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两百零五章 东北定
更新时间:2009…10…31 21:13:43 本章字数:3757
果楚钟南在场,他肯定会对着洪承畴举起大拇指。正的杀手锏其实就在建州左卫。
当初命令各部撤军,他让第三军撤回了海上,第四军一部撤回了鸭绿江畔,第二军撤到了完达山,唯有建州左卫一带的军队没有动弹。这表面是因为建州左卫附近山势连绵,又建立了不少的军寨城堡,如果这样撤了,很容易会被对面的清军占去,从而使得小北荒的煤铁基地受到严重的威胁。可是,实际上,触角已经伸到辉发地的建州左卫一部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军力补充,而且全部都是由鸭绿江沿岸抽调的军团主力。而辉发等地已经属于平原地带,从这里出发,向西,可以直击开原以北,也就是满清如今的聚居地;向西南越过哈达岭,则可以直扑到铁岭城下。
一如洪承畴所料,他就是想把那数万官军全部围困在铁岭城内,逼迫他们投降。几万精兵,而且还是出自边军的精兵。这些士兵一个个都是见过血,打过仗的真正精锐,只要按照小北荒的方法稍加训练,那就是一支难得的能战之师。同样,他也不担心皇太极会阻挠自己,因为除非皇太极还没有发疯,就应该知道不能与他硬拼,只要他的部队能突然出现在铁岭外围,那么,皇太极就只有“换防”。虽然数万大军的换防肯定会消耗一定的时间,让城里的官军有隙可乘,可只要抓紧时间,大部分还是会被他堵在城里地。他也不担心皇太极退到外围之后找他的麻烦,一来,皇太极即将粮尽,在没有得到足够的粮饷补充之前,招惹一支准备充分的精兵无异于自寻死路;二来,满清因为皇太极地所谓“妙计”,如今已经衰弱的厉害,承受不起太大的损失。所以,在城里的官军还有战斗力的时候,八旗军不可能,也不敢冒着连续作战的危险来铁岭城下打野火;第三,在出兵铁岭地同时,小北荒的另一支军队也会向着开原以北进军。那里是满清如今的聚居地,也是皇太极最后地根基所在,自己的后路出了麻烦,给皇太极天大的胆子,他也不敢继续留在铁岭城下转悠。
当然,这一切计划的前提就是他地军队能极为隐蔽的进至铁岭城下,在皇太极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出现在那城池的四周。
这种事情如果放在一般的情况下,自然是非常艰难的。可是别忘了,现在是冬天!冬天的原野,冬天地山地,那都是属于小北荒的战士们地。因为他们有着只属于冬天的绝对速度,也有着只属于冬天地绝对杀伤力!
……
祟祯十四年二月十六,夜!
铁城城上的大明守军突然发觉城外一片乱糟糟,好像是围在外面地清军在匆忙撤退。士兵们急忙向上峰汇报,继而,城内的高层全部惊醒。洪承畴亲自带人赶到了城墙之上,结果,他们却发现,一队黑甲黑骑的骑兵在那月光和城头火光映照的土地上正来回的奔驰。
那些黑色的战马高大神骏,甚至比清军攻城时,大家看到的皇太极等人所骑乘的战马还要高大的多。而除此之外,远处,整齐而又有如雷鸣般的踏步声也让城头的一众人等感到头皮发麻。洪承畴、邱民仰、杨国柱、王朴、王廷臣……铁岭城内几乎所有的将领都被叫到了一起,他们注视着城下黑蒙蒙的空地,就那样在森寒的夜里等了整整一夜。
十七日,清晨。
天刚蒙蒙亮。铁岭城内地守军便看到了城外那一圈圈地拒马。栅栏!里三层外三层。竟整个儿地把铁岭城给围了好几圈儿。
继而。日上三竿!
