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夫人养儿记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将军夫人养儿记事-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绣又好笑他的自要好,又心疼他后面说的——他娘还生着病呢。
    “勉哥儿你有没有想过,若是公主知道了你淘气到了邹先生面前,是不是又该生气了?”
    薛勉不说话了,他娘肯定要生气的,那会对她养病很不利的。
    郑绣又道:“你们听我们的,放心,邹先生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他知道你们不情愿,自然不会强逼你们。你们先随我去赔礼道歉,这样秋后算账时你们挨的罚还能轻些。”
    “真的?”三个孩子异口同声地问道。他们都知道赔礼道歉是应该的,就是还是忍不住担心,怕邹先生把他们从家里带走。
    “真的,不骗你们。”郑绣郑重其事地道。
    三个孩子这才点了头,同意跟她去了。
    郑绣也不耽搁,当即带着他们又回了枝兰院。
    郑仁还在和邹先生谈学问,只是前头三个孩子闹了一场,他颇为尴尬,因而也有些走神。
    郑绣到了枝兰院,让小厮先去通报了。
    邹先生一听便笑道:“让他们都进来吧。”
    郑仁不禁蹙起眉头,“他们来应该是有事,先生不要怪罪他们叨扰。”
    “不碍什么的。”邹先生笑道。他这个年纪了,又四处云游,什么有趣的人和事都见过不少了,这三个孩子却是少见的有趣。
    郑绣一行人由小厮引着进了屋,郑绣带头先对着邹先生福了福身,三个孩子也不敢再顽皮了,都规规矩矩站在后头行了礼。
    “邹先生见谅,三个孩子调皮了些,今日在您眼前捣蛋了,望您见谅。”
    邹先生依旧言笑晏晏,十分和蔼地道:“这三个孩子果然是有意为之,我说怎么还生怕我记不住他们似的,领走都不忘自报姓名。”说着对着他们招了招手。
    郑绣也对着他们使了个眼色,三个孩子便垂着头走上前去。
    郑仁道:“阿绣,到底怎么回事?”
    郑绣便解释道:“他们听说邹先生要选拔入室弟子,怕自己被选中了要离开家,所以才……”
    “胡闹!”郑仁黑着脸斥道。孩子们的心思最是简单,但在郑仁看来,他怎么也没想到他们会放弃这样一个大好良机,还敢在邹先生面前耍这种小聪明!
    邹先生笑着点了点头,“原来如此。景行,你也别动怒。孩子们都还小,不想离开家人也是常有。”
    景行就是郑仁的字了。
    邹先生都开口了,郑仁就没再说什么,只是深深的看了郑誉一眼,看得郑誉打了个寒颤。
    薛勉年纪最小,胆子却是最大,此时先开口道:“邹先生,我知道您有大学问,想拜您为师的人不计其数。可我真的不能走,我母亲刚刚生了场大病,我还要在她跟前尽孝呢。”
    邹先生煞有其事地点了点头,“是这么个道理。”又转过脸问郑誉和薛劭,“那你们呢?你们是为了什么?”
