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景亮气的乱骂,又去另一个大炮那边质问。
这个炮台上一共只有两门大炮。
另一门大炮没什么问题,只是在今天早晨炮战打响之际,从未打过仗的几个炮兵被这阵势吓得跑了,大炮前面空无一人。
钱景亮费力的推开了炮膛,叫那边的兵士:“过来帮忙!”那边受伤的兵士跑过来了。
韩耀庭在城门楼上看海面,海面上船帆林立,海雾蒙蒙,影影绰绰的船影看起来很多,仿佛整个海面上全都是战船。
蒙蒙的海雾中,却有一团团的火球不停的往这边飞着。
“皇上,他们这是在清海滩上布置的防御工事。”彭将军站在他的身边,道:“他们这是要登岸!”
敌人的凶狠疯狂在头一天便已经叫守卫的将士们感觉到了。
韩耀庭问道:“最前面的炮台为什么还不开炮?”
敌人要清理海滩上的防御工事,就必须靠近两艘战船,将海滩纳入他们的大炮射程,而同样的,他们这两艘战船也进入了海岸上炮台大炮的射程。
“已经派人去……”彭将军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在他们前方的炮台上终于发出了惊天动地的一声怒吼,一团火球突如其来的飞出去,飞向了海面。
韩耀庭脸色更加的严峻。
“十几年前的时候,只是带着几艘船趁着暗夜靠岸,偷偷上岸杀人抢东西,全然没想到,十几年之后,居然已经建造了如此多的战船,形成了如此强大的战力,如此的有备而来,分明是要攻击我朝!”彭将军说着。
韩耀庭不由自主的,就想起楚恪宁的话,道:“他们居于海岛,不过是弹丸之地,民生需要的种种东西都匮乏之极,因此自然会觊觎我大豫朝的广阔疆土,现在看看,他们这十几年都在磨刀霍霍,且穷兵黩武之思想深入骨髓,如今已经形成了不可小觑的海上战力,如果我们还不重视,必将受其所霍。”
彭将军点头。
最前面的炮台打出去十几枚炮弹了,终于有一枚击中了前面的一艘战船,那艘战船在冲天升腾起来的烟火中,慢慢的沉了下去。炮声隆隆也随之安静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另一艘船退出了射程之外。
更远处,那些战船们虎视眈眈的静静停在水面上。
钱景亮瘫倒在了炮台上,听见似乎有靴子踩在沙滩上发出的闷响,他也没抬头,实在太累了,一直到脚步声上了台阶,到了炮台上,他才跟着大家一起跪下去。
“你怎么在这里?”头顶传来一声询问,似乎有点熟悉,但又感觉陌生。
钱景亮抬头看了看,猛地发现站在面前的,是以前的晋王,如今的皇上韩耀庭。
他忙磕头道:“小人半年前从军了。”
韩耀庭围着那个卡口的大炮转了转,又去了另一个大炮跟前看了看,没有在说话,下了炮台。
跟着一起跪的兵士们这才抬起头来,有个看起来傻乎乎的大个子问道:“钱景亮,那人是谁啊?”
旁边一个伸手就在他后脑勺打了一下,轻声呵斥:“没眼力界的,那是皇上!”
几个兵士都有些吃惊的看着钱景亮,钱景亮慢慢的坐在了地上。
第211章
判了流刑之人从军之后,在军中做的也是最苦最累最危险的事情,无战事便守城门,有战事便冲在最前面。
海滩上的厮杀已经进入血肉横飞的时候,天也慢慢的亮了。趁着暗夜搭小船偷袭上岸的,足有上千人,开始了第一波的冲击,而这仅仅是一次试探而已。
钱景亮身边浮尸无数,就在他体力不支晕倒的时候,听到了周围传来欢呼的声音……
不知道晕过去了多久,钱景亮从背上剧烈的疼痛中醒过来,张开眼睛,发觉自己正被人拽着两只脚拖着走。
吸了口凉气,他叫:“松开!我……”
抓着他的脚的兵士一下松开了,吓得坐在了地上大叫:“哎呦我的娘!”然后才小心翼翼的爬过来看:“哎呦,你没死啊……”
“你他娘的才死了呢!”钱景亮疼的龇牙咧嘴的:“你就不能先是试试有气没气?!”
