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8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晓宾微微皱了下眉头,似乎明白了裴承毅的意思。
    见到军情副局长沉思的样子,裴承毅没有接着说下去。
    思索了一阵,刘晓宾长出口气,说道:“就我所知,当年让凹军攻打汉城,在所有人看来,都是无法完成的任务。”
    “这就是你的看法?”
    刘晓宾点了点头,说道:“作为一名成熟的军人,我相信,挫折只集使其更加坚强。
    裴承毅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刘晓宾的意思。
    “你决定跟苏劲辉好好谈一下?”
    “不管怎么说,他是前线指挥官,而我是总指挥,总得沟通沟通吧。”
    “问题是”刘晓宾迟疑了一下,说道,“这个安排本来就不简单,不管你大算跟苏劲辉说什么,我都觉得应该有所保留。”
    “这个我知道。”裴承毅笑了笑,说道,“前面我们谈到能不能提前开战,我觉得,如果由我提出来,肯定会产生一些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
    “你是说”刘晓宾微微皱了下眉头,明白了裴承毅的意思。
    “到底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现在还不好说,毕竟能够当上将军,绝对不是笨蛋。”裴承毅叹了口气,说道,“站在我的立场上,最多只能分析提前开战对我们的利弊。”
    “这也是我找你的原因。”
    裴承毅似乎早就料到,所冉故意提醒了刘晓宾。
    “前几天,我跟老李好好谈了一下,觉得问题不是我们想像的那么简单。”刘晓宾点上了第二根香烟,说道,“老李跟你说过。早在好几年前,前任元首执政期间,我们就针对中东地区的大规模战争做了准备。不瞒你说,我们现在获得的很多情报,都是由当时安排下去的谍报人员的功劳。母庸置疑,军事方面也做了准备。只走出与保密考虑,在此之前,所有军事准备工作都由军情局负责,没有交给总参谋部。”
    裴承毅点了点头,等着刘晓宾继续说下去。
    正是因为一直由军情局在负责与中东地区有关的事情,所以裴承毅在总参谋部工作期间并不知道相关情况。按照裴承毅的理解,项铤辉肯定知情,只是当时裴承毅正好在巴基斯坦当高级军事顾问,随后参与印度战争,再后来为了避免卷入军内纷争离开了总参谋部,随后几年甚至没有回过总参谋部。本站新地址已更改为:慨除咕,删敬请登陆阅读!
    “细节上的东西我就不多说了,等你有空的时候,我们可以好好聊一下。”刘晓宾勉强笑了笑,说道,“不管怎么说,针对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跨越了两届政府,虽然前期工作由军情局负责,导致很多安排不到位,比如没有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战争计划”但是这些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两个元首对共和国的规划并不一样,我们的对外政策也有所变化,所以很难提前制订战争计划打手 。”
    “你的意思是,上面到现在都没有统一意见?”
    刘晓宾苦笑了一下,说道:“直接说的话,就是这么回事。”
    裴承毅立即皱起了眉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正好解释了裴承毅一直在怀疑的一件事情,即苏劲辉为什么迟迟不肯去叙利亚。不管怎么说,苏劲辉肯定有办法知道高层的情况,也就知道安排给他的任务并不简单,所以在局势明朗之前,他不会贸然迈最最关键的一步。事实上,只要他一天没有去叙利亚任职,就一天不用为之承担责任。同样的,这也让裴承毅明白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顾卫民为什么要让李存勋全权负责相关事务,而不是借此机会拉拢裴承毅。
    母庸置疑,顾卫民肯定不看好这场战争。
    从迈入政坛的那一天开始,顾卫民就是“鸽派”的代表人物。在此之前,他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为赵润东与王元庆提供相反的参考意见,让两位铁腕元首没有走上极端。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顾卫民能够在赵润东与王元庆执政期间得到重用的关键原因。可以说,对两位前元首、特别是以强硬著称的王元庆来说,最不需要的就是那种趋炎附势的手下,而最需要的就是能够与他对着干的朋友。这也正好解释了叶致胜为什么没有得到重用,以及王元庆最终没有选择让颜靖宇接班。
    作为国家元首,顾卫民肯定希望有所作为。
    上台之后,顾卫民除了继续推动政治改革,落实很多具体政策之外,他在国内做得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青山绿水”计划。用外界的话来说,纪佑国推行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王元庆推行的政治改革分别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土壤与雨水,而“青山绿水”计划小就是在此基础上的第一个成果。单纯从政治角度来看,就算在旧年任期中干好这一件事情,顾卫民都将名留青史,成为共和国历史上贡献最大的元首之一。
    也就是说,顾卫民把重点放在了国内建设上。
    既然如此,顾卫民有一千个理由反对介入中东战争。事实上,站在顾卫民的立场上就能理解,不管中东地区变成什么样子,与建设好华夏民族的大好河山有什么关系?在炎黄子孙的需求还没有完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有什么理由去帮助阿拉伯人?再说了,帮助阿拉伯人等于得罪犹太人,这么做对共和国有什么好处?