    郑誉道:“邹先生,我、我很久没见过我姐姐了,最近才跟我爹来京城,我不想跟姐姐分开。”
    郑仁的脸又黑了一分,这臭小子,舍不得姐姐是不是?就舍得你爹了?“
    “我、我……”薛劭搔了搔头,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他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就是单纯不想离开家。
    郑绣便帮着说:“阿劭这孩子从前跟着他爹在外头漂泊了许多年,这几年才回了家,渐渐安定下来,因而十分恋家,您见谅。”
    邹先生哈哈一笑,问他们三个道:“你们可知道?若是跟着我走,你们以后收获的,或许是如今不敢想象的。学问,名声,荣耀……可都是世人趋之若鹜的好东西。不过是离开家十多年,就能换回这样多的东西,你们可要想仔细了……”
    “我们不要,没有什么比家人更重要!”薛劭道。方才她娘已经说出了他的心声。
    郑誉也道:“对,家人最重要。”
    薛勉不甘落后,亦认真道:“我也是。”
    邹先生点这头,笑道:“好,希望你们以后长大了,也能不改初心。”
    见邹先生这样就是不生气了,郑绣总算是把心落回了肚里。
    “那我们就不叨扰先生了。”郑绣福了福身,告了辞。三个孩子也都行了行礼,亦步亦趋地跟在郑绣的身后走了。
    郑仁拱手赔罪道:“郑某浇熄无妨,让先生见笑了。”
    邹先生不以为意地摇了摇头,“都是好孩子。你们教养的很好。”
    郑仁无奈地摇了摇头。

☆、第127章

第一百二十七章
    邹先生虽不计较,不过其他大人可不是吃素的。
    长风苑的下人顾忌贵和长公主的身体,便没把这件事告诉她,只是禀报了薛勤。
    当天傍晚,郑仁、薛直、薛勤就齐聚在了浩夜堂。
    郑誉、薛劭、薛勉跟着郑绣回来后就没离开,想到不久后就要受到处罚,心里也是七上八下的。
    郑绣让茗慧上了茶,让他们先别急着凶孩子。
    “你们看,他们也知道错了,也给邹先生赔礼道歉了……”
    郑仁道:“那是邹先生胸怀宽广,并不能和他们犯的错相抵。”薛直和薛勤亦点了点头。
    郑绣索性也就不再多劝了,三个孩子一顿竹笋炒肉是真的避免不了了。
    她停了劝,郑仁和薛勤不方便在外头教训郑誉和薛劭,就带着他们各自回去了。
    薛勉临走时还不忘扭着头对着薛劭和郑誉道:“咱们明日前院碰头啊!”
    薛勤抬手给了他一个爆栗子,“就你话多,明日你能下的来床再说吧!”
    郑誉知道回家后要面对什么,就没那么活泼了,皱着一张笑脸同郑绣等人告了别。
    他们都走后,薛直道:“阿绣,你去看看夕食准备好了没。”
    他们的夕食向来都是大厨房做好了,白术去提过来的。这么说就是支开郑绣了。
    郑绣爱莫能助地看了薛劭一眼,应了一声便出去了。
    第二天,三个人还都是如薛勤所说,没一个下的来床的。
    三个家长也不是都商量好了打屁股,只是小孩子身上都娇嫩,唯有屁股肉厚,既能打疼了,让她们长长记性,又不会有损身体。
    薛劭前一天的夕食都是趴在床上用的。
    郑绣担心其他两人,第二天先去了长风苑看薛勉。不过她知道贵和长公主是被瞒着的,所以也不好直接去看他,而是先去见了贵和长公主。
    贵和长公主这段日子恢复得极佳,一方面自然是太医妙手回春,另一方面秋蕊的按摩和她自己的锻炼,双管齐下的作用。眼下,她已经可以十分平稳地用拐杖走路了,说话也没那么不清晰了。
    秋蕊通传过后,心情还算愉悦,正在临窗赏花的贵和长公主道:“让她进来吧。”
    秋蕊弯了弯嘴角,应声而去。
    郑绣就这么进了内室。
    贵和长公主拄着拐装,慢慢地转过了身。
    郑绣自从邹先生来了后,便没怎么来长风苑,此时见她恢复道如此,便笑道:“几日不见,您已恢复得这样好,真替您高兴。”
    贵和长公主‘哼’了一声,“有什么好高兴的,如今还是离不开这拐杖。”她说话的语速偏慢,但已经不是磕磕巴巴,口齿不清,需要靠人半猜半蒙才能理解的了。
    “这才几日呀,再过一段时间,您一定可以大好的。”
    贵和长公主撇了撇嘴没说话。
    两人沉默片刻,贵和长公主才继续开口道:“这几日你很忙?”
    郑绣没听懂她为什么这样问,只道:“您知道的,我算是这府里最闲的闲人了,并没有什么可忙的。”
    “哦,那你为什么不过来?”
    郑绣一愣。贵和长公主不是不喜欢见到她么?怎么问起这个了?