“我试了,没气了啊……”那兵士有点委屈:“真的一丝气儿都没有了。”
“试这里,这里!”钱景亮抬手臂想告诉他颈脉的位置,但是一动手臂就钻心的疼,疼的乱叫:“疼死我了,哎呦疼死了……”
那个小兵因为愧疚急忙的去找军医,过了好半天,军医过来了,还带了两个兵丁,和之前那个小兵一起,几个人将钱景亮抬回了营帐中。
主营大帐。
韩耀庭看着地图皱眉不语。几场大战下来,现在已经进入正月了,虽然天寒地冻,海上的风也很大,但却并没有七八月会出现的那种飓风,敌人的战船依然是虎视眈眈陈兵海面上。
这样拖下去不是办法,己方伤亡还是很严重的。最主要的,韩耀庭察觉了敌军的战术,就是一轮炮击,一轮偷袭,然后又一轮炮击,下一轮的偷袭虽然不确定,但冷不丁的会来一次。炮击已经使得整个海岸线上寸草不生,原本最前端的炮台已经被打掉了。而他们的偷袭使得一些布置在海岸线上的隐蔽防御工事也被破坏。
敌军的炮击射程也越来越近,岸上没有炮台攻击,他们的战船能够更加的靠近,这样层层递进,最后就可以将半个城纳入他们的射程范围内了。
而且敌军他们的主力战船大部分还在后面,继续陈兵。也就是说,敌人的主战力还没有动呢。
韩耀庭到达威海卫的时候,陈兵之势已经形成,威海卫虽然也有十来艘的战船,可全都停在船坞不敢出来,失去了先机。
彭将军在旁边道:“皇上,现在只能等二月,二月转季,海上就会常有浓雾,趁着浓雾时机,派小船去查探他们的兵力。目前来说,可以看得出来咱们的战船是处于劣势的,且他们如此的炮击之下,我们的战船都出不来,出来就是靶子。”
韩耀庭指着地图道:“如果能从海上包抄,形成前后夹击之势,便能以少胜多。”
“海上包抄?”彭将军有点愣。
韩耀庭道:“当然,这就需要非常熟悉周围的地势和海势,从地图上有些东西看不出来,还得派人走一趟,查探海势。”从地图上看,这里其实是一个大的海湾,很适合陆上使用的一种战术,就是迂回包抄。
但是现在军中用的地图,仅仅是将海岸线上的一切事无巨细画上了,对于海上,哪里有海岛,哪里能驳船,全都没有,仅仅是画了个大概。
起码近海需要详细明确的海势地图。
“启禀皇上。”一个侍卫进来了,跪下去道:“有兵士钱景亮求见,说有破敌之法,三月之内,一定令敌船退去。”
营帐中的将军不少,但是坐在上首的是皇上,所以尽管战事胶着,大家都很着急,但将军们没有主意的根本连声都不敢吭。现在听见说一个小兵居然要求见皇上,而且还大言不惭说什么退敌之策……
将军们都互相的看看,心想这个小兵是谁的手下?
皇上道:“传。”
侍卫出去了,一会儿,钱景亮进来了,一身兵丁戎装,看着倒是精神。跪下去道:“小人拜见皇上。”
韩耀庭道:“你伤势好了?”
将军们就一愣,吃惊的睁大眼睛。
经常跟着皇上的彭将军倒是知道,这个小兵皇上认识,而且还总是能跟皇上对话几句,虽然每次都能恭敬的伏地磕头,但是从他说话的语气上,还真没听出来有多战战兢兢。
钱景亮忙道:“小人伤势已经好了,承蒙天恩,皇上挂怀,小人感激不尽。”
韩耀庭道:“你有何退敌良策?”
钱景亮抬头看了看,道:“小人可否上前,使用地图?”
