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想,李大帅出了一身冷汗,强笑着道:“太炎先生今日有点危言耸听了!西方先进科技与文化不去学习,中国怎么去富强起来?”
“提倡国学是为了反对君学,反对封建**奴化教育,为国学危亡之大惧的还是*的文化入侵。”章太炎已吃了不少酒,却是神色不变,侃侃说道,“外国列强所害怕的,莫过于黄种人的觉悟,因而要想灭绝其种姓,必先废除其国学。由于西方列强以办学为掩护的文化侵略活动,竟使山西等地的士子“专崇欧语”,有的人几乎连汉文都不认识。你说,这个后果可怕不可怕?”
李想又是一阵巨汗,这个和一百年后中国小朋友会说英语而不会写汉字一个道理,想不到这种状况在一百年前已经开始萌芽?李大帅握紧了拳头,心想:这股崇洋媚外的风气必须遏制!
邓实听着,看这位李大帅这会儿听着很觉着有理,便插进来说道:“国粹、国学是一国的精神支柱,是立国的根本源泉。国粹的盛衰关系到国家的兴亡,国粹兴则国家兴,国粹衰则国家衰,国粹亡则其国亡。一旦一个国家的国学、国粹灭亡,则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说罢深长叹息一声。
章太炎笑着续道:“是啊!那些卖身求荣,投靠*的官僚、买办是“国奴”,那种顶礼膜拜西方文明,否定华夏文化传统的少数买办文人则是“学奴”。我们当初创办《国粹学报》,就是为了“保存国学”,复兴国学。“保存国学”,就是为**的文化入侵,消除崇洋媚外的奴化思想的影响,唤起民族自尊感。对于李大帅刚刚的问题问得很好,我应当指出,国粹学派并非一概排斥西方先进思想,我们仍然把“新学”宣传视为革命新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而真正的新学,没有不能与国学相挈合的。因此,我国自己所有适合于时代需要的传统国学是国粹,外国思想文化中那些适合我国国情,而我们又完全能够运用的也是国粹。”
“崇洋媚外等于汉奸!”李大帅想到想到现代社会崇洋媚外的风气潮流,大学校园里连一个操着一口南非腔英语的黑鬼,也能一左一右挎着漂亮的学妹招摇过市,而且居然三天两天的换人,换的美女一个赛一个漂亮!是可忍孰不可忍?李大帅握拳向桌上一砸,说道,“打倒了列强这只纸老虎,就化掉了崇洋媚外的冰山!”
兜了半日圈子,终于将李大帅引到了本题上。李大帅两次入汉口,次次都迫不及待的把枪口对准洋鬼子,可见他对洋鬼子的痛恨。但是这个家伙是个战争狂人,成天叫嚣着要将革命进行到底,四处鼓动,要和袁世凯打个头破血流。但是章太炎等人却认为,只要清王朝覆灭,革命的目的便已经达到,没有必要去和袁世凯斗得两败俱伤。但是李大帅这个人明显的咬着袁世凯已经不肯松口,如此只有转移他的目光,他他引向他更加痛恨的洋鬼子身上去。这样,在上海谈判的南北和议就少了一个巨大的阻力。
章太炎和邓实交换了一下眼色,说道:“早就看李大帅是血性儿男,柱国栋梁!收复汉口租界,就是国人大快人心的事情。不然,今日一席话宁死也不敢讲的。在上海对付洋鬼子,你只管放心大胆的去干,不必瞻前顾后,有我们这些老骨头都会在里头给你担待着呢!就是上海英国租界,连法租界带公共租界一兜儿包了,还有东洋租界,都是些什么东西!这些个租界不废除,中国哪得安生?你这一举成功,将来再举大总统,已是不值一提的身外之事。袁世凯反正只是时间问题,革命成功在望,接下来的事情就该一至对外!袁世凯年事以高,孙中山也不年轻,当今青年俊彦,宋教仁和汪兆铭虽然名声在外许多年,可是实干才能远远不如你,将来的天下我最看好你!”