    如果考虑到最终很有可能战败,顾卫民更会反对。
    问题是,顾卫民不是王元庆,事实上比王元庆差远了。
    因为没有王元庆那样的战略眼光,所以顾卫民不会考虑得那么长远。虽然裴承毅对颜靖宇还不够了解,不清楚颜靖宇有没有那么长远的战略眼光,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王元庆最信任的人之一,颜靖宇肯定会坚持王元庆的发展策略。也就是说,如果中东战争是由王元庆一手策划的,颜靖宇就会坚定不移的将其执行下去。
    如此一来,顾卫民与颜靖宇会有很大的分歧。
    因为王元庆的影响力还没有消散,在中央支持颜靖宇的人并不少,其实不管如何,只要李存勋支持颜靖宇,顾卫民就不可能随心所欲,所以在是否介入中东战争的问题上,中央肯定有分歧,而且是很大的分歧。
    想到这里的时候,裴承毅朝屏幕上的刘晓宾看了过去。
    “不管怎么说。你得在到达北京之前做出选择刘晓宾已经点上第三根香烟,“虽然事已至此,我们不可能全身而退,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输得少就算赢。不管怎么说,作为联合司令官,在战争问题上你有很大的发言权,也有很大的影响力,你的意见、特别是你对结局的看法肯定会对最终决策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得把我的身家性命都押上去。”
    “事实上,现在退的话,你什么也不会输,最多什么也得不到。”
    “到了这一步,什么也得不到就等于输掉了一切,你觉得我能退却吗?”
    刘晓宾苦笑了一下,说道:“既然你这么想,那你就得尽快想好对策,而且充分利用这次的回京机会。”
    “关键是,我得知道该如何利用。”
    “这个”刘晓宾灭掉烟头,顺手点燃了第四根香烟,说道,“我们前面谈了苏劲辉的事情,其实你完全应该找他好好谈一下。不管怎么说,能够成为共和国陆军上将,而且是在赵老执政期间获得晋升,足以证明他是一个把国家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军人,是一个值得我们尊重、也值得信任的军人。袁晨皓不用多说了,就算你与他的关系大不如前,但是作为少壮派将领,就算他为了自己的前程,也得拼尽所有。说直接一点,你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完成这个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问题是,信心不是万能的。”
    “但是没有信心是万万不能的刘晓宾笑了笑,说道,“有些事情,不需要我说得太明白,以你的头脑,应该清楚,在一切皆有可能的情况下,多做一手准备、多留一条出路肯定不会错。不管怎么说,马岛战争之后,我们都算经历过挫折。不管怎么说,很多时候回头看就明发现,失败远没有那么可怕,关键是如何去应对失败带来的巨大落差,而从现实情况来讲,就是如何减少因为失败产生的损失,以及有没有办法在失败的时候,留下再次上场翻本的资本。”
    “也就是说,我得为自己准备好出路。”
    刘晓宾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道:“看来。跟你说话完全没有必要拐弯抹角。”本站新地址已更改为:慨除心,删敬请登陆阅读!
    裴承毅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只是这非常棘手。你也知道,我的处境恐怕不比苏劲辉好多少。打赢了,什么都好说。要是打输了,恐怕连回到物理实验中心搞科研的机会都没有了。”
    “不管怎备说,我不希望你失败。”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没有急着开口。
    “虽然作为区区准将,我的能力非常有限。不怕你笑话,在军情局工作了几个年,我用枪的次数恐怕还不如你在军校接受的练多。但是在必要的时候,我肯定会为你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不管怎么说,你是军情局的朋友、也是老李的朋友、更是我的朋友,我们都是为了国家与民族的利益,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
    “看来,是我把问题想复杂了。”
    “大敌当前,想复杂一点比想简单一点好得多。”
    裴承毅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既然如此。我就先感谢你了。
    “这样吧,我尽快派名高级特工去联合司令部,专门负责我们之间的联络工作,这样也方便你与我联系。”
    裴承毅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其实刘晓宾不主动提出来。他都会提出来。
    这次谈话,最终决定了裴承毅与刘晓宾的利益共享关系。

第一章卷十二 大战前奏 第五十三章 强强对话
    在机场见到前来接他的李存勋。裴承毅就有点吃惊。惧回京原因非常特殊,但是也没有必要让日理万机的军情局长专程来迎接吧。见到坐在车里的苏劲辉,裴承毅更是大吃了一惊。随即想到,这才是李存勋来接他的原因。
    “听说你的专机马上就到,我们就等了一会。”李存勋给裴承毅递了个延伸,才转口说道,“我还有点事情要去处理,就不陪你们了。下午我再给你们打电话,晚上有空的话,我把小刘叫上,大家一起吃顿饭。”
    没等裴承毅反应过来,李存勋就下了车,并且关上了车门。
    回头看到坐在旁边的苏劲辉,裴承毅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毫无疑问,李存勋想让两位将领好好沟通一下,只是这也太性急了一点吧。
    轿车起步的时候,苏劲辉掏出了香烟。
    “抽烟吗?”
