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洗了洗脸,又用了借了一把刀修了修面,过了大约一个多时辰才慢慢悠悠的走入了一家宅子里。
“你是?敢问先生找哪位?”门房的一个中年男人问道。卢韵之虽然衣服破旧不堪却是相貌堂堂,再加之现在看起来有三十几岁的模样,门房中的人看到卢韵之穿的活脱脱像个乞丐,本来想问你是谁却看到卢韵之气质非凡便客气了不少,称呼他为先生。
卢韵之一拱手恭敬的问道:“敢问咱们这里招工吗?”那门房听了一愣脸上立刻体现出不耐烦起来:“原来是当小工的,我们这里不需要了,你走吧。”卢韵之微微一笑说道:“那就多谢了。”然后转身就走,口中却默数着“一,二,三。”
“等一等,这位兄台前来所为何事?”一人在卢韵之背后叫住了他,这在卢韵之的推算之中,所以他才莫数三声的。而且身后叫住自己的的这个人,他也算到曾有过一面之缘,正是刚才那个官员的随行的仆人阿荣。
卢韵之转过头去看向阿荣,拱了拱手行了一礼然后说道:“您是?”“我叫阿荣是我家老爷的随从,敢问先生前来所谓何事?”阿荣答道,却听门房之人低声附耳在阿荣耳边低声私语着,卢韵之五感极其敏锐这些话自然是逃不过他的耳朵。阿荣听了看门房的讲完,点点头对卢韵之说道:“这位兄台,您稍等片刻,容我回禀一声,然后与管家商量一下,您先在门房歇息。”
卢韵之答谢道:“谢了,不知仁兄为何对我如此有理?”阿荣嘿嘿一笑答道:“因为一个乞丐,他教会了我每个人都应该有尊严,即使落魄的像他一样,也要如同君子一般,骨气是万万不能丢的。。。。。。好了不多说了。”阿荣说着就要转身离去,却见到卢韵之的眼睛看着自己,阿荣感觉这双眼睛好熟悉,不正是今天早上所见的那个乞丐的眼睛吗?
阿荣张大了嘴巴,有些惊讶的看着卢韵之然后愕然道:“你是。。。。。早上我们见过面?”卢韵之点点头,阿荣没再答话飞也似的向着院内跑去。阿荣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用心,只是觉得眼前的此人非比寻常,自己不由自主的愿意为他瞻前马后。
卢韵之在门房之中等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阿荣和一个管家模样的人漫步走来,阿荣说道:“刘管家,这就是我说的那人。”阿荣口中所称的管家中等身材不高不胖不矮不瘦,年纪比阿荣长上个四五岁,看着与卢韵之差不多大小,都是三十几岁的模样,虽然表情不是很热情,说话倒也是客气:“你怎么称呼?”
卢韵之略一躬身答道:“出来做小工的,就叫我个诨名吧,小卢好了。”管家点点头说道:“嗯,不错,看来还懂规矩,知道下人得用诨名,不过听口音你是北方人吧,在这里就权且称呼你阿卢吧。你都会写什么,识字吗?”
