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个一体化协议,木尼河地区将会得到阿拉斯加援助,修建铁路,公路,使之与东西非公铁路网相连,处于海外的各岛也将会在交通上,经济上得到援助建设,使之融入大陆经济体。
另外在马拉博,圣多美城的港口将会得到援助拓建,使之达到停泊万吨轮的条件,并修建机场,使之可以很方便的与大陆进行交流联系。
总之刚刚加入阿拉斯加,赤、圣两地可说就得到了大笔实惠。
1937年5月2日,赤道几内亚自治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自治领就正式宣告成立,米盖尔。杜甘成为赤道几内亚自治领总理,自治领首府仍在比奥科岛的马拉博,达米昂。格拉萨自然也成为了圣普自治领的总理,首府也仍放在圣多美城。
随着这两个自治领的成立,阿拉斯加在非洲的领地再一次得到扩宽,拥有了四个自治领,三个直辖领地,两个特别行政区,论在非洲所占有的面积位列第三,次于英法,领先葡萄牙和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论人口,则仍然位列第四,次于英法意,领先葡萄牙,比利时,西班牙,论经济实力,阿拉斯加治下基本上可称为第一了,阿拉斯加的宽松殖民政策,东西非大通道的存在,让阿拉斯加治下的各领地和自治领足以成为非洲目前经济发展最迅速,最活跃,实力最雄厚的区域。
只是赤、圣两地以令人出乎意料的速度,摇身一变成了阿拉斯加自治领,却让英法德意葡西等国都大为震惊,甚至从中很明显的可以看出阴谋痕迹,到了这个时候,几乎没有人相信赤、圣两地的暴*是自然爆发的了,如果没有阿拉斯加鼓动根本没有可能。
虽然对此各国都有所预料,但他们没有人料到阿拉斯加如此不加掩饰的直接吞并了赤、圣两地,这更让葡萄牙和佛朗哥暴怒,特别是佛朗哥,赤道几内亚事件,对他的国民军,特别是对他的南方国民军而言是一次严重的打击,他的军队当中非洲外籍军团是一支重要力量,但随着赤道几内亚暴*,最后改投阵营,且得到了自治领地位,让佛朗哥军队内部人心浮动,特别是来自赤道几内亚的外籍军团。
赤道几内亚此前宣布独立后就曾向佛朗哥军中的赤道几内亚军团发函,要求军团回国参与独立大业。当然被佛朗哥强势压下了,而且当时军团内部也没有几人相信独立可以成功,所有基本上还不存在动摇,仍然在西班牙本土参战。
但现在赤道几内亚虽然独立未成,却改投了更强势的多的阿拉斯加,并且不再是普通殖民地,而是拥有基本自治权的自治领,有阿拉斯加撑腰,这个结果也不可能再有什么改变,哪怕未来佛朗哥在内战中获胜,掌握西班牙政权,也不可能再拿回赤道几内亚。
如此一来,赤道几内亚军团内部就不可避免的动摇信心,出现了分裂,有主张回非洲的,也有以他们身在西班牙,身在佛朗哥军中,主张只能继续参战以保平安的,也有主张暂时不回国,但也不继续参加佛朗哥指挥的战斗的,认同最后一点的并不怕佛朗哥对此有什么看法,毕竟现在赤道几内亚背后站着强势的阿拉斯加,就算不参战了,佛朗哥也不敢拿他们怎么样。
只是不管他们的意见如何,至少佛朗哥是不敢再用赤道几内亚军团了,从目前的形势来说,似乎阿拉斯加已经站到了共和军一派,成为了佛朗哥的对手,但政治的事情很难说,以阿拉斯加的行动而言,他们出兵赤道几内亚并没有公开打出支持共和军平叛的旗号,而是以人道主义救援和护侨护商这样的名义出兵的,正是因为这样,使得阿拉斯加即便出兵,也并不代表他们就支持共和军,反对国民军。佛朗哥现在并不想彻底惹怒阿拉斯加人,把阿拉斯加真的逼到共和军那一边去。
佛朗哥倒也干脆,直接在此后的战斗中将赤道几内亚军团排除,并将他们调往后方西南沿海的“加的斯城”休整,虽然没有安排他们直接回非洲,但意思很明显,不管是不信任他们,还是不敢让他们去送命,总之以后的战斗跟赤道几内亚军团没有关系了。好在赤道几内亚军团的人数并不多,他们的退出,并不会动摇佛朗哥军队的实力。反而他们远离前线,就不会影响其他诸如摩洛哥军团等非洲军团的的军心了。
