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楼-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百年的道行了,想制服它得找高人。
    张家人一听,也是焦头烂额,连忙问他哪里有这样的高人,那人听后也是一阵为难,最后从香案上拿起一把铜钱卜了一卦,在那儿念念叨叨算计半,随后对那张家老大,往西边的山上走二十里山路,会有一个松树林,松林里有一颗活了几百年的古树,在古树下面有一块条石,条石上面正睡着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那是高人,可解此局。
    张家老大这一听,也是半信半疑,那独眼龙见他略有疑虑还补充几句。
    他,黑之前,你要能找到那位道长,你这场塌大祸算是过去了,可黑之前你要找不到他,那不出十日你全家必遭横死,大罗金仙都救不了你!
    这话一出,张家老大还哪敢怠慢啊,当即套上驴车快驴加鞭地赶往指定地点,还别,奔着西面走了二十多里果真在山间见到一个松林,当然了,都是本地人,这个谁都知道,可这松林里非常茂密,大大参差不齐,想要在这里头找出一颗几百年的大树还真不容易,在里头走来走去走了大半,总算找到一颗大树,树底下正有一块硕大的条石,而那条石上面没什么仙风道骨的老前辈却有一个四仰八叉正在抠脚丫子的老乞丐。
    当然,那老道没这么,他用的都是什么什么玉树临风。。英俊潇洒。前凸后翘反正就尽挑那好词儿往上贴。
    不但是将他的个人形象往那情节了一代,自然而然就出现这么一副情景,也未必是我对他有偏见,谁让他那要饭的一样的装束那么深入人心呢。
    张家老大明来意,那老道也没拒绝,掐着指头算了算就跟他一起回去了,张家老大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请对人,眼看着日落西山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老道打听了一下事情的经过,想了一会儿就让张家老道准备一些常用的东西,随后又让他用新鲜的黑狗血混着墨汁将大门,窗户,以及整个屋子的瓦片木梁全都涂了,这才起坛作法静候那些黄皮子到来,依照老道的吩咐,张家人没有在外面躲避,一家人抱成一团等着那些东西找上门来,当半夜,那老太太果然来了,站在院子里好一番大吵大闹。。
    没多久两边就谈崩了,再之后电光火石好一阵对掐,这个过程他没有过多描述,不过,从表情上看他斗得并不轻松。
    最后依然是那句老话,邪不胜正,既然这破衣啰嗦的糟老头儿能拿着酒杯跟我吹牛逼,那就证明他肯定打赢了。
    临走的时候,他写了一道平安符给那家人挂在屋里的柱子上,还千叮咛万嘱咐不能让符咒沾水,可不遂人愿,多年之后的某一晚,降大雨,老房子漏水一直从木梁留到了柱子上,那朱砂道符也被雨水侵蚀得模糊一片,张家人见着些年平安无事,也没在意,谁成想没过几张家父子就连同马车一起跌进了山沟里。。
    有人,这是大雨破了老道的符咒,那黄老太太前来索命了,也有人自己亲眼看到那两个人赶着马车,突然就被什么东西掀进路边的山沟里了,至于真相如何,恐怕只有当事人才能清楚吧。
