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二战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二战风云- 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家都只知道,由于苏德战争地爆发,苏联进入了战时的紧急状态,国家的一切权力,基本上从政治局会议,转到了临时组成的最高统帅部手中。斯大林统治时期,统帅部的一切权力完全由他自己掌握,而在他被推翻之后,在图哈切夫斯基领导下,最高统帅部组成了十五人的决策小组。这十五人的共同决议,就决定着整个苏联方方面面的决策。
    在布柳赫尔发起政权攻势之初。最高统帅部的十五人小组中,就有九人为他所笼络。这其中就包括了新加入最高统帅部不久的楚思南。从此之后,在最高统帅部里,布柳赫尔就掌握了绝对地发言权,从而,也就等于是把图哈切夫斯基的权力架空了。图哈切夫斯基屡次想要限制最高统帅部地权利,并将这份权力收回政治局,但是很显然。他的提议在最高统帅部根本得不到通过。
    如今,一旦掌握这一票权利地楚思南,同布柳赫尔之间因分歧而产生决裂,转而投靠到了图哈切夫斯基一方,那双方的决定票数,就由六比九转化为了七比八。虽然从表面上看。布柳赫尔仍旧占据着超出一票的优势,但是这份优势已经岌岌可危了。布柳赫尔要想继续保持他的绝对优势,就必须将等同于叛变的楚思南拿下。可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得不承认,在进入最高统帅部之后的几个月时间里,楚思南没有犯过任何错误:在战场上,他刚刚取得了前所未有地胜利;在政治上,他是新生的政治力量,同托洛茨基主义者、斯大林清洗派根本扯不上任何关系;在个人生活问题上,他为人清廉,克己操守,根本就让人抓不到把柄。随便给他安一个罪名,说他叛国,勾结白匪残余?这种事情需要通过安全委员会的核查,而很不幸的是,安全委员会到现在为止还掌握在他的手里。虽然他本人从不出面处理该委员会的事务,但是他那个善于玩弄阴谋诡计地妻子,却在无形中把安全委员会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真可谓是泼水难进,整个委员会的任何问题,都逃不过这个女人地眼睛。因此,在拿下楚思南的过程中,安全委员会是起不到什么作用的。
    从这方面看,布柳赫尔即便是要对楚思南动手,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这段时间对于图哈切夫斯基来说,已经足够做好充足的准备了。
    经过一番充分的思考,图哈切夫斯基和他的幕僚们制定出了一个稳妥的方案,而这套方案的最初部分,就是针对离间布柳赫尔与楚思南的。只要这一步计划得以实现,那后续的部分就容易多了。
    为了实现初步的计划,图哈切夫斯基决定委派一个人,前往雅罗斯拉夫尔同楚思南进行接触,一方面可以协助楚思南处理那些政治犯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令布柳赫尔对他产生怀疑。
    至于要委派谁去承担这个任务,在开始的时候,图哈切夫斯基真正属意的人选是巴季茨基,不为别的,就因为楚思南很看重这个年轻人。可是令图哈切夫斯基失望的是,巴季茨基性格倔强,他拒绝接受这个旨在针对楚思南的阴谋任务。所以,万般无奈之下,图哈切夫斯基只得把这件事情交给了梅列茨科夫。
    就在图哈切夫斯基着手安排一切的时候,布柳赫尔也正在为楚思南的事情而伤脑筋。吉尔尼洛娃的预料并没有错,这次楚思南在雅罗斯拉夫尔所作的事情,的确让布柳赫尔大为恼火,对他来说,这已经是楚思南第二次忤逆他的意图了。
    在前一次处理波波夫事件的时候,布柳赫尔已经对楚思南的任意妄为感到不快了,只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将这份不快掩藏了起来。随后,他为了给楚思南提个醒,将他从一线指挥员的位置上撤了回来,转而去负责后方的工业工作,同时,还有些刁难性的规定,必须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做出成绩。按照布柳赫尔最初的构想,楚思南即便是神仙,也不可能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拿出一份像样地成绩单的。到那时,他就会向自己低头,而自己呢,也趁机给他一番训斥,让他将之前的那种气焰收敛起来。
    可是布柳赫尔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楚思南上任仅仅十几天,便又在雅罗斯拉夫尔任意胡为,给自己捅出了这么大的漏子,这真是岂有此理!
