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3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好的武器系统,没有优秀地操作人员,都无法发挥出战斗力。
    “下达战斗命令吧。”刘海峰长出口气,拍了下声纳长的肩膀,“信号再次出现时,估算目标地大致距离,把信息送到火控台的大屏幕上。”
    张雪峰以最快地速度下达了战斗警报,而刘海峰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了状态。
    不是任何人都能创造奇迹!(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章卷七 半岛硝烟 第一百二十九章 军人职责(求保底月票)
      
    国潜艇艇长最欠缺的就是经验,孙信昌也不例外。
    作为唯一在独岛战争中幸免于难的韩国潜艇艇长,孙信昌虽然没能在独岛战争中创造属于自己与韩国潜艇部队的奇迹,但也算得上韩国潜艇部队的“元老”,比起那些在2022年之后服役,到美国“镀金”的新手更有资本。
    从个人观点来说,孙信昌并不主张与朝鲜开战,因为这会与共和国交战。
    独岛战争中,孙信昌能够幸免于难,与当时进入日本海的几艘共和国潜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不是那几艘潜艇在关键时刻出现,“吓退”了日本潜艇,孙信昌将成为韩国海军在独岛战争中阵亡的第1位潜艇长。
    后来,如果不是柳宗纯走上极端主义路线,孙信昌很有可能到共和国“取经”。
    即便不考虑潜艇性能,潜艇官兵的素质、特别是艇长的素质,韩国海军永远比不上共和国海军。211世纪几场有潜艇参战的海战中,都有共和国海军潜艇部队的身影,而且共和国海军的潜艇都是最后赢家。印度海军的潜艇在第四次印巴战争中输得一干二净,日本海上自卫队的潜艇在东海战争中败给了共和国海军的潜艇。据外界传闻,就连美国海军的潜艇在东海战争中败给了共和国的潜艇!
    与共和国海军交手,首先就得考虑共和国的潜艇!
    虽然2211级潜艇的性能十分先进,在AIP常规潜艇中算得上是者,但是比起共和国的全电动潜艇仍然差了很多,更比不上那些“核电混合动力潜艇”。
    孙信昌不想成为柳宗纯个人野心的牺牲品,可是军人的身份让他不得不执行命令。
    2024年12月17日,由孙信昌指挥的“李贞忠”号悄悄离开了釜山军港。
    让孙信昌觉得讽刺地是。李贞忠是他在潜艇学院地同班同学。两人还在同一艘潜艇上服役了3年。关系非常不错。因为李贞忠在独岛战争中殉国。所以他必须驾驶用同学名字命名地潜艇奔向如同无底深渊地大海!如果可以做主。孙信昌希望为潜艇取另外一个名字。因为没有人希望自己驾驶地潜艇“殉国”。
    比较幸运地是。海军没有为“李贞忠”号安排具体地作战任务。
    因为在“李贞忠”号出海地时候共和国还没有参战。朝鲜海军没有像样地战舰。所以最先出港地6艘潜艇都执行“战备巡逻”任务。防范潜在地敌人。
    战备巡逻。意味着孙信昌可以在海军制订地巡逻海域内自行决定潜艇地巡逻路线。
    直到12月20日。孙信昌才收到消息。共和国参战了!
    “李贞忠”号地巡逻海域由济州岛东北转到济州岛西南。利用当时在黄海活动地美军航母战斗群。“李贞忠”号从济州岛东面南下。有惊无险地到达了海军指定地巡逻海域。并且在一处适合潜伏地大陆架海盆上潜伏了下来。
    孙信昌不想冒险,除了在每天夜间上浮到潜望镜深度,将长波通信天线伸出海面接收最新消息之外,“李贞忠”号一直潜伏在海面以下200多米的深海里面,将航速控制在2节左右,尽量降低噪音。
    0多天很快就过去了,韩国海军一直没有给“李贞忠”号安排作战任务。
    因为长波电台地通信带宽并不大,传输信息的速度非常慢,所以孙信昌并不知道陆地战场上地局势,只能收到与海军有关的消息。
    直到1月,孙信昌才收到了作战命令。
    共和国海军地航母战斗群正在北上,所有潜艇执行“自由猎杀”任务。
    在5日夜间,“李贞忠”号距离航母战斗群只有不到50千米!