卢韵之点点头,低着头恭敬的答道:“在下倒是能识字,也会写字。管家安排什么,我就会做什么?”管家点点头上下打量一番,卢韵之虽然连番受伤脸色有些苍白,身体向来也是较为消瘦,但却精壮得很毕竟以前的习武锻炼不是白费的,看起来要比常人强壮的多。管家略微思考了一番说道:“看你身子骨还算结实,你先去柴房做工吧,待我回禀老爷后给你个誊写的活儿,毕竟你也是阿荣兄弟介绍的嘛。”说着管家冲阿荣一笑,看来阿荣在这院子中地位也是不低,天天跟着老爷进进出出,连管家都要敬上三分。
阿荣此刻却满是疑惑,因为眼前这个被称作阿卢的人突然变得恭敬万分,就好似寻常的小工一般,远非自己刚才所见那种不同之人。阿荣正在疑惑万分的时候,只听卢韵之答道:“那就多谢刘管家,多谢阿荣哥了。”说完就跟着管家向院内走去。
第三十四章 绝非池中物
卢韵之跟着刘管家往院内走去,阿荣也跟在其后,却见卢韵之冲着自己微微点了点头,那眼神里又恢复了那种自己遥不可及的目光,阿荣又是一愣,顿时收起刚刚燃起的疑惑,心中暗道:此人绝非池中物,决不可小窥。
阿荣带卢韵之去了柴房然后跟管家寒暄几句,那姓刘的管家就转身离去了。阿荣说道:“敢问兄台高姓大名。”卢韵之笑着回答道:“不敢不敢,在下姓卢名韵之。谢您能收留我,更加感谢你之前给我的那个面饼。”阿荣咋舌道:“原来真的是你,你稍等会,我去给你拿几件衣服,我怕刘管家忘了。还有我给你说一下,咱们老爷是个礼部郎中名叫杨准,你应该知道南京只是留都,咱们老爷虽然官居正五品,可是并没什么实权。不过咱们家中还算是富裕,能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不过要说起来咱们老爷的伯父可是了不起,叫做杨善,原本只是个秀才而已却一路到现在成为京城礼部左侍郎兼管鸿胪寺,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做官,老爷这才从一个副使提到郎中的位置上,我本不该告诉你。可是也算是我把你带进门来的,以后你有事就找我,可千万别乱说话啊。”
卢韵之点点头说道:“谢过阿荣哥了。”嘴上这么说心中却偷笑,原来自己的老爷竟然是个走关系的官。不过听到杨善这个名字的时候心中还是一惊,他在京城的时候并没有见过他,可是刚才自己所算到的卦象上却显示此人是改变天地命数的关键人物。卢韵之本来只想找个地方落脚,就掐指算了算刚才那个给自己面饼的随从的居所,竟然算到了有关天地和杨善的卦象,好奇心切之下,就前来投奔一来是养伤,二来如果可以借此机会重振中正一脉,帮上自己的大哥二哥,也是好事一件。可此刻听到阿荣所说的,杨善只是个礼部侍郎却大失所望。
礼部的主要职责是负责科举和外交事务,其实最主要的作用还是礼仪祭奠。至于有时候参与的科举考试的监察工作时则是官员打捞油水的时候,明朝的科举制度还是相对严格的,可是还是有些徇私舞弊的现象屡见不鲜,只要不被人捅上去也就相安无事。而作为礼部的官员,自然能影响天地巨变的作用也就不大了。可是依据卦象,杨善必定参与了这场变故,所以卢韵之倒也不是完全的失望,现在他孤身一人也不再惧怕什么,对于一切变数就权当一个乐子吧。
这时候正好有人送来了家丁的衣服,还打来了一盆清水,这自然是管家交代的,看来刘管家并没有忘却这个刚进门的佣人。卢韵之稍一梳洗换上那一身黑色的仆人衣,两鬓淡淡的白发加上剑眉微挑,雪白的皮肤一双如同皓月一般的眼睛,配上这一身精干的黑衣,一下子精神抖擞气质非凡起来。阿荣看傻了,他没见过如此气派的人,哪怕是自己的老爷都没有这种气质,他哪里知道卢韵之平日里都是与皇帝大臣等人交往,自然是没有一点卑躬屈膝之象。
