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在不危害当地安全的前提下,任其来去自由。
果然,随着宣传攻势广泛开,大部分山林中的队伍纷纷走出山林,主动投奔学生军。毕竟,深山老林中的日子太艰苦了!大家听说鬼子已经被学生军赶跑,自然也就光明正大地出了山。
对于生军的政治主张,大多数人还是认同的。其实一般民众往往没有自己固有的政治观点。那些拉杆子上山的司令,大部分只知道拿枪杆子打鬼子,却不明白如何建设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
对于不愿加入学生军,只愿意同学生军联合抗日的队伍,张野也一律欢迎!但是要求他们必须服从学生军的统一领导和指挥,遵守学生军的规章制度。学生军则可以向他们提供武器装备,帮助整训队伍,以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
对于少数意图占山为,危害一方的铁杆土匪,学生军也毫不客气。地方政府在接到当地民众投拆,并查有实据的,及时发布公告勒令其主动投案自首。拒不投案的,地方政府将请求学生军出兵剿灭!
张野认为,学生军初东北,必须立威!“杀儆百”当然是立威的不二手段!
他迅速地调派队进山剿匪。在当地民众的配合下,隆隆坦克开进山去,一杆杆白旗打出来!力量对比悬殊,学生军又能吃苦,剿匪工作十分顺利。
在诛杀了几个罪大恶极的土匪头目后,混乱的东北治安形势大为好转!地方政府的权威很快树立起来,整个东北大地管理得井井有条,真正成了学生军的天下。
龟缩在长春城内的关东军的山田中将,对城外的形势也并非一无所知!
他了解到学生军整肃东北的手段和效果后,更加不敢轻易出兵!他明明知道生军采用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却偏偏束手无策!
~利斯在忙于筹集西线军资的同时,也时时关注东北局势。借着提供援的机会,他对学生军在东北的一举一动都十分清楚!对于张野在短短时日内便将东北整肃一新的事实,他心安之余,更难免有点苦涩:
在学生军强势出击下,关东军已经难有大的作为。远东红军曾经的后顾之忧,现在基本上不存在了。可是西线红军在德军的强力打击下,却连连败退,溃不成军。成团成师的部队被包围被俘虏,防线崩溃!德军已经逼近斯摩棱克,距离莫斯科也不远了!情况如此危急,而数十万远东红军却只能呆在冰天雪地的东北边境,袖手旁观!
梅赫利斯清楚地知道,如果没有学生军,此时的远东红军将会面临着关东军的强大压力!在岛国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下,远东红军将岌岌可危!因为莫斯科已不可能向远东提供足够有力支援。
可是有了学生军,远东红军就完全可以腾出手去支援西线的兄弟部队,去支援莫斯科。但是,远东红军长期以来对中国东北的利益谋求,再也难以实现了!
如果接手东北的是象张作霖那样没有爱国立场的地方军阀,远东红军或者还有机会。可是在那个虽然年轻却仿佛能够洞察一切的学生军领袖面前,远东红军必须收敛!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是努力约束自己,小心维持与学生军的盟友关系不被破坏!
“养虎遗患啊!”
梅赫利斯无奈长叹。
他再蠢也知道,在主人强势的情况下,把手伸进别人的口袋绝对是十分不智的行为。(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com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六卷 剑指东瀛 第十八章 幸运一年
于张野和学生军来说,1941年是幸运的一年。
在这一年的夏天,学生军如愿以偿地占据了东北三省的大部分地盘,并趁着陪都的国民政府和委员长忙于抵抗依然在内地肆虐的日军,无暇顾及东北的时机,建立和巩固了自己的政权。
得到东北和占领西北的意义完全不同!
西北地广人稀。虽然资源丰富,可是在当时,这些资源都没有探明和开发,对学生军毫无用处!并且西北的少数民族众多,语言、习惯不统一,管理难度较大。少数民族基本上是以游牧方式谋生,没有足够的工商业来支撑地方经济。所以,除了开发当地的一些土特产品之外,难以找到投资热点。
学生军不但不能从西北获得利益,还得拿出宝贵的粮食来补充当地产出的不足。可以说,学生军在西北,是完完全全的负债经营!
而东北就不一样。
经过明清两朝的开发,东北早已摆脱了白山黑水、深山老林的未开化状态,经济繁荣,百姓开明。
虽然也有许多少数民族,但大都已经与汉人融合。
这里,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较为发达的重工业基地,足以支撑当地经济;这里,还有宽阔的平原和肥沃的黑土地,粮食物产丰饶,供应自身绰绰有余;这里,民风骠悍,教育相对普及,高等学府有东北大学、冯庸大学、东北交通大学、吉林高师、东北讲武学堂等,是学生军理想的兵源供应基地和练兵、养兵场所。
经过鬼子多年的经营和建设,东三省交通发达,基础设施齐全。
因为鬼子匆忙撤退和当地民众及抗日武装保护。大部分产业都没有被破坏。学生军无需投入便可加以利用。这对于经济紧张地学生军来说尤为重要!