李想表现非常谦虚的微微一笑,端起酒杯一口抽干。虽然章太炎这样的历史大人物给戴高冒,他还是清醒的很。
对于孙中山倡导的叁民主义思想理论,章太炎最注重的是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民族主义。而对孙中山“建立民国”的民权主义则表示冷淡。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用历史焕发人们“爱国保种”的热情和对清朝的仇恨,基本上忘掉了对共和国的方案的倡导和宣传。对孙中山旨在土地国有的民生主义,章太炎也是否定的。因此,辛亥革命胜利后,伴随着清王朝的覆灭,章太炎等人便认为革命的目的已经达到,于是又退回书斋,和封建文化妥协,变得消极颓唐。
章太炎和他嚼了半天舌头,目的就是要消除李想北伐的决心,以促进南北议和的顺利进行!
李想现在有点矛盾了,和章太炎一番谈话,有佩服的地方,也有厌恶的地方。
章太炎国粹主义思潮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糟粕与精华瑕瑜互见,其客观作用既有推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积极的一面,也有传播封建毒素的消极的一面。
从积极影响来说,首先应该肯定,国粹学派“提倡国粹”,“保存国粹”,其目的是为了弘扬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励广大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反清革命精神,揭露和批判封建**主义,是服务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与清朝统治者为抵御革命思想传播,借“复古”、“读经”为名,狂热宣传的假“国粹”相比,在立场上有着鲜明的区别,在内容上也有着根本的不同。清王朝提倡的所谓“国粹”,是在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加强反清舆论宣传时开始的。1903年,清廷颁布《学务纲要》,规定各级学校必须“重国文以存国粹”,并把“存国粹”视为“息乱源”之本。其核心正是国粹学派所批判和抨击的封建**思想和“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
其次,具体在国粹学派的宣传活动中,他们打破了中国思想界死守“门户之见”的旧传统,提倡兼收并蓄,反对“党同伐异”的封建意识,尤其是批判孔子的“攻乎异端,斯害也已”的学阀作风,体现出进步的学术风气。国粹学派以此为契机,在“批判孔学”、“复兴诸子”的旗帜下,发挥先秦诸子以及历代思想家的进步主张,进行解放思想、反对封建、号召革命的宣传。虽然难以摆脱封建思想文化的影响,难免拖带封建传统思想的尾巴,但是,国粹学派对孔子进行的猛烈攻击,至少对解放人们的思想,建立资产阶级文化起了相当的促进作用,它对后来的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某种铺垫,也是客观存在的。
第三,国粹学派在清末客观历史条件下,进行“民主共和”、“反满”、“反帝”等一系列革命的宣传,更是应该肯定的。他们对封建**思想的批判是相当深刻的,特别是“人民走向公和必须铲除**”思想和主张的提出,显然是为推翻君权,实现民主,推翻满清**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鸣锣开道的,在配合同盟会的叁民主义宣传方面起了一定积极作用。在民族问题上,他们由强调“反满”到提出“五族共和”逐步摆脱了狭隘民族意识的影响,有着相当的进步性。在“反帝”宣传上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与爱国主义情愫,更是难能可贵,值得后人学习和发扬的。
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国粹学自身的缺点,他们在研究和运用“国学”来宣传革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消极错误的观点。首先,他们的民族主义思想,对外,对*的本质认识不清,反帝思想远远谈不上坚决彻底;对内,竟然认为推翻满清王朝就是革命成功,反对北伐,纵容袁世凯这个窃国大盗!
李想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是不会改变的,思来想去,聘国学大师章太炎去改组之后的两江大学任校长还可以。
不过一心想和蔡元培争教育总长的章太炎未必会看得上一个地方学府的校长一职。章太炎是个非常刚愎的人,连孙中山也张口就骂,坚持的这个错误想法也只有等到袁世凯称帝野心暴露之后才会后悔吧?那时候后悔的也不止是章太炎一个人了。
李想摸着酒杯,章太炎借着酒气还在唠唠叨叨,他的思绪早已经飘远。老子穿越百年,怎么可以再眼看着二次革命,再眼看着袁世凯窃国?阳夏之战的结局已经因为老子拼命努力而改写!南北和议的结局难道不可以因为自己拼命努力而改写?
