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颜靖宇为什么要把裴承毅顶到前面去。
因为大部分事情多是通过李存勋来安排的,而裴承毅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李存勋,说直接点,如果李存勋打算对付裴承毅的话,根本不需要绕真多的弯。所以裴承毅之前并没考虑这个问题。
这几天的会议下来。裴承毅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很明显,在叶致胜都到向了顾卫民,而阎尚隆又态度不明的情况下,颜靖宇要想在中央有所作为,首先要做的就是提拔一个既有能力、又有影响力、而且能够被全国民众接受的人才。母庸置疑,裴承毅绝对是最佳人选。别的不说,只要颜靖宇提出让裴承毅出任国防部长。加上李存勋的影响力,顾卫民肯定没有办法阻挠。而颜靖宇要做的。只是在此之前,保住裴承毅的名声。别让他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犯错误。也就是说,颜靖宇应该坚决反对让裴承毅去指挥中东战争,就算没有办法改变顾卫民的决策,也应该想办法为裴承毅争取到更多的有利条件。事实上,颜靖宇不但没有反对。也没有据理力争。
虽然裴承毅有理由相信,颜靖宇的态度与当年王元庆的策划有很大的关系,颜靖宇没有理由让必须联合的将军去背黑锅,但是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裴承毅已经不再完全相信任何人。裴承毅并没认识到。这种变化当年也发生在杜奇威的身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他不再完全信任某个人的时候,他就不再是军人了。
可以说,这个问题让裴承毅非常不安。
也正是如此,比日晚上的会议上,裴承毅介绍完情况之后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接受任命的时候也不是很积极。
会议结束后,裴承毅就回家收拾行李,顺带与家人告别。
当他再次离开家门的时候,见到了等在门外的李存勋。因为一切来得太快,所以当们坐进轿车,见到颜靖宇的时候,甚至没有感到惊讶。
“听老李说。你今天晚上就返回联合司令部,所以我专门赶来送你去机场。”
打手 “元首太客气了,我自己去就行因为不太了解颜靖宇。所以裴承毅也不太放得开。
“没什么好客气的,你是我最欣赏的军人
听到这话,裴承毅总觉得不太顺耳。当然,这种感受与他不太了解颜靖宇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讲。颜靖宇算得上是最近三十年来,共和国政坛中最大的一匹黑马。不管怎么说,王元庆在纪估国身边工作了几个年,顾卫民在国防部工作了几个年,赵润东与纪估国更是在中央工作了几个年。颜靖宇在进入中央之前,一直在广西工作。如果不是当年王元庆下放广西期间发现了他。恐怕他现在还在广西的某个市当市长吧。与王元庆相比。颜靖宇的背景更薄弱,也更接近普通人。总而言之,颜靖宇是个非常普通,却又让人觉得非常陌生的人。
可以说。反映在颜靖宇身是活动问题,就是共和国政治体制的问题。
在颜靖宇之前,顾卫民、王元庆、赵润东、纪佑国等等国家领导人讲泪非常显赫的名声。并且早就出现在了公众面前而讥像是突然从地下冒出来的一样,不但让民众感到陌生,也让很多高层官员感到陌生。说严重一点,如果不是与王元庆的特殊关系,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颜靖宇是谁。
当然,没人否认颜靖宇在地方与中央做出的贡献。
问题是,对裴承毅来说,颜靖宇绝对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导人。虽然在几乎所有军人看来,颜靖宇绝对是王元庆的嫡传接班人,而且是最有可能继承王元庆衣钵的领导人,也就是最有可能把共和国的军事实力发挥到极限的领导人。正是如此,颜靖宇在没有参军服役的背景、以及没有做出过多大贡献的情况下,仍然得到了众多基层官兵的拥戴,因为只有颜靖宇这样的领导人。才能给众多基层官兵带来飞黄腾达的机会。但是裴承毅不是基层官兵,对他来说,飞黄腾达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甚至可以说,在完成转型之前,裴承毅获得更大成就的可能性并不大。
如此一来,在面对颜靖宇的时候。裴承毅必须有所保留,或者说有所提防。
似乎看出了裴承毅的心思,颜靖宇故意吩咐司机把车开慢掉,缓和了有点尴尬的气氛。
“前段时间,老李好几次跟我提到你的事情。”颜靖宇叹了口气,说道,“我早就想跟你好好谈一下。就像现在这样。面对面的,在没有第三个人的情况下好好交流一下。非常可惜的是,在你回来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一些外交麻烦。你也知道,就在阎尚隆总理回国的时候,以色列总理去了华盛顿,并且与美国总统谈了好几个小时。具体情况,老李会跟你详细谈的,也就不用我在这里浪费时间了。今天我特别来找你,是要让你知道,这场战争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也不像会议上讨论的那么严重。”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似乎没有搞明白颜靖宇的意思。