    不得不承认,自从在政权之路上顺风顺水以来。布柳赫尔的性情同当初有了极大的差别。他的权力欲望正在一天天的膨胀起来,而这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他不再像当初那样地和蔼,那样的平易近人。现在地他已经不允许有人忤逆他的意图。不允许有人和他唱反调,对于这一点,派系内地人都能够明显察觉到,尤其是科涅夫、华西列夫斯基这些老油条。如今,楚思南一而再再而三的触犯他,他要是不恼火,不心生怨恨。那才是真的有问题呢。
    这一次的政治犯时间,令布柳赫尔真的有了拿掉楚思南的心思,可当他有了这种心思的时候,才惊讶地发现,要想实现这个目标似乎并不容易。
    首先来说,在派系内部。那些当初曾经一起蹲过监狱,并一起在楚思南的帮助下逃出升天的老帅们,似乎对他的这项提议并不赞成。他们虽然没有直接出眼反对。但是一个个支支吾吾、欲言又止的样子,令布柳赫尔很不痛快,同时也更加的警惕,他认识到,在自己地派系内,楚思南的影响力似乎被自己低估了。
    其次,楚思南掌握着那个该死的安全委员会,而布柳赫尔自己有很多地事情,都是通过安全委员会、准确地说,是吉尔尼洛娃来付诸实施的。这些事情有一部分是见不得光的,就像对霍尔崔西伯利亚第二军区的处置问题,以及那些政治犯的处理问题,如果这些事情的始末被披露出去,那布柳赫尔自己都很难摆平。
    如今,布柳赫尔似乎在一瞬间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楚思南的存在,对自己产生了某种威胁,自己之前对他的姑息纵容,已经造成了一个尾大不掉的尴尬局面。如果自己再不采取行动,再对楚思南放纵而处的话,那早晚有一天,自己会走上斯大林的老路,从而后悔莫及。
    正是因为意识到了这一危险,布柳赫尔才不顾派系内各方的暧昧态度,执意要找个机会,拿掉楚思南。同时,为了保证这一计划的顺利进行,他决定首先从安全委员会内部着手,分化楚思南的权力核心。
    在性格上,布柳赫尔的确同斯大林有着几分相像,两人都是果敢刚毅、雷厉风行的那种性格,具备这种性格的人,一旦决定做一件事,那就会立刻付诸实施,而不去考虑后果。
    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布柳赫尔结束了同吉尔尼洛娃的通话之后,便立刻拨通了安全委员会第一总局局长办公室的电话,他要联系这段时间以来在安全委员会里并不得志的克留奇科夫。他已经考虑得很清楚了,目前,在安全委员会里,只有克留奇科夫才能在楚思南与吉尔尼洛娃都不在的时候,挑起整根大梁。而从之前的情况看,克留奇科夫也素来受到吉尔尼洛娃的排挤,因此,应该能够为自己所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阿巴库莫夫,他可是安全委员会第二书记,有他同克留奇科夫相配合,相信要清除楚思南的势力应该并不困难。
    先将吉尔尼洛娃扣押起来,然后命令克留奇科夫在短期内整顿安全委员会内务,排挤楚思南的故有势力,从而将安全委员会紧紧抓在手里。再之后,那就什么都好说了。命令安全委员会出具一份关于楚思南不轨行为的证据,然后送到最高统帅部备申,提案对楚思南实施逮捕判刑等等等等,一切水到渠成。
    克留奇科夫放下电话,此时,他脸上的表情前所未有的严肃。在刚才的电话里,布柳赫尔虽然把话说得含糊其辞,但是其中的某些暗示,他却能够听得出来。
    这对克留奇科夫来说,绝对是一场新的考验,而他的决定,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影响到全局的发展。
    坐在自己的办公桌后,克留奇科夫思虑了良久,才咬了咬牙,伸手按下了桌边的按钮。