    在那之后,老道又在我们这边溜达两年,靠着测字看相定风水,也赚了点钱,这次回来,已经隔了十来年了,谁成想再次相遇正赶上我和三爷爷一起困在了坟丘边上。要不是遇到那只痞子,他都快把那段经历忘干净了。
    爷爷跟他是故交,渊源颇深,那老道也不见外,自此之后就住在了爷爷家里。
    爷爷家独门独院,主房两间厢房两间,他住在院子西面的那间房子里,经常拿着个他那竹竿晒太阳。
    我很好奇这样一个人会有怎样的人生经历,没事儿的时候就缠着他去讲故事,可不管怎么样,他都不肯,只有喝多了的时候才能套出些只言片语。
    事实上,那老道非常懒惰,除了偶尔出去散散步,他不是睡觉就是打坐,再就是吃饭上厕所。
    只有晚上十点到后半夜两点的这段时间这老头子才特别精神,看他把这里当成自己家了,我有点愤慨,真不知道爷爷欠他什么让他白吃白住这么久,可爷爷跟我不同,豁达得很,有的时候会跟那老头儿过过招切磋两下,没事儿的时候两个人就在一起下下象棋。
    三爷爷,那老道和爷爷是过命的交情,要是没有他,咱们一家都不会有今,至于这话的真假,我就不清楚,从到大都这样,老辈人口风紧,他们不想的事情无论如何你都别想知道。

第096章 转掌
    
    从日后的交往上看,那老道虽怪,却并非一无是处,最少,他的功夫非常好。
    他练的是内家拳法,很像八卦掌,但又不完全是。
    在我的印象里,最初那几一到半夜他就起来练功,偶尔出去上个厕所,十次有九次都能看见他自己一个人围着院子里的大树转圈圈,八步一循环,不多不少。
    练功的时候,他的身形没有多少起伏,手上的掌形却跟着不断变化,那姿势不像在跟人打架,却似在表达一种淡然外的逍遥自在。
    在传统武术里,一般的功夫都是手比脚快,因为身体条件的限制,胳膊上的动作都比脚下的活计来得细腻复杂。
    但是他不一样,练功的时候,上半身虽有变化,但是这变化远不如脚下来的玄妙。而且,他那步子一踩,一点声音都没有,往前一蹚,人就往前“游”了一段,随后微微转体,又往前“游”了一段。
    随着动作的加快,这种特点愈发明显,身形也越来越模糊,如火如荼时,就算是十四十五的月亮地里也完全看不到人。除了布鞋擦着地面的偶尔发出的沙沙声之外,只能听见院子里他那道袍裹着风声猎猎作响外加游龙戏水一样的一道道身影。
    句实话,他这功力深厚,身法更是奇快无比,在我生平所见之人里,也是头一号的大行家。
    但是就算他再牛逼千百倍,我也是从来都不仔细看的。
    武术圈里的规矩,偷看别人练功要挖掉眼睛,这个三爷爷很早以前就过。
    尤其是那些晚上练功的,最忌讳有人窥探,一不心偷学个一招半式也是推不掉的大麻烦。。
    以前他都这么教我的,以后他也让我这么做,但是那一次例外,遇到这老道之后一直对江湖规矩念念不忘的两个老头子竟然完全变了态度。
    每到那老道在院子里练掌法的时候,呼呼大睡的三爷爷都会突然醒来,随后将迷迷糊糊的我叫醒,再挤眉弄眼地一阵使眼色。。
    我知道,他想我出去看看。可我真不想,年轻人觉多,总是舍不得梦会周公的好机会。
    三爷爷见我不起来,立刻就阴下脸,站起身将我从被窝里拎出来,咣当一下就扔了出去。
    破门之时,我十分顺利地被那老道发现了,一脸茫然地看着他,又挠挠头看向屋里。
    完了,这事儿没法解释了,想到这里我很装蒜地跑去厕所,又装作舒舒服服地跑回屋子,却没想,三爷爷早就防着我这手呢,见我推门,又踢着屁股把我轰了出去。
