事得归他管。一想到此事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蔡吉便不得不警告郭嘉小心。

    郭嘉当然知道蔡吉在担心什么。但见他抬手指着前方一路延伸向天边的官道,语重心长地对蔡吉说道:“主上只管安心向前,宵小自有嘉来清除。”

    ——————————————————

    正如郭嘉所言,几个刺客无需一方诸侯为之上心。同样是刚刚遭遇行刺的曹操这会儿就将精力摆放在了反攻袁绍上。却见一身戎装的他端坐帐前,单手轻扣案牍向在场的文武心腹扫视道:“诸君如何看待许攸之策?”

    原来许攸在威胁阴夔说出袁绍软肋之所在后,连夜想出了一套应对之策,并忙不迭地献给了曹操。他先是说出袁绍军粮屯于乌巢的情报,继而又向曹操献计说,袁军粮草辎重车,皆存放在乌巢。防备不严。若派精兵奇袭,焚毁那里的粮秣军资,不出三天,袁军就会自行崩溃。为人多疑的曹操虽当场夸赞奖赏了一番许攸,却也没有立马按许攸的计策行事。而是招来荀攸、夏侯渊等心腹进商讨。

    在许攸不在场的情况下,荀攸斟酌了一番进言道:“主公,许攸所说袁绍粮仓在乌巢之事可当真?”

    荀攸的问题可谓一针见血。确实,许攸所谓的计划是建立在阴夔所提供的情报上的。即袁绍的粮仓在乌巢。若是此情报可信,那不需要许攸献计,众也知偷袭了乌巢就能至袁绍于死地。但倘若情报有误,则可能是袁绍设下的陷阱。

    曹操何尝不知其中的利弊。实在是许攸所提供的情报太过诱人,他才会如此蠢蠢欲动。因此面对荀攸的质疑,曹操连忙回应说,“子远说,袁绍近日会派淳于琼押送粮草去乌巢。届时是真是假一查便知。”

    “若是如此,还等什么!主公,渊点齐兵马这就去一把火烧了乌巢。”夏侯渊霍然起身向曹操请战道。

    “妙才将军稍安勿燥。就算淳于琼真向乌巢运粮。也不代表袁绍军粮全在乌巢。”荀攸上前劝阻了夏侯渊,跟着又向曹操抱拳道:“主公明鉴。此事还须从长计议。”

    然而面对荀攸苦口婆心之语。曹操在沉默了半晌之后,突然怅然地自言自语道,“蔡安贞已送过两次粮草。此战孤必须获胜!”

    曹操一席言语道出了他目前的困境。诚然蔡吉先后已向官渡输送了十万斛粮草,可曹操同样有三十万大军需要喂养。须知,这三十万大军中包含了为军队提供后勤的民夫壮丁,甚至壮妇。古代所说的三军是指前、中、后三军。前军一般是先锋营负责开路(架桥、修路)、侦察、应付小规模的战斗,带部分军需物资。中军就是统帅所处的大军有当时作战的大部分作战兵种。后军主要就是全军的主要军用物资、工匠、以及大量的民夫。因此后军的战斗力往往最弱。消耗粮食也最多。

    在这种情况下同袁绍干耗下去固然会坐吃山空。但曹操所持的粮草也只够他发起一次总攻。因为进攻所消耗的粮草远比防守要多得多。对于曹操来说此战他必须胜,不仅事关军心,更关系到他的尊严。毕竟天下人皆知曹操此番是通过抵押儿子才换到粮草的。就算他脸皮再厚也无法当着天下人的面一次又一次地向蔡吉讨要粮草。

    在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曹操终于拍板道:“此事无须多论。三日后淳于琼送粮到乌巢,吾等当夜偷袭乌巢。”

    “主公!此事怕是有诈!”荀攸急道。

    “子远是孤好友,之前也是其告知孤山崩地裂术之弱点。孤此番也可相信子远。”曹操固执地说道。

    “主公真信许攸?”荀攸死盯着曹操问道。

    被荀攸盯得有些发毛的曹操只得轻咳一声苦笑道:“不信又能如何?正面交战孤又能有几多胜算?”