不可否认。我们正面临史无前例的严峻挑战。”颜靖宇笑了笑,说道,“所谓盛极必衰,从二十五年前的第四次印巴战争开始,我们就一直处于战略扩张状态,并且取得了一系列几乎让人无法相信的胜利。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除了我们在以常温超导为核心的现代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之外,前面三位国家领导人的作用功不可没。当然,我没有别的意思。我要说的是,我们顺风顺水的走了几个年,却没有遇到挫折,已经是奇迹了。从长远发展来看。特别是从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与危机来看,对共和国与中华民族来书说。一次挫折与一次教刮不见得是坏事。当然,前提条件是,局势必须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失败造成的影响必须在我们能够承受的限度之内。”
裴承毅猛的一惊,随即露出了不太敢相信的神色。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我的认识。”
“你是说,运是…”
颜靖宇点了点头,打住了裴承毅的话,说道:“明白就行,没必要说出来。事实上。越早尝到失败的痛楚。对我们的影响越小,意义也越发重大。不说战争,回顾我们已经走过的历史就能发现,正是因为缺乏挫折。我们错过了很多机会。比如说,口年的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我们就错过了一次崛起的绝佳机会,反而因为没有应对危机的经验,犯了一些本不应该犯的错误。当然,这也不能怪纪老,毕竟在那个时候,纪老刚网执政。很多关系还没有理清呢。而到了力口年的全球金融海啸,以及随后爆发的全球性大萧条,因为我们有了应对危机的经验,所以没有错过这次机会,不但顺利度过了危机,还借此机会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强大的国家。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斗争与军事斗争都属于国家斗争,就算手段不一样,基本面还是一样的。现在的情况,与我们在毖年时的情况一样。近三十年,我们在军事斗争上就没有尝到过失败的滋味。如果接下来会遇到一场大萧条式的战争,我们能够失败、或者说我们现在的经验能够让我没不失败吗?”
裴承毅长出了口气,完全明白了过来。
事实上,好几年前,就有人想到了这一点,只是来不及做好这些事情。”颜靖宇笑了笑。说道。”我相信,当你想明白这个道理。就应该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了。我开始说了。别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也别想得太简单。我相信,你不仅仅是个出色的军人,你的才能也不仅仅在指挥战争上。”
裴承毅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毫无疑问,领导人就是领导人,说话比其他人有水平得多。仅仅几句话,一个要点就让裴承毅明白了过来,而且说服了裴承毅。别的不说,仅此一点,颜靖宇就比顾卫民厉害多了。
第一章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五十六章 盛极而衰
※讪回瓜仗尔港的涂中。裴承毅跟李存勋好好谈了下※
“其实我早就应该跟你好好谈一下了,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时间与机会,你也知道。国内的情况比想像的复杂得多。”李存勋一边说着,一边将一份纸质文件放在裴承毅面前,“这是大约九年前,王元庆第二次当选国家元背后制订的一份共和国的长远发展计利,你仔细看
裴承毅迟疑了一下,还是拿起了文件。
“我相信。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一句话。”
“什么话?”裴承毅朝李存勋看了一眼,目光再次回到了文件上。
“落后就要挨打。”
裴承毅愣了一下,再次朝李存勋看了过去。
“两百年来。中华民族经历的所有风风雨雨都验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只是绝大部分人都错误的理解了这句话。”李存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在普通人眼里,“落后,是实力上的落后,而不是观念上的落后。事实上。最可怕的不是实力上的落后,而是观念上的落后。作为军人,你应该知道,早在一百年前,当所有人还在怀疑坦克的作用时,德国就在没有一辆坦克的情况下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支装甲部队,正是这支将木板钉在摩托上充当装甲战车进行日常练的部队。在日后的战场上几乎扫荡了整个欧州大陆。”
听到李存勋这么一说,裴承毅顿时明白了过来。
“我们能够取得现在的成就,观念进步的贡献最大。”李存勋示意裴承毅抓紧时间看文件,他也接着说道,“虽然在绝大部分人看来,我们能够超越美国。关键是我们掌握了电力革命的关键技术,在科技水平上超过了美国。从而带动生产力全面提高,最终在国家综合实力上超过了美国。但是换个角度看,如果没有纪老发起的产业结构调整,没有王老发起的政治改革,就算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也不可能超越美国。实事求是的讲,严业结构调整与政治改革就是观念进步的产物。前者解放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特别是那些长期受到压制与歧视的民营企业的生产力,而后者解放了所有国民的思想,特别是那些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权力的民众的思想。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如同雨后春笋般发展壮大的民族企业、如果没有积极向上的国民,我们有可能将足以改变人类文明命运的先进技术转化成生产力,造福全人类吗?”
