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风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帝国风云-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知道;当时中国陆军的大部分坦克;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有关;而且很多种坦克实际上就是仿制的。此外;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主力轰炸机全部来自中国;或者是由中国的飞机制造厂授权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生产。这样一来;在战斗中受损的武器装备;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就能修理。
    显然;跨大西洋航线要比跨太平洋航线短得多。
    正是如此;在中**队内部;支持在大西洋上发起进攻的声音并不低;甚至连很多高级将领都认为;只有放弃太平洋;把重点转向大西洋;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小的代价击败美国。
    如果只考虑军事层面上的问题;这么说没有错。
    问题是;军队是为政府服务的;战争是为政治服务的。
    显然;就算中德的关系极为亲密;没有任何间隙;中**队在大西洋上作战也会遇到很多军事之外的问题。
    说白了;除非到了别无选择的地步;不然德意志第二帝国绝对不会让中**队成为大西洋战场上的主角。
    对此;中国高层有非常清楚的认识。
    说白了;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肯承认现实;即在大战结束之后;只有中国有能力成为世界霸主;而且中国也是唯一的世界霸主;那么在一九四五年底;中德就不会为战略趋向达成多项秘密协议了。
    认清这一点;就不难得出结论了。
    这就是;即便最后得把重点转到大西洋上;也不应该放弃太平洋上的进攻行动;而且也只有在太平洋上证明了中**队的战斗力;即中**队有能力跨越数千公里的距离登陆美国本土之后;中**队才能够在大西洋上成为主角;也才能够让德意志第二帝国心甘情愿的交出主导权。
    如此一来;就必须攻打美国西海岸地区。
    至于能够借此击败美国;或者说是能否翻越洛基山脉;能否向东横扫北美大陆;能否推进到大西洋的海岸上;那还不是这个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把第一支军队送上美国本土之前;也没有必要考虑那么长远的事情。
    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中国高层的意见非常统一。
    由此;中**队在一九四六年的基本任务也就定了下来;那就是务必在年底之前登上美国本土。
    虽然这绝对不是海军单独就能完成的任务;毕竟登陆一座大陆与攻打一座岛屿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而之前攻打澳洲大陆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仅靠海军;绝对不可能把成千上万的军队送上北美大陆;更不可能让这支军队站稳脚跟。当时在一九四六年上半年;这基本上就是海军的任务。
    这个任务;责无旁贷的交到了顾祝同的手上。
    当时;冯承乾为了让顾祝同集中精力准备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把扫荡太平洋上其他岛屿的作战任务丢给了西南太平洋战区。后来;冯承乾还专门组建了东南太平洋战区;由其专门负责与攻打美国本土无关的作战行动。
    只是;顾祝同需要的不仅仅是集中精力;他还需要更加强大的舰队。
    所幸的是;到了一九四六年;顾祝同最不需要操心的就是舰队。rt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裁军
    进入一九四六年,中国海军兵力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
    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获得了更多崭新的战舰。
    在一九四六年初,中国海军接受了第二批四艘“白起”级舰队航母,使舰队航母的数量增加到了十九艘。到了一九四六年中期,随着第三批八艘“白起”级交付,舰队航母的数量达到了二十七艘。到一九四六年底,中国海军最多能获得八艘、最少能获得五艘“白起”级舰队航母。
    当然,不管是三十三艘、还是三十六艘,中国海军都有足够明显的兵力优势。
    可以说,当时中国海军造的舰队航母已经多得有点出头了。