以学生军地经营生产能力。加上东北良好地基础设施以及丰富地原料供应、充沛地劳动力资源。学生军各根据地地工农业总产值一下子提高了将近三倍!这还不包括仍然掌握在鬼子手中地东北大中城市地产能!
如果说。学生军占据了华北、西北。便足以供养三十万部队。那么。在得到了东北大部之后。学生军拥有百万雄师已不再是梦想!
在稳定了东北大部分地区地局势之后。学生军开始把目标转向关东军占领地大中城市。张野提出了“养兵练兵不能脱离实战”地方针。他组织部队轮番拔除鬼子四处林立地碉堡据点。由远及近地包围和孤立大中城市。
山田中将对此极为忧虑。
为了对付学生军地孤立战术。他特意从关东军中遴选出一支高机动性地部队组成救援师团。来往奔波。以阻止学生军对大中城市地进攻。
可是,张野马上就拿出了“围城打援”的经典方案,与鬼子针锋相对!
学生军作为主动进攻地一方,自然拥有选择战场的便利!加上机动能力也比关东军差,结果“救援师团”在急急增援某被围城市时,遭遇学生军优势兵力的包围,被打成了“求救师团”!一仗下来几乎全歼!
山田中将吃了大亏,再也不敢轻易出兵。他只好命令各部队各自为政,坐困孤城!
鬼子对东北三省的控制,从面到片,再从片到线,如今又变成了从线到点!
在学生军不间断地骚扰和破坏下,各大中城市之间的联络都颇为困难,成了战局上的一颗颗孤子。山田中将面对如此被动地形势,不得不连连向大本营告急,请求国内大力支援。
可是在岛国内部,此时却顾不上东北!针对战略进攻方向的不同选择,陆军部和海军部正在演绎着一场激烈地论辩!
因为战争持续到这时候,岛国的战略储备已经严重不足。而一向为岛国提供工业原料地美国,却借口岛国的盟友德国发动对苏进攻而停止了资源供应。于是,掠夺资源,控制西太平洋地区就成为岛国政府极为迫切地诉求。
但是岛国陆军认为,岛国所需要的资源,完全可以从中国大陆和周边的东南亚地区获得,所以陆军主张进攻东南亚地区。(尽管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同样拥有丰富的战略资源,可是关东军的糟糕表现,使岛国政府失去了北进的信心。)
岛国海军在亚洲首屈一指,养成了他们自高自大的脾性!向来与陆军不和的海军,最终把进攻目标定在了西太平洋,认为控制陆地必先控制海洋,控制西太平洋就必须消灭西太平洋上唯一一支能够与岛国海军相匹敌的舰队__美国太平洋舰队!
岛国海军
代表三本五**将,特意为此制定了奇袭美国夏威太平洋舰队驻锚地珍珠港的计划。
该计划以航空母舰为核心打击力量,力求在开战初期便出其不意地将美国太平洋舰队摧毁在军港之内,从而在西太平洋上确立岛国海军的霸主地位。
由于目标不同,岛国陆、海军之间爆发的这场激烈论辩,最终因为陆军在对华战争中表现佳(具体表现在华北丧失、华北方面军失败,东北大部丧失、关东军形势不利,华中华南纠缠不清,华中、华南派遣军难以迅速取得突破),而被海军胜出!
进攻目标确定后,岛国的战争机器便全力开动,为海军即将发动的攻势做准备。
所以,山田中将的请求,被无限期地搁置了!
望眼欲穿的山田中将得知这个结果,真的是欲哭无泪:从什么时候开始,岛国陆军中的骄傲__最最精锐的关东军__成了政客们搏弈的弃子!
既然明知翻身无望,山田中将也就心灰意冷。他只好继续收缩兵力,放弃一些不够重要的城市,以加强重点区域的防守,并尽可能地保存关东军的有生力量。
他知道,在学生军密不透风地打击下,关东军所能做的,就是苦苦支撑,以待战机转变。他坚信,岛国天皇和不会放弃数十万关东军,陆军部更加不会坐视不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走出困境的一天!
而就在山田中将苦苦期待战局转变的时候,张野也怀着同样的心情,热切地盼望着那个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战争转折点__珍珠港事件__的到来!
虽然学生军在东北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主动,但是张野并不觉得轻松!
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张野可以说是整天活在警惕与恐惧中,因为苏联给他的压力太大了!在强大的远东红军面前,此时的学生军就象婴儿一样脆弱!而那个蛮横的斯大林,又是一个从来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张野生怕学生军对关东军的连续胜利,会引发远东红军的对东北的野心和觊觎,所以他坚决阻止了王维一对关东军的穷追猛打。
然而张野毕竟不是神仙,他无法把握好红军、关东军和学生军这三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他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来估计。一着不慎就可能导致学生军灭顶之灾!对这样的结果,他没法儿不紧张!