一队队黑衣黑甲地士兵排成了一个个整齐地方阵。犹如阅兵一样。一声不响地站在城下。站在那些拒马、栅栏地外围。这一站就是一个时辰!期间。在依旧有如刀割一般地寒风之中。这些方阵里没有发出一点儿声音。哪怕是一声咳嗽也没有。同样。也没有人哪怕只是晃动一下。之后。队伍突然解散。数万士兵倏然间变得散乱不堪。但两刻钟后。却又战鼓雷鸣!……集合!数万大军重新集合。只用了不到半刻钟!然后。又是站立。同样地一个时辰!一声不响地一个时辰!
直到正午过后。这些方阵才在号角地指挥下。踏着整齐如一地步伐。转身回营!
之后。铁岭城内外。重新陷入了寂静无声地状态。
据说。洪承畴和众总兵回到住所。一个个都呆坐着。整整一天多都没吭半声。
铁城内,军心大沮!
数万守军,在几天内只是不断地流传着一句话——“这仗,没法打!”
……
祟祯十四年三月,因满清大军撤退,铁岭又有小北荒大军合围,久战疲敝之下,祖大寿率众沿辽河回撤,意图回还锦州。然而,到达广宁之时,却又得知小北荒第三军已然占据大凌河与义州(辽东
个义州,大凌河以北),阻断了他回师之路。广宁寿坐困愁城,终于于樂祯十四年五月,接受了小北荒的劝降,率众投奔小北荒。
之后,祟祯十年六月,因为天气炎热,斩杀的战马肉不能长久放置,城内却又已经没有粮食草料,无法喂食,战马频频饿毙,期间又不断受到小北荒的招抚与劝降,士兵多有逃亡……最终,铁岭副将夏承德首先忍受不住,派人乞降。之后,七月初,夏承德与小北荒里应外合,第四军攻入铁岭。数万守军几乎不战而降,洪承畴意欲自尽,被部将所阻,遂与众人一起被俘。
而在洪承畴被俘之前,祟祯十四年三月,小北荒第二军由北方南下,奇袭满清后背。刚刚退至开原地皇太极匆忙之间无暇北顾,只能命多尔衮率军迎战。最后,多尔'虽勉强将约瑟夫等人击退,百姓牲畜却“被掳”甚多。之后,沃尔姆斯等人率领新编朝鲜军团北上,进至开原一带,与第四军一部兵马对八旗主力进行牵制。由此,皇太极对迁移百姓的控制力大为下降,百万民众纷纷南逃,并在小北荒军队的帮助下,回转辽东、辽西。因为实行了土改,朝鲜的经济得到了巨大地发展,楚钟南也可以轻松地从朝鲜调拨大批粮食农具,对南逃百姓进行安置。同时,宣传局也派出工作队,对这些受到满清伤害或者毒害的百姓进行教育宣传,使其对小北荒归心。
四月,楚钟南便率领各部军队,还有小北荒一干官员、将领进驻沈阳。
五月,楚钟南派遣使者前往蒙古,邀请蒙古各部台吉前往沈阳见面。蒙古各台吉多有不至,楚钟南大怒,命第二军进入草原,对不合作者进行打击。尤其是对满清的铁杆盟友科尔沁部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同时,对愿意前往沈阳,并愿意与小北荒进行合作的各部台吉贵族,楚钟南又分别授予官职。许多小部落的台吉、族长、头人之类都被他授予了各级行政官地名头。使得蒙古大贵族与小贵族之间矛盾加剧。七月,武力压迫和内部分化共同进行的政策初见成效。内喀尔喀蒙古部出现大规模内乱,第二军奉楚钟南之命,迅速前往“镇压”,不久,内乱平定,内喀尔喀部被楚钟南分为几大行政区,一些原本只有百多族人的小台吉被楚钟南授予行政官职务,内喀尔喀初步成为小北荒地附庸。
八月,皇太极粮尽,又得知小北荒原本围困铁岭的主力部队已经休整完毕,正要北上。无奈之下,遂于深夜率四万八旗铁骑突出开原,向蒙古方向逃窜。但其所逃窜的方向为科尔泌部,该部首领科尔沁贝勒,博尔济吉特氏寨桑因为是满清铁杆盟友,早就被楚钟南命第二军进行过严厉的打击。寨桑早已远遁,科尔沁各部也被楚钟南强行分割,并取消了贵族封号,该部牧民也被收录入小北荒民籍之中!如今,被分配了牧场和牲畜,又受到了工作队地宣传教育的牧民已经对满清不抱任何好感,皇太极才刚刚到达科尔沁没多久,部下便在当地牧民的袭击下损失数百。皇太极大怒,有心血洗草原,却又受到了小北荒的压迫,尤其是此时追兵已近,又有坐镇内喀尔喀部的第二军由南方逼近,无奈之下,只能放弃报复,一边抢掠,一边向北逃窜。沿途之中,数万大军因为离心离德,多有逃兵。等他越过大兴安岭,逃入外喀尔喀境内之时,原本的四万大军仅剩不足两万。
