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 第1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副将连忙道:“大人,你旧伤复发,如何能够率军袭营,还是让末将率军去吧。”
    刘万利正要反对,熟悉的疼痛从腰间传来,他不由皱了皱眉,只得道:“那就拜托于你了,我军生死存亡就在今夜一战了。”
    那青年副将拜倒道:“将军放心,若是有什么差池,末将情愿以身相殉,绝不偷生。”
    刘万利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想要出声阻止,可是想到如今的局势,心道,就是不成,也不过是早死数日罢了,如今不能再犹豫了。他伸手搀起副将,看着这个随自己作战多年的青年,眼中闪过悲痛之色,就是偷营成功,这种以卵击石的选择也可能是两败俱伤,可是自己却没有选择,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件事情的发生,从没有像现在这样痛恨苍天为何如此不仁,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刘万利突然涌起一个大逆不道的想法,若是天下能够一统,就是北汉灭亡,那么似乎也没有什么关系吧?这个念头一生出,刘万利下意识地避开了副将的目光,心中暗道,无论如何,自己受王上厚恩,就是以身相殉也是理所当然,若是大雍一统真是不可遏制,那么就让自己成为大雍铁蹄下的血祭牺牲吧。
    当夜,月光暗淡,壶关副将带着精心挑选出来的敢死勇士,远远的望着月光下虎踞龙盘的雍军大营,他身后是五百骑兵和一千步兵,士兵衔枚、战马勒口、棉布包蹄,虽然是许多人马,却是一丝声息也无,副将一挥手,百多人向他一拱手,隐入夜色当中。这百多人都是穿着黑色夜行衣,背负单刀,他们都带着引火之物,准备火烧雍军大营,而只待火起,副将就要带着众军冲入雍军大营,要杀他一个人仰马翻。
    远处的雍军大营一片沉寂,除了负责夜间守卫的将士之外,几乎看不到人影,似乎所有雍军都在沉睡当中,想必今天白日的大变让他们心中疲惫不堪吧。副将心中也是忐忑不安,毕竟这一战他投入的都是壶关的精兵良将,一旦偷营失败,那可就是万劫不复了。
    不多时,雍军营中突然火光四起,纷乱嘈杂的声音响起,火光明灭中可以看见四处奔逃的人影,副将心中大喜,一举手中的马槊,高呼道:“杀!”然后一马当先,冲向了雍军大营,顺着被潜入大营放火的斥候破坏的道路他首先冲进了雍军后营,两边都是烈焰,他用马槊左右挥舞,将已经着火的帐篷挑翻,顺便将它们丢到还没有起火的营帐上面,五百骑兵跟着他一路势如破竹的冲入雍军中军,而其他步兵则四处杀人放火,副将心中畅快,一路上除了将挡路的雍军挑翻之外丝毫不愿耽搁,若是一心想冲入中军,希望能够杀了雍军几个大将。眼睛余光看见大雍军营成了一片火海,他哈哈大笑着将前面拼命前来拦截的一个雍军刺道,高声道:“杀,杀个血流成河!”众军气焰大涨,也都是高声喊杀,就这样冲入了雍军中军,那悬着“荆”字的将旗的大帐。
    
   
第二十二章 烈火焚城


    燕国公荆迟,出身寒微,太宗拔于行伍,骁勇悍猛,赤胆忠心,太宗每率军入阵,迟皆死命护之,太宗素重之。
    荆某本庶人,少无学,不通文墨,太宗诫之曰:“不读书不能为将。”国公闻之诺诺,乃延师读,未两载,已粗通文字,然不通战策,唯行军作战暗合兵法,太宗亦无奈。
    武威二十四年,太宗与戾王夺嫡之事急,迟奉命入京,为雍王司马江哲录为弟子,亲授经史兵法,迟性粗疏,得之少,然哲暗语太宗曰:“荆将军乃福将也,略通战策可也。”
