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长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武侠长生-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五章道心种魔

紧急关头,只见曹旭左手死意寂灭,右手生机盎然,双掌一合,将邪帝舍利夹在了掌心。

补天真气和长春真气构成了一个小循环,生死轮转,流转不休,将所有的邪气暂时性封锁了起来。

尸山血海,鬼哭神嚎,伴着凄厉的魔音,无数幻象浮现在脑海之中,犹如潮水一般,一波又一波,连绵不绝的冲击而来。

这个时候,却见曹旭盘膝而坐,神色肃然,眉心忽然浮现一轮明月,恍如寺庙壁画之中神佛脑后的圆光。

月光如流水一般倾泻了下去,落在邪帝舍利上。

大千生灭,万物轮回的道韵随着月光浮现,邪帝舍利上冒出了无数到黑气,疯狂的挣扎舞动着,但是在那看似柔弱,却不可撼动的月光笼罩下,根本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

黑气被迅速的净化,无数画面浮现在曹旭的脑海之中,虽然大都支离破碎,只有一鳞半爪,但是积少成多,也绝不容忽视。

邪帝舍利中涌出的邪气越来越弱,曹旭脑海之中的信息越来越多。

“种他第六”、“魔极第十”、“种魔第二”、“养魔第七”、“结魔第四”、“魔劫第五”、“立魔第三”、“催魔第八”“成魔第九”,等到邪帝舍利之中最后一缕邪气耗尽,又一篇心法被曹旭提取了出来,是为“入道第一”。

眉心的明月缩小了近一半,曹旭心疼无比,急忙将金丹纳入祖窍之中温养。

过往三世的积累,仅此一次,就消耗了将近一半,实在是太败家了点。不过想想这次的收获,代表着魔道之极的《道心种魔大法》的前十篇到手,也算是物有所值。

将手中的黄色晶球抛了抛,邪帝舍利最外层的死气杂气,全部被曹旭转化成了基础的元气,倒灌了回去。

雄浑的元气将核心的元精紧紧的包裹了起来,对于舍利中的元气,曹旭并没有什么兴趣,他想要得到的是其中的元精。

“浪费可耻,用这些元气制造一批高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曹旭站起身来,将邪帝舍利放入铜罐,封好盖子。然后寻了一张椅子坐下,默默的恢复着刚才损耗的精气神。

全身上下的经脉窍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损伤,其中又以双臂的情况最为严重。

天地灵气从周身窍穴涌入体内,全部被曹旭转化成了长春真气,滋养肉窍,疏通经脉,调理气血。

《道心种魔大法》首篇“入道”的口诀浮现在脑海中,曹旭心中闪过一个念头,是否趁此时机直接废掉过去所学的补天心法,转修《混元丹经》,又或是《道心种魔大法》。

这个念头一经生出,顿时便难以抑制。

无论将来曹旭继续修仙道,还涉足魔道,补天心法被废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所以,这件事情根本就不需要犹豫什么。