    我歪着脑袋看那老道,老道也歪着脑袋看着我,一阵无语之后,他过来摸摸我的脑袋还问我想不想跟他学点真本事。
    我我没钱,他不要钱。
    一听这话不由得心中一沉,紧跟着灵机一动又我年纪太做不了主,这事儿得爷爷他们同意才行。
    本想着用这托词将他的邀请搪塞过去,哪知道这话刚一出口,屋里那两个老头子就异口同声地了句:“行。”
    这下子,连那老道都无奈了,可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想收回来也不容易。。
    虽然没有正儿八经的拜师仪式,但是,那老道也算是我的师父之一了。
    我倒好,学不学都成,可家里那两个老头儿却不这么想,第二杀鸡宰羊地庆贺了老半。按照老一辈的传统,我跪在地上给他敬了一杯茶,他装模作样地喝了一口,我们就算半个师徒了。
    后来才知道,他那时教我的那套东西叫“阴阳八盘掌”,是董海川所传的八卦掌的原型之一,典型的道门武术。。
    这套掌法,分八路,整套功夫都暗合着道教里关于阴阳五行的各种论调,八种核心技术化为八种掌法,在理论上也对应着“乾坎艮震巽离坤兑”这八个先卦象,应用在实战之中,又一掌分八掌,分出了六十四种散手用法,每种用法,又能分化出闪、展、进、退、这四种情况,总结起来,大约有250余种经典招式。
    这八卦掌,号称内家三大名拳之一,与杨露禅的太极门,李洛能的形意门并称江湖,在清末到民国的那段时间更是能人辈出名噪一时,她的技术核心,是步子,也叫“趟泥步”,又称“八卦步”。
    练这种步法都是从转圈开始。
    单换掌、双换掌、引手掌、背身掌。不管你练什么路子,都得围着一个点画圈,八步一循环,一步不多,一步不少。
    所以啊,在这江湖上,素来有这样一句话,叫“太极如摸鱼、八卦如推磨、形意如捉虾”。
    这话不太好听,却没有丝毫贬义,懂行的人都知道,摸鱼、推磨、捉虾、这三种情形完全是三种拳法的真实写照。在杨露禅之后,京城一带的太极拳去掉了震脚发力的动作,从刚柔相济变成了外柔内刚,速度降下来,那这圈圈套套的“缠丝手”一往外一横,确实跟摸鱼的动作很像。
    而那快出直入的形意拳,在练习的时候都讲究“轻发重收”,不管是五行拳还是十二形拳、不管是山西派还是河北派,都遵循这个理儿,因而它像是在捞虾也不无过分。
    至于这八卦掌,那是最形象的了,这一点八卦门内也承认,因而,在很多时候这八卦掌也叫“磨盘掌”,而走圈圈练功夫的这种方式,也被人们称为“转掌”。
    到这里有人会问,围着大树转圈圈,这种练功方式有屁用啊到实战里,谁还能给你绕着转迷糊了是怎的。
    你的对,因为当时的我也是这么想的,可现在不一样,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我愈发地明白一个道理。
    套路是什么?
    套路是招式,也不是招式,有型有质的套路是武术传承的一个基本载体,那里头藏着很多技巧和经验,有相当一部分招式都是抠出来就能够直接应用在实战当中的。

第097章 心法
    
    但是,练习套路的目的不是让你立即变得很能打,而是让你具备很能打的可能性。
    武术练的是什么?
    腾空转体三百六,跳步旋风脚?
    还是童子拜观音,鲤鱼打挺啊?