    隆盛元年三月,迟受命攻壶关,多日不下,遂诈伤诱敌军袭营,大破之,二十四日,破壶关,迟令尽屠城中士民,凶名大盛。而后,迟千里奔袭沁源,沿途若有阻碍,尽屠之,号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所过之处,血流千里,杀人盈野。北汉民风悍勇,亦慑于迟凶戾,不敢相阻。
    ——《雍史…燕国公传》
    就在北汉军死士冲到雍军大帐之前的时候,副将心中突然一凛,在一片混乱中,雍军大营到处都是火光和往来奔逃的人影,可是眼前的中军大帐却是一片寂静,副将突然大声道:“后退,后退,有埋伏。”他麾下的将士都是神色茫然,目光都集中到他身上,副将一带马就要退走,可是仿佛呼应他的叫声一般,四周突然想起了连绵不绝的号角声和战鼓声,然后顷刻间大放光明,无数手执火把的雍军骑兵绕着大营高声呼喝,火光将雍军大营照得如同白昼一般,而原本大雍军营之内的火势却是渐渐减弱,而络绎不绝的雍军将士仿佛从暗夜中突然出现一般,将自己等人团团包围。副将心中惨然,目光在雍军中搜寻,希望看到设下这个埋伏的主事人。
    这时,雍军大阵中分开来,一队身穿青黑色战袍的骑士奔到前面,为首的那人豹头环眼,虬髯如同钢铁,相貌粗豪,正是荆迟,而在他身边则是镇州军主将林崖。荆迟朗声大笑道:“哈哈,你这小子中了本将军的计了,还不快快投降,本将军念在你也有些本事,还可以饶你一死。”
    那副将心中涌出绝望的浪潮,原本他以为可能是林崖看破北汉军可能袭营,所以设下埋伏,没有想到却是荆迟诈伤诱敌,可是这个荆迟虽然素有勇名,却没有听说他有这样的本事啊,他忿忿不平地道:“荆迟,你竟然没有受伤,莫非你早就有心诱我等袭营么?”
    荆迟策马上前,冷笑道:“老子没有那么多心眼,说句老实话,你们那一箭可是够狠,老子也没有防备,幸好老子武艺不错,那一箭又是没有什么后劲,所以老子闪避的及时,只不过是一点轻伤罢了,老子根本不放在心上,也是你们运道不好,老子一中箭立刻就想到了可以引诱你们出城,省得你们学乌龟王八,打死不肯出壳。”
    副将气得火冒三丈,高声道:“我等北汉男儿,顶天立地,怎可屈膝向人,我等今次袭营,已经是抱了必死之心,兄弟们,杀!”说罢带头冲向大雍阵营。这种小小场面,自然不需荆迟动手,雍军中号角迭起,北汉军如同水滴汇入大海,没有能够翻出更大的浪花。
    火光照耀下,荆迟的面容带着无尽的杀气和狰狞,他高呼道:“这些北汉人,当真是死也不降,罢了,老子也不是吃素的,我倒要看看是你们的骨头硬,还是我的刀硬。给我将他们全部斩杀,所有的人头收集起来,摆在壶关之前,我要看看壶关还能守到什么时候?”林崖在一边听见,犹豫地道:“荆将军,这不大好吧,战场上厮杀也就罢了,将军这样做只怕会激起北汉人的抵抗之心。”
    荆迟怒道:“难道老子手段慈悲,他们就不抵抗了么,一个壶关,就攻了这些时候,老子可是要和齐王殿下会师的,若是一路上北汉军都这样和老子纠缠,老子若是误了军机,要跟谁去说理。若是打上几十军棍也就罢了,如果再被先生罚去抄书,老子可就惨了,再说,若是真得误了大事,只怕老子就是想抄书也没有机会了,等到老子的脑袋被砍下来,难道这些北汉杂种会替老子掉泪么?听老子的,一会儿连夜攻城,若是明日壶关再攻不下,老子豁出去了,等到攻破壶关之后,给老子屠城,将来皇上怪罪下来,老子一人担着。”
    见他这般凶神恶煞,林崖也只得唯唯称是,这会儿,潜入雍军大营的北汉军死士都已剿灭,荆迟手下的将士都是跟着他从刀山血海中杀出来的,一个个心如铁石,按照荆迟的命令丝毫不打折扣的将所有北汉军的人头都砍了下来系在马上。荆迟催促林崖下令攻关,林崖也知现在最是壶关虚弱的时候,也就从命,数万雍军逼到壶关之前,竖起火把,将壶关之下照得通亮,荆迟麾下将士将北汉军的首级丢在关下,堆成一个小山,荆迟策马在关下高声叱骂,雍军开始大举攻城。