289百年孤独上
清晨,冬日的阳光妩媚。
上海滩的街上景况依然,但李大帅走在繁华的街上,已有点意兴阑珊的感觉。
昨晚碰上的李平书,顾忠琛,以及章太炎等人,终是成不了大器的人,连个地方霸主也做不了,而不像袁世凯、段祺瑞之辈,乃争天下的人物,比之黎元洪,他们亦远未能及。自己虽算无遗策,但始终因这些人的窝囊难以畅展抱负,将革命进行到底必将磕磕碰碰难以实行。
李想似乎已经理解孙中山先生在南京雄心壮志就职大总统之后,又黯然退位的那份无奈!
袁世凯现在有千百个理由须来攻打南京,攻打南军,但以他的忍功,和对全局的掌控,只要知道自己头上的满清朝廷仍不死心,仍有一丝希望,他就不肯用心与南军打。否则纵使战胜,他这个满廷的国之栋梁也没有作用,他的窃国大计还怎么使用?故袁世凯宁愿让南军多风光一会,好为他作为要挟满廷的一个砝码。而手下北洋大军将尽量争取平定北方局势,而北洋军在北方打的越稳定,也就越方便袁世凯与南军的谈判!
难道对付袁世凯的大计就这么功亏一篑?身为穿越客的李想明明看穿袁世凯的阴谋手段,那种得而复失的感觉,就等若明明偷看对手中的牌是什么,可自己手里的牌无论怎么组合也赢不了的郁闷。
李想现在唯一可侍的就是因为自己这只穿越小蝴蝶拼命扑腾着翅膀扇个不停,上海现时的形势每刻都在变化中,这种变化谁都不知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幻变,只是不知道是好是坏?
北洋军从湖北的撤退,他突然出现在南北议和的上海,会令袁世凯产生什么新部署呢?
忽然间李想脑际灵光一闪,豁然而悟。
以唐绍仪对袁世凯的战友情谊,可能真会因如历史所说的什么狗屁共和而卖了袁世凯,坏了他的大计。只看袁世凯派了唐绍仪还不放心,又派来廖宇春,便知袁世凯对唐绍仪不是真的放心。廖宇春纵非在北洋议和的主角,至少也该是负责穿针引线的接头人。
他来上海,正是要破坏南北和议的关系。假设学那班定远,会有怎么样的后果?思索至此。旋又大感颓然,心知这只会给自己添麻烦而已。
李想此时来到白渡桥的最高处,往下踱去。
街上虽满是行人车马,但李想却感到无比的孤独——百年的孤独。
因为彼此原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相隔百年的时空里。
李想的思潮转到袁世凯身上去,他的实力确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强大,北洋系无不是智勇双全之辈,随便点几个出来都要叫人吃不完兜着走,不是祸国殃民,也是祸害一方。
现在上海各方人物对南北和议的态度李想已经摸清楚,一个个对北伐三心二意。
在这种情况下,应否立即撤走,趁袁世凯未夺取大总统之前,回汉口做他的草头王?抵上海后,他还是初次心萌退意。
想到这里,猛一咬牙,下决心先往元帅府设法找黄兴,连汤家大小姐的约会都置诸脑后。
李想正思量着如何可以不惹人注意的找上黄兴,李平书在后面叫着他道:“李大帅,黄元帅正要找你。”
李想在白渡桥桥头上停下,转身施礼道:“李会长,想不到又见面了。昨夜本想好好休息一下,却碰到苏军总参谋顾忠琛,还有大名鼎鼎的章太炎先生,碰上一些问题,一夜没有好好休息,我也要找黄元帅谈谈这些问题。”
李平书来到他旁后才停下来,道:“这些日子我们也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所以连元帅都要找些东西来松弛一下。”