    对辽阔的海洋战场来说,这个距离几乎可以忽略。
    孙信昌甚至敢肯定,当时“李贞忠”号距离航母战斗群最近。只是,他没有下达攻击命令,甚至没有让潜艇靠近正在高速北上地航母战斗群。原因很简单,“李贞忠”号的被动声纳接收到水面战舰发出的噪音时,也接收到了反潜巡逻机发出的噪音!
    让孙信昌害怕的不是反潜巡逻机,实战证明,反潜巡逻机对付潜艇的能力并不强。
    “李贞忠”号在潜航时使用的是离子膜燃料电池中的电能,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利用铁合金蓄电池里的电能以20节以上的速度航行至少8个小时。只要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跑出60海里,就有90%的机会避开反潜巡逻机。如果能够在5个小时内跑出1海里,几乎有百分之百的把握避开反潜巡逻机。
    真正让孙信昌害怕的是没有“出现”的共和国潜艇。
    航战斗群里肯定有几艘潜艇,一般情况下,伴随航母战斗群
    潜艇会在航母前方1到150千米处以相同的航速航行。忠”号与航母战斗群遭遇之前,并没有发现高速航行的潜艇。要知道,当时共和国航母战斗群的航行速度超过了20节。如果潜艇也以2的速度航行,将会发出非常巨大的噪音!
    共和国的潜艇要么没有伴随航母活动,要么能以20节的速度安静航行!
    孙信昌宁愿相信后者,因为没有任何航母战斗群指挥官会舍弃反潜能力最强的潜艇!
    等航母战斗群走远之后,孙信昌才让“李贞忠”号以的航速向北航行。
    6日夜间,孙信昌收到了共和国海军航空兵轰炸济州岛的消息。
    虽然韩国海军没有在战报中提到共和**队登陆济州岛,但是孙信昌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由3艘航母组成的战斗群绝不是去摧毁济州岛上的军事设施。济州岛上也没有多少值得摧毁的军事设施,韩国海军甚至没有在济州岛部署反潜巡逻机,共和国海军有什么理由轰炸一座没有价值的岛屿?
    只有一个答案:共和国准备攻打济州岛。
    做出这个判断后,孙信昌遇到了出海后最激烈的思想斗争。
    官兵中没人猜到共和国即将攻打济州岛、如果孙信昌“装聋作哑”,让“李贞忠”号继续在海军指定的海域巡逻,包括孙信昌在内的30多名官兵有望活到战争结束的那一刻,然后向朝鲜投降或者投靠美国;如果孙信昌说出心里的想法,那些受柳宗纯毒害的官兵肯定要求前去伏击共和国的航母战斗群或者拦截登陆舰队,包括孙信昌在内的所有官兵很有可能只剩下最后几十个小时的生命!
    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孙信昌选择忠于军人的职责。
    柳宗纯还是韩国总统,作为韩**人,就应该听从命令!
    7日凌晨前,“李贞忠”号转向到330度,以航速向北偏西方向前进。
    不得不承认,孙信昌的判断非常准确。
    航战斗群的物资消耗量非常惊人,迟早得于补给舰汇合,在相对安全的海域进行补给作业。毫无疑问,共和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会将补给海域选择在西面,而不是东面。即便航母有足够的自持力,登陆舰队也将从西面前往济州岛。
    潜艇向西机动,偷袭的机会大大增加。
    因为潜艇的航速非常慢,所以只能选择较大的切入角。
    经过近20个小时的缓慢航行,“李贞忠”号逼近了航母战斗群。
    17点,“李贞忠”号的被动声纳就测出了航母战斗群的航向与航速,甚至能够分辨出航母与护航战舰发出的噪音。这表明,“李贞忠”号与航母战斗群的距离不会超过80千米,进入了反舰导弹的“理想射程”。
    孙信昌没有冒险,因为反舰导弹对航母战斗群几乎没有威胁。
    “李贞忠”号仍然以极慢的速度逼近航母战斗群,孙信昌准备用鱼雷发动攻击。
    也在这个时候,孙信昌发现了问题。
    20点不到,3艘航母分散。除了已经与补给舰会合的那艘之外,另外2均以超过3C节的速度航行,而且持续时间超过弹射数十架战斗机所需的时间!
