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绣戴上缀了十几颗滚圆珍珠的凤冠,只觉得脖子都快被压断了。说起来这凤冠还是她娘成亲的时候戴的,郑仁找人重新装点过,换下了泛黄的珍珠,翻新过后便一点看不出是旧物的痕迹了。凤冠闪耀,配着绣纹精美的大红嫁衣,十分颜色也被衬托出了十二分。
红盖头盖上后,郑老太和苏娘子一人一边扶着郑绣出了屋。
虽说成亲后还是住在自己家,可她往后就是冠以夫姓的薛郑氏了,算是别人家的人了。上花轿前还要给郑老头和郑仁行礼。
郑绣在红盖头下,也不知道她爹和她爷爷是怎么样的表情。只感觉到她爹扶她起来的时候,手是微微颤抖的。
这时花轿也已经停到了外头。
郑绣由一个本家的堂兄背着,一手捧玉瓶,一手拿了个苹果,上了花轿。
霹雳巴拉的鞭炮声和热热闹闹的人声中,郑绣上了花轿。
薛直对着郑家几位长辈一拱手,跨上大马,喊了声‘出发’。迎亲队伍又吹打起来,一堆人拥着花轿沿着大街出发。
郑仁在郑绣小的时候就开始攒嫁妆,一共攒了六十担。在整个镇上,甚至是县城里,都算的上是头一份了。抬嫁妆的人跟在迎亲队伍后头,成了另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
迎亲队伍在镇上绕了整整三圈,才回到了郑家。
此时已值正午,郑家已经开了席。
郑绣被苏娘子扶着回了屋,除了在轿子里觉得有些颠簸得昏昏欲睡以外,倒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舒服的——毕竟对她来说,也不过是在外头绕了一圈,回了家换了间屋子罢了。
外头人声鼎沸,来贺喜的,来吃酒的,络绎不绝。
郑绣饿了半天,已经觉得胃里烧得慌,恨不能把手里拿着的象征平安如意的苹果直接啃了。还好钱婶子很快就断了碗银耳粥进来,掀了红盖头一角,拿勺子一勺一勺地喂给了她。
☆、第44章 044
第四十四章
这时婚礼同昏礼,意在黄昏举行。
郑绣从中午一直等到傍晚,坐的腰酸背痛不说,脖子更是觉得都要被凤冠压折了。
还好有郑老太和钱婶子轮流进来,站在她身边让她靠会儿,这才好受不少。
黄昏时分,钱婶子引着郑绣出去行礼。
郑绣在后盖头下亦步亦趋地走出屋子,一出屋子外头就是一片喝彩声。
一段柔顺的红绸被塞到了她手里。
她握着绸缎,站在薛直身边,拜过高堂和天地后,薛直一手牵着她,另一手托着她的手腕,扶着她站了起身。
这是郑绣第一次牵薛直的手,温暖,干燥,掌心还有一层薄茧。
第三拜,夫妻对拜。
郑绣缓缓地前倾身子。
“礼成!”唱者高呼,“送入洞房!”
在宾客的鼓掌声中,郑绣又被郑老太和钱婶子一人一边,扶回了洞房。
屋里到堂屋不过几步距离,行礼也不过几息时间,郑绣却是累得头都抬不起来了。
进了屋,郑绣不免问起:“奶奶,薛直什么时候入洞房?”她想着他快些进来,自己就能脱下这压死人的凤冠霞帔了。
郑老太不禁笑道:“哪有新娘子问这个的?”