“可以。”韩耀庭道。
钱景亮便站了起来,过来站在地图前面,伸手指着道:“皇上,咱们现在基本没什么策略,就是守而已,但敌人的攻势已经很明显了,就是炮击加上出其不意的偷袭,一层层的将攻击推进,这样攻击到城门口,便是早晚的。如果攻破了城门,敌军登陆大举进犯,能打到哪里,打成什么样真的不好说了。”
“所以我们必须抑制住这种攻势。第一,我们的战船必须出来,将战斗控制在海面上,或者退一步,控制在海滩上,一定要在城门前挡住他们。所以,战船一定要用上。第二,摸清楚敌人的兵力。主要是战船多少,每艘船上兵丁多少,火器多少。第三,海上包抄和岸上攻击一起,前后夹击,尽最大的努力打击敌军战船,只要战船被损毁的多了,他们自然便退了。”
钱景亮显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说的非常的清楚明白。
彭将军听见了‘包抄’两个字,已经是惊讶的很了。
韩耀庭倒是不动声色,问道:“这三点,都是如何的详细说。”
钱景亮点头,道:“战船必须派上用场,建造战船就是为了打仗的时候用,这一次也是检验我们的战船战力的好机会。虽然从正面已经无法出来,那么就从后面绕行,这边……”
说着指着地图道:“刘公岛那边,就在这里有个海湾,十几艘的战船停在这里绝对不会被发现,如果咱们的战船从这里出来,是需要绕很远,但只要到了这里,便可在关健时候,出来绕到敌军战船后面,从后面突袭。”
“当然,这就需要第二步了,弄清楚敌人的军力,最主要是战船有多少,以便于布置战术。”
韩耀庭看着地图上并没有画出来的海湾问道:“你如何确定这里是有海湾的,还确定能停十几艘战船不被发现?”
钱景亮道:“小人来到这边,最开始就是在刘公岛上做苦力,修的就是那边的船坞。所以对地势很熟悉,那边海岛很多,有些大点,有些小一点。当然,敌军也不是傻子,他们会经常的放出探子查探周围的情况,尤其是刘公岛那边,不过我们可以防备,在没有完成布置之前,加紧巡逻,严密防备。”
这其实和韩耀庭之前的想法不谋而合。将军们已经全都听出来了,彭将军对韩耀庭道:“皇上,如果这里的海势真的如他所言,那是可行的。战船绕行到此埋伏,等岸上的一切准备就绪,我们便前后夹击,一举攻击敌人战船。”
韩耀庭道:“这需要在海雾起来的时候,派出去探子查探敌情,岸上也要建造工事,建造移动大炮的四轮车,保证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将大炮置于前沿,进行攻击。”
彭将军点头:“正是如此。”说着道:“需要合适的人去进行准备。”
将军们道:“末将愿意,听从皇上调派!”
钱景亮等大家都说完了,才忙道:“皇上,小人愿意前往查探敌情!”说着跪下了去。
韩耀庭沉吟了一会儿。他知道钱景亮为什么会自告奋勇去查探敌情,因为他建议的一番战术,这其中只有查探敌情才是他有希望能争取到的立功的机会。
其他的,指挥战船绕到敌军后面进行包抄,还是在岸上布置兵力反扑,这些必然都是交给将军们去完成的。
钱景亮想立功,韩耀庭理解。
以钱景亮目前的状况,只有在打仗的时候抓住机会立下战功,才能改变一下他的处境。如果不想死在这里,或者说还有点上进心,不想颓废度日,或者也许还有家人需要他的照顾,他就必须争取机会,建立战功,抵消之前的罪名。
不管怎么说,就是要改变他现在的处境。
但其实去查探敌情是很危险的,可以说是九死一生,那么一条小船下海,靠近查探全靠水性。即便是海雾弥漫也未必安全,因为海雾不但让对方看不清楚,便是查探的人也看不清楚。一旦误入敌阵,便是毫无生路。
韩耀庭淡淡的道:“查探敌情的,朕会另派大人。钱景亮听旨。”
钱景亮愣了愣,忙跪下了。
“着升参将,随同穆将军调派战船,随船出战。那边的地势你熟悉,要给穆将军最有效的建议。”韩耀庭然后看着将军中的一位老将道:“穆将军领兵三千,带领战船绕行刘公岛,隐蔽在钱景亮所说的地点,等待军令,配合战术动手。”
穆将军和钱景亮同时应答:“是!”