    “局长,您有什么事吗?”一个身穿军装的年轻女兵推门进来,轻声问道。
    “苏珊娜,”克留奇科夫笑了笑说道,“你去二局那边看看,吉尔尼洛娃局长现在在不在。”
    “哦,局长,刚才她已经出去了,”苏珊娜歪歪头说道,“我亲眼看见她上的车,大概是有什么事情要处理,走得挺匆忙的。”
    “噢,那好,”克留奇科夫从椅子上站起来,随手取了自己的帽子戴上,然后说道,“你去通知一下局内属卫队,让他们把整个委员会封锁起来,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准进出,尤其是二局的人。”
    “啊?!”苏珊娜惊呼一声,她还以为自己的耳朵听错了什么。
    “啊什么,执行命令。”克留奇科夫把脸一绷,严肃地说道。
    “是,我这就去。”苏珊娜惶急地说道。
    “噢,还有,”克留奇科夫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他补充道,“把斯韦尔科洛夫给我叫来,我有事情要他去办。”
    “是,我明白了。”苏珊娜答应一声,急匆匆的跑了出去。
   
第二十二章 四封密信


    在雅罗斯拉夫尔的机械制造部驻办处大楼内,楚思南的临时办公室里,楚思南看着手中的四份密信,终于忍不住仰天大笑,不过这笑声里绝对没有丝毫的快意,相反,倒是有这过多的愤懑。
    想想这半年多来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楚思南不能不感到无限的辛酸和惆怅。在斯大林统治的时期,他被投进监狱,解释了包括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在内的一众老帅,说实话,在他们的身上,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同时,也在思想上转变了许多。在监狱中的那段岁月里,他觉得自己同这些老帅们之间建立起来的感情,是真正的战友间的感情。
    时过境迁,斯大林在自己的阴谋策划下倒台了,那些如同战友般的老帅们走出了监狱,重新执掌了政权,在这个时候,楚思南以为自己可以投入全部的经历,大干一场了。可是现实的残酷,彻底的破灭了他的幻想。
    控制了国家政权的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产生了矛盾,并由此引发了两人之间的权力争夺,迫于形势,楚思南做出了选择,投靠到了他并不属意的布柳赫尔阵营,从而,也同图哈切夫斯基彻底分裂。
    如今,布柳赫尔又对他产生了敌意,但是另一方的图哈切夫斯基又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这成什么了?楚思南感觉自己就像是一棵浮萍,在一波波的势力之间往来转圜,而所为的。却仅仅是谋得一线生机。
    不过在失落地同时,楚思南也感觉到一丝丝的欣慰,毕竟在这段时间里,他也找到了几个很牢靠的朋友。这次莫斯科方面,即图哈切夫斯基、布柳赫尔的决定一作出,仅仅是不到一天的时间,楚思南的面前就先后收到了四封密信,这其中有向他告知情况的,也有为他出谋划策的。
    最先抵达的一封密信,自然是吉尔尼洛娃为他送来的。在这封密信里,隐藏了一批安全委员会掌握地绝密文件 ̄ ̄关于霍尔崔清洗以及大批政治犯处罚事件的始末。在这里面。有着数份布柳赫尔亲笔签名地处理意见,这可是一份极为重要的证据。是能够布柳赫尔地王牌武器。楚思南明白,自己的妻子既然在这个时候将如此重要的东西交到自己的手中,那就说明她已经提前预感到情况的不妙了。而且从她保存这些文件的情况上看,吉尔尼洛娃从一开始就对布柳赫尔抱有戒心,也许,她对克里姆林宫的任何一个人,都抱有戒心。如今。楚思南不得不承认,自己地妻子,远比自己更适合在克里姆林宫这样的环境下生存。