郑绣无奈,“这凤冠实在太重,我脖子酸的不行。”
钱婶子道:“大姑娘稍微忍耐些,姑爷再快,也得在外面吃会儿酒的。”
郑绣哀叹一声,想不到成个亲这么累。自家这还是简单的乡间礼节,若是换了达官显贵人家,还不知道怎么折腾人呢。
“那再端碗粥我吃吧,我饿坏了。”
钱婶子刚要动,郑老太把她拦住了,“别吃粥了,你还在要在屋里坐一会儿的,一会儿要是想上茅房,那就麻烦了。奶奶拿两块糕点,掰给你吃吧。”说着就出了屋子。屋里虽然也摆了糕点西饼,但是新郎官还没入洞房之前,那些东西是不好动的。
很快,郑老太就拿了一小碟子桂花糕进来。
郑绣这亲事办的匆忙,厨子是镇上请回来掌勺的,糕点西饼就是直接买的现成的。郑仁便觉得愧对女儿,因此买来的东西都尽可能挑的最好的,最贵的。
桂花糕入口即化,甜而不腻。
郑绣吃了几块,总算觉得胃里好受不少,也问郑老太说:“奶奶,这糕点吃着挺好,不是镇子上的吧?”她搬到镇上也有段时间了,可没吃过这么好的糕点。
郑老太道:“是你爹之前去县里订的,要不是人家点心铺子不肯把糕点师傅外借,你爹本是想把人直接请到家里的。到底还是匆忙了,许多事都来不及细办。”
“这样就很好了。”郑绣道。她爹给了她六十担嫁妆,看到嫁妆单子的时候,郑绣自己都吓了一跳。她爹一年的束脩银子也不过小几百两,扣掉一家嚼用和人情往来,一年能剩七八十两就不错了。她这嫁妆,少说也得上千两了。虽说她爹说是在她小的时候,她娘就帮着攒着了,攒了许多年,可也有不少东西都是现准备的,加上婚礼的开销,怕是她爹把近十年攒的银钱都用完了。
吃过东西,钱婶子拿了小杯子倒了些水,让她抿了两口。
郑绣就催促她们说:“奶奶和钱婶子也陪了我一天了,先去前头吃些东西吧。”
郑老太就让钱婶子去,说自己还不饿。
钱婶子也是推辞。
郑绣没办法,只得说:“你们俩都是长辈,你们饿着了,让我心里难受。”
新娘子自然是不能难受的,不然那就是不吉利了。
郑老太和钱婶子没办法,只能去前头酒席上吃东西。
郑仁正领着薛直在席间吃酒,虽然请的都是在郑家这边的人,可依旧摆了整整十桌。屋里摆不开,就一直摆到院子里。
薛直对这些人绝大多是都不认识,却也不显怯场,郑仁怎么介绍,他就这么喊人,喊过人便大大方方地敬酒。他中午已经被灌过一回,眼下又喝了一回,却一点也不显醉意。
在场的不少亲朋好友,都夸郑仁这女婿颇是上的了场面。
敬过酒,薛直也没在席间逗留,就准备入洞房了。他在郑家走动的时候,曾经偷偷看过郑绣的嫁衣,那凤冠一看就很重,他怕那东西压坏了他的小姑娘,便想早些进屋去。
席间自然有那等爱打趣儿的,便说:“新郎官还没吃东西呢,怎么就想着进屋去瞧新娘子了?”
薛直笑笑,并不接话,只是道:“喝了一天酒,也有些不胜酒力。”
郑仁自然也是心疼女儿,便道:“恩,阿直你也进屋早些休息吧,这里有我招待就行。”
举人发了话,其他人自然没有敢拦的。
薛直对着众人一拱手,说一声‘抱歉’,便入了洞房。
郑誉和薛直也在席上,听说要入洞房,两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快的跳下长凳,嘴里异口同声道:“我也去!”
郑仁一手拉住一个,“瞎凑什么热闹。”
*
屋门被人轻轻的推开,又被人亲亲带上。
郑绣以为是奶奶和钱婶子又进来了,道:“不是让你们在前头吃些东西再来陪我吗?”