李想从开始便对这人印像很好,总觉得他算是不忘民族国家的资本家,而且很快长江财团的合作就要开始。不过现在急得去找黄兴,只是不得不先敷衍道;“我真想不到有什么事情可令我们这些没一觉好睡的人能忘忧无虑。”
李平书故作神秘的凑在他耳边道:“当然是女人,还得是最标致的美人儿,声色艺俱全,美得能令人连老爹姓什么都忘掉,连你身边千娇百媚的水仙儿都忘掉。”
听说美人儿,李想果然差点忘掉老爹姓什么,忘掉找黄兴的原因,大奇道:“谁家美人儿有这种魅力和威力。”
“坤角中之须生,恩晓峰。”李平书欣然道:“广陵一片繁华土,不重生男重生女。碧玉何妨出小家,黄金大半销歌舞。可是这个恩晓峰不是苏皖人,是个北京旗人,还是个爱新觉罗家的正黄旗!你说奇不奇?听说去年因为嗓音发生了变化,遂改习当今正在盛行的汪派,并得到汪笑侬的亲自指点,颇得汪派神髓!”
李想忖道原来是她,或许恩晓峰本身这个正黄旗身份,才是是男人为之癫狂的最大根本吧?
恩晓峰叛逆到了这个无可救药的地步,想想都觉得好笑。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廷花。风水轮流转,也转到了爱新觉罗家!
李平书得意道:“大元帅知她明晚唱完美仙茶园那台戏后便要去天津,所以千方百计把她请来唱个堂会,摆了两桌酒席,所以嘱我们找你去趁热闹。恩晓峰15岁即以客串名义在戏园中演唱,也常去堂会中串演。她身着男装,头梳发辫,登台献艺,演出后不受金钱酬谢。她崇拜谭鑫培,痴迷谭腔,谭鑫培演出时必去观摩偷学,死记硬背默记心中。恩晓峰16岁时,不顾族人的阻挠和讥讽,正式下海唱戏,在天津搭班鸣凤社,以谭派女老生为号召,演出谭派名剧《卖马》《洪羊洞》《碰碑》《定军山》等,成绩优异,颇受好评,时人称她为“女叫天”。不过她今天唱的的是李大帅谱曲的七律·革命军占领南京!李大帅您不可不听。她台风大方,技艺不凡,演唱无雌音,而且多才多艺。绝对不会玷污李大帅气势磅礴的七律诗章!”
“坤角须生?有意思!”李想真想听听,这个旗人坤角唱出的七律和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于魁智相比是个什么味?他摸着肚子道:“还是个旗人。她愿意唱我写的七律?”
李平书反复强调她旗人的身份,而这个旗人的身份却是撩拨的李大帅邪火中少,心痒痒!
李平书哑然失笑道:“李大帅是否在说笑?现在是共和,旗人又怎么了?何况现在也不过是个戏子。来吧!”
李想陪他走了两步,停下来道:“我要先去方便一下。免得入席后看得精采之时却欲离难离就不妙之极了。哈!”
男人兴奋紧张的时候,肾上腺素必然会飙升,导致尿急什么的。
李平书只好点头道:“那待会见吧!”
李大帅暗叫天助我也,脱身先解决问题而去。
李大帅来到元帅府设宴的正厅入门处,心中暗叹,才跨门内进。
一身革命军西式军装整齐的门卫肃然敬礼,对于这个革命军如彗星崛起的传奇李大帅,这些小兵是最是崇拜的。
刚才他东闯西撞,差点问遍所遇见的人,最后才从一位俏婢口中得知有份参加这迟来黄兴元帅府午宴的座上客名单。都是大人物,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大多闻其名,而不识其人。
厅内果是筵开两席,此时差点坐满人,并列于厅堂南端。
在这华丽大厅东侧处,十多位乐师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