丹田之中残存的补天真气被他直接震散,随着长春真气分散在了四肢百骸之中。

曹旭脸色瞬间变得苍白,他缓缓站了起来,向前走了几步,然后拉开架势,缓缓的演练起了混元掌来。

混元掌内外兼修,与混元功互为表里,曹旭一呼一吸都遵循修炼的要旨,一拳一脚都顺着的契合吐纳的法门。

等他一套混元掌使完之后,体内便暗暗生出了一股微弱的混元真气来。

随后,曹旭第二遍演练混元掌,那股微弱的混元真气随着他的行动,缓缓的在体内游走,渐渐的滋养壮大了起来。

等到第三遍的时候,混元真气已经初具规模,反过来推动着混元掌的演练。

数遍之后,曹旭停了下来,坐回到椅子上,闭目静修了起来。他现在的身体状况,已经无法继续演练下去了。

数个时辰后,曹旭大致疏通了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

眉心祖窍明月高悬,一道月华洒下,天地灵气随之涌动。废功重修不到半天的时间,曹旭便再次迈入了先天之境。

周身窍穴有选择的开启,缓缓吸收着天地灵气,虽然混元真气在疗伤恢复的方面比不上长春真气,但是修复肉窍的速度也并不慢。

半个月后,曹旭彻底恢复了过来。

这时,一个关乎他将来的道路的抉择,摆在了面前。

如果选择仙道,他将以“一日千里”的速度恢复实力,将来或许可以借鉴长生诀修炼,但是最好的结果,莫过于像广成子一般,成就“破碎金刚”之境。

如果选择魔道,现有《道心种魔大法》前十篇在手,未来集齐完整的十二篇,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除去神秘莫测的《战神图录》之外,代表魔道之极的《道心种魔大法》,前有“邪帝”向雨田,后有“魔师”庞斑,二人俱都破碎虚空而去,无疑是希望最大的一门玄功。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了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上一世体悟了仙道的玄奇,就用这一世来领略武道的精彩吧。

曹旭最终做出了选择。

一念至此,《道心种魔大法》的首篇“入道”顷刻间便已经修成。紧接着次篇“种魔”的心法浮上心头,曹旭静心参悟着其中的奥妙。

次篇的核心要义在于修出一个“魔种”来,然后将“魔种”重在自己体内,以自身的真气为土壤,蕴养魔种,使其壮大。

魔种和道胎,若如一个铜元的两面,生命的两个极端,生和死。

曹旭金丹有成,对他而言,凝结“魔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魔种飞入眉心祖窍,却被金丹牢牢的压制,掀不起丝毫的风浪。

“如果有一天,魔种挣脱了金丹的压制,那时候我会不会像石之轩一样,也变成一个得了精神分裂症病人。”曹旭略微思考之后,坚定的摇了摇头。

根据他的判断,即便是将《道心种魔大法》修到了第十篇“魔极”之境,最多也只是宗师巅峰,距离媲美道家金丹的武道大宗师之境,依旧存在半步之遥。

这半步,便是天壤之别。

如果能够更进一步,迈入第十一篇“魔变”之境,则魔种尽化道心,与金丹之间,绝对不存在任何冲突。

正是因为如此,曹旭才会放心大胆的修炼《道心种魔大法》。

第六章育苗移栽

在长安城下,不见天日的杨公宝库之中,曹旭一心一意的修炼着。

《道心种魔大法》第三篇“立魔”,篇首开宗明义须将全身功法散去,以让秘不可测的魔种能在不受玄门正宗先天真气的抑制下出而主事。

“立魔”篇中的散功之法,不同于曹旭之前废除补天心法时简单粗暴的做法,而是通过一种十分奇特的方式,将玄门真气转化为养料,进一步促进“魔种”的成长。

眉心祖窍之中高悬的明月悄然隐没,只留下魔种所化的星辰熠熠生辉。

混元真气流转于头部数个的隐秘的窍穴之中,变成了一股介于真气和神念之间的奇异的力量,滋养着祖窍中的魔种。

前三篇修炼圆满,第四篇“结魔”的心法浮现在曹旭的心头。

良久之后,曹旭睁开双眼。这一世,他舍《混元丹经》而修炼《道心种魔大法》,放弃自己熟悉的道路,踏足另一个未曾涉足的领域,是一次冒险,也是一次挑战。

学习、比肩、最终超越,有轮回盘作为后盾,曹旭有任性的资格。

即便最后功败垂成,这一世的经历,也将在他探寻大道,追求长生永恒的路途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自从修炼《道心种魔大法》之后,曹旭便一直在思考,魔道代表的究竟是什么?

表面来看,魔道就是放纵己身,解开一切心灵羁绊,彻底自由,率性尽情,随心所欲。

但是继续往深处探寻,则会发现,放纵欲/望只是手段,超脱欲/望才是根本。

就像是密宗的“欢/喜/禅”一般,大欢喜、大极乐之后,则是大寂灭,大超脱。

看透了世间百态,领悟生死如梦幻泡影的道理,从而生出超脱之念,明心见性,视众生为平等,凝聚一点非凡的本性!