    第二封密信的到来,令楚思南感到有些意外,因为送来这封密信的人,竟然是雅基尔。这为当初一起被关进监狱的众多老帅之一。同时,也是图哈切夫斯基案中,遭受冤屈的八名苏军高级将领之一。说实话。虽然当初在监狱里楚思南同这些老帅地关系都不错,但是自从出狱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他同这些人之间的联系已经变得很少了。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人无疑都是布柳赫尔地绝对亲信,同时也是他的坚定支持者。所以说,在这个时候受到来自于雅基尔的密信,多少让楚思南感到有些意外。
    这份信里没有多少内容,只有短短的两句话以及两张军方的通行证。这两句话是:“走吧,苏米我们会替你搭救出来。”而两张军方的通行证,则是由通行往蒙古方向的专用证件。
    短短的两句话,以及两张通行证,已经将雅基尔的用意表达的很明确了,那就是这位老帅是不希望看到楚思南遇害,因此劝他出逃,而出逃的路径,则是经由蒙古前往中国。
    雅基尔的好意令楚思南感动,同时,也对这次自己的防守反击具备了更加坚定的信心。
    在雅基尔的信中,有一个很值得关注的词,那就是“我们”。这一个看起来似乎并不起眼的词,让楚思南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在布柳赫尔的嫡系势力中,绝不仅仅只有雅基尔一个人对自己抱有好感或者说是持有同情。这是一个好现象,是一张在关键时刻或许能起到作用的好牌。
    第三封密信,是出自楚思南的老朋友巴季茨基,这位刚刚荣任少将军衔的年轻人,显然并没有因为政治立场的问题,而同楚思南产生什么隔阂。在来信中,他告诉楚思南,目前图哈切夫斯基等人正在谋划着一场离间计,目的,是要进一步拓宽他楚思南同布柳赫尔之间的罅隙。由此看,很可能随后便会抵达雅罗斯拉夫尔的梅列茨科夫,其实并不怀好意。巴季茨基还告诉楚思南,无论时局如何变化,他都会站在楚思南的一边,目前,他正在着力联络一些人,准备在关键的时刻发挥一些力所能及的作用。
    对于巴季茨基在这个时候的表态,楚思南除了感激之外说不出别的。毫无疑问,这位年轻的将领虽然目前风头正劲,但是他在克里姆林宫这个圈子里,还不具备任何的发言权,说得直白一点,他甚至都还没有进入这个圈子。因此,他在这件事情上也许根本就帮不了什么忙,一个说不好,还会把他自己都搭进去。可也正是由于如此,楚思南才能真正从这封密信中体会到一种真正的情谊,因为巴季茨基既然这么做了,那就证明他在这件事情上把自己的前途都豁出去了。
    第四封密信,来自于安全委员会第一总局,是克留奇科夫命他的亲信部属送来的,信上简明扼要的说明了目前莫斯科尤其是安全委员会的局势,同时,也说出了布柳赫尔对他的招揽之意。
    所有人认为。在楚思南所掌握地安全委员会里,这段时间以来一直都是派系纷争不断,梅尔库洛夫、阿巴库莫夫、吉尔尼洛娃、克留奇科夫,这四个各自掌握着一方实力的人,都在较劲不已,而没有背景的克留奇科夫,一直在夹缝中生存。但是事实上,真实的情况早就已经不是这么一回事了。在楚思南任命梅尔库洛夫打理委员会主要事务的时候,面对梅尔库洛夫咄咄逼人的攻势,善于玩弄阴谋、寻机钻营的吉尔尼洛娃。已经悄无声息的同克留奇科夫达成某种协议,从而将克留奇科夫揽入了自己的阵营。
    克留奇科夫是个聪明人。他深知在安全委员会这样的部门里工作,如果没有一两个靠山。那自己地政治前途是绝对得不到保障的,不仅如此,也许生命地保障都得不到。为此,克留奇克夫同暗中找上门来的吉尔尼洛娃一拍即合,两人之间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