    “我想着您和邹先生久别重逢,应当有许多话说,就没来叨扰。”
    “这时候你倒是会卖乖了。”贵和长公主冷冷道,“之前天天来惹人闲的时候怎么不说。”
    这话呢,若是换成以前的贵和长公主来说,郑绣虽然不会和她大动干戈,但听在耳朵里肯定是不舒服的,自然会对她敬而远之。可换成中了风的贵和长公主来说,郑绣便不觉得有什么了。病人嘛,总是会有些小情绪的。
    她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您要不习惯,我往后还是每天来。”
    贵和长公主又哼了一声,倒是没说让她别来。
    贵和长公主站在床前,郑绣也不好落座,就陪着她站了会儿,然后才问起薛勉。
    贵和长公主道:“阿勤说勉哥儿前一日感染了风寒,在屋里歇着呢,你去瞧瞧他也好。”若不是她如今还尚在病中,自然是要亲自去瞧瞧的。这郑绣别的不说,料理孩子倒是一把好手。有她去看着,自己也就放心了。
    郑绣便去了厢房看望薛勉。
    薛勉趴在床上,精神头倒挺好,也没有发小孩儿脾气,正托着腮,翻看一本《七侠五义》的画本子。
    郑绣进了屋,薛勉便把画本子合上了,笑嘻嘻地道:“二婶,你来了啊?”
    郑绣无奈道:“你还好意思笑,昨儿个我看你可把你大哥气的不轻。”
    薛勉努努嘴,“那他打我还不轻呢,我屁股都开花了。”
    郑绣便要去掀被子看,“让我瞧瞧,打成什么样了。”
    薛勉赶紧把被子死死掖住,小脸一红,“二婶,你别看了,反正你知道我被打的很惨就好了。”
    这还不好意思上了。郑绣笑了笑,问他说:“那你上药了没?”
    薛勉点点头,“上药了。大哥亲自来给我换药的。”
    上头没有爹,薛勤对弟弟是真心疼到骨子里的。
    “二婶,阿劭和阿誉他们怎么样了?”
    郑绣苦笑道:“阿劭也跟你似的起不来床呢,阿誉我不知道,不过按我爹的性子,估计下场不会比你们好到哪里去。”
    薛勉拍了拍小胸脯,“那就好。我们说好今日在前院碰头的,大家都下不来床,我就不算爽约了。”
    郑绣轻轻拿手指戳了戳她的额头,“你说你,瞎出什么馊主意。”
    薛勉嘿嘿一笑,“主意是馊了些,可管用就行。”
    郑绣无奈地直叹气。
    “对了,二婶,我娘她不知道吧?她身子不好,马上又是她的生辰,我可不想她生气。”
    “大家都替你瞒着呢。”郑绣道,然后又问:“马上是公主生辰?什么时候?”
    “四月十五啊。”
    “那就只有不到半个月了。”郑绣蹙眉。怎么之前薛直也没提呢?这么匆忙,她也不知道该准备什么。
    薛勉便道:“二婶别担心,往年娘的寿辰,都是宫里来人操办的,算算日子再有两天也该来了。”
    郑绣点了点头,又跟薛勉说了会子话便回了浩夜堂。
    *
    晚间薛直从外头回来了。
    郑绣坐在炕上没起身迎他,薛直也不在意,只笑着凑过去挨着她坐下,“今儿个谁惹我们阿绣不高兴了?”