    在一九四五年底,也就是中国海军在夏威夷海战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之后,就有人提出,没有必要继续保持现有的造舰强度,甚至应该取消那些还没完成的战舰,从而降低战争对经济造成的压力。
    在当时,这只是提议。
    只是,到了一九四六年初,这就不仅仅是提议了。
    随着同盟国集团的内部矛盾得到解决,把击败美国确定为最高目标,而且战略优势又如此明显,中国确实没有必要花大力气来增强军备了。要知道,以中国在一九四六年初的军事力量,击败美国绝对不是难题。
    只是,首先遭到削减的不是海军,而是陆军。
    一九四六年初,中国的最高战争委员会就通过了一项决议。把陆军的总兵力由现有的二千三百万裁减到一千八百万,也就是在一年之内裁军五百万,以此增强社会生产,提高工业产量。
    可以说。裁军是必须走的一条路,而这只是走出的第一步。
    相对而言,这五百万复员军人还是好的。
    要知道,在复员之后,他们都得到了合适的安置,而且大部分复员军人的年纪都在三十岁以上,在服役之前就已经参加了社会劳动,因此在复员之后。大多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上,也就能够重新融入社会。
    此外,中国的各行各业也需要这支劳动力大军。
    首先裁减陆军的原因也很简单,红俄早已战败。连英国都投降了,因此不存在攻打印度的问题。在登上美国本土之前,中国陆军已经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对手了,而攻打美国本土根本需要不了这么多的陆军官兵。即便找最高标准估计,即中**队单独承担了攻打美国本土的作战任务。且最终目的是占领美国全境,也只需要投入大约八百万地面部队,而中国陆军保留了一千八百万兵力,显然还是绰绰有余。
    当然。这也不是陆军在战争结束前的最后一次裁军。
    到战争结束的时候,中国陆军总共进行了三次裁军。最终只保留了一千二百万兵力,且这个数字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年就缩减到了五百万。到战争结束后的第五年,中国陆军的总兵力仅剩下了三百万。
    紧跟着陆军裁军的是空军。
    在宣布陆军大裁军的消息后不到一个月,空军也开始裁军,而且主要裁减的是战术航空兵。
    按照计划,中国空军将在一年之内,把兵力由三百四十万裁减到二百五十万。
    看绝对数字,空军的裁军规模并不大,可是要看相对比例的话,空军的裁军规模远超过了陆军。
    完成裁军之后,空军将保留大约一万架战术飞机。
    有趣的是,空军中的战略航空兵与运输航空兵不但没有裁减,反而有所增强。
    如果裁军行动没有变化,到一九四六年底,中国空军将保有一万四千架轰炸机与八千架运输机。
    事实上,这个规模算不上大。
    要知道,在一九四四年,中国空军拥有足足一千七千架轰炸机与近万架运输机。只是当时有很大一部分轰炸机与运输机编在远征军里面,而远征军在编制上受德军管辖,不在中国空军的编制之内。
    与陆军不同,中国空军裁军与战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得简单一些,就是通过裁军来明确了战后的发展方向。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中国空军在纠正曾经犯下的错误。
    要知道,在大战爆发之前,中国空军的主要学习对象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即以发展战术航空兵为主,而空军的真实地位是陆军的支持者,即空军的发展完全围绕着陆军的装甲化进行。在战术使用上,空军的主要价值就是为陆军的装甲集团提供支援,增强装甲部队的突击能力。
    大战爆发后,中国空军才走上了另外一条发展道路。
    可以说,这是被逼出来的结果。
    这就是,攻打日本本土的作战行动进行得不够顺利,而空军在对日战略轰炸中的表现又没有预期的那么好。
    这些,都迫使中国空军提高战略航空兵的地位。
    随后,在对日战略轰炸、以及在大陆战场上针对红俄的战略轰炸,参加对付英国的战略轰炸,还有攻打澳洲本土的作战行动,乃至在中太平洋战场上的战斗,都无一例外的证明了战略航空兵的价值。
    正是如此,中国空军明确了发展方向。
    也直到这个时候,中国空军才成为了“制空论”的忠实信奉者。
    要知道,真正能够体现出空军在进攻中的价值,而且把这种价值发挥到极限的就是战略航空兵。
    得简单一些,轰炸机的主要价值就是让敌人的空军彻底瘫痪在地面上。
    战争早就证明,性能再先进的战斗机也不可能阻止敌人的战斗机升空作战,同样不可能在空战中取得百分之百的胜利。如此一来,即便战术航空兵再强大,也不可能彻底打垮敌人的空军,也就无法夺得绝对制空权。只有轰炸机,才能炸掉敌人的机场,也才能让敌人的战斗机无法升空,也才能夺得绝对制空权。
    当然,这绝对不是战略航空兵的主要价值。
    对英轰炸足以证明,高强度的战略轰炸,不但能够打掉一个国家的军事力量,还能够彻底炸毁一个国家的基础、特别是工业基础。
    这样一来,自然有人想到,能不能通过轰炸来击败一个国家呢?
