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风云- 第4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雷德尔深情严肃,他听了出来,顾祝同不是在宣扬和平的重要性,而是在暗示他。
    准确的说,是带有威胁的暗示。
    “对我们来说,和平同样重要。我想知道,元帅愿意为和平做出多大的努力与贡献?”
    “跟你一样多。”雷德尔没再保持沉默,“我相信,将军也会努力捍卫和平,并且为此放弃一些原有的信念。”
    顾祝同笑了笑,说道:“我更相信,我的信念与捍卫和平并不矛盾。”
    “是吗?”
    “我们有句俗话,叫做识实务者为俊杰,想必元帅也知道。”顾祝同停下来,点上了第二根香烟。“这场大战,改变了整个世界,受到影响的不仅是战败的日本、法国、英国、俄国与美国,还有做为胜利者的我们,战争的结局并不以某些人的意志、或者是某个国家的利益而发生改变。我们必须承认事实,更得尊重事实。只有在看清了事实之后,才能够找到准确的定位,国家也不例外。”
    “在将军看来,似乎只有一个胜利者。”
    “严格说来,这场战争没有胜利者。在庆祝胜利的时候,我们更应该记住那些在战场上阵亡的将士。”顾祝同长出口气,话锋一转,“当然,与战败国相比,我们是胜利者,而且不是一个胜利者。”
    雷德尔没有开口,他已经看了出来,顾祝同是一个非常强硬的军人。
    “元帅,我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维护我们的共同利益,而基础就是,必须明确划分利益。”
    “这也正是我的想法。”
    “那么,元帅就应该明白,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解决掉军火贸易中存在的分歧。”
    “将军,这些都是细节的技术问题,应该……”
    “没错,很多都是细节上的技术问题,应该由专门的谈判人员去解决,可是我们必须明确大方向,或者说是谈判要旨。”
    “你的意思是……”
    “一个基本原则。”
    “什么原则?”
    “无条件的承认对所有在战争期间签署的军火贸易合同承担责任,并且按照实际采购价格支付款项。”
    “这……”
    “当然,这只是一个总体原则,并不涉及到具体问题。”顾祝同笑了笑,说道,“就像元帅开始说的,具体的事情应该由专门的谈判人员去处理。我们只需要把握好大的防线,确定基本原则。”
    雷德尔没有开口,显然这是一个简单的决定。
    顾祝同也没再多说,毕竟他不可能一下把所有要求提出来。
    宴会结束之后,顾祝同等人离开了雷德尔的官邸。在去大使馆的路上,顾祝同向张文渊与骆崇明简单说明了情况。
    只是,两位将军都对雷德尔不抱太大的希望。
    原因很简单,雷德尔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影响力并不大,甚至在德军中,他也属于少数派。显然,要想通过雷德尔让德意志第二帝国承担军火贸易的所有责任,是一件很不现实的事情。
    事实也确实如此。
    两天之后,雷德尔派人送来消息,德皇答应考虑顾祝同提出的建议,但是并不认为德意志第二帝国必须承担所有军火贸易合同所约定的责任,因为做为参战国,以及战胜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争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这些贡献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也就不可能用金钱来衡量中德的军火贸易。
    这个答复也在顾祝同的预料之中。
    要知道,中德军火贸易涉及的金额高达上千亿帝国金马克,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国是纯进口国,差额在两百亿帝国金马克以上。
    这是个什么概念?
