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10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说简单点,就是援助俄罗斯之后,如何确保美国的援助能够收到实际成果。对此,美国国务院提出了几点具体办法。一是加强对援助项目的监管力度,即美国当局将以监管的名义全程舰队军火出口与军工
    。
    二是提高美国当局在协议中的发言权,而具体的办法就是由美国联邦政府为俄罗斯当局提供部分担保贷款。三是确保美国企业的利益,具体措施就是让俄罗斯以国有资本做抵押,或者由参与合作的俄罗斯企业以盈利做抵押。最后就是确保美国先进技术的安全,具体方法是由美国全程负责监管出口武器的装备与使用、合资企业的生产情况、产品流向等等。
    这下,局势就明朗多了。
    因为俄罗斯没有足够的款项支付巨额军购费用,所以只能接受美国的条件。即接受美国的全面监管。作为交换条件。美国当局不但会为俄罗斯提供担保贷款。还将参照《租借法案》的相关规定,以租借的方式向俄罗斯出口武器装备,甚至可以仿照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做法,承认部分运输责任。
    总而言之,对于正在积极备战的俄罗斯来说,这对是一份意义重大的协议。
    到这个时候在回过头来看美俄秘密同盟条约,也就能够理解 俄罗斯当局为什么没有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了。可以想像,以当时的情况。俄罗斯当局肯定要挟了美国。即要求美国提供最大限度的军事援助,不然俄罗斯就将单方面公布秘密同盟条约,使美国当局遭受政治灾难,曰此船要并不牢固的美俄关此,美国当局别赤他!能向俄罗斯全面妥协,答应将《对外援助法案》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俄罗斯。并且在此基础上为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虽然这么做,或多或少会使俄罗斯丧失独立自主性,但是考虑到积极主战的乔德诺维奇与美国的特殊关系,以及美俄同盟对俄罗斯的重要性,俄罗斯当局不可能得寸进尺,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只能妥协让步。
    换个角度看。虽然美俄同盟关系仍然没有浮上水面,但是随着《对外援助法案》的适用范围扩大到俄罗斯,美国与俄罗斯已经形成了实质性的同盟关系。更重要的是。因为《对外援助法案》是针对特殊情况的法案,总统有权根据法案的规定行使权力,不用首先获得国会批准。也就是说,即便美国国会反对这么做,也最多只能制止援助行为。以国会的工作效率,没有几个月,根本讨论不出个结果来,而几个月之后,恐怕美国国会也不可能在硝烟中阻止总统行使法案赋予的权力了。所以从当时的情况来看,美国当局的对俄军事援助完全可以用“势不可挡”来形容。
    再回到前面的话题上,即美俄同盟曝光之后产生的影响。
    如果说美国对俄军事援助完全针对共和国,不是没人相信,只是相信的人并不多。在白宫公布消息之后。欧州新冉媒体就众口一声的指责美国当局置欧洲利益于不顾,做出了最愚蠢的决策。即便是英国的新闻媒体也在这件事情上持相同立场。认为美国不应该为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至少不应该用《对外援助法案》来帮助俄罗斯。
    欧群新闻媒体的反应完全可以理解。即便不考虑《罗马条约》的影响,在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隔三岔五的到欧洲大门外耀武扬威的情况下。美国却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肯定让欧洲民众无法接受。
    当然,作为直接“受害国。”共和国的新闻媒体也立即表达了强烈不满。
    别说共和国的官方媒体,就连一些民间媒体都表示,美国此举必将打破欧亚大陆上的战略平衡,使战略格局变得对俄罗斯有利,从而助长了俄罗斯的狼子野心,为俄罗斯主动制造事端埋下了伏笔。
    对于强烈的民间意愿,共和国当局自然不会置若罔闻。
    。月6日,即美国国务院公布了对俄军事援助细则之后。共和国国防部立即向全体代表大会军事委员会提交了最新的国防开支新增预算案,随后国务院总理亲自出面,到全体代表大会陈述该新增预算案的重要性。
    与外界预测的一样,共和国全体代表大会不但批准了新增国防预算。还以最快的速度审议与批准了《罗马条约》,并且授权国务院与元首。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扩大《罗马条约》的适用范围,即可以将该条约推广到那些没有与共和国签署《友好互助条约》,却与共和国有着密切往来与良好关系的国家。
    毫无疑问,这不是一小步,而是踏踏实实的一夫步。
    按对共和国全体代表大会这一决议的理解,共和国将借此打造由三层同盟关系组成的国际战略体系,以此来抗衡美国、围剿俄罗斯。达到独霸世界的目的。
    事实上,这一决议针对的仍然是俄罗斯。
