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陛下从始到终都不曾有任何表态,即便赵王殿下这等态度有些不敬,可他依然是那一副淡然温和的神色,他没有再试图去拿起那试卷,只是在三位皇子都评价了罢,喃喃言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对这一句话,朕不想过多的去评价。然而,‘先天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这个观点却是让朕不得不说上几句,就江山社稷而言……朕不太相信这句话乃是出自他口。
”
这一点,不仅是赵王认同,便连宁王与平王二人也都不会去反对。
这两年来,那少年给他们这些人所留下的印象大抵都是在那些关于争斗关于阴谋之类的事情上,而在治国理政这些方面却实在不曾见过那少年有任何作为。所以说他们并不能轻易相信那少年具备这等为国为民的操守……换而言之,也就是说在皇帝陛下这些人心目中,那少年应该没有这么伟大,除了对他身旁那些人的时候,他几乎是一个自私冷静到令人发指的人物。
“虽然不相信,可这毕竟是出自那少年之口,这点乃是不争的事实。”平王缓缓开口,显然是在为那少年辩解着,他的神色极为平静,双目中流露着凛然的风范:“儿臣倒是更相信……以往那少年是没有机会,若是日后他有了官职在身,他肯定会有这等为国为民的觉悟。”
不能说平王只是在一味的为那少年辩解,事实上也是如此,从前的那少年没有任何官职在身,即便他与皇室有着千丝百屡的关系,可他毕竟没有机会去实现他所谓的抱负。
赵王李隆业撇了撇嘴,明显是不赞同,但他并没有直接去反驳,只是依旧冷漠的站在那处,眼睛始终放在斜躺在那处的皇帝陛下身上。
“再说说,这少年是否可用,又该如何来用。”也不知皇帝陛下是否会认同平王的辩解,他轻轻转了转身子,看着眼前这三位皇子,很朴质的随口问道。
“可用,慎用。”这一次倒不是宁王先开的口,他只是与平王李隆基交换了个眼色以后,由李隆基斟酌了言辞才最终说出这么四个字来。
可用代表着宁王与平王二人认可那少年的各方面能力,慎用却也代表着他二人其实对那少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等心态的谨慎。
“束之,压上一些时日,然后启用。”这是赵王殿下的意思,其实赵王殿下已经是极为含蓄了,虽然他的态度是冷藏那少年一段时日,然后启用,可其实这殿内的三人都知道赵王殿下的意思就是不用。
……
皇帝陛下沉默着,并没有针对这三位皇子的评价而有任何表示,他似乎是在思虑着一些事情,恍惚的神情间微微透露有几分期待几分担忧。
不要以为今日关于那少年的这场谈话仅仅是在陈述着这四位大人物各自对那少年的看法,其实不管能不能用,可不可用,这四位大人物也都是在利用着。而今日之所以会有这一场谈话,其实是直接关系着……那少年入朝以后的位置,将会如何来安排。
皇帝陛下再没有多说话,便就如此沉默着。而站在他身前的三位皇子也没有再多说什么,仍是各自琢磨着心思的同时,相互打量着对方试图察觉到一些事情。
华清宫中,赵王也好,平王也罢,在这一日,似乎都忘记了春闱之后的那一件大事,这几人在针对那少年日后安排一事之时很清晰的表明了各自的态度,却反常的都不曾暗示过任何关于起用这少年之后,可能会影响到的事情。
过了许久,当宫中那一柱沉香烧去了一半,皇帝陛下终于完全坐正了身子,他双手撑案,先是看了眼宫外正午的天色,随后又看着身前的三位皇子,缓声道:“今日便就在宫中陪朕用膳,明日一同随朕回京。”