祟祯十五年春节,楚钟南于沈阳建立“大明东北执政府”,辽东、辽西,东蒙古,奴尔干都司,小北荒以及朝鲜等地,除山海关至宁远一带依然还在战败而逃地吴三桂之手,其余尽皆被划入管辖区域。之后,辽东辽西被合并为辽宁省,东蒙古被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奴尔干都司与原小北荒辖区被分为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朝鲜被划为两部分,北为高丽省,南为三韩省。六省各设行政院主管行政,法院管理司法,检查院负责监督,各院长官均由执政府任命。楚钟南则为东北六省总执政官。
十五年二月,楚钟南下令改组全军。
小北荒各军更名为“大明东北戍卫军”,全军改编为五个军团。第一军团三万人,由沃尔姆斯任军团长,下辖三个师,为野战主力;第二军团两万人,全编骑兵,军团长约瑟夫,野战主力军团,暂时镇守东蒙古;第三军团三万人,各式大小战船千余艘,军团长李惟鸾,属于水军;第四军团四万人,为预备役军团,军团长祖大寿;第五军为守备军团,分别镇守各地以及朝鲜,人数达六万之巨,直属参谋部统筹,不设军团长。
三月,楚钟南命令第三军团带领第一军团第二师由海路南下,进兵山东登州!(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两百零六章 孔有德南下
更新时间:2009…11…1 23:33:11 本章字数:5034
之官是一个牙人。
那什么是牙人呢?说白了,牙人就是中间人,或者中间商。旧时专用于称呼居于买卖人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又叫牙子牙郎牙侩。
在西周时期,这种中介人称为质人,到了西汉就称作侩,最后唐朝以后才叫牙人。
明清时期,随着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牙商人数大大增加,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工会,称为牙行。正常的历史上,到了后世的清代,著名的广东十三行,就是指经营进出口贸易的十三家牙行商人。除了做生意之外,十三行还要与来华洋商打交道,从货物买卖到日常起居,事无巨细,都必须通过十三行。不过,这里的牙行数目并不固定,时有增减,所以广东十三行只是最兴盛的十三家。
不过,由于牙人多数狡猾,存在着侵渔百姓、欺行霸市、欺诈哄骗、钻营渔利、收取高额佣金、损害交易双方利益的行为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立以后,政府不鼓励牙行和牙人的发展,随着规范的交易所的建立,多数牙行和牙人被取缔或自行消亡。现代代替牙人的商业中介组织也就变成了各种交易所、信托公司、经纪人等等。
但是,与其他那些靠着其他行业进行撮合的牙人不同,王之官却是从事的另外一种活动。
他这个牙人,是真正的买卖“人口”的牙人,可是,他又不是人贩子。
事情其实是起于十几年以前。
王之官那时候只是登州码头上的一个小小的税吏。属于那种特遭人恨,又特别受巴结的一类人。不过,虽然从事的是让许多人仇恨的职业,在这乱世,王之官也只能勉强让家里人吃个半饱。
那一天,他亲眼看到几艘大船停泊到了登州码头,这些大船运来的木料、药材、皮草之类地货物,然后,又购进了茶叶、丝绸,甚至还有那种特别低级的瓷器件儿。同时,这些大船还不停的招收人手。是的,就是人手。
而几经来回。他通过收税。跟那支船队地人熟了以后。便辞去了税吏地职位。安心地给船队当起了牙人。他地任务只有一个:招人!不停地招人!尤其是青壮!