阿荣带着卢韵之走出了柴房,刚一出门阿荣却发现卢韵之立刻低下头,夹着肩膀行走好似在宅院之内生活多年的奴仆一样谨小慎微,看到这里阿荣不禁皱起眉头,想要发问却不知道该如何问起。他哪里知道卢韵之经过这一番磨练,知道了何时该张扬何时该内敛,早已不是那个中正一脉不可方物的卢韵之了。这一番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的动作是他行乞之时所见大街上奴仆身上学到的,在主人面前那些奴仆都是如此走路。
阿荣突然问道:“卢兄,你是北方哪里人?我见的人少,听不大出来。”卢韵之略微一思考,自己是西北人,却在成长阶段就到了这北京城内,听口音的话就权且说自己是顺天府的吧。于是卢韵之回答道:“阿荣哥,以后在外人面前切不可叫我卢兄,就叫我阿卢好了,否则会给我招惹麻烦的。我长于顺天府。”
阿荣一拍额头说道:“原来如此,刘管家真是个老狐狸说让你去誊抄东西也不无道理。咱们老爷原本是大兴人,我怎么听着你的口音这么熟悉呢。老爷以前在大兴带来的书童前一阵回乡了,过两天我把你引荐给老爷当他的书童,就不用干活了。我刚才还以为他说给你找个誊抄的活是奉承我呢,嘿嘿。”
卢韵之答道:“那就多谢了!”随后就跟着阿荣一起去巡视路径了,阿荣一直担心卢韵之会在宅院里迷路哪里知道中正一脉的宅院大于此处数倍。
南京一个京,北京一个京,就在遥远的北京城内,朱祁钰高坐在殿堂之上,看着堂下的文武百官,说道:“朕曾经说过,大位非我所欲,你们这样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朕所欲何为?!”众大臣纷纷弯腰低头不敢说话。
朱祁钰又说道:“朕多次派使迎回皇兄,可是瓦剌却并不放人还强加勒索,是可忍孰不可忍。”其实朱祁钰是在强词夺理只是朝堂之上无人敢反驳罢了,瓦剌已经妥协并放言只要派出一队仪仗就可迎朱祁镇回朝,也算是要回一点点面子。可朱祁钰却如同他跟卢韵之所说的那样,担心朱祁镇回京后引发变故自己的皇位不保,于是连瓦剌这小小的一点请求朱祁钰都不答应,他只是想让朱祁镇永远的呆在瓦剌,自己也永远的当这个皇帝。
朱祁钰望着朝下的这群大臣,叹了口气说道:“那就依汝等所言,再派一队使臣前去吧,朕倦了,就此退朝吧。”众大臣离去后,只有于谦站在原地不动,朱祁钰喝退太监,自己走到了于谦身旁说道:“大哥,你看派谁前往比较合适?”
于谦把腰低的更弯了恭敬地说道:“陛下万万不可再如此称呼,之前因为天下大乱为了秘密行事才如此称呼,现如今中正一脉虽未被完全剿灭可是也成残烛之势,不消多时大明所有的天地人都会被我们剿杀,所以陛下要还如此称呼真是要折煞臣了。”朱祁钰点点头答道:“那就如你所愿。”
于谦突然问道:“陛下,当日在城外客栈地窖中,陛下为中正一脉求情,现在看来是否感到可笑?”“呵呵,朕当日的确有些妇人之仁,前些时日听说他们还群聚霸州准备造反,多亏了有你在啊,于谦你真是国家的栋梁。不过这个朱见闻和他父亲朱祁镶着实让人气愤,改日阵就招他们进京斩了他们,竟敢偷梁换柱愚弄朕。”朱祁钰愤恨的说道。
于谦则是笑笑说:“不可,朱祁镶果然是个老狐狸,他用的这招偷梁换柱让我们哑口无言,从此只能秘密行事。如果我们此刻斩了他们父子二人,势必引起天下藩王的恐慌,所以要从长计议。至于派谁出使瓦剌,我想就让杨善去吧。”
“杨善,那个礼部侍郎,为何是他?”朱祁钰诧异的问道。
第三十五章 溜须拍马
“是,就是这个杨善,不过他现在任都察院右都御使,我也说不准为何要派他去,只是我算到他此次出行必定会带来血光之灾,陛下请想双方交战还不斩来使,如此代表我大明去出使蛮夷瓦剌,他们怎么会斩了来使引起祸端呢?”于谦说道。
朱祁钰点点好似恍然大悟一般说道:“你的意思是?朕明白了,寡人到时候指派杨善去出使瓦剌,然后不给他过多的经费也不送给也先相应的礼物,写给也先的国书上也不写迎回朱祁镇的事情,这样也先必定勃然大怒,到时候不仅要杀了朱祁镇还要杀了杨善,正迎合了你所算的血光之灾这个卦象。”