    要知道,在中亚地区,阿富汗之外的几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都没有与共和国签署同盟条约,即都是《罗马条约》的适用国。因为该地区的局势极为敏感,在战争爆发前,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很难与共和国柿结正式同盟条约,乌兹别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更不可能与共和国结盟,哈萨克斯坦则是俄罗斯的盟国,所以共和国要想加强在中亚地区的存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饰结准同盟条约,强化两国的立场,并且影响乌兹别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达到孤立与包围哈萨克斯坦,打击俄罗斯的目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在全体代表大会通过这一决议的时候,共和国驻吉尔吉斯斯坦与塔吉克斯坦大使就向两国政府正式递交了国书,正式提议柿结准同盟条约。
    这时候再来看美国对俄军事援助的意义,也就能够明白其重要性了。
    可以说,局势发展到这个地步,双方均没有退路,或者说双方均没有打算妥协。
    。月。日,在美国总统签署了《美俄军事合作一揽子协议》之后的第天,运载着第一批军火与设备的船队就驶入了摩尔曼斯克港。次日。另外一支运送重型武器装备的船队到达符拉迫沃斯托克海参葳。在接下来的数日之内,美国还向俄罗斯转交了数十架战斗机与数十架运输机。
    第三次世界大战前的备战工作在此时达到了疯狂的程度!。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 心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一章卷十四 硝烟漫天 第三十章 直接动因
    让北方寒流与南方暖流的共同作用下,即将席卷仓球的憾联五得愈发猛烈。
    。月旧日,俄罗斯当局正式宣布,按计划在中央西方战区、乌拉尔一高加索战区、西伯利亚战区与远东战区同时开始全军性质的大换装。同一天,驻扎存俄罗斯境内、以及邻国的。个主力师率先移防,前往接受新式武器装备。
    按计划”这些部队在换装之后将分别开赴设在加里宁格勒州、摩尔曼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罗斯托夫州、奥伦堡州、阿尔泰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赤塔州、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导滨海边疆区的综合基地进行适安性练。因为这些州、以及练场地都在边境地区。且大部分面向欧洲、中亚与共和国。所以俄罗斯此举立即引起了欧盟、中亚各国与共和国的强烈反响。
    。月旧日,欧盟与共和国先后向俄罗斯递交照会,希望俄当局谨慎行事,不要蓄意制造不安定因素,破坏欧亚大陆的和平与稳定。
    可想而知,这样的外交照会不会收到任何效果。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即便俄罗斯当局对此做出回应,也不可能使局势得到缓和。不管怎么说,在俄罗斯做出寻衅滋事的举措后,就算在态度上有所缓和,欧盟与共和国也不会拿安全事务开玩笑。说的更直接一点,在当时的情况下,就算欧盟与共和国不会针锋相对的与俄罗斯聊上。也会采取防范性措施,以应付不测。
    有意思的是,这次欧盟的反应速度比共和国快得多。
    。月侣日,在照会无果的情况下,在法德意的号召下,欧洲集体安全组织在拍林召开了国防部长紧急会议,商讨应对措施。
    既然是应对措施,自然不是闹着玩的。
    当时,俄罗斯已经在加里宁格勒部署了3个师,加上换装后增派的 个装甲师与准军事部队,俄军地面部队的总兵力已经超过旧万,而首当其冲的波兰总共也就只有力万正规军。算上部署在白俄罗斯与乌克兰境内的俄军,加上白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的军队,波兰国防军将要面对三倍于己的强大敌人。正是如此,波兰国防部长主动提出。应该按照集体安全条约向波兰增派防御性部队。会议之外,波兰国防部长还单独会见了法德意的国防部长,提出协助防御请求。更重要的是,波兰当局提出的需求非常详细,即希望法德意分别向波兰北部、东部与东南部地区各派遣;个装甲旅与;个步兵旅的兵力。并且帮助波兰加强本土防空力量。在组织大会上,波兰国防部长还向其他成员国提出了协助防御请求,要求各个成员国都承担起集体防御的责任。
    在波兰的强烈要求下,原本主要讨论欧洲战略安全形势的国防部长会议变成了战术讨论大会,即各国要不要向波兰派遣部队,以及应该派遣多少部队。
    母庸置疑,在集体安全问题上,法德意三国没有半点含糊。
    会议的第二天,也就是。月旧日。法国总统就在视察巴黎近郊的法国陆军兵营的时候表示,只要有必要,法国必然会承担起集体防御的责任。而且法国当局已经根据局势发展在考虑向波兰派遣防御性地面部队。只要解决了一些相关问题,法国的地面部队能够在出小时内部署到位。
    随着法国总统金口一开,德国总理与意大利总理也争先恐后的表明了态度。
    当然,作为欧洲头号经济强国、头号军火大国早在据年代初,德国就超过法国,成为欧洲最大的军火生产国与出口国、波兰的邻国,德国表现得最为积极。在表示愿意按照集体防御所规定的义务向波兰派遣防御性部队之外,德国当局还明确表示,可以无偿为波兰提供一批武器装备,加快波兰预备役部队的动员速度。