那只船队几乎每个月都要来一趟。由最初地几艘大船。渐渐地发展成了几十艘大船。运走地货物和人口也越来越多。最多地一次。是孔有德叛军逃离登州水城之后地那一回。那一天。足足三千多人被一次性运走。
一开始。没人知道那些船是从哪儿来地。可现在。登州码头。乃至整个登州城地人都知道了那支船队地来历。
小北荒。
那个传说在去年把整个辽东。还有朝鲜都给占了。把屡次进犯大明地东虏鞑子给打跑了。还顺便把朝廷地十几万官军也给俘虏了。让北京地朝廷。让樂祯皇帝干瞪眼却无可奈何地小北荒。不过现在。听说人家已经改了名。是叫什么大明东北军了!王之官不明白。既然连朝廷地官军也打。连朝廷也不放在眼里。怎么又非要叫什么“大明”东北军?
不过。王之官倒是听说城里有传闻。说那楚钟南其实并不是姓楚。而是应该姓“朱”!据说这传闻是出自城里某个测字地先生。讲得是有鼻子有眼。比如:“楚”和“朱”音近。所以。楚钟南。很有可能就是朱钟南。而为什么这朱钟南会在西方归来呢?原因就更加简单了。因为他是当年逃亡南洋地建文帝地后代。当年永乐天子朱棣起兵夺位。打进了南京城。皇宫失火。建文帝失踪。可一个皇帝怎么可能就那么烧死自己?所以。建文帝其实是在亲信地保护下逃出了南京。坐船出海去了。本来。建文帝是要在南洋积蓄实力。然后联系那些还忠于他地大臣。反攻大陆。夺回自己地大位地。可惜。永乐皇帝却是个喜欢赶尽杀绝地主儿。不仅把那些忠于建文帝地臣子杀得干干净净。还派出大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下南洋追杀建文帝本人。当时郑和率领地船队那真是非常地庞大。别说区区南洋。横扫天下也是有可能地。所以。建文帝无奈。只得西逃。可是。没想到。那郑和居然又追到了西洋!这还不算。一回两回没找到。那厮居然还接连找了六七回!
这么多的人在后面追着喊打喊杀,建文帝一个流亡天子又怎么可能躲得过?所以,只好再次转向,向北逃遁。并最终在北方定居了下来。因为路途太远,又是异国他乡,所以一直没能回来。只得在那化外之地定居,最后娶妻生子,一代一代的传了下来。不过,天子终究是天子,即便是逃亡在外,也是不能堕了威风的,所以,传到朱钟南这一代,依然还有人护卫,这些人也是受到了当年保护建文帝逃跑的那些亲信的教导,又保护朱钟南回到了大明。
只是,朱钟南身上虽然流的是皇室的血脉,但毕竟是当年建文帝的后人,与如今的大明皇室是亲戚,更是仇人。所以,在进入大明之前,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将朱姓改为了楚姓,遂名:楚钟南!
这也是为什么小北荒虽然跟朝廷做对,却依然自号“大明东北军”的原因。因为小北荒跟朝廷之间的你争我夺,说到底,都是老朱家的的人闹家事。所以,小北荒虽然可以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但对洪武皇帝定下的“大明”国号却是万万更改不得的。毕竟,当年的建文帝就是洪武爷亲自选定的继承人,那朱钟南也是洪武爷不知道多少代的重孙子!
传闻说的跟真事儿一样。要不是前几个月跟东北货船上的某个什么大副聊了聊,被对方取笑的体无完肤,王之官乍一听说之后,说不定还真就信了。
……
“你说那东北军连朝廷的面子都不卖,朝廷咋就这么咽得下去气?”
不管是先前的小北荒,还是如今的东北执政府或者东北六省,从来都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