    耳听曹操说到这份上,荀攸心知自家主公是下定决心要搏一把了。倘若荀彧在此或许还能说服曹操放弃冒险。可是眼下仅凭自己很难说服曹操。不过要是算上夏侯渊或许还有一丝希望。毕竟夏侯渊娶了曹操的小姨子为妻,身为连襟的他多少还能劝说一下曹操。

    可还未等荀攸想好措词,曹操已然定下了奇袭乌巢的人员配置,“公达,汝与妙才留守大营。孤与徐晃领兵袭乌巢。”

    “万万不可!”荀攸惊呼道。

    “有何不可?此战关系胜负,且战局变幻莫测。唯有孤统军,方能随机应变。”曹操自信的说道。

    荀攸知晓曹操的这份自信是有凭仗的。长期以来仰仗着过人的统率与智谋,曹操屡次身先士卒率部四处奔袭。讨黄巾是如此,征吕布也是如此。只是而今的曹操已不再是个单纯的军阀,整个汉庭的存亡正维系在他的身上。曹操敢冒险,整个曹氏集团与汉庭却冒不起这个险。

    噗通一声,荀攸跪在了曹操的面前,“主公千金之躯若要犯险,就先从攸尸体上过。”

    夏侯渊见荀攸与曹操争论不下,也跟着跪下再次请战道,“渊愿代主公奇袭乌巢。”

    夏侯渊的出面令荀攸看到了希望,却见她赶紧顺势进言道,“妙才将军为将,赴急疾,常出敌之不意,正是奇袭乌巢的良将。”

    曹操看着跪在地上的荀攸与夏侯渊,心知两人都是在为自己的安危着想。再一想自己早年违法,夏侯渊代自己入狱,之后他又追随自己转战多年至今。于是在低头沉吟了片刻之后,曹操终于叹了口气回头转向夏侯渊,郑重其事地告诫道,“妙才,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此番奇袭乌巢关系重大,汝切不可逞匹夫之勇。”

    “主公放心,”夏侯渊抬起头向曹操咧嘴笑道。

    但是曹操还是不放心地向夏侯渊提醒道,“徐晃擅长声东击西,乃用兵之能者。乌巢一战,汝当善用其才。”

    “喏。”夏侯渊抬手领命,可他的脸上表情却似乎并没有将徐晃放在心上。这也难怪,徐晃本为杨奉帐下骑都尉,杨奉被曹操击败后才转投曹操帐下。其资历自然是不能同与曹操从小玩到大的夏侯渊相提并论。加之徐晃为人谨慎少言寡语,往往打了胜仗也不邀功,故军中赠其绰号,“不得饷,属徐晃。”面对如此低调的徐晃,向来骄傲的夏侯渊自然是越发映像模糊了。

    曹操见夏侯渊似乎没将自己的建议放在心上,虽还想多说几句。但一想到夏侯渊驴脾气,最终还是作了罢。在曹操看来夏侯渊虽有些自持武勇,但袁绍麾下还没哪一员大将能与其匹敌。“妙才,乌巢一战拜托也。”

    这篇还是手机文~~~笔记本电源模块摔坏了,换新的要花一段时间。好吧,话说这两天有些习惯手机写文鸟~~~拼音输入智能记忆了不少词,现在打cc直接跳出曹操,打cp曹丕在草皮前面~~~(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十九节 袭乌巢

    乌巢因毗邻乌巢泽而得名,拂晓晨光下乌巢泽微波绫绫,宛如一面面碎镜子反射着耀眼的光芒。淳于琼领着一队辎重就行进于这样一片湖光山色之间。由于此地离官渡尚有四十里路程,且沿途都有关卡防守,这使得押松辎重的袁军将士或多或少都显得有些放松。至于领队的淳于琼更是一脸的惬意,就差没哼起小曲来。

    做为袁绍身边的老人,又有从龙之功傍身,淳于琼在袁绍阵营的地位颇高。只可惜他本人缺乏军事才能,又不肯老实地待在后方做一介文臣。结果他屡次向袁绍请战,却又屡次被曹军修理,最终惹得袁绍生厌,被发配来后方运粮。

    其实运粮也不见得是件容易的事。冀州与官渡相隔一条黄河,且不论路途艰辛,光是沿途意图劫粮的流寇就够袁绍的辎重人马喝一壶。这些流寇主要由逃兵和黄巾余孽组成。由没有地也没有粮,为了生存他们往往挺而走险袭击官府的辎重,打斗过程中也大有一命换一命的架势。这其中又以黑山贼最为凶悍。原本张燕已在幽州向袁将陶升投降,并被封为平北将军。可不知何时起冀州却也冒出了一票自称为张燕手下的黑山贼。这批人马不仅行动神出鬼没,而且还多次成功阻劫袁绍军的辎重。令袁军上下头痛不已。袁绍虽多次质问张燕,可张燕那边也是一问三不知。久而久之双方自是免不了互相猜忌,只是碍于曹操这个大敌未灭,袁绍才暂忍住了心中的不满,未发兵征讨张燕。