这点超脱之性,便是是道心,是魔种。

是天地不仁,万物刍狗。

是他化自在,太上天魔。

这也是《道心种魔大法》修行至第十一篇“魔变”之境,魔种尽化道心的根本原因。

仙道魔道,殊途同归。

“‘魔种’根植于一个人心底最原始、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之上,生存为第一,繁衍为第二,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第四篇“结魔”的内容,都是些千奇百怪种种自戳自残、挨饥抵饿的苦行,归根结底都不过是为了要人看破,从而诱发魔种,融入心神之中。”

明悟了魔道真意后,曹旭嘴角浮现一抹充满邪意的笑容,原本他神华内敛,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却像是在一瞬间就变了一个人一样。

虽然面容不曾有丝毫的改变,但是他身上散发出的强横魔意,却让整个人的气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就是《道心种魔大法》第四篇,“结魔”之境。

再接再厉,曹旭继续参修第五篇“魔劫”。这一篇的核心要义,是为“置之死地而后生,陷之亡地而后存。”

在曹旭看来,这一篇的本质,在于逆死为生,让死气汇聚的“魔种”焕发生机,生根发芽,就像是农民家里种菜育苗一样。

再往后,等到菜苗发育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移栽到其他阳光、水分更充足的地方,也就是第六篇“种他”之境。

看似逼格满满的魔劫、种他两篇,说白了其实就是育苗、移栽。

回过头来再看入道、种魔、立魔、结魔这几篇,不就是农民种菜时准备器具、挑选种子的过程。

《道心种魔大法》源自于天下四大奇书之一的《天魔策》,而《天魔策》是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政策后,由第一任魔门圣君“天魔”苍璩收集诸子百家的各种奇典异籍,最后去芜存菁,归纳而成。

《天魔策》中必然包罗有农家的典籍,《道心种魔大法》和农家有着深厚的渊源,最后跳出了农家的藩篱,成为了魔门至高无上的心法。

生死转化,对于曹旭而言,根本不废吹灰之力。

冬去春来,转眼间便已经是大业十一年二月。

曹旭已经在杨公宝库之中苦修了三个多月了。幸亏他早已经迈步先天之境,餐风饮露,服气辟谷,能够从空气中获得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方才坚持了下来。

道基所言百日筑基,曹旭则在百日之内,将《道心种魔大法》推进到了第六篇“种他”的层次。

这一篇大合魔门一贯损人利己的作风,具体方法是另寻道体,再由自己亲手种魔,绝对控制下于道体死亡前的刹那,以“魔种”为桥梁,夺道体元精为己用。从而实现自身生命本质的提升,相当于活出第二世。

走到这一步后,庞斑自创“以情制情”的法门,以靳冰云为媒介,将“魔种”种入了风行烈的体内,最终凭借着强大的绿帽精神,神功大成。

曹旭并没有找顶绿帽子戴戴的兴趣,故此法不取。

再看另一个成功人物,向雨田修炼《道心种魔大法》,悟出提取邪帝舍利内藏元精的办法……。

邪帝舍利内的元精是封闭的,想要将之纳为己用,除了要避开舍利外层的死气和邪气的干扰,还需要将元精提取出来的办法。

提取元精的办法,道心种魔大法第六篇“种他”,将这二者联系起来,许多事情立刻清晰明白的展露出来。

很显然,向雨田是利用《道心种魔大法》,从邪帝舍利之中汲取了足量的精元,最终打破了天人之限,破碎虚空而去。

强行夺取他人的元精,和汲取邪帝舍利之中无主的元精,二者的困难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现在邪帝舍利外层的死气和邪气,全部被曹旭转化成了普通的元气,从内层汲取元精拦路虎已经被彻底消灭。