5月8日,阿拉斯加军队开始从赤、圣两地部分撤军,最终只在赤道几内亚留驻了五千人的军队,其中在法属喀麦隆边境只驻扎了不到两千部队,在马拉博更是直降到千人,分舰队也只留下了两艘驱逐舰,其他的全部撤回让蒂尔港和黑角一带。在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则只保留了不到三千人,不过驻这里的两艘驱逐舰并没有撤回。
阿拉斯加的这个举动总算安了英法两国的心,这点兵力已经不足以对英属尼日利亚和法属喀麦隆造成什么威胁了,来自英法两国的抗议也渐渐没了声息,跟德国人的行动一样,赤、圣的事件成了既定事实,又对他们没有了直接威胁后,英法选择了默认。
5月10日,阿拉斯加外交部与赤道几内亚自治领政府向佛朗哥方面发函,正式召回赤道几内亚军团,佛朗哥没有留难,5月12日,赤道几内亚军团在加的斯港登上了从西撒开来的运兵船,踏上了回赤道几内亚的路途,赤、圣事件至此算是在各方或有意或被迫默认之下彻底落下帷幕。
第615章 强烈的对比
第615章强烈的对比
1937年5月12日,下叶尼塞省首府克里斯诺亚尔斯克。
下叶尼塞省后来居上,目前已经是亚洲省市当中经济实力最强,人口最多,发展最为迅速的行政省,是阿拉斯加仅次于萨斯喀彻温省的第二大农牧业基地,第二大粮仓,也是全国中小企业发展最快,最好的行政省。还是目前全国最重要的煤矿、能源工业基地之一,其煤矿产量至去年已经跃居全国第一。全国最重要的电力工业基地,水电,火电发电量都位居前三。
这一天,阿拉斯加总统叶枫在工业部长彼得。韦斯勒,农业部长柴凤鸣陪同来前下叶尼塞省调研中小企业发展、电力能源工业以农牧业发展情况。
首府克里斯诺亚尔斯克,泰舍特等主要城市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代表城市,而下乌金斯克、米努辛斯克等其他下叶尼塞省市县则是农牧业发展的代表。坎斯克,阿钦斯克,捷亚等城市则是能源工业的代表。可以说下叶尼塞省的各大城市发展都颇具特色。
下乌金斯克位于下叶尼塞省交通枢纽泰舍特以南百余公里,位于乌达河畔,周边地区土地肥沃,水草丰美,水网纵横,是发展农牧业的宝地,同时也是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的地区。
此时叶枫一行在下叶尼塞省省长马库泽等人陪同下,考察了下乌金斯克的农牧业发展后,来到了乌达河畔,就是下乌金克斯市区以南三公里外,在这里正在开发三座梯级电站,这三座电站已经是乌达河畔的第六至第八座梯级电站了,这些梯级电站从乌达河上游直到与安加拉河交汇的下游河口,与整个安加拉——叶尼塞水利枢纽工程组成了目前阿拉斯加最庞大,发电量最大的水利电能中心,随着全国最大水力发电站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水电站和最庞大的综合水利工程安加拉水利枢纽工程相继与去年竣工,安加拉与下叶尼塞省的发电量已经占到了全国的22%,超过了此前的中南地区河网电能中心的发电量。
“叶尼塞河包括其支流安加拉河,次支流乌达河流域是目前全国各大河流中水能资源开发最快最好最合理的流域,这一点超过了其他各大河流流域。”看到叶枫站在正在施工的乌达河第七电站的施工地外围看得兴致盎然,一旁的下叶尼塞省省长约翰内斯。马库泽微笑着说道。
马库泽曾长期担任阿拉斯加农业部长,亚洲省市并入阿拉斯加后,他调任首任唐努乌梁海省的省长,并连任了一届,在唐努乌梁海任职十年,也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唐努乌梁海原本人口稀少,工商业基础极其薄弱,同时其四面环山,对外联系也颇为闭塞,当时最有利的就是其水草丰美,适合牧业发展。
