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廷想要琉球岛,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嘉靖皇帝准备拿什么来换呢?
就在曹旭思考问题的时候,一个淡绿罗衫,风姿绰约的美/妇怀抱着一个婴儿来到了后花园。
“姐姐,你说相公一个人傻傻的发什么呆?”绿衫美/妇笑嘻嘻的说道。
“非非,你呀,怎么总是和没长大的小孩似的。”刘菁说道。
绿衫美/妇正是曲非烟,二年前嫁给了曹旭,生有一女,暂未取名。
曹旭回过神来,从曲非烟怀里将小女儿抱了过来,轻轻摩挲着女儿柔嫩的脸蛋。
一家五口在后花园里说着话,很快天就黑了下来。
第二天,曹旭登上了前往泉州的船只,时隔三年后,再次返回中原。
并没有在泉州耽搁,曹旭一路行至福州,来到了华山剑宗的山门内,见到了风清扬。
这三年来,风清扬并不是没有试着向先天境界发起过冲击,但是因为他年纪太大,加之一生重练剑而轻练气,所以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
看到曹旭后,谈起冲击先天失败的事情,这个老人并没有将这件事情放在心上。他冲击先天,更多的是在为成不忧和丛不弃二个人摸索道路。
剑宗过去重练剑而轻练气的老路子,使得成不忧和丛不弃在冲击先天时,同样也是困难重重。风清扬希望能够总结出一些经验来,让华山剑宗能够增添二位先天高手。
对于风清扬的选择,曹旭肃然起敬。
想一想,他这个华山剑宗的宗主,这些年来虽然一直关注着华山剑宗的发展,但这更多的是一种大方向上的把握,在其他的方面,他做的实在是太少了点。
曹旭在华山剑宗山门多待了半个月。
在这半个月里,他从最基础的华山拳法十段锦开始注释,到华山剑法和全真大道歌,再到狂风快剑、希夷剑法、铁针剑式等上乘剑法,还有玄天剑指、嫁衣神功、先天功(上卷为九阳神功,下卷为太虚无极功),曹旭留下了一整套由他亲自注释的秘籍。
完成这件事情后,曹旭一路向北,目标京城。
一路上,曹旭走走停停,遇到了美景便欣赏一番,高兴了就展开轻功急赶一程。
一个多月后,他才来到了京城白云观。
早就得到了消息的劳德诺,可谓是翘首以盼。
三天后,香雪居,曹旭和嘉靖皇帝再一次见面了。年轻的嘉靖皇帝在踏入了练气的门槛后,气度变得更加幽深。
没有和嘉靖皇帝闲扯皮的功夫,曹旭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琉球岛可以交给朝廷,但是要皇上做三件事情来换。”
嘉靖皇帝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而后平静的说道:“还请先生明言。”
“第一件事情,钦定《后土往生经》为正典。”曹旭说道。
“这件事情朕可以答应。”嘉靖皇帝说道。这些年来,朝堂中将《后土往生经》钦定为正典的呼声日渐高涨,顺水推舟,此事可成。
“第二件事情,建立地坛,祭祀后土皇地祗。”曹旭说道。
“有天坛祭天,自当有地坛祭地。此事朕准了。”嘉靖皇帝说道。
“第三件事情,还请皇上为此经翻案,重定位正典。”说着,曹旭拿出了一本书来,放在了桌上。
嘉靖皇帝凝神望去,只见上边写着“老子化胡经”五个大字。
《老子化胡经》,元代佛道相争,全真教惨败后,被忽必烈定为伪经,下令焚烧的经书。
这是全真教败的最惨的一次。现在全真教复兴,如果不能把这一局扳回来,曹旭这个中兴之主,岂不是徒有虚名。
第八十二章再临恒山(恭贺solo945书友成为本书的第一名弟子)
左手《后土往生经》,右手《老子化胡经》,不把佛教干趴下唱征服,全真教哪里来的空间发展。
嘉靖皇帝看着桌上的《老子化胡经》,心中急速的思考着。
佛道之间的矛盾现在虽然有所激化,但还没有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如果将《老子化胡经》钦定为正典,那后果……。
至于桌上的《老子化胡经》是真是假,这个问题根本不重要。经书都是人编写的,就算是当初被人烧光了,重编一本不就可以了。
“此事关乎前朝,兹事体大,朕须得和大臣们商议后,才能够做出决定。”嘉靖皇帝推辞说道。
曹旭不慌不忙的拿出了一个账本,随意的放在了桌上,说道:“这是对天下佛教寺庙所占据的田地数目一个大概的统计,皇上你可以看一看,再让东厂锦衣卫查一查,到时候,皇上就能够明白昔日三武一宗,为什么都要灭佛了。”
曹旭十分潇洒的离开了香雪居。这件事情从一开始,结果就已经注定了。
已经尝到了甜头的大明朝廷能够放弃海贸吗?