薛直刚想说话,忽然‘嗝’的一声,打了个响亮的酒嗝。方才被那么些个素未谋面的人打趣的时候,还没怎么样的他,立马就闹了个大红脸。
郑绣也就自然知道来人是谁了。她努力地憋住笑,身形微晃,红盖头簌簌发抖。
薛直就也跟着笑。
郑老太和钱婶子后脚就跟了过来,拿了红绸系着的秤,让薛直揭盖头。
薛直也有些紧张,拿着秤的手微微发抖,挑开了郑绣的盖头。
红盖头一揭,郑绣眼前总算是亮堂了。桌上儿臂粗的红烛烧着,薛直站在他面前,郑老太和钱婶子站在一边盈盈笑着。
看到还有些发愣的薛直,她微微一笑。
薛直只觉得浑身血液都冲上了头,他知道她很美,却没想到她能美成这副样子。
钱婶子拿过两杯酒,让他们喝过合卺酒,又拿了花生桂圆抛在炕上,说了许多吉祥话,随后就跟着郑老太一起出去了。
屋里就剩下了他们俩。乡间本是有闹洞房的习俗的,可前后郑仁那举人身份压着,后有薛直这个么人高马大,不怒自威的新郎官在,便谁也不敢造次了。
沉默了一会儿,薛直道:“你,你饿了吧?我去外头给你拿些吃食来。”
郑绣点点头,“拿些清淡的来吧,油腻的我也吃不下。”
薛直应声而去,没多会儿端回来一个大托盘,上面满满当当地摆了一道蘑菇炒肉,一道翡翠虾仁,一道四喜丸子汤和一碗白饭。
闻到食物的香味,郑绣是真得觉着饿了。
薛直把饭菜放在说上,在一旁有些局促地问:“你头上这凤冠重的很吧?我帮你拆了吧。”
郑绣便坐到了梳妆台前。她本还有些担心,粗手粗脚的薛直会做不好,弄痛了她还是小事,弄坏了她娘留下的凤冠就麻烦了。
没想到薛直的动作出奇的温柔,也十分有耐心,她怎么指导,他就怎么做。凤冠拆下来,别说东西毁坏,就是郑绣的头发都没多掉一根。
她的头发也生的极好,乌黑透亮,油光水滑。看的薛直忍不住假公济私多摸了一把,只觉得比家里的缎子还滑手。
卸下那沉甸甸的东西,郑绣活动了一下脖子,舒服地喟叹一声,然后坐到了饭桌前。
薛直拿来的东西是清单可口,又是镇上酒楼大厨亲自掌勺,味道更是没话说。郑绣先喝了两口汤,然后一转眼就着菜就吃完了半碗饭。
吃完她才发现自己好像饿的太过,没怎么注意吃相,薛直还在一边看着呢。
她不禁面上一红,问薛直说:“你是不是也没怎么吃东西?”
薛直道:“没事,你吃。”
郑绣放了碗筷,又喝了两口汤,“我饱了。”
“真饱了?”
郑绣点点头。
薛直便拿了她的碗筷吃起来,大口大口地吃起她吃剩下的饭菜。
……他、他怎么吃自己的剩饭?!
郑绣的脸一直红到了耳根。
薛直吃的更快,一转眼就把郑绣吃下的饭菜一扫而光,碗和碟子干净得跟洗过似的。吃完,薛直又很自觉地把空碟子空碗收拾了,送去了灶上。
郑绣摸着滚烫的脸颊,坐到了梳妆台前,换下了嫁衣。嫁衣里头是厚厚实实的白色中衣,她在外头换了家常的衣服,又卸了厚重的新娘妆。
薛直就是故意把时间留给她的,一直到她都忙活完了,他才隔着门在外头问:“我可以进来吗?”听到郑绣在里头应了一声,他才捧着一盆温水进了屋。
郑绣洗过了脸和手,薛直也就着盆里洗了,又端着水出去倒了。
郑绣收拾了两床被子出来放在炕上。
薛直倒完水回来,道:“你睡炕上吧,我睡地上就成。”
郑家这宅子里地都是青砖铺的,沾了湿气容易生病,郑绣自然不让,“炕上那么大,你睡地上做什么?万一你第二天就病了,别人怎么说?”