    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前的年国民产值还不到一百亿帝国金马克,如果把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军火贸易上的差额分摊开来,相当于每人数百金马克,而这基本上是一个工人一年的全部收入了。
    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想方设法赖掉这笔欠款是很正常的事情。
    只是,对中国来说,这依然是一笔巨额财富,更是主宰战后国际秩序的主要基础,更是恢复战后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也就是说,中国不可能让德意志第二帝国把这笔欠账勾销掉。RQ

第五百八十三章 威胁与合作
    谈判进行得非常艰难,双方都不肯做出重大让步。
    在初期接触中,德方明确提出,虽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争期间从中国引进了大批武器装备与弹药物资,但是这些军火大多用在了战场上,特别是在德俄战场上,是德军击败俄军的主要保障,而德军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减轻了中**队的作战负担,因此理应由中**队来为这些军火买单。
    当时,德方甚至提出,因为德军在对俄战争中的伤亡远大于中**队,所以中国还应该为德军提供人员伤亡补偿。
    表面上,德方的说法合情合理,可是经不起深究。
    说白了,德方就是在无理取闹。
    不可否认,在对俄战争中,德军做出的贡献、以及付出的代价都高于中**队,可是对俄战争只是这场大战的一部分,而且不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其他战场上,中**队做出的贡献与付出的代价都超过了德军。比如在太平洋战场上,中**队单独击败美军,德军根本没有任何贡献。即便是在对英作战中,中国空军做出的贡献、以及遭受的损失都超过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从战争的总体角度来看,中**队做出的贡献超过了德军,只是伤亡低于德军而已。
    当然,用另外一种方式更能说明问题。
    这就是,如果没有德意志第二帝国,中国也许要花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大的代价才能够打赢这场战争,甚至有可能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但是肯定有能力压制住所有敌国,最终以不败的方式结束战争。相反,如果没有中国,德意志第二帝国别说取胜,连与敌人媾和的机会都没有。
    也就是说。德意志第二帝国完全没有理由用贡献与伤亡来讨价还价。
    当然,谈判本身就是讨价还价。
    在此期间,还发生了一些小插曲。比如,一名参与谈判的空军上校中了美人计,被德军的交际花策反,把与空军有关的谈判资料提供给了德军,导致重大损失。所幸的是。真正的谈判底线只有顾祝同、张文渊与骆崇明三人知道,其他人都只了解一部分。因此损失在可控范围之内。
    又比如,德方通过各种方式来拖延谈判进程,以及软化中国谈判代表。德军最常用的办法就是举办各种各样的宴会,向顾祝同等人表达德军的热情。此外,德军还多次邀请顾祝同等人去视察部队,甚至前往占领区视察工作,且特意让顾祝同等人接触到德军的伤员。让他们知道德军为战争做出了多大的贡献。
    总而言之,只要能够动摇中国谈判代表的立场,德军就无所不用其极。
    让顾祝同哭笑不得的是,在发现他喜欢抽香烟之后,雷德尔派专人送来了一整箱有金箔过滤嘴的高级香烟。可惜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香烟都是复合型烤烟,而顾祝同并不喜欢这种香烟。
    对于德意志第二帝国耍无赖的态度,顾祝同的立场非常强硬,而且也用上了能够用的全部办法。
    只是,并没有取得进展。
    直到十月下旬。在得到冯承乾的准许之后,顾祝同直接向雷德尔提出,如果德方依然在军火贸易上采取不认账的立场,即违背最初签署的贸易合同,那么中国将别无选择的停止对德输出。
    俗话说,打蛇打七寸。
    这下,德方的态度软下来了。
    要知道,中德在大战期间进行的不仅仅是军火贸易。还有更加广泛的物资贸易。
    更重要的是,战争还没有结束!
    虽然在英国战败之后,随着海运恢复。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经济环境有所改善,加上控制着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占领区。特别是乌克兰平原,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物资供应紧张局面也有所缓解,但是这些只能勉强保证德意志第二帝国五千多万人的温饱,而要发展经济,靠的就不仅仅是粮食与矿石了。
    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国还需要进行战后重建。
    虽然在战略轰炸中败下阵来的是英国,但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美英机群的轰炸下也遭受了非常严重的损失。
    大战期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所有大城市都遭到了轰炸。
    根据德意志第二帝国做的统计,轰炸中的财产损失超过两千亿帝国金马克,而非直接损失更大,且无法估量。比如,在轰炸中丧生的平民超过一百五十万,而且大部分都是壮年劳动力,其损失就难以估量。
    关键是战后重建,而不是评估战争损失。
    有一点很肯定,即德意志第二帝国遭受的战争损失远超过中国。
    别的不说,大战期间,中国本土几乎没有遭到攻击,仅有日本在战败之前,曾经轰炸了中国东北地区的某些城市,而造成的损失几乎可以完全忽略掉。美国参战之后,也对中国本土进行过战略轰炸,只是仅局限于南部地区,造成的损失也极为轻微。在中**队夺取了新加坡与所罗门群岛之后,美军就只能派遣潜艇在中国的港口外布设水雷,再也无法直接攻击中国本土。此后,在中国海军进军印度洋的时候,英国皇家空军曾经利用印度与缅甸的空军基地对中国西南地区进行了几次轰炸行动,只是造成的损失同样极为轻微,根本没有产生长远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本土几乎没有在大战期间遭受损失。
    即便按照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在大战期间死于轰炸的平民还不到一千人,而工业遭受的损失几乎为零。