    显然,那2航母没有弹射战斗机,而是有意高速航行。
    航母高速航行的目的只有一个:避开潜艇!
    这一迹象表明,对方早就预料到附近有潜艇。既然料到有潜艇,反潜警戒肯定非常严密,不会有任何松懈。
    也是说,附近肯定有共和国的潜艇!
    就在孙信昌犹豫着是否应该继续逼近的时候,另外一件事情发生了。
    被动声纳发现了5个非常明显的噪音信号,虽然不是共和国潜艇发出的,而是同样属于韩国海军的5常规潜艇,但是孙信昌仍然非常震惊。那5~韩国潜艇如同冷兵器时代的重装骑兵一样,不顾可能存在的威胁,以8节的航速逼近共和国航母。
    这不是送死,又是什么?
    震惊之余,孙信昌看到了机会。
    211点35,孙信昌下令将航速降低到2节,跟在那5潜艇后面。
    如果那5潜艇能够引开共和国潜艇,“李贞忠”号可以趁此机会偷袭航。就算无法逼近航母,也能攻击暴露行踪的共和国潜艇。
    不管是击沉航母,还是击沉潜艇,“李贞忠”号不会空手而返。
    孙信昌认为自己尽到了军人的职责,已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能否取得战果,还得看战局发展!(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第一章卷七 半岛硝烟 第一百三十章 抢先攻击(60票加更,求90票)
      
    舷被动声纳能够接收目标噪音后,刘海峰让“江豚”拖拽式声纳。
    带上一条几千米长的“尾巴”,确实很不方便。虽然“豚”级采用了最先进的电动喷水推进装置,拖拽式声纳的收放口在下舵的固定面顶端,即便潜艇进行高强度机动也不会让拖拽导线缠住推进装置,但是潜艇在高速航行时,拖拽式声纳会与尾流相互作用,产生非常明显的噪音。
    有条件,艇长都不会使用拖拽式声纳。
    确认侧舷被动声纳能够持续跟踪目标后,刘海峰让潜艇加速到8节。
    对付没有支援力量的常规潜艇,被刘海峰看成最简单的任务。别说对付常规潜艇,就算遇到核潜艇,刘海峰也不会有丝毫畏惧。
    “还是用老战术,先以双航速自导方式攻击远处的三个目标,再用全速线导的方式攻击近处的三个目标。”张雪峰敲了敲现实战术态势的大屏幕,“按照以往的经验,攻击成功率超过百分之九十,棒子潜艇别想溜走。”
    刘海峰点了点头。战术有点老套,却很管用。
    “艇长”
    刘海峰愣了一下,朝声纳长看去。“什么事?”
    “有个小问题。”
    “什么问题?”刘海峰走了过去。潜艇战。没有“小问题”。任何细微失误都可能导致功亏一篑。送掉到手地战果。甚至葬送掉数十名官兵。
    “声纳只探测到了五个目标。”
    “什么!?”刘海峰一惊。两步垮到声纳控制台后面。“怎么只有五个目标?”