“且先下去吧。”话落,三位皇子齐齐恭身,向着皇帝陛下拱手尔后缓缓退出这华清宫。
……
三位皇子刚刚离去,自那宫外,便传来宫人的清冷声音:“启奏陛下,状元郎张宏求见。”
“传。”皇帝陛下挥手,带动着丝锦长袖,他的面色也逐渐由先前的几分凝重化为了全然的温和。(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com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东宫之争 第二百六十一章 坦白
清宫外,一身锦白华袍始终佝着身子的张宏紧紧?那宫人的身后,亦步亦趋。他并没有试图抬头去打量这位据说在皇帝陛下身旁最得宠的李公公,也没有左右环顾这座建在~山之上的宫殿,只是一味保持着谦卑姿态的他显得异常谨慎,让人根本不敢相信便就是这样一个少年在这两年里做下了那么许多猖狂到近乎逆天的事情。
引着张宏步入这华清宫的含元殿,李公公自是先行几步走向坐在殿中最上的皇帝陛下身旁,他没有说话,站在那处执尘微躬的他也悄悄的眯起了眼睛,打量着这位注定飞黄腾达的状元郎。
张宏依旧没有抬头,似乎是担心天家的威严会折射出他胸中的野望。他有些不安,即便是此时也仍是不能猜到任何一分关于皇帝陛下此时传召他的心思。所以他只能刻意的掩饰着他的不安,很谨慎的走了两步,在皇帝陛下案前十五步那处他便停下了脚步,跪拜在地口呼道:“民,张宏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清湛,一如既往的平静自若。其实在入这含元殿前,张宏也一直在考虑着究竟是像以前那样从容着,亦或是刻意的显得惶恐些。这个考虑很有必要,因此张宏毕竟是第一次被皇帝陛下召见在皇室之中,即使他对这位皇帝陛下并不陌生,可以往的见面却实在是没有过这等正式的场合。
很明显,他选择了从容平静。那是因为他后来还是大致揣测到此次皇帝陛下召见他入宫,应该与他那两份试卷脱不开关系,既然如此,那两份卷已经展现了他的胸中宏图,便也没有必要刻意的掩饰些什么了。
“平身吧。”淡然温和,皇帝陛下并没有刻意的去打量这少年,他似乎显得有些漫不经心。可这等的漫不经心其实也只是皇帝陛下故作的一个姿态,对于这少年,皇帝陛下是欣赏的,无论是从前京中地那些事情,又或是江南道地那些事情,都能够让他清楚的了解到这少年不俗的手腕,很适合为他去做那些事情。
可他毕竟不能一味的赞赏这少年,他是皇帝,即便身上再如何地没有皇者风范,他本身再怎样的中庸平和,他也必然会在不知不觉间运用着身为一个皇帝所应该具备的用人之道。
张宏缓缓起头,这一世甚少下跪地他并不曾在面上流露出半分对这个礼仪所存在的忿忿。他依旧是从容自若着,微微看了眼皇帝陛下之后,便很快又垂下了头。
皇帝陛下身着一身红黑相间的天子之服,他头顶金冠,腰缠玉带,脚踏六合靴,就算神情温和十分,却依旧无端端的让人敬畏,让人不敢直视。
他是皇帝陛下,始终代表正整个大唐最顶端地那些事物那些人。
“朕今日唤你前来。乃是为了明日早朝一事。”因为与这少年地熟识。以及对这少年地欣赏。让皇帝陛下很直接地选择了开门见山。他双手撑膝。俯视着站在他身前佝着身子地少年。温声再道:“想必你也清楚。明日早朝殿试之后。便会依制为你这新科状元正身名位。入朝为官。朕想听听你地意思。”
“民。不敢。谨听陛下吩咐。”张宏犹豫了片刻。微微启齿之际不露痕迹地皱了皱眉。但随即回复自然。面上依旧是间杂着些须地惶恐。以及更多地从容。
中了状元。却始终是未能入朝。所以在明日殿试之前。张宏倒也仍然是一介布衣。他也必须得自称为民。