大明水师能够战胜琉球岛的船队吗?
不知不觉中,一个小小的琉球岛,已经关系到了大明的国运。
什么三武一宗灭佛,什么佛家寺庙侵占田地,都只不过是一个幌子。
琉球岛的船队能够碾压组建不久的大明水师,这才是曹旭的底气所在。
除非嘉靖皇帝愿意就这么一直拖下去,拖到大明水师胜过琉球岛船队的那一天。
但是许多事情,并不单单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
比如说那些在琉球岛支持下,被嘉靖皇帝狠狠砍了一刀的沿海诸省的官绅们,早在大明组建的水师的那一天起,就已经在计算着踏平琉球岛的日子。
现在大明水师初成,朝堂之上,便已经许多人已经在叫嚣着武力收复琉球岛了。
对于这些意见,嘉靖皇帝可以置之不理。但是,琉球岛是必须要拿下的。
海贸对于大明财政的重要性渐渐凸显,琉球岛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它在海贸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此时的大明王朝来说,是不可或缺的。
每每思及这个问题,就让嘉靖皇帝如鲠在喉。
曹旭在白云观等了七天。
七天后,一个个的好消息接连传来,先是《后土往生经》被钦定为正典,而后是地坛开始规划设计,最后,则是《老子化胡经》顺利翻身,同样成为了朝廷钦定的正典。
听到了这个消息后,白云观中的几个老道士喜极而泣,而后跑到了七真殿之中,对着全真七子的塑像喃喃自语了数个时辰。
当全真教在文化意识层面战胜了佛教之后,儒家同样不甘落后,一场针对天下寺庙的清查运动轰轰烈烈的展开,痛打落水狗,欺软怕硬,这都是人之本性。
当然,这和佛教寺院自己屁股不干净也有很大的关系。
此来京城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曹旭也不多待,离开了京城,前往黑木崖和东方不败较量了一番后,一路来到了恒山。
昔日的五岳剑派现在有四个已经加入了全真教,只有恒山派依然挺立着。
曹旭原本希望令狐冲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劝说恒山派早日并入全真道统,向衡山、泰山、嵩山一样,成为全真支脉。但是事实证明,令狐冲的办事能力就是一个渣。
想一想原著之中,令狐冲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最后与华山派分道扬镳的事情,曹旭也就不多要求什么了。
见性峰,无色庵。
这一次同样是定逸师太在门口亲迎。
寒暄过后,进入了庵堂,见到了恒山掌门定闲师太。
“师太安好。”曹旭说道。
“林公子客气了,请坐。”定闲师太说道。
分主宾落座后,自有小尼姑奉上茶水。
“定闲师太,我此次来是奉了掌教岳真人之命,前来商议恒山派并入全真教的事情,不知道师太意下如何?”曹旭直截了当的问道。
“阿弥陀佛,自古佛道并立,恒山派自有传承,与全真教之间并无太多瓜葛,还请回禀岳真人,就说恒山派有负盛情。”定闲师太说道。
“五岳剑派,同气连枝。师太不觉得太过见外了吗,就算你不为自己考虑,也得为这恒山派上上下下的弟子们的出路考虑。”曹旭说道。
“还请林公子明言。”定闲师太说道。
“师太久居恒山,大概还不知道,当今圣上已经钦定《后土轮回经》和《老子化胡经》为正典。”曹旭说道。
“什么?”一旁的定逸师太惊呼一声,站起来大声问道,“林公子,此事属实。”
曹旭点了点头。
“这……这怎么可能。”定逸师太不敢置信的说道。身为佛门中人,她自然知晓曹旭所言的二步经书被朝廷钦定为正典的严重后果。这对于佛教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定闲师太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认真思考起了曹旭先前的提议。