    都不是。
    真正的武术,练得是手眼身法步的协调配合,练得是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可偏偏有人将套路与传统武术画上等号,这也是中华武术的一大悲哀。
    要知道,不管是哪家哪派的功夫都远不止“套路”这一部分,任何一个武术流派,都有最基本的三个组成。
    第一,是练抗打练杀伤力的软硬功法,第二是练身法练协调性的基础套路,第三,是散手搏击和走向实战所必须经历的拆招对练。
    单单从拳术造诣上看,这三种东西就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爷爷教功夫,就**抓基础,你跟他学东西,那可惨了,他能让你蹲马步一直蹲到吐。
    三爷爷教功夫就不一样,他教功夫就**实战,几个组手交给你,你俩就对拆去吧,不练上千八百遍不会教你下一招的。
    他的原则很简单,那就是教一招会一招,直到功夫上身才往下学。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他教的那几招,到现在我都还用得得心应手,这段经历让我充分意识到了“学以致用”的重要意义,所以,在跟老道学功夫的那段时间,我将老道那六十四种散手用法学得很认真,这里头有很多收获,当然个中精妙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很难理解。
    相比之下,我就对那绕着大树转圈圈的转掌很排斥。
    我觉得它颇为死板,有点形式主义,所以,自始至终也没怎么好好学。
    因为这个我没少挨骂,可我这人生倔强,认为不对的事情很难听进去。
    后来那老道生气了,不教别的就让我练转掌,八块砖头立起来,就让我在上面走,正着走上32圈,反着走上32圈,一不心将那砖头踩下来,就得重来。
    这种缺德办法可让我吃尽了苦头,哭着喊着不学了,可三爷爷他们跟本就不把我的哭诉当回事儿,后来把我弄急眼了,我还揣着两块大饼学人家离家出走了,过了两半,饿得不行,就跑回来了。
    为这事儿还挨了好顿揍,这件事情让那老道有点尴尬,那两经常看他长吁短叹,当时也没在意,谁成想,后来没几他就不辞而别了。
    正巧那下着大雪,还能看到脚印,得知此事我很过意不去,冒着大雪就追了出来,一直走出将近十里终于在一处坟前见到了他。
    他还穿着那件都是补丁的道袍,正斜着身子坐在一处坟丘前面,一只手拄着地面,另一只手拿着酒壶正在那儿自言自语。
    我走过去,给他磕了一个头,他没什么,叹了口气起身走了。。
    我跪在地上没起来,隔了一会儿他又回来了,在怀里掏出一本没有封皮的破书,又拿了两只丹药给我。
    他,师徒缘分尽了,他不能再教我,这书和丹药都是他自己的,好好保管,总有一会有用。
    接过那书翻了两页,上面都是各种各样的图形,乍一看,跟那传中的武林秘籍似的,没翻几下,我就被吸引住了。
    从那以后,那本皱巴巴的黄书就成了我的宝贝,没事儿的时候我就要跟兄弟们显摆一下,但是,同龄的孩子没谁能看懂,爷爷他们不识字,翻了翻也没弄明白里面写的都是啥。
    至于那两颗丹药,早早地就让我偷偷吃了,吃了之后也没什么反应,只记得那东西有点苦。
    现在想来,那时候还真是胆大包,放在当下,再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干不出这种事儿。
    可惜,从那个寒假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我也没机会问问那两颗丹药究竟是干什么的。
    为了弄明白那本书上的内容,我也废了好大的力气,那时候经常能看见我成抱着个字典瞎研究,一通下来,别的没学会倒是把古文什么的搞得很通透,语文成绩都上来了,学习成绩也好了,可直到上了初中我才搞清楚,那册子上面写的不是什么降妖捉鬼的法子,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武林秘籍,那上面记载的是一种十分晦涩的气功心法。。
    起气功,很多人都会微微皱眉。
    在中国,不,应该是在今时今日的中国,很多人对传统的东西怀有偏见,像中医中药这种传承了上千年的东西都被扣上了伪科学的帽子,更别内功这种看似不找边际的学问了。
    内行人知道,武术这东西,有很多分类方法,大的方向上有“体用”两个主要部分。
    “体”是修炼自身的基础,“用”是技击伤人的技术。
    内功修炼,便是与硬气功相对应的一种内炼方式,属于“体”的范畴,它的理论来源和中医中药分不开。
    中医认为,人有三宝,也就是精气神。
    在三宝之中,最为基础的是气,最重要的也是气,气能化精,气能化血,气是固本培元的基础。
    所以呢,不论是僧门的功夫还是道门的技艺,其内功修炼都离不开“养气、化气、运气、炼气”这几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早期的气功,以导引为主,吐纳为形式,更接近“易筋经、五禽戏、八段锦、六字诀”这几种最常见的健身气功,当然了,武术圈里的气功要比这丰富也更具实用性,刨去这种类似广播体操的导引术之外,还有站桩、盘坐、卧功、操手等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