    在德国总理表态的时候,德国政府的代表已经在华沙与波兰当局进行相关谈判了。
    因为早在半个世纪前,也就是加入北约集团的时候,波兰就按照要求对本国的武器装备做了改进,抛弃华约标准,完全采用北约标准。在随后的国防现代化浪潮中,出于各种客观因素,波兰只接收了少量美制武器装备。其主要武器装备均来自欧洲国家,比如德国提供的“豹”凹4、法国的“凯旋”自走火炮、瑞典的四战斗机等等。受此影响,波兰的武器装备一直以欧洲货为主。印度战争后,北约名存实亡,波兰更是义无返顾的加入了欧洲大家庭,逐步淘汰了所有美制武器装备。为了促进欧洲一体化,德法等国还在向波兰出售武器装备的同时,让波兰企业参与军火生产。比如德国新一代主战坦克的高强度合金装甲就在波兰生产,欧州多国联合研制的新一代多用途驱逐舰的一些子系统也由波兰承担,欧洲新一代战斗机的前缘襟翼与起落架舱门也在波兰生产。
    总的来说,波兰军队装备德制武器
    事实上,欧洲集体安全组织成立之后,波兰就按照组织规定调整了军事制度,即在适度削减正规军。以便有足够的经费用来组建欧洲联合部队之外,适当加强预备役部队与预备役体系建设,形成更有效的战争动员机制,弥补裁军对国防实力产生的负面影响,维持欧洲的总体防务水平。在此机制下,关键不是组建多少预备役部队。而是提高预备役部队的紧急应变能力,以及国家在短期内的战争动员能力。为此,波兰将预备役部队的年均练时间由3周延长到8周,用一半以上的时间进行装备适应练,并且为预备役部队提供主战部队的全套武器装备。
    有了完善的动员机制,加上相对庞大的人口基数,波兰的战争潜力不可低估。
    根据官方信息,波兰陆军的正规部队能在出小时之内到达国内任何地点,在够卜时之内到达欧安组任何一个成员国境内。更重要的是,波兰的预备役部队能在出小时之内完成动员,在昭小时之内全部归队,在万小时之内做好战斗准备,在 周之冉形成完备的战斗力。当然,必须具备一个并提条件,那就有足够多的武器装备提供给动员起来的预备役部队。轻武器的问题还不大,所有预备役军人都有必备枪械,关键就是重武器,特别是和平时期不可能大规模装备的主战武器。
    如果仅凭波兰一国之力,肯定无法储备足够的重武器。
    这个时候,欧洲集体安全组织的作用嚣,显现了出来。虽然在欧州集体安全组织的集体防御条约中没有规定法德意等国有义务为其他成员国提供无偿援助,和平时期,不管是波兰还是别的国家,都得为国防建设掏腰包,但是集体防御条约中明确规定,在成员国遭到敌国侵略、以及遭受侵略威胁的时候,其他成员国有无偿提供帮助的义务与责任。所以在波兰发出协助防御的请求之后,法德意等国迅速做出反应,作为波兰的邻国,德国更是表现得异常积极。
    说白了,波兰就是德国的屏障。
    不管德国当局是否承认,在与法国等具有相似思想文化与社会制度的夙敌握手言和之后,德国要想成为欧洲大国,首先就得盯住东面的俄罗斯,提防来自俄罗斯的威胁,而波兰就是挡在德国身前的屏障。从德国的国家利益出发,帮助波兰加强防御,抵抗来自俄罗斯的威胁,实际上就走进行本土防御。
    俄罗斯向加里宁格勒增兵,德国感受到的威胁比波兰还要强烈。
    要知道,德国才是欧洲头号工业强国,波兰不过是个普通工业国。如果俄罗斯打算西向争霸,以问鼎欧陆为最终目的,首先遭殃的不会是波兰,也不会是躲在大后方的法国。而是紧守西欧大门的德国。可以说。只要战争爆发,俄罗斯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集中兵力摧毁德的的工厂。削弱欧洲国家的战争潜力。
    总而言之,德国要不积极,那才是怪事。
    在欧洲集体安全组织内部,论号召力的话,德国不在法国之下。
    因为法国与意大利也已经表态。加上德国如此积极,所以没过几天,其他口个成员国也先后表示愿意按照集体防御条约出兵波兰。
    问题是,到这个。时候,欧洲国家的声音已经被压了下去。
    。月出日,共和国国务院总理雍玉网到达比什凯克,开始了为期 3天的中亚五国之行勺
    虽然共和国官方宣称雍玉刚是应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土库曼斯坦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邀请进行回访,但是谁都知道共和国总理在这个时候访问中亚五国的目的,雍玉网在离京前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也提到,日益恶化的中亚局势已经对共和国在该地区、以及共和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共和国当局有权采取预防措施。
    别忘了,雍玉网与之前的阎尚隆一样,是从外交部走出来的总理。
    作为专门负责外交事务的总理,雍玉刚此行的意义非同凡响。如果算上之前裴承毅顺道访问吉尔吉斯斯坦,以及共和国在中亚地区的传统影响力,恐怕没人怀疑雍玉刚的中亚五国之行不是去落实成果。
    与总理的外交访问对应的,正是共和国的军事调动。
    。月引日,雍玉网在比什凯克会见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的时候,共和国国防部宣布了最新一轮军事调动。
    与相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