    相比之下淳于琼这次只是将辎重从白马港运至乌巢粮仓,实在是一桩难得的清闲差事。至于陛下为何要无聊地将辎重运来运去,就不是淳于琼的智商所能理解得了的。

    随着日头渐渐东升,乌巢寨的夯土墙终于展现在了众人面前。这是一座规模并不大的寨子,只因袁军在此设有粮仓才召集民夫造了一圈夯土墙,并建了两幢可座箭楼的瞭望台。

    然而正当淳于琼以为自己即将到达目的地之时。耳边的空气突然被一簇黑色的闪电所划破。那是一支带着灰色羽毛的漆黑箭矢,直愣愣地一头扎在淳于琼身旁的马车上。那箭尾还一上一下地颤抖了两下,仿佛是在向淳于琼昭示死神刚与他擦肩而过。

    相比之下,淳于琼的手下可就没那么幸运了。喉咙中箭的士兵连惨叫都没来得及发一声便一头栽倒在地上。浑身是血的犁马悲鸣着将身旁的饲主压倒在地。短短一瞬间刚才还悠闲的辎重队被血与哭喊声所包裹。而这一切的始作恿者才刚刚从不远处的山坡上呼啸而下。

    “一个都不放过!”夏侯渊手持长弓一马当先地朝淳于琼部冲杀而下。他身上的战甲此时还沾着些许晨露。

    原来夏侯渊依照曹操的指示,领着一队精锐骑兵,携带柴草,人衔枚马缚口,打着袁绍军的旗号。趁夜自小道疾驰,沿途诈称是赶去乌巢加强守备。就这样一路骗过袁军层层盘查终于在清晨赶到了乌巢。

    面对犹如神兵天降的曹军,淳于琼真是又惊又怕。却见他顾不得身旁鬼哭狼嚎的手下,猛一夹马肚朝乌巢寨狂奔而去,还边奔边朝寨上高喊,“吾乃车骑将军淳于琼!速速开门!”

    寨上守军远远就望见了淳于琼部遭袭的惨状。此时听到淳于琼的呼救,立马就打开了寨门想要接应其入寨。可谁知夏侯渊的速度更快。只见一道寒光闪过,淳于琼的头颅拖着一条赤红色的尾巴,越过他的坐骑飞入了寨门。

    “放火!”

    冲入寨子的夏侯渊一刀砍翻了妄图关门的两个小卒。在他身后的曹兵鱼贯而入纷纷举着点燃的柴草四处放火。整个乌巢寨顿时化作一片火海。

    夏侯渊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觉得这次的任务也不过如此。倒是在外围把风的徐晃,错过了如此大功有些可惜。早知如此不如直接冲杀进来再说。

    且就在夏侯渊盘算回去如何邀功之时。寨外忽然传来了一阵激烈的喊杀声。夏侯渊听罢,当即回头哑然失笑着朝寨外大喊:“不过杀几个喽啰。何至如此?”

    哪知夏侯渊的话音刚落,从寨外就冲进了一员骑兵。却见其圆睁着双眼,张着满是鲜血的嘴,似乎是想向夏侯渊说些什么,却最终还是一个踉跄碟下马来。而他的背上赫然插着一支白色的羽箭。

    异色的羽箭让夏侯渊的瞳孔为之一缩。紧接着城寨上便传来了手下惊恐的呼喊声,“将军!不好也!袁军来袭!”

    “全军进寨!关门!”夏侯渊不假思索地冲门外大吼一声。闻讯的曹军立即逃入乌巢寨关起了大门。可绕是如此依旧有三、四名曹军倒在了流矢之下。

    夏侯渊铁青着脸走上箭楼,一眼就望见了寨外密密麻麻的大军。以及赢风招展的“高”字大旗。不多时便有一员黑甲大将,纵马跃出朝夏侯渊喊道,“冀州高览在此!兀那曹贼!快快下城受降!”

    突然出现的袁军。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高览,异常容易攻破的乌巢。这几点加在一起就算夏侯渊是个傻子也明白自己已经掉入了袁绍设下的陷阱。在深入敌后四十里的地方被以逸待劳的敌军团团围住,身边有的只是刚刚被自己付之一炬的辎重。此时此刻夏侯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