薛直搔了搔头。郑绣看着好笑,“你也累了一天了,快早些睡吧。”
薛直吃过了东西,又在外头吹了会儿风,忙前忙后,酒也有些上头,也就不推辞了,坐在炕边上脱鞋。刚脱下一只,他又把鞋子给穿上了,“我、我脚臭,我去洗洗。”说罢又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
☆、第45章 045
第四十五章
郑绣摆弄完被子,也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只是坐在炕沿上发愣。
外头的人声依旧热闹,屋子里就显得格外静谧。
薛直在净房打了水,洗了脚,很快就回了屋。
“你睡里头吧,我起得早。”郑绣道。
薛直应了一声,脱了鞋上了炕,他身形本就魁梧,怕挤着郑绣,更是尽可能地往里缩。
郑绣散了头发,不太好意思在他面前除衣,就想把那对红烛给熄了。
“那个不能熄的,意头不好。”薛直忽然出声道。
郑绣点点头,就穿着寝衣上了炕。
屋里都是郑绣嫁妆单子里的新家具,还都用红绸装点着。两人一动不动地并排躺着,这情境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怪异。
不过也过没多久,薛直就打起了鼾。
轻微的鼾声响起后,郑绣总算舒出一口气。他睡了也好,两人也没那么尴尬了。
屋里窗户没关好,忽如其来一阵风,把桌上烛火吹的跃动不已。
郑绣起身合上窗,想拿着剪刀把蜡烛芯剪短,无奈那桌上的烛台本就高,儿臂粗的红烛更是有成人手臂长短。她举着剪子够了半天,都没能够得着。
最后没办法,只能站在凳子上,扶着桌子去剪。
薛直鼾声不断,却偷偷掀开眼皮瞧她,瞧着瞧着,他的脸上不禁就带出了笑。他还记得不久前冬日的午后,她也是那么垫着脚尖去够竹竿,晒被子,最后实在够不到,都开始急的跳脚了。
或许从那时候开始,他的心里就已经装下了她。
郑绣剪完蜡烛芯子,觉得背后怪怪的,转头一看,薛直还在打着鼾呼呼大睡。
她放轻了手脚,又摸回了炕上。她带着那一声沉甸甸的行头,自然是累得不行,躺下没多久就睡着了。
她的呼吸变得均匀之后,薛直就慢慢睁开了眼。
他也不敢轻举妄动,就转过头用眼神描摹她的五官。
他的小姑娘长得这样好,眉不描而翠,唇不点而红,睫毛又长又茂密,小鼻子也十分挺拔,真是怎么都看不够……
一直到外头热闹的人声散去,月至中天,薛直才合上眼,真正睡去。
*
第二天一早,郑绣醒来后,对身边突然多出个人先是一惊,而后才想起来,自己已经同薛直成亲了。
屋内的蜡烛才烧了一大半,郑绣坐在梳妆台前习惯性地给自己梳了个垂鬟分肖髻,然后又反应过来自己是已婚妇人了,又改梳了个单螺,发髻上插了一支简单的金簪。
妇人发髻也是前不久她跟着苏娘子学的,因都还手生,颇耽误了一会儿功夫。
梳好头,郑绣起身把蜡烛吹了,拿了要换的衣服,轻手轻脚地去了净房。
……薛直虽然睡着,但她也不好意思在他面前换衣服。
郑家其他人前一天都招待客人到很晚,眼下还都没起身。
郑绣就去了灶上做朝食。灶上还剩下不少吃食,不过前一天大家都在席间吃不少油腻的东西,郑绣就想着还是朝食还是以清淡为主,就拿了几个鸡蛋,按照家里的人口,煎了荷包蛋。再用锅里的肉汤下了面条。
想到她爷爷,她爹和薛直都吃了不少酒,郑绣还找了蜂蜜泡了一大壶蜂蜜水。
很快面条就能出锅了,郑誉和薛劭两个闻着香味也起来了。
郑绣赶他们去洗漱,两个孩子比赛似的,手脚一个赛一个的快,没多会儿就洗好了,跑到灶台边上,帮着她盛面条。
“阿誉去看看他们都起来没?要是没醒也别吵,让他们多睡会儿。”
郑誉应了一声,迈着两条小短腿飞快去了。
郑老头和郑仁还在沉沉睡着,郑老太已经起了身,薛直没多会儿也穿戴好了出来洗脸。
一家子上了饭桌,一起用朝食。郑绣端了蜂蜜水,让薛直喝下。
薛直本是不太爱吃甜食的,却还是端着碗一口喝完了,一滴都不带剩的。
每人一碗肉汤面,上头还撒了一把嫩绿的葱花,佐着荷包蛋和酱菜,最是开胃。
郑绣怕薛直不自在,便道:“多吃点,锅里还有。”她是按照全家的分量下的面,眼下郑老头和郑仁还没起身,面条又不能泡汤太久,他要吃不完可就浪费了。
薛直果然没辜负郑绣的期望,一口气吃了三大碗面条。
吃过朝食,两个孩子就要出门上学堂了,薛直自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