    相比之下,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遭受的轰炸就太惨烈了。
    关键是,这进一步拉开了中德的国力差距。
    要知道,在大战爆发前,德意志第二帝国是全球第二大工业国,工业生产实力仅次于美国,超过了英国与红俄。当时,中国的工业生产规模仅排全球第七,在美国、德意志第二帝国、红俄、英国、法国与日本之后,工业生产总值仅相当于美国的百分之二十七、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百分之四十。可是在大战期间,中德两国受各种因素影响,工业生产能力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到一九四八年,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工业国,规模仅次于美国,而且与美国的差距非常微小。虽然德意志第二帝国依然是第三大工业国,但是工业生产规模比战前降低了将近百分之三十,工业生产总量仅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或者是中国的五分之二,差距已经拉开。
    这一局面,将决定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后世界中的地位。
    不管德皇是否愿意承认,在美国战败之后,中国将成为全球头号工业强国,而且把美国排除在外的话,中国的工程产值将占到全球工业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即便是第二大工业强国,产值也不到中国的一半。
    在这种情况下,德意志第二帝国根本没有资格跟中国对抗。
    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必须尽快进行重建,争取在大战结束的时候使工业规模恢复到战前水准。
    显然,这是比战胜美国还要重要的任务。
    可惜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重建,就必须借助中国提供的帮助。
    如果没有来自中国的援助,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重建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也就无法在战争结束前恢复工业生产规模。
    当时,顾祝同借助的就是这一点。
    虽然顾祝同没有明说,但是意思表达得相当清楚。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不肯承担军火贸易合同中规定的偿还义务,那么中国不但不会继续向德军提供军火,也会停止其他的任何援助。
    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别无选择。
    在顾祝同发出威胁之后,德方的态度立即发生了转变。
    十月二十六日,雷德尔代表德方知会顾祝同,德意志第二帝国将承担必要的军火贸易偿还义务,只是希望中方能够理解帝国的艰难处境,在具体条款上做出适当的让步,并且继续为帝国提供援助。
    显然,这是一个巨大的让步,也是顾祝同希望获得的结果。
    说白了,顾祝同并不指望德意志第二帝国能够偿还所有军火贸易欠款,冯承乾也早就表示了同样的观点。
    要知道,当时德意志第二帝国根本没有偿还能力。
    如果强行要求德意志第二帝国偿还军火贸易欠款,那么帝国经济就将崩溃,而中国的利益也将受到影响。说白了,到最后,中国不但有可能一分钱都要不回来,还得出手收拾由德意志第二帝国经济崩溃产生的烂摊子。不管怎么说,这对中国在战后发展经济、以及维护世界和平都没有好处可言。
    顾祝同需要的,就是让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在总体原则上做出让步。
    至于如何处理每一笔军火贸易的款项,则由实际情况决定,即如何在不让德意志第二帝国经济崩溃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让其偿还欠款,并且以次压制德意志第二帝国,使其无法在战后挑战中国的霸权地位。
    显然,这是一项庞大、而且艰难的工作。RQ

第五百八十四章 死胡同
    十一月一日,正式谈判开始
    因为德方已经做出重大让步,承认有承担偿还的义务,所以谈判就从每一笔军火贸易的欠款开始
    与以往不同,顾祝同等三名高级将领全程参与了谈判工作
    主要就是,每一笔军火贸易的资金数额都极为巨大,负责具体谈判事务的军官根本就没有决策权,必须由主导谈判的将领来拍板当然,这也是任命顾祝同等三人为中**方全权代表的主要原因
    首先谈的是涉及金额最大的轰炸机贸易
    事实上,中德军火贸易就是从“轰炸机贸易”开始的,而在此之前,中德在军火领域以相互援助、以及技术支援为主大战期间,轰炸机是第一种德意志第二帝国以现金大规模采购的军火
    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根本没有大批量生产重型轰炸机的能力
    在采购轰炸机的同时,德军也购买了轰炸机的设计图纸,并且聘用中国的技术人员帮助建造了生产线,可是在大战期间,德军采购的重型轰炸机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来自本国的飞机制造厂,其余均直接从中国购买
    主要原因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铝产量严重不足
    事实上,德意志第二帝国飞机制造公司也主要依靠从中国进口铝锭,才制造出了重型轰炸机
    要知道,大战期间设计与生产的重型轰炸机,耗量最多的就是铝材
    整个大战期间,只有中国与美国有足够大的铝产量,也只有中国与美国生产了足够多的重型轰炸机
    事实上,也只有中美把战略航空兵当成主力,其他国家都以战术航空兵为主
    主要原因就是,战术飞机对铝的需求量并不高,甚至不需要铝材大战期间的一些优秀战斗机根本就没有使用铝材,而战略飞机、特别是战略轰炸机要想达到较好的性能,就必须大量使用铝材
    有趣的是,从中国进口铝材并不比购买轰炸机便宜多少
    原因就是,在大战期间,铝是战略物资,其地位在煤炭与钢铁之上,与石油具有同等的战略价值整个大战期间中国一直在严格限制铝的出口总量,某些时候甚至禁止向国外输出铝材一是中国的铝产量也不算富足,首先得供应本国需求、特别是军事需求二是输出铝材将导致本**火的竞争力降低,也就是会对出口轰炸机造成负面影响三是重型轰炸机属于战略武器,而战略航空兵是当时唯一的战略性兵种,而中国当局并不希望盟国拥有太强的战略打击能力
    当然,控制铝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