时隔数月,曹旭再次打开铜罐,取出了邪帝舍利。

双目凝视着手中的黄色晶球,眉心前方浮现一个拇指大小,飘渺虚幻的黑色光球。

黑色光球轻轻旋转,下一刻,便消失在了他手里握着的黄色晶球之中。

第七章出关

魔种感应之中,邪帝舍利中充盈的元气化作一个湖泊,在湖泊的中央,有一个孤岛,正是内藏的元精所化。

风平浪静,水波不兴。魔种在没有的干扰的情况下,顺利的来到了中央的孤岛上。

魔种就像是一只掉进了米缸中的老鼠,欢天喜地的开始享受这顿丰盛的大餐。

在曹旭未曾刻意控制的情况下,贪婪的魔种化作天罗地网,大有将将所有的元精一网打尽的势头。

曹旭的脸上露出了笑意,眉心一轮明月浮现,月光洒向了手中的邪帝舍利。

已经吃撑了的魔种,懒洋洋的悬浮在邪帝舍利之中,好一会儿才动弹一下。

就在这时,柔和的月光穿透了邪帝舍利,洒在了魔种之上。

魔种被金丹引动,缓缓的跳动了起来,却始终无法从邪帝舍利离开。

见此情景,曹旭忽然想到,历代邪帝之中,恐怕并非只有向雨田一个人想到了利用《道心种魔大法》汲取舍利元精这个办法,但是他们的魔种,想来大都是因为汲取元精过量,加之又有外层的邪气、死气干扰,最后功亏一篑。

魔种之中的元精缓缓向外流淌,所占据的比重从九成降为八成、七成,一直减少到六成。

缥缈的月光凝聚成了一个光柱,魔种猛的剧烈震动了起来,在金丹的吸引下,缓缓飞出了邪帝舍利。

明月消失不见,魔种飞入到了眉心祖窍。甫一归窍,立刻就有一种实质感。下一刻,又有一种爆炸感传来,曹旭脑海中也随之浮现了无数的幻象。

魔种本是无形无质之物,此时却有了实质感和爆炸感,这意味着他这一次获得的元精实在太多了,多到了连眉心祖窍也无法容纳的地步。

《道心种魔大法》第七篇“养魔”、第八篇“催魔”、第九篇“成魔”的心法同时在曹旭心中闪过。

眉心祖窍之中的元精化作最根本的生命力弥漫开来,全身上下的每一寸皮肤,每一块肌肉,每一根骨头,都在为之欢呼雀跃。

五脏六腑齐齐震动,五气自生,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魔种、元精、元气,三元汇聚,曹旭再一次踏入了宗师之境。

眉心祖窍之中,魔种化作一个黑色的轮盘,高悬在九天之上,其中储存的元精消耗了约四分之一,先前的实质感消退,恢复了本来面目。

曹旭随手将邪帝舍利放在了一旁的桌子上,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筋骨,虽然他浑身上不曾有什么明显的变化,但是那种浴火重生,生命本质得到的提升的感觉,却一直萦绕在心头。

大业十一年五月(615年),杨公宝库之中,曹旭盘膝而坐,双目微闭,一呼一吸,气息绵长。

此刻,在他的眉心祖窍之中,一个又一个虚幻的人影浮现,五岳剑法、逍遥绝技,还有不少魔门武学也纷纷展现了出来,极尽攻守变化之能。

良久之后,所有的人影全部消失不见,曹旭睁开双眼,微微摇了摇头。

时隔数月,他已经将《道心种魔大法》修炼到了第八篇“催魔”之境。

这一过程最悠长,也最精彩有趣,就是和人动手过招,务令魔种发挥得淋漓尽致,魔种人心两者水乳交融,神意汇流,变化无穷。人再不是人,魔种也不是魔种。

曹旭用过往三世积累的武功不停的给“魔种”喂招,但却始终像是更了一层膜,让他无法取得真正的突破。

“幻境再怎么真实,也始终差了一筹。武道的真意,只有在生命与生命最激烈的碰撞之中,战胜对手,超越自我,方才能够真正体会得到。”

曹旭站起身来,望着石桌上的黄色晶球,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意,只听他低声自语道:“已经过了这么多天了,向雨田那四个拥有感应‘邪帝舍利’踪迹秘法的弟子,想必已经到达长安城了吧。”

没有了铜罐和水银的阻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