“林师弟。”庵堂外传来了一个声音。
曹旭闻言,对着定闲、定逸二人说道:“有些事情一旦错过了,可就没有重来的机会了,还请二位师太好生考虑。”
说完,他走出庵堂,看到了门外的令狐冲。
令狐冲和仪琳结婚后,就被安排在恒山防备日月神教有可能发动的袭击。
虽然远离了华山,但他的日子倒也逍遥快活。
今天听到了曹旭来到恒山的消息,便立刻赶了过来。
“大师兄,好久不见。”曹旭说道。
“确实是好久不见了,走,咱们到我家里喝酒去,让你嫂子做几个好菜,热闹热闹。”令狐冲说着,拉起曹旭的手便走。
曹旭也没有反抗,任由令狐冲就这样一路拉着他。
一路上,令狐冲呼朋唤友,不一会儿,就聚起了一大帮子人,浩浩荡荡的向着他家里走去。
不管是什么样的人,天生豪爽的令狐冲都能说上话,都能成为朋友,这种强大的交际能力,让曹旭佩服不已。
来到了令狐冲在山腰处的小院后,曹旭见到了虽然已经还俗,但依然穿着缁衣的仪琳。
看到令狐冲呼唤来了朋友们,仪琳也不着恼,微微一笑,便去往厨房准备饭菜去了。
第八十三章游记
喧闹过后,是一片宁静。
曹旭独自一人来到了悬空寺对面的宣灵山上,曾经刻有《涅槃枯荣禅经》经文的石壁,现在只剩下了几许残痕。
无所谓的笑了一笑,曹旭伸轻抚着石壁上的残痕,《涅槃枯荣禅经》的经文从脑海中流淌而过。
时至今日,他已经将枯荣之法修炼圆满,对于更加高深的涅槃之道,也有所领悟。
涅槃之道有二重境界,第一层为“生死境”,第二重为“超脱境”。
修成“生死境”,可以涅槃重生;修成“超脱境”,则有望往生极乐世界。
这与道家修行中的“出阴神”,“出阳神”颇为相似。
阴神即鬼仙,《钟吕传道集》有云:“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像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人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夺舍而已。”
鬼仙为修炼之最下乘,可投胎、夺舍、借尸、转世等。
但是如果能把阴神转阳,成就阳神,则可以神游太虚,飞升天界。
对于往生极乐世界,飞升天界这种事情,曹旭不置可否。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这时,身后一阵脚步声传来。
曹旭转身看去,却见来人是长发飘飘,却一袭淄衣的仪琳。
“自从这里的经文被师父他们破坏了之后,除了我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人来过了。林师弟是第一个人。”仪琳说道。
说话的时候,仪琳的眼眸中无悲无喜,神色淡然平静。
“没想到仪琳师嫂竟然已经晋级先天,真是可喜可贺。”曹旭仔细感应后,颇有些惊讶的说道。
“阿弥陀佛,不过是对禅经佛理略有所悟罢了。”仪琳说道。
曹旭点了点头,他参悟《涅槃枯荣禅经》的时候,是从武功心法的方面入手,而仪琳则是从禅经佛理着手,提纲挈领,水到渠成。更加的正宗,也更加的玄妙。
全真教虽然讲求“三教合一”,终归还是以道家心法为根基,曹旭的修行,同样也是如此。纵然他将《涅槃枯荣禅经》修炼到了圆满的境界,在涉及到精神层面的细微变化上,还是有所不及。
所以,仪琳才能够在先前见面的时候,瞒过曹旭的灵觉。
“仪琳师嫂,就是恒山派一直以来不肯同意并入全真教的底牌吗?”曹旭问道。
仪琳摇了摇头,说道:“我会去劝说师父师伯他们放下执念的。”
在仪琳的劝说下,恒山派终于同意并入全真教。