裴承毅一边看着资料,一边听着李存勋的讲解。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观念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李存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不可否认,近三十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但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还基本上解决了周边问题,建立起了以我国为核心的同盟体制。横向对比的话,我们仅用三十年就完成了其他国家需要半个世纪、甚至一百多年才能完成的进化。问题是,任何头脑冷静的人都能发现,我们的进步太快、也太顺利了。三十年来,我们就没有尝过败绩,甚至没有经受哪怕最小的挫折。”
裴承毅长出口气,朝李存勋看了过去。
“这就是最大的问题,而且这也是观念上的问题。”李存勋苦笑了一下,说道,“因为一路顺风顺水,所以几乎所有国民都无法接受失败。哪怕是最小的失败,母庸置疑,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古话说的好。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西方也有类似的观点,即国家的发展呈现周期性。有强大就有衰败。回顾历史也能发现,淹没在历史洪流中的帝国数不胜数,没有任何一个帝国能够长盛不衰,甚至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原原本本的生存繁衍至今。经历了三十年的辉煌,我们迟早要面对一次衰退,而且很有可能是一次足以改变整个中华民族命运的大衰退。”
裴承毅立即皱起了眉头。
“衰退说”并不陌生,早在凹年左右,也就是日本战争前后,就有人提出了“中华衰退论”认为在经历了数十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共和国必将迎来一次大衰退虽然这个预言还没有成真,但是“衰退说”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王元庆离任后的这几年,因为顾卫民一直没有提出能够与政治改革媲美的国内改革方案,所以很多人认为,顾卫民执政时期就是共和国的衰退时期。
问题是。没人相信共和国将从此一蹶不振,更没人相信中华民族将彻底衰败。
不管怎么说。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都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民族,而且是一个仍然充满了活力的民族。即便在文明的大轮替中,中华民族也比已经统治人类文明数百年的西方文明活跃得多。裴承毅一直坚信,至少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华文明仍然处在扩张周期,不会那么快进入衰退周期。
“事实上。没人愿意承认这一点。不瞒你说,在得出这个结论的时候,王老跟我都不愿意承认这个结论。”李存勋苦笑了一下,说道,“问题是。我们不能否认事实。大约在七年前,也就是我们正式着手策哉印度战争的时候,在王老的本站折地址已更改为: 除咕,洲敬请登陆阅读!攒洲不,由军情局走持、总参谋部参与。动用数个国家计算数十台超级计算机。针对半个世纪内的国际局势发展搞了个战略推演,结果是,我们在半个世纪内面临大衰退的可能性接近九成。虽然由计算机进行推演的可靠性还有待商椎,毕竟在此之前,所有类似的推演都是由人来完成的。但是这正好与王老的判断一致。”
“也就是说。当时就在策戈打手 中东战争了?”
“这个我跟你提到过,我们确实在印度战争之前就在策划中东战争。”李存勋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你仔细回想一下,就应该知道,正是这次推演,让王老改变了看法,从根本上改变了印度战争的进程。”
裴承毅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
“母庸置疑。我们绝对不能输掉印度战争,所以不能让大衰退在这个时候到来。”李存勋长出口气,说道,“如同恺撒拯救不了腐败的古罗马帝国、袁崇焕扶不起摇摇欲坠的明帝国一样,谁也改变不了社会发展的自然规模。”
“但是可以影响社会发展。”
李存勋点了点头,笑着说道:“这就是关键。与我们在国内搞的产业结构调整、政格改革一样,我们也能想办法延缓大衰退到来的时间,并且降低大衰退造成的影响。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大衰退肯定会以爆炸式的方式到来,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华民族肯定将从此一蹶不振。如果我们有所作为,大衰退就将变得更加温和,把损失降到最低,保住中华民族复兴的希望。事实上,历史上的所有帝国都在这么做。远的不说,就以美国为例。如果按照客观发展规律,从打手 咽年的大萧条实际上就是美国大衰退的标志。实际情况是,一场几乎摧毁了整个欧洲,让英国乖乖交出头号霸主宝座的世界大战让美国死里逃生,最终化解了这场危机。当然。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不管你相信还是不相信”咽年之前,美国的很多政策不是在阻止世界大战。而是在鼓动世界大战。别的不说,英法等国在二战爆发前的靖馁政策、以及在二战初期的不作为政策,实际上都与美国有关。总的来说。控制美国的利益集团用最直接的方式化解了一场足以让美国彻底完蛋的大衰退。”
裴承毅没有与李存勋辩解二战的问题,因为军情局掌握了许多绝密资料。
“从旧世纪末到打手 咽年才多久?三十年而已。”李存勋淡淡一笑,说道,“三十年就是一道坎,对任何一个世界级大国来说,要想称霸世界,就得挺过三十年这道坎。再举个反面例子,即前苏联。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