    郑绣便有些埋怨地道:“勉哥儿说再有半月就是公主的寿辰,你怎么不提前与我说?这匆忙之间,我什么都不知道准备。”
    薛直也道:“这两天忙忘了,忘记知会你了。不过你也不用准备什么,今上待公主亲厚,往年都是宫里置办好了东西,再派人来府上操办,并不用你准备什么。”然后又笑道:“你只要想好穿戴什么,美美地出现在寿宴上就行了。”
    贵和长公主的生辰,自然是要大操大办的。今年虽然她生了病,但已然恢复得不错,皇帝依旧会给她这个体面。
    他不说还好,一说郑绣还真的紧张起来——
    贵和长公主的生辰啊,那得来多少达官贵人、贵妇小姐,她虽然来了庆国公府已有半年,但都是在府里活动,可没接触过这京城的上层交际圈。

☆、第128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出两天,宫里果然来了人。一群嬷嬷宫女和太监,另外还有内务府的想干人等,入驻了庆国公府,开始操办起贵和长公主三十六岁的生辰。
    领头办这差事的是内务府总管恭王爷。他是先帝最小的皇子,在先帝前也颇有脸面,先帝临终前的遗诏里还交代当今要好好看顾他。
    恭王爷不过二十出头,跟当今是两代人,说是当儿子疼着长大的也不为过。
    贵和长公主有自己的亲兄弟,跟其他兄弟的关系只能算是一般。往年虽然贵和长公主的生辰也是内务府操办的,但话事人还是她自己,恭王爷只是担个名头。
    今年贵和长公主身子不便,大小事宜就交到了恭王爷的手上。
    郑绣出入长风苑的时候就经常能看见许多脸生的人在忙碌。
    贵和长公主活像忘了自己是生辰似的,每天还是该锻炼锻炼,该晒太阳晒太阳。郑绣来了,她就让郑绣陪着,两人一待就是一整天。
    四月初十这天,郑绣在长风苑第一次见到了恭王爷。
    “见过皇长姐。”秋蕊通传过后,恭王爷来给贵和长公主请了安。他细长眉毛,桃花眼,下巴尖尖的,看起来有几分女气,说起话来亦是温温柔柔。
    贵和长公主正和郑绣坐在院子里一起赏花。郑绣起身给恭王爷见礼。
    贵和长公主神色淡淡地点了点头,“不必多礼,你今日来做什么?”
    恭王爷道:“宾客名单已经拟定,我送来给站皇长姐过目。”
    贵和长公主点了点头,转过脸对着郑绣随意道:“你帮我看看吧。”
    郑绣哪里能看懂,汗颜道:“这……您还是自己瞧吧,您也知道我初来京城……”
    “让你看你就看,多什么话。”
    郑绣只好硬着头皮接过名单。
    起初郑绣给他行礼的时候,恭王爷只是随意地点了点头,此时听说贵和长公主让郑绣看名单,他倒是对郑绣多看了两眼。不是听说薛家二老爷娶了个举人的女儿么,本以为按他皇长姐的脾气定然是看不上的,怎么眼下……
    名单写在烫金的红纸上,足有上百人。
    郑绣看的有些眼晕,一时也不知道怎么说。
    贵和长公主又道:“看好了没?看好了就还给人家。”
    天家骨肉本就疏离,她把恭王爷称为‘人家’也不足为奇。
    郑绣过目了一遍,道:“看好了。”然后把名单递还给了恭王爷。
    恭王爷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高兴,只道:“那我继续去忙了,不打扰皇长姐休息了。”
    “恩。”贵和长公主随意点了点头,甚至都没说让秋蕊送送他。
    他走后,郑绣为难道:“您让我看名单,可是那些人我实在都不认识,也不知道有没有疏漏谁。”
    贵和长公主缓缓道:“若是一个生辰宴也办不好,他那内务府总管也白当了。”
    郑绣便不再多言。
    “你怎么成天就这么两件衣服,两样首饰?”贵和长公主忽然道。
    郑绣看了看自己身上穿的家常桃粉色梅花纹立领褙子,然后伸手摸了摸头上经常带的珍珠银簪,道:“反正在家里,怎么舒服就怎么穿了。”
    贵和长公主不屑地撇了撇嘴,拄着拐装站起了身。
    郑绣也站起身跟着她进了屋。
    贵和长公主走回了内室,让秋蕊去开自己的妆奁,然后对郑绣道:“你看着挑吧,选两样体面些的。”她的妆奁足有半人高,七八层摆开来,里头是琳琅满目的首饰。
    她居然给自己送首饰?郑绣一时都没反应过来,推辞道:“我首饰够戴的,前不久我生辰阿直还送了我一件。”
    贵和长公主皱眉道:“然你挑你就挑,哪来这么多话。”
    郑绣便只好应了一声,去那珠光宝气的妆奁里挑了两样。一件三翅莺羽珠钗,一件金镶珠石蝴蝶簪,两样首饰做工都十分精细,但珠石都不算贵重。
    贵和长公主就在旁边看她挑完,然后不屑道:“瞧你眼皮子浅的那样儿。”然后对着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