曹旭的恒山之行,也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唯一让他感到意外的,就是仪琳的突破。《涅槃枯荣禅经》没有成就了令狐冲,却成就了仪琳。
与令狐冲结婚之后,仪琳在入世、出世之间,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此行不虚,恒山脚下,曹旭回首望向山顶的方向,满意的点了点头。
下一站,终南山。
半个月后,一路上游山揽胜的曹旭,慢悠悠的来到了重阳宫,见到了被推举为全真教传戒大律师的封不平。
这些年来,封不平带领全真教的出家道士们在重阳宫中钻研道学,完善教义,对全真教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林师侄,你怎么有空到重阳宫来看我这个糟老头子?”封不平笑呵呵的问道。
“封师叔说笑了,您老当益壮,可和糟老头子搭不上边。”曹旭说道。
自从修炼《九阳神功》走火入魔,武功尽费之后,封不平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了道学的研究之中,现如今全真教上下,论及道学修养,封不平当在前三之列。
“师侄此来,是想请师叔主持编撰一部游记。”曹旭说道。
“什么样的游记?”封不平颇有些奇怪的问道。
“一部老子西行教化众生,化胡为佛的游记。这部游记须得通俗易懂,易于传播,但又要将我道家精义融入其中,二者兼备,这个重担现在也只有师叔您能够挑得起来。”曹旭说道。
封不平“哈哈”笑道:“好,这件事情我就应下了。”
曹旭说道:“除去老子外,我已经为师叔选好了一个角色,一个一路上保护着老子西行,神通广大,能降妖除魔的角色。”
“哦,什么样的角色?”封不平问道。
“无支祁。”曹旭说道。
无支祁,别名巫支祁。据《山海经》等史籍记载,巫支祁是尧舜禹时期的奇妖,出生在豫南桐柏山中的花果山,为天生神猴。后娶龙女为妻,生了三个儿子,都是神通广大的妖魔。
他自号淮涡水神,在淮河中建有龙宫,其势力波及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曾统率十几万山精水怪在淮源大战禹王,后被庚辰降服,囚在淮河下游的龟山下。
再后来,无支祁的故事被吴承恩挪移到了《西游记》中,成为脍炙人口的大闹天宫,巫支祁也被异变成齐天大圣孙悟空。
没有唐僧,但是有老子。老子的逼格,比唐僧高十万八千丈,猴子有了,坐骑青牛有了,还需要一个大有来头的猪妖,一个勤勤恳恳的苦力。
曹旭兴致勃勃的和封不平讨论着“剧情”,比如说吃一块老子的肉就可以长生不老,所以许多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妖魔鬼怪就这样一个又一个的跳了出来……。
封不平对曹旭的想法大为赞赏,拍着胸脯打了保票,一定会把这件事干的漂漂亮亮的。
三天后,曹旭来到了华山。终南山重阳宫以出家道士为主流,而华山则是火居道士的大本营。
剑气冲霄堂中,曹旭和岳不群谈起了恒山派的事情,说起到令狐冲的时候,岳不群长叹一声,对于这个大弟子,他已经彻底放弃了。
华山派如果交到了令狐冲手中,令狐冲能够压制其他支脉,保证华山派对全真教的掌控吗?他能够担负起全真教和朝廷博弈,传教天下的重担吗?
曹旭略过了令狐冲的事情,当他说到恒山派愿意并入全真道统,成为全真教支脉后,岳不群大为振奋,恒山派归附,少林寺封山,只要再解决了峨嵋派的问题,江湖中的佛门势力,将会变成一盘散沙。
这对于全真教来说,将是一场饕殄盛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