    得准确一点,就是完全由空军单独作战,在不动用地面部队、甚至不动用舰队的情况下击败一个国家。
    可以说,这是相当超前的军事思想。
    要知道,空军问世也不过三十年,而所有的战争最终都是由地面战斗决定胜负的,没有一场战争由空军单独打赢。
    只是,这绝对是正确的军事思想。
    虽然在当时,乃至在接下来的三十年之内,空军也没能单独打赢一场战争,但是随着军事技术进步,当空军的战斗力达到了某个程度的时候,也就有能力用轰炸来迫使一个国家投降。
    大战结束后不到六十年,中国空军就用一场漂亮的战争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中国空军能在六十年后单独击败一个国家,与坚持以战略航空兵为重,重点发展空军的进攻能力有必然关系。
    可以说,在大战末期,中国空军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
    有趣的是,并非所有军兵种都在裁员。
    当时,陆战队就没有裁军,反而在扩军。
    按照计划,到一九四六年底,陆战队的一线作战部队将达到三十个陆战师,二线部队则为六十个陆战师。
    这就是说,陆战队作战部队的总兵力将从原来的一百五十万增加到两百万。
    如果把非作战人员算上,陆战队的总兵力将突破二百四十万。
    当然,陆战队扩充不是没有道理。
    要知道,登陆战中,陆战队是绝对的主力,只有陆战队成功上岸,夺取了海滩与港口之后,才能让陆军的作战部队上岸。实战还证明,在滨海地区,特别是在河流密布的沿海平原上作战,陆战队比陆军更有效。
    这样一来,如果以攻打美国西海岸地区为目标,陆战队的价值就超过了陆军。
    也正是如此,在陆军大举裁军的时候,陆战队却在扩军。
    事实上,正是这次扩军,为陆战队在战后不再受海军辖制,成为独立兵种,而且是三大军种外唯一的独立兵种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陆战队得到重视,也直观的反映出,中国的军事战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大战爆发前,中国的军事战略以防御为主,即便不是本土防御,也是以背靠本土的防御为主,即把敌人挡在国门之外。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主要用在本土之外、而且以进攻为主的陆战队才没有受到重视。
    陆战队的地位提高,意味着中国放弃了防御战略,转为奉行进攻战略。
    当然,在这波裁军浪潮中,中国海军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只是晚一点才受到影响,而且裁军幅度一点都不比其他军种低。
    更重要的是,海军大规模裁军所造成的长远影响最为巨大。
    即便对这场战争最后阶段的战斗来说,中国海军大裁军也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而这又是不得不做,而且早做比晚做要好得多的事情。

第四百四十四章 减负
    海军裁军的重点不是裁减人员,而是减少战舰。
    虽然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但是根据中国官方的资料,以及海军在大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可以大致推测出,海军在大战期间至少占用了中国战争资源的百分之四十,而且没有包括陆战队。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比例。
    要知道,美国海军在大战期间占用的资源,把援助给英国的运输船只排除在外,还不到百分之三十五。
    如此巨大的投入,帮助中国在太平洋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可是,也造成了很多严重问题。
    事实上,在一九四六年初,中国的军事力量很不均衡,海军几乎一家独大,陆军与空军的地位远不如海军。
    更重要的是,这一局面在战争结束之前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虽然在攻上美国本土之后,承担主要作战任务的是陆军与空军,但是所有作战物资都得由海军运送,而且海军是攻打美国本土的基础。
    毫无疑问,这种海军独大的局面,对中国的军事力量建设产生了很不好的影响。
    要知道,海军就算很重要,也不可能取代陆军与空军。
    为此,就必须压制海军,让其他军兵种能够获得足够的资源,从而打造出一支均衡的军事力量。
    压制海军,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战舰的数量。
    原因很简单,海军是一支高技术型军种。即便军人的价值也非常大,但是战斗力是堆砌在技术基础的,而承载技术的就是作战平台,也就是战舰。因此只要限制了战舰,也就限制了海军。
    显然,任何一名海军军人都不希望削减战舰。
    只不过,这是必须做的事情。
    要知道,如果不对海军的发展做出严格限制,那么到战争结束之后,庞大的舰队就能压垮整个国民经济。
    可以说,当时中国海军的造舰计划极为惊人。
    比如。在一九四五年中期通过的军费预算案中,“白起”级的订单已经下达到了一九四七年,到时候将总共建造三十七艘,并且在一九四九年底之前全部交付。如果一九四六年也通过了类似的海军造舰计划。那么到一九五零年,将有近五十艘“白起”级舰队航母交付给中国海军。
    问题是,中国海军需要这么多的舰队航母吗?
    哪怕战争持续到一九五零年,美国也不可能建造出这么多的舰队航母,更不可能在一九五零年拥有这么多的舰队航母。
    即便按照海军自己做的评估。维持三十艘舰队航母就能打赢这场战争。
    显然,多余的都是浪费。
    当然,这还不是最根本的问题。
    大战爆发之前,中国海军的舰队建设工作就围绕着舰队航母进行。即绝大部分作战舰艇的建造工作都以舰队航母为准。比如,防空巡洋舰就是按照舰队航母的两倍进行建造。而且在建造进度上与舰队航母同步。此外,轻巡洋舰、专门用于舰队反潜的驱逐舰、以及快速战斗支援舰都按照这个标准建造。
    这样一来。建造一艘舰队航母就需要建造数艘其他大中型战舰。
    显然,这些战舰的造价、特别是所消耗的资源,绝对不比一艘舰队航母低,基本上是一艘舰队航母的两倍。
    除了护航战舰,还有舰载航空兵。
    按照采购价格,一支数量为八十架的舰载航空兵联队里的所有舰载机,其价格之和相当于一艘舰队航母了。
    这样一来,一支航母战斗群的总造价,就相当于四艘舰队航母了。
    显然,这是中国海军、乃至中国所不能承受之重。
    要知道,战斗舰队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