    三月二十三日清晨,刘万利站在城关之上,神色木然,不过是短短一夜,他的须发都已经变成了雪霜之色,昨夜副将出去偷营,他也没有闲着,令众军严阵以待,自己就在壶关之上遥望雍军大营,准备应变。副将中伏之后,刘万利也远远看出了端倪,等到舍命回来报信的斥候说明其中原委之后,刘万利只觉得如同冬日浸在寒水之中一般,冰冷彻骨,却也只能整顿军马,等待雍军攻关。
    果然雍军很快就来攻关,或许是过于绝望,刘万利反而觉得自己心中前所未有的平静,指挥着几千残军死守城关,即使是眼看着昔日同袍的首级在雍军马蹄下化成肉泥,他的心思也没有丝毫撼动。如今雍军的攻势如同猛虎一般,有着不得手绝不停止的坚决,日夜不停的攻关,而刘万利就站在关上,几乎是粒米不进,却是觉得全身精力源源不绝,利用前些日子隐藏起来的神臂弩,巩固了壶关的防卫,死守不退。多日苦战,仇恨似海,每个北汉军士都心知肚明,一旦雍军破城,自己就是投降也未必能够活命,所以也没有丝毫懈怠。而雍军损失惨重,只有屠杀才能消解他们心中的怨毒,这一战的胜负关系生死存亡,双方都在殊死作战,谁也不敢稍为松懈。
    无论壶关多么坚固,可是毕竟兵力不足,而且副将偷袭身死,损失的都是北汉军精英,所以虽然有神臂弩守关,可是到了二十三日晚间,壶关已经摇摇欲坠。刘万利立在关上,浑身战袍都被鲜血染红,他心中有着深切的悔意,袭营失败使得壶关的失陷至少提前了三日,此刻他越发后悔因为自己的私心而选择了袭营,这三日之差,可能会改变整个北汉战局,他自然明白荆迟深入北汉腹地可能带来的威胁。
    夜深了,雍军疯狂而有序地攻着城,刘万利几乎是本能的指挥着手下的将士,可是经过一日夜的守城,壶关守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就连最为倚重的神臂弩都已经大半毁去,明日就是破关之时,刘万利心中已经了然,就在方才,已经有协助守城的青壮完全崩溃,口中高喊着愿意投降,想从里面打开城门,被刘万利命令督战队将他们全部射杀,可是壶关中军民斗志已经接近崩溃,刘万利很清楚已经完全不存在守住壶关的可能了。一团混乱的脑海中闪现出妻子和独子的身影,刘万利只觉得无穷的疲惫涌上心头。
    三月二十四日,朝阳初升,林崖亲自指挥着一支精力充沛的雍军开始了最后的攻击,壶关的守军在雍军日以继夜的猛攻下终于完全崩溃,青黑色的身影终于冲上了血腥满地的壶关城楼,当雍军从里面打开城门的时候,荆迟带着铁骑一马当先冲入了壶关,他手下亲卫按照他的命令,四处高声喝道:“壶关守将顽固不化,令我军损失惨重,荆将军有令,尽屠城中军民,不得有误。”这一道血腥的命令使得苦战多日的雍军将士有了发泄心中愤怒的途径,在一片残嚎悲叫声中,鲜血流淌在大街小巷,血流成河。
    在雍军登城之际,刘万利已经心如死灰,高声传令让北汉军自行逃走,沿途放火阻敌,他带着十几个亲卫奔向自己的府邸,一路上,溃散的北汉军四处放火,他们也都听到了雍军的屠城令,所以也都拼着一死放火阻敌,就是死,也不能让壶关白白落在敌人手中,北汉军这样的念头和雍军歇斯底里的残暴,终于将这屹立百年的险关毁于一旦。
    不过刘万利对自己最后这道命令的后果也无心顾及了,他策马奔回府邸,将缰绳丢给亲卫,径自冲进了自己的府邸,家人侍女都已经四散奔逃,只有自己的夫人抱着爱子站在堂上,神色惨然,她一看见刘万利就是一声悲呼,而刘淮却是惊恐地大叫道:“爹爹,好多血。”
    刘万利漠然低头,看见自己这一身鲜血狼藉,唇边露出一丝苦笑,对身边仅存的几个亲卫道:“你们都是刘某多年的好兄弟,如今刘某兵败至此,无颜逃生,只是尚有一事相求,不知道你们是否答应。”
    那几个亲卫为首的叫做刘均,乃是自幼跟随刘万利的家仆,他下拜泣道:“老爷请吩咐。”
    刘万利指着刘淮道:“我半生戎马,只有这一点骨血,你护着夫人和少爷去投奔舅爷,记得将来不要让这孩子替我报仇,两国征战,生死平常事耳,我只希望将来天下一统,这个孩子可以安守田园,娶妻生子,传承香烟。你可答应么?”