在马库泽担任省长十年后,唐努乌梁海虽然人口增长不算太多,至今人口也不满百万,算是亚洲省市中除北极地带的数省外人口最少,增长最慢的,但并非表示唐努乌梁海没有发展,实际上发展的非常好,而且发展非常合理。
借助农牧业基础优势,马库泽在尽量不破坏唐努乌梁海的自然条件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以首府克孜尔为中心,发展食品工业,以沿河,沿边城市十佐领,津吉里克等城市发展商业,以其他市县为中心坚持进行现代化农牧业养殖,形成了一个非常科学化的发展模式。
现在的唐努乌梁海是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供应基地,也是全国较重要的食品,木材、粮食工业基地,同时以克孜尔,十佐领,科什图加奇,哈拉尔等市县为中心,契合国家公铁路网,大力发展交通,与库兹涅茨克,塞米巴拉金斯克,新西伯利亚,克里斯诺亚尔斯克,伊尔库茨克,乌兰乌德等周边各大城市的公铁路网相连,一举使得唐努乌梁海的对外联系变得四通八达,随着从新西伯利亚到中国新疆迪化,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至中国酒泉两条国际铁路分别一东一西贯穿唐努乌梁海省全境,唐努乌梁海的交通状况甚至还好于其他许多省市,依靠良好的国内国际交通,唐努乌梁海的发展后劲十足。
目前唐努乌梁海虽然人口不过九十万,只有最大城市克孜尔的人口突破了三十万外,其他市县人口基本上连十万人都不足,但唐努乌梁海省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位居全国前列,在亚洲省份这两项数据都是排名第二,仅次于下叶尼塞省,最重要的是在这里贫富悬殊比例最小,工人和农民,城市居民和乡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基本上相差不到10%,这在全国来说都是唯一。
唐努乌梁海与下叶尼塞省在东北部相邻,这样两个相邻的省份的发展模式都很有特色,经济发展、人均收入都非常合理,都具备很高的科学布局,都很有后劲,可以说这一区域已经成为了亚洲省市发展的最大亮点。
与周边人口虽多、资源丰富,但发展相对缓慢的东俄自治区,地位虽高但经济活动犹如一潭死水的伊尔库茨克直辖市,与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河网纵横,但似乎发展规划比较混乱,有些无头苍蝇式感觉的安加拉省都形成了鲜明对比。
连后来新设的省份,同样在西部与唐努乌梁海相邻的阿尔泰省在首任省长贺文祈的带领下选择了马库泽在唐努乌梁海的发展模式,最终使得阿尔泰省后来居上,超过了东俄,安加拉等基础较好,人口较多,成立省市也更早的的省份,可见唐努乌梁海的发展模式是非常有生命力的。
当然,这一系列突出表现也使得阿尔泰,唐努乌梁海,下叶尼塞的各级官员得到了重用,1934年换届时,不单有前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省管市市长林国民直升副务卿的火箭式上升的例子,也有贺文祈调任最大最重要边境城市鄂木斯克市长的例子,还包括前叶尼塞省省长帕西舍科夫调任老牌强省河北省省长的例子,其他还包括一些著名的省管市长如克孜尔市长,泰舍特市长,塞米巴拉金斯克市长,坎斯克市长等直接升为省长或被任命为其他发展不太乐观的安加拉省长,外贝加尔省长等鲜活例子。
可以说从这些三地自1934年后走出了大量官员到其他省市,叶枫准备以这种方式来带动亚洲其他发展不太乐观的省市的发展速度和进行科学的发展规划布局,扭转像安加拉省,外贝加尔省这些发展乏力、举步唯艰的发展局面。