于谦满脸笑容的说道:“陛下真是圣明啊,国书可以这么写,但是也不能一点礼物也不送,否则会落人口实,不管是朝中群臣还是瓦剌那边都会授之以话柄,给他们经费和礼物,但是要注意量,一定要少之又少。一旦也先杀了朱祁镇我们也可以说是也先不知道皇恩浩荡,贪恋钱财认为您给的恩典不够,不识好歹之下才杀了太上皇的,到时候可谓是名正言顺。光派杨善去还不够,我们要做到表面上足够的重视,让工部侍郎赵荣化为使臣让他们共同出使瓦剌,陛下您看可好。”
朱祁钰的确是倦了,打了个哈气说道:“于少保一切随你吧,朕先去休息了。”说着转身向大殿外走去。于谦看着朱祁钰的背影微微一笑,自言自语着:“陛下你终于长大了,大明的江山有望了。”
一天之后南京的夜晚,卢韵之正在盘膝打坐,不停地吞吐着胸口的恶气,映着月光周围有无数鬼灵来回晃动着,在卢韵之的体内进进出出,过了许久卢韵之吐出一口鲜血,然后擦擦嘴角,耳畔又响起梦魇时常变化的声音:“用鬼灵疗伤你也真想的出来。”卢韵之苦笑一声说道:“没办法啊,我虽然略通医理,但是与王雨露比起来却又有天壤之别,再说治疗我现在的伤需要的珍贵药草即使有钱也买不来的,所以只能用鬼灵暂且疗伤了。”
“可是如此一来,治标不治本啊,虽然性命不足以担忧,但是呕血的毛病却会随时复发,一旦复发反而病症会加剧,你可要慎重考虑啊。”梦魇说道。卢韵之却是反问道:“那你还有别的方法吗?”梦魇沉默了,卢韵之满意的笑了起来:“梦魇不必为我担忧,我知道该如何做。还有我会尽快找到方法让你脱离我的身体,只要你为祸人间我一定不与你作对。”
卢韵之继续闭上眼睛然后横卧在地上休息起来,天蒙蒙亮他才翻起身来拍拍身上的灰尘精神抖擞的去劈柴了,他脱光了上身挥起了斧子一下接一下的劈着木桩,劈了一个时辰他却仍然不休息,卢韵之不仅仅是为了让身体尽快恢复更主要的是他在等一个人。
卢韵之耸着耳朵听到身后有一阵脚步声传来,于是加紧这劈砍口中却念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好一个苏轼的念奴娇,真好,阿荣你给我介绍的人果然名不虚传啊。”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在卢韵之的背后响起,卢韵之微微一笑并不惊慌,他知道他要等的人来了,这座宅院的老爷杨准。卢韵之回转头去,双手一抱拳低着头说道:“阿卢给老爷请安了。”
一个中年男人站在阿荣的身旁,一身紫罗绸缎显得十分精神,他满眼含笑的看着卢韵之,然后说道:“你怎么知道我是老爷?”卢韵之急忙回答道:“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只听声音宏伟有力,器宇轩昂除了老爷还有何人配的上这个声音,最主要的还有。。。。。”那男人笑着说道:“还有什么,但说无妨,你抬起头来说话。”卢韵之慢慢的抬起头,满含热情的说道:“最主要的是乡音未泯,听起来格外亲切。”说着卢韵之竟然有些声音哽咽了,其实心头暗骂自己自从用了续命秘术以来性情大变,竟然有点像朱见闻和高怀一般擅长弄虚作假溜须拍马了。
那个男人自然就是宅院的老爷杨准,听了卢韵之的话,也想起了自己身在大兴的故乡,卢韵之满口北京城内话与大兴方言相差无几,一时间竟然也泪眼朦胧起来,叹道:“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阿卢是吧,你也是顺天府人?”卢韵之点点头,杨准仔细打量起卢韵之,突然惊得一愣,天下怎么能有如此标志之人,作为一个佣人站在自己面前更是不卑不亢,沉浮若定这气魄这感觉着实让人喜欢。于是杨准说道:“我听说你识字,你我又算是同乡,今后你就来书房当我的书童吧。等熟悉一下,我就带到处转转,跟我见几位大人。只要你好好干,老爷我会提拔你的,阿荣你也干得不错,阿卢这家伙的确和我胃口,你两人各赏一两银子,一会你带阿卢去府库领钱。”说完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