    “确实只有五个目标。”声纳长将图像显示在了中央地大屏幕上。“十分钟前还探测到六个目标。可是刚才由计算机重新分析。得出地结果是五个。而不是六个。”
    “不可能。重新分析。”张雪峰也走了过来。
    “分析了三次。结论都是五个目标。”
    刘海峰与张雪峰相互看了一眼,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把目标航线数据调回来,确认消失目标地情况。”
    声纳长没敢罗嗦,立即调出了数据。
    见到显示在屏幕上的数据,刘海峰与张雪峰都皱起了眉头。
    突然消失的那艘潜艇之前的平均航速只有6节,在6个目标中航行速度最慢。最重要地是,消失之前,那艘潜艇已经落到了另外5~潜艇地后面,与最近潜艇的距离大约为1米。
    “肯定是故意减速,或者已经停了下来。”
    刘海峰点了点头,说道:“准备通信浮标,把消息发出去。”
    张雪峰微微皱了下眉头,把通信军官叫了过来。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刘海峰与张雪峰心照不宣。在出现意外情况之前,两人都不想让海面战舰与反潜飞机参与“潜艇之间的战斗”,都有十足的把握在航母战斗群受到威胁之前干掉韩国潜艇。现在不同了,第六艘韩国潜艇突然失踪,以“江豚”号的一己之力,很难确保航母战斗群地安全。
    比起个人战果,航战斗群的安全更加重要。
    2钟后,“江豚”号弹出了通信浮标,将韩国潜艇逼近航母战斗群地消息发了出去。
    “现在怎么办?”张雪峰在战术指挥台的大屏幕上为5个目标逐一编号。
    “照打不误!”刘海峰的回答非常坚决,“首先干掉正在逼近航母战斗群的五艘棒子潜艇,按照之前的战术,首先用六条鱼雷攻击距离最远的三艘潜艇,然后用四条鱼雷攻击近处地两艘潜艇,只是全部采用全速自导模式。发射鱼雷之后,立即转向,用主动攻击声纳搜索六号目标消失点附近的海域。”
    “有这个必要吗?”张雪峰冷冷一笑,说道,“我们发射鱼雷,跟在屁股后面地那艘棒子潜艇就会听到,不用我们使用主动声纳,棒子潜艇就会采取行动。”
    “说不定,棒子潜艇主动逃跑了呢?”刘海峰笑着看了眼手表,“战斗群的直升机将在二十分钟内赶到,我们在十五分钟后发起攻击。照你说,不急着使用主动攻击声纳,如果棒子潜艇胆敢偷袭,我们就回敬所有鱼雷!”
    “那就得准备返航了。”
    “补给舰上不会没有为我们准备鱼雷吧?”
    两人都笑了起来,显得非常轻松。
    211点55,“江豚”号进入战斗状态。
    “报告目标情况。”刘海峰坐到了指挥官的位置上。
    “一号目标距离35、速度8、深度220,二号目标距离33、速度8、深度200,三号目标距离30、速度8、深度240、四号目标距离27、速度8、深度200、五号目标距离24、速度8、深度220。”
    “锁定一、二、三号目标,监视四、五号目标。”刘海峰看了眼站在战术指挥台旁边地搭档,说道,“1、2号鱼雷攻击一号目标,3、号鱼雷攻击二号目标,5、6号鱼雷攻击三号目标,全速自导模式,为鱼雷输入火控信息。”
    “正在
    控信息……输入完毕。”
    “鱼雷发射管注水,打开外盖。”
    “鱼雷发射观注水完毕。”采用了新式鱼雷发射系统之后,为鱼雷发射管注水时产生的噪音比以往低了许多。
    “外盖打开!”
    “五秒间隔,依次发射鱼雷……发射!”
    “1号鱼雷出管、2号鱼雷出管……”
    军械长报告情况的时候,陆续传来了发射鱼雷时的沉闷声响,随后就是鱼雷在海水中高速航行时发出的巨大噪音。不管技术有多先进,因为无法解决流体噪音,所以当鱼雷以全速航行的时候,都会产生非常明显的噪音。
    “重新装填!”刘海峰站了起来,对声纳长说道,“四、五号目标情况?”
    “没有变化,声响还没有传过去。”
    “解算火控参数,准备为鱼雷输入火控数据。”
    因为潜用重型鱼雷地质量在2000千克左右,所以潜艇重新装填鱼雷不会像战车重新装填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