    “不,几年前就戒了。
    “不介意吧?”
    裴承毅笑着摇了摇头,他还没有到不喜欢别人抽烟的地步。
    苏劲辉点上烟,抽了两口,说道:“老李跟我谈过了,我得感谢你。”
    “感谢我?”
    “是啊,如果不是你的话,恐怕今天就没有我什么事了。”
    裴承毅笑了笑,表示明白苏劲辉的意思。
    “前几天小傅打电话回来,我就在考虑这些事情。”
    听到苏劲辉这么一说,裴承毅顿时皱起了眉头。
    显然,苏劲辉嘴里的小傅”就是傅卫民。苏劲辉出任凹军军长的时候,傅卫民还是一名少校营长。也就在那几年,彭茂邦开始重用以项铤辉为首的年轻将领,军队内抛起了一股“年轻化”风潮,苏劲辉因势利导,重点提拔了以傅卫民为首的几名年轻军官。到苏劲辉离开凹军之前,傅卫民已经是准将参谋长了。母庸置疑,傅卫民是苏劲辉的嫡系部下。从某种意义上讲,傅卫民能够在第三次军事改革中保住军级指挥官的位置,并且出任第九战斗单位的指挥官,肯定少不了苏劲辉的帮助。在此之前,裴承毅还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而是认为第九战斗单位常驻新疆,在沙漠战方面仅次于常驻巴基斯坦的第一战斗单个,所以在部署作战力量的时候,把第九战斗单位放在了叙利亚。
    “如果我没猜错,裴将军肯定在担心一件事情。”
    裴承毅微微皱了下眉头,等着苏劲辉继续说下去。
    “实不相瞒,上个月的时候,老李找我谈了好几次,希望我能尽快前往叙利亚,着手组建南线指挥部。”苏劲辉稍微停顿了一下,说道,“直到现在也没有去叙利亚,不是我在逃避责任,也不是我不想担负起这个重任,而是有一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搞清楚,或者说想找机会当面请教裴将军。”
    裴承毅点了点头,说道:“苏将军有什么问题,尽可提出来,我们商量着解决。”
    “其实没什么好商量的。”苏劲辉长出口气,说道,“我只是想知道,裴将军觉得这场战争对我们有意义吗?。本站新地址已更改为:慨除心,删敬请登陆阅读!
    “意义?”裴承毅反问了一句,没有急着表态。
    “众所周知,裴将军是我军最有才华的将领苏劲辉看了裴承毅一眼。话锋一转,说道,“虽然作为军人,我们没有理由干预政治,甚至不用过问政治,但是作为保家卫国的军人,我们必须知道为什么而战。这些年来,我们打了很多场战争,不可否认,其中很多都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是我们不得不打,而且必须打赢的战争,比如半岛战争。哪怕其中某些战争看似与我们的国家利益无关,实际上仍然关系到了我们的未来,比如印度战争。作为共和国的军人,我们有义务打赢这些战争。问题是,中东地区离我们十万八千里,而且没有什么需要的贵重资源,也没有能够为我们带来好处的巨大市场。更重要的是,经过前面几个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在中东地区取得了发言权,不但获得了沙特的资源,还占领了该地区的高端市场,有必要用几千、甚至上万名共和国将士的生命去帮助一些与我们关系并不密切的国家打赢一场没有多少意义的战争吗?”
    耐心听完,裴承毅笑了笑,说道:“苏将军,这个问题可不是我能回答的。”
    苏劲辉皱了下眉头,似乎没有明白裴承毅的意思。
    “苏将军也说了,我们不用过问政治。不管怎么说,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或者说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作为军人,我们的职责是打赢战争。至于为什么要打,那就不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了。”
    “问题是,作为统帅,我们必须知道为行么要打
    裴承毅暗自苦笑了一下,出多年了,苏劲辉还是那个样子。
    当年在半岛战场上,指挥凹军攻打汉城的时候,苏劲辉就是现在这个样子。把什么问题都要搞清楚,搞得时任前线指挥官的裴承毅非常不爽,甚至下不了台,最后还得让项铤辉出面解决问题。事实上,这也是军人最普遍的性格,对什么问题都要一纠列顾,绝对不会半途而废。                   问题是,力多年来,苏致辉不可能什么都没变。
    见到裴承毅一副不好开口的样子,苏劲辉长出口气,说道:“我明白裴将军的意思,作为指挥官,我们确实不应该问得太多。事实上,我也不可能向元首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只是想知道裴将军的想法。”
    裴承毅苦笑了一下,仍然觉得很难舁口。
    “不管怎么说,在我接受任命之后,我们就是一条线上的蚂炸了。”苏劲辉知道裴承毅在顾虑什么,所以非常直接的说道,“在你到达之前,我已经与老李谈过了,将在会议结束之后前往大马士革。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我就是你的下属。不管怎么说,在指挥南方战线的时候,我希望清楚的知道,到底有没有必要拼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