及至听到德国如期发动“巴巴罗萨”计划之后,张野总算放下了对苏联的担心。可是对于岛国,他仍然怀着深深的戒备。
他知道,岛国是一个报复心极强的国家。学生军把关东军打得那么惨,岛国不可能无动于衷。
关东军作为岛国陆军的范本,实际上代表着岛**力的象征。关东军的失败,岛国作为亚洲第一军事强国的国际地位显然会受到极大的冲击,而岛国在东亚极力吹嘘的所谓“大东东亚共荣圈”政治宣传也是雪上加霜。更何况,对于战争资源贫乏的岛国来说,也绝不愿意放弃东北这个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
岛国或者惹不起苏联,但绝不是对付不了学生军。
张野并不惧怕已经损失惨重的关东军。可是在整个岛国的军事力量面前,学生军还是难以抵敌的!要知道,目前岛国的海空军,仍然是全亚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万一历史发生改变,岛国不去偷袭珍珠港,而是倾全力来进攻学生军,那后果同样不堪设想!
张野无从得知岛国内部发生的争执。他更加不知道,也正是由于学生军的胜利,导致岛国陆军在政府内部的地位减弱,并最终失去了主导战争的权力,而是由岛国海军拿到了下一阶段战争的接力棒!
历史,在这里拐了个小弯后,终究还是依照着原来的轨迹,继续滚动向前。
这无是张野和学生军最大的幸运!
心中忐忑的张野一边密切关注着关东军和岛国政府的动向,一边拚命加强学生军同苏军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苏联深深陷入苏德战争的泥潭,无暇抽身之机,来为学生军谋取最大的利益。
因为不能保证历史不会发生改变,所以他只好对可能产生的最坏结果未雨绸缪。
漫长的等待是倍受煎熬的。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1941年的冬天已经到来。内心焦虑不安的张野,再次恢复了龟缩在屋内与那台古董收音机朝夕相伴的习惯。(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六卷 剑指东瀛 第十九章 美国参战
12月7日深夜,是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
漫无边际的太平洋里,庞大的舰队,如同一片树叶在随波漂流。
此时,岛国联合舰队突袭机动舰队司令官南云忠一中将,正静静地站在他的旗舰__大型航母“赤城”号__舰桥的指挥舱里,透过玻璃窗凝视远方。刺骨冰冷的海风,穿过并未严实关闭的窗隙,给宽大的舱室带来清凉。
尽管眼前什么也看不见,南云中将却清楚地知道,就在他前面不远__只有几小时的航程__那里,是美军太平洋舰队的基地珍珠港!
南云中将就算闭上眼睛,也能看到珍珠港的模样!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他和他的舰队已经在与珍珠港极为相似的鹿儿岛秘密训练了半年多!在那里,一切布置都同真正的珍珠港一模一样。就连珍珠港外这片漆黑无边的海域,南云中将也感觉仿佛象自家庭院一样亲切。
再过几个小时,攻击即将开始!
南云中将忍不住瞟了一眼舱壁的挂钟。
在他的突击舰队里,六艘大型航母__这已经几乎囊括了岛国海上航空部队的全部__宽阔的飞行甲板下面,所有的飞行员,包括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的飞行员__他们将是攻击的主要力量,还有战斗机的飞行员__他们将为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护航,以及飞行指挥人员和辅助人员,都强抑着激动万分的心情,在各自的岗位上就位待命。
在航母编队后面,是两艘巨。大的战列舰和比之稍小一点的三艘巡洋舰组成的战斗编队。在航母编队和战斗编队外围,九艘驱逐舰围成一个松散的圆圈,将核心战舰护卫在中央。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下,还有五艘潜艇充当开路先锋。
这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立体打击力量!
它不仅拥有海面下、海面、空中三。位一体的综合攻击能力,更拥有着训练有素的舰队官兵和严格有序的纪律!
令人难以想象,这样一支规模。空前的舰队,在这样的夜晚,一直保持着绝对的灯光管制和无线电静默,却依然能够排列着完整的队形披波斩浪地快速前进!黑色的舰队与黑色的夜交织成一体,几乎无法分辨,只在身后留下道道泛白的尾浪,勾勒出航行的痕迹。
从11月26日出发算起,他们已经在海上静悄悄地航行。了十二天。一路上小心谨慎,克服种种困难,幸运地躲过了美军的严密侦察__当然,这也得益于计划的细致周密__终于来到了珍珠港外。半年的艰苦训练,成果究竟如何,即将来临的实战将给出最准确的答案!
长时间的枯燥航行,很容易使人产生疲倦和厌烦。。但是在大战来临前的这一夜,每个人都感到精神百倍!战斗开始前的紧张和激动是难免的,不过对于“武士道”精神熏陶下的岛国官兵来说,纵有恐惧也只能悄悄藏在心里。
时间一分一秒悄悄溜走,天边泛起了鱼肚白,预。示着这是一个好天气。
不过舰上忙碌。的人们已经顾不上这些。航母巨大的飞行甲板陆续打开,一架架飞机被吊了出来,排成整齐的队列,罗旋桨开始转动,发出呜呜的轰鸣声。
六点过十分,南云中将收到了联合舰队总司令部山本五**将亲自发来的电报,他立即发布命令:
“攻击开始,拜托诸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