当然像本来发展较好的阿尔泰,唐努乌梁海,下叶塞三省,叶枫不会轻易的调不熟悉这种发展模式的人来打乱三省发展的既成路子,所以这三省在换届后基本上不是由下属重要城市民选市长升任,就是任命的原颇有能力的副省长之类的接任,也有三省省市长交流互换的,而其中人口最多,发展最快,经济实力最雄厚的下叶尼塞省省长叶枫就是选择了唐努乌梁海的省长马库泽。
如果说唐努乌梁海和阿尔泰是合理的利用了本身的优势,最终在经济发展、人均收入上获得了重大突破,属于还算正常的发展,下叶尼塞可以说是一个完全的另类。
当初在亚洲分省置市时,下叶尼塞这个被叶尼塞河和安加拉河,石泉通古斯卡河,萨彦岭四面包围处于内陆腹心的省份并不算耀眼,也没有得到特别不同的重视,虽然当时其境内交通基础不错,有西伯利亚贯穿而过,沿线有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这样基础堪与伊尔库茨克等城相比的老牌城市,但当时的下叶尼塞除了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外,也并没有太多优势。
论交通,亚洲南部各省市基本上都是西伯利亚铁路贯穿,也有鄂毕河,额尔齐斯河,勒拿河,黑龙江这样的大型河流,有从多的支流河湖组成的河湖网,都可算是水草丰美,土地肥沃,气候也相差不多。论人口,当时的下叶尼塞也不过数十万,比相邻的东俄少了近半,比当时的楚科奇等河东各省更是多有不如,论经济基础,除了克里斯诺亚尔斯克,其他各城镇也乏善可陈,多数都是一些聚居型原始农牧村镇。论资源,这一点其实不该拿下叶尼塞来比,下叶尼塞最大的资源就是水能资源,但阿拉斯加各大省市哪一个不是河网纵横,水能资源丰富的。区别只在于开发利用的先后和相关的投入。
论矿产资源?下叶尼塞省的煤矿资源极为丰富,论储量可居亚洲省市第一,但在设省开始阶段,这里的煤矿主要集中在沿铁路线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阿钦斯克,坎斯克一带,其他地方的储量当时还没有发现。相比之下,当时的下叶尼塞的煤矿储量只能说与其他亚洲省市差不多,可以还比不得拥有库兹巴斯这样老牌煤田的东俄。
而且除了煤矿,其他矿产种类不少,但缺少大储量的优质矿产,反而其相邻的比如东俄,鄂毕省甚至北极各省,不是煤矿大省,就是油气资源大省,要不就是铁矿,金矿,铜矿等资源极为丰富,下叶尼塞除了南部与东俄相界的地方处于哈卡斯铁矿边缘,拥有一些铁矿外,其他矿产不怎么出产,即便算铁矿,也应该处于边缘,还比不上东俄的一个哈卡斯县。
至于阿钦斯克—坎斯克这个堪称全国第一的大煤田带,最早都是在五年前才开始逐渐得到确认的,与当时下叶尼塞的发展没有多少关系。下叶尼塞从开始就不是靠煤矿发展起来的。当然现在确认下叶尼塞拥有一个全国第一的大煤田,无疑对下叶尼塞的发展后劲有着更大促进作用。
真正算起来,分省置市时的下叶尼塞顶多就是比气候恶劣的北极各省的地位高上那么一点,与西伯利亚铁路沿线那些纬度差不多的其他南部省市相比没有得到任何政策上的倾斜,甚至论政策上的倾斜还比不上沿海的滨海,沿边的湖南,外贝加尔等省,更比不上那些直辖市,与拥有一定自治权的东俄相比差得更远。一句话就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有一定资源、有一定基础的内陆省份。
但是从分省置市至今,差不多发展了十五年左右,亚洲各省市间的发展差距出来了,原本并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的下叶尼塞省从一开始似乎就展现了不同一般的能力,最开始是利用交通,以克里斯诺亚尔斯克为核心发展工商业,后来则在大力推进机械化农牧业,然后利用积累的丰厚财政收入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