第212章
威海卫在打仗,而京城这几个月也发生了不少的事情。
还真的让楚恪宁猜着了,上朝的头一天就被朝臣们来了个下马威。
韩耀庭这天早上走的,所有的文武官员一直送到了城外的百里亭,这才磕头看着皇上率领着雄赳赳气昂昂的军队走远了。
楚恪宁自然也去送了,回到了金銮殿,成渝询问大臣们有没有本章上奏,连着询问了三遍,居然没有一个人说话。
成渝都惊讶至极,站出来指着朝臣中的谁正要说话,楚恪宁笑着道:“无本退朝吧。”说着起身回去了。
成渝无法,只能宣布退朝。他这边跟着皇后娘娘出了金銮殿,禀报道:“昨天户部和兵部还因为筹措军饷的事情争得不可开交呢,最后也没解决,皇上说的是,就交给皇后娘娘来处理好了。”说着小心的道:“娘娘,用不用奴婢去找找兵部佥事唐奕时,命他明天上个折子?”
楚恪宁知道,韩耀庭留给自己这件事,就是担心朝臣们表面上屈服了皇后辅政的决定,但背地里互相联络一下,全都来个软对抗,如同今天这样,每日朝上什么话都不说,什么本章折子都不上,如此让自己下不来台。
而成渝的建议也是好心。
她笑着对成渝道:“不用了,他们不上折子,正好不用听他们的。”
成渝忙答应,又问道:“所有的吗?那可不少呢,留一些娘娘您去御书房的时候看吧?”
楚恪宁摇头:“我不去御书房,所有折子都搬到坤宁宫去好了。”
成渝一听愣住了,忙道:“若是有朝臣们求见,是领到坤宁宫吗?坤宁宫属后宫,朝臣们去那里不太合适……”
楚恪宁摇头:“本宫不会在上朝之外的时间见任何朝臣的,他们如果有话要说,就在朝堂上说。”她并不想将工作带回家里去,像韩耀庭那么辛苦呢。
成渝这才明白过来,虽然还是觉着有很多不妥,但是他也就只是个太监而已,能提多少问题?
今天没有任何人提出来问题,余下的时间,楚恪宁就在坤宁宫的厢房这边看折子,就和看书一样,并不去想解决的办法,而是先将所有的折子看一遍。
这样倒看了不少,中间去花园转悠了一圈,用了午膳之后,还睡了一会儿,起来洗漱了之后,继续看折子。
第二天。
上朝的时候成渝询问谁有本上奏?问了三遍无人应答。
楚恪宁坐在上面淡淡的看着朝臣们,没人说话,她就要询问了:“兵部尚书是何人?出班。”
兵部尚书忙出来了,道:“臣兵部尚书薛鲁,听候娘娘问询。”
楚恪宁问道:“威海抗击倭寇,利州剿匪,两处作战,军饷可曾筹集齐备?若是因为后勤军需跟不上,进而拖累作战,甚至于导致败北,兵部尚书的这颗人头是要交出来的。”
兵部尚书顿时就紧张,忍不住的偷眼看了看都察院的右都御史。
军饷的问题确实还没有解决,这是眼前兵部的头等大事,但管着钱粮的户部那边不批银子,兵部就是急死了也没办法啊。
可都察院的右都御史却又坚决反对皇后娘娘辅政,私下里召集了好些的朝中大臣,口沫横飞的说了一番女子如何头发长见识短,目光短浅更不懂韬略,就是管个后宅都有许多不足,岂能管国家?!
一番愤怒激昂的铁血陈词,倒是说动了大部分的朝臣们同意和他一起软对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