“依制新晋进士之人。须要历练。一般情况下都是下放在大唐各州府从七品为朝效力。便是状元也不能免俗。”皇帝陛下微笑道着。似乎是很随意地在陈述着一个事实。
张宏疑惑。但瞬间便苦涩了起来。他当然更是愿意皇帝陛下将他下放在大唐各州府。最好是江南道。让他可以光明正大地避开京中地这些事情。
然而。这只能是一件不可能地事情。想来他也根本没有机会得到寻常士子地正常待遇。
果然,先道了那么一句之后皇帝陛下便很快的接着又道:“可你不同,你毕竟是有了江南道一年的历练,所以朕与几位大臣议了议,还是决定将你留在京城。只是在这京城,该如何来安置你却实在颇为不易。”
那些与几位大臣议了议之类的言语,当然只是一个托词。张宏心知肚明的同时却也能从皇帝陛下这一言中听出他的归处,皇帝陛下怕是有了决议。
“你的文才朕很早便从太平公主那处得知了一些,‘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这一
也不是常人所能作得出来的。所以无论是国子监又院,你都是适合的。”皇帝陛下只是提着张宏许久之前在公主府所显摆的那一句诗词,但却只口不提那两张试卷。
他似乎真的是棘手于该如何安置张宏这一问题,微顿了片刻之后,他才继续言道:“可朕与太平公主商量了几番,却还是认为将你安置在翰林院那些养老的地方实在是有些不妥。”说到这儿,皇帝陛下话锋一转,忽然问道:“你以为,暂时便在御史台为官如何?”
这一番话,无论怎么看似乎都是皇帝陛下绕来绕去说了那么多废话在为最后一句话做着铺垫。可其实这种习惯却也都是许多上位者的通性,他们像是都很喜欢故弄玄虚让人难以轻易揣测到他们的心思。
不管怎样,张宏对于皇帝陛下这一番话始终是没有太过在意的,既然知道皇帝陛下肯定会将他留在京城,那当然也能知道无论如何他在京城的位置肯定是极为敏感的。所以御史台也好,尚书六部也罢,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皇帝陛下提到了太平公主!张宏在这一时间内确实是很惊讶于难道关于该如何安置他这一个问题,便连太平公主殿下也插手了?
他思虑再三,小心的打量着皇帝陛下那一张依旧温和的神情,只能轻声回道:“谨听陛下安排。”
若是太平公主插手了关于如何安置他的这个问题,那看来日后他在京中的情况恐怕会比他想象中更要敏感复杂。
“那便这么定了,御史台下辖监察院,朕的意思是明日后你便就任于监察院吧,关于监察院须要做的事情,你明日之后自会清楚。”皇帝陛下向后靠了靠,他在说了这些以后似乎没有再开口的意思,微闭了眼睛的他任由张宏站在那处,却不再开口。
小意的看着皇帝陛下闭上了眼,张宏不经意间也看了看他身旁的那位李公公,却是发觉李公公也正在看着他。
这殿内气氛便一时有些诡异了起来,张宏看着那位年近半百却依旧精神大帝陛下还会说些什么,他当然清楚,今日他的召见肯定不会仅仅是为了安置他。
不过,张宏倒也不会轻易开口打破这沉寂,他依旧恭敬而站在那处,心中却是在想着别的事情。
……
“明日,你便是朝廷官员了,以往的那些事情,有哪些不该做的,但你却做了,是不是有必要澄清一番?”若是从张宏入殿到皇帝陛下闭眼,皇帝始终是以一种温和姿态在与张宏言谈的话,那此时这一句话便有了些冷意,虽然落在张宏眼中的皇帝陛下依旧温和着,但其实张宏却是知道,皇帝陛下,有些不满意了。
张宏大惊,心中一沉的同时却也知道皇帝陛下是要他说些什么,他想不出皇帝陛下怎会知道他做的那些事情,也不能肯定究竟皇帝陛下是知道了,还是仅仅在诈他。但无论如何,这一点他都不能赌也不敢赌。