    刘均闻言拔刀断去左手小指立誓道:“老爷放心,均就是丢了性命,也要护着主母和少爷逃出去,若是属下贪生怕死,就让我下一辈子做猪做狗,永世不得为人。”
    刘万利心中一痛,躬身一拜道:“只要尔等尽力也就是了,若是淮儿终究不幸,也是他注定死在乱军之中。”刘均等人怎敢受他大礼,连忙闪身避开。刘万利又看向妻子道:“夫人,我累你半生辛苦,你快跟着刘均走吧,好好照顾我们的孩子,不要记挂于我。”
    刘夫人眼中闪过晶莹的泪光,道:“那么将军你呢?”
    刘万利颓然坐倒在椅子上,道:“我受王命守壶关,如今三军将士都殉国而亡,我有什么颜面苟且偷生?”
    刘夫人镇静自若地将刘淮塞到刘均手中,然后从腰间取出一把匕首,抵住心口,众亲卫骇然惊呼,刘淮也大声哭泣起来,刘万利想要起身,却觉得双腿无力,这两日他全部精力都已经耗尽,一旦坐下,竟然无力起身,他抬手指向刘夫人,惊问道:“夫人,你要做什么?”
    刘夫人悲声道:“相公,妾身不习骑射,如何能够随亲卫突围,与其母子死在一起,不如让刘均护着淮儿逃生,就让妾身陪着相公吧。”
    刘万利心中大恸,知道夫人说得不错,他也是果决之人,挥手道:“刘均,带着淮儿走吧。”
    刘均和几个亲卫都是泪流满面,跪倒拜了两拜,扯下战袍,刘均将刘淮捆在身前,带着几个亲卫冲了出去,外面到处都是喊杀声和马蹄踏地的震耳欲聋的声音,刘均几人的声音很快就消失在一片纷乱声中。刘万利只觉得浑身都已酥软,倒在椅子上,一个字都说不出话来,刘夫人却是十分冷静,将堂上帷幕扯下集中在一起,洒上灯油,然后将一个火把递给刘万利。刘万利只觉得肝肠寸断,一把抱过妻子的娇躯,道:“夫人,我对不起你。”
    刘夫人微笑道:“相公,你我夫妻结发之日,就曾互许白首之盟,如今将军白发,妾身也自然要遵守诺言,你我夫妻同生共死,将军应当高兴才是。”
    刘万利又是一声痛呼,扬手将那支火把丢到那堆引火之物上,火焰很快就蔓延开来,刘万利却是恍若不觉,只是抱着爱妻痛声悲嚎,刘夫人却是微阖双目,倚在丈夫怀抱中,面上露出愉悦的笑容,火光映照在她的玉容上,使得她的笑容越发明艳。火焰熊熊,很快将两人身影包裹起来,熊熊的火舌吞吐缭绕,和壶关四处纷起的火焰汇合在一起,整个壶关成了一片火海,黑烟滚滚,火光潋滟,壶关在火中颤抖崩溃。
    被迫退出火海的荆迟狠狠地瞪着整个陷入火海的壶关,心中越发痛恨,在江哲的计划中,壶关是需要雍军镇守的关隘,只要守住壶关,北汉军就不可能真得切断荆迟的补给,可是如今壶关被大火所毁,想要守住这里就有了很多困难,心中大恨之余,荆迟更是下了决心,沿途一定要大肆杀伐,一定要让北汉军民不敢再这样反抗才行。林崖却是一脸苦涩,虽然他很不满荆迟如此决断,若非是荆迟摆出不肯纳降的姿态,北汉军也未必会誓死反抗,可是无论如何壶关被攻破,多半是荆迟的功劳,自己又能如何呢?
    三月二十九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