在这殿中,张宏不敢有半分失仪之处,心中再如何的震惊惶恐,表面上张宏却终究还是做到了不动声色。他紧紧的握着拳,犹豫了再三,终于微笑了起来,看了眼站在那处并无动静的李公公,张宏上前两步,微笑道:“有两件事情其实在来之前,便就是要告诉陛下的。”
“朕在听。”皇帝陛下清冷再道,看不清他的情绪。
那些事情,也确实是须要让皇帝陛下知道了,张宏也有那么几分把握可以让皇帝陛下接受,所以他勇敢的说了出来,仔细为陛下分析着其中利害,以及一些关于他的看法……
以往的时候,张宏并非朝廷中人,再如何的权势彪炳也都是在皇帝陛下,太平公主这些人的默许下才能够拥有的,所以一些阴暗见不得人的事情,他完全可以自己隐藏起来。
可日后不同,身为朝廷官员可能会让他进一步的获得权势,但同时也必须得失去一些东西,比如拥有的那些秘密。
那可是无论何时都是不折不扣的迹同谋反之事……
…
…
(铺垫全部完成,接下来便就是关于东宫的收尾了……
注:关于天子行服,其实电视上所看到的皇帝陛下都是身着明黄龙袍,那是不精确的。有宋以前,唐朝的时候,天子所着服饰并非明黄,而是深黑与大红相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idiancom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东宫之争 第二百六十二章 早朝
扬且浑厚的景云钟沉闷的发出了这清晨的第一声钟这钟声,大明宫内的太极殿正门也缓缓的被宫人小心推开。与此同时,一直守在朝堂内的百官众臣也鱼贯而出,向着太极殿内走去。
便就是在大唐文武百官的恭祝之下,身着红黑龙袍的皇帝陛下李旦在左右宫人的引导下徐徐升上御座。
随后,金吾将军这才趋上殿阶,奏称左右厢内平安无异。
内侍者宣呼依仗队中的衙内仗入宫立仗。衙内仗便由侧门依次进入大明宫,从太极殿阶前到丹凤门,在龙尾道两旁依次排开。衙内仗分为五队,分别称为奉仗,亲仗,勋仗,翎仗,散手仗。他们有的手持竹有龙蛇图案的旌旗,有的手扶长枪大戬,像龙尾道两旁的石柱一般,一动也不动的站在两旁。
散手仗下面是对立的八匹立仗马,金鞍绣黄,老老实实的站在那里,每匹马旁都有两名戎装执鞭的人,称为进马,肃立在马的两侧,以保证立仗马的安分。
要知道,这立仗马在殿前始终代表着皇家威严,所以每日用食远比寻常官员更要丰厚的马匹所要做的事情,便是保持着威严一动不动。倘若在朝期间任何一匹马有了异动,怕不仅仅是这马匹会面临着屠杀的下场,便连那进马之人也有极大的连带责任。
所有的一切都在极有秩序的进度下进展着,每日地早朝也都是如此的千篇一律烦琐无比。
当殿外的这一切依仗都奏停立毕,最后的才是百官朝天,向着御座之上的皇帝陛下唱喏恭贺。
…
…
与往常一样。当皇帝陛下身旁地李公公代天唤百官平身之后。接下来地便就是百官奏事。只不过。在今日。却是注定了不会有哪位官员会站出来奏请朝事。这大殿中地每一人都很清楚今日早朝地重点将是什么。
殿内沉寂了约莫片刻。皇帝陛下状似随意地扫了眼殿内地百官众臣。随后轻声开口。将他那略显苍老但却依旧中气十足地声音落在了这大殿之中:“为何不见赵王?”
“回陛下。赵王今日小恙抱身。未能早朝。托儿臣代为奏请。”也是皇帝陛下地声音落地。平王李隆基很快便越出了一步。他地神色一如既往地平静坦然。不卑不亢。
皇帝陛下微皱了眉:“抱恙?”他当然会有些不太满意。因为他昨日才刚刚见过赵王。当然知道对方昨日还是好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