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徽对张彦的这一想法很支持,但对于留在太学当博士,却依然委婉的拒绝了。
张彦只是笑笑,并没有再说什么,酒宴过后,张彦便将司马徽留在了大将军府中的客房休息。
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司马徽一直被张彦留在了彭城,但是却没有限制司马徽的自由,直到与诸葛亮见面之后,司马徽这才明白,自己来时容易,要想回去,只怕是万难。
于是,司马徽再去求见张彦,希望张彦能够放他回去。
张彦再次接见司马徽,得知司马徽要走的意思后,果断的否决了司马徽,并且告知司马徽,他的家人,已经在从来的路上了,再过几天,就能在彭城与他团聚了。
司马徽这下子是彻底绝望了,虽然对张彦的这种卑鄙行径感到不耻,但也无可奈何,在强权面前,他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
于是,司马徽也打消了回到襄阳的念头,索性在彭城住了下来,每日与诸葛亮在一起舞文弄墨,什么心也不操了。
又过了几天时间,司马徽一家老小果然被刘表派人送了过来,张彦把司马徽安排在彭城内城的一个二进院落里。
除了司马徽一家老小之外,一同被送过来的还有庞德公一家,庞德公则被张彦安排在了司马徽的隔壁。
另外,张彦也在着手建设太学,并将此事交给新任的将作大匠蒋济办理。
自从董承、伏完被杀后,董承、伏完的职位便空缺了,于是,张彦选拔御史中丞顾雍担任执金吾,大行令蒋济担任将作大匠,填补了官职空缺。此外,董昭也被张彦选为了光禄勋,正式成为九卿之一。
司马徽、庞德公二人都被送到了彭城,再想出去,已经是不可能了,在强权的作用下,司马徽、庞德公也不得不低头,即便再怎么不喜欢张彦的做法,再怎么心存不满,但也无可奈何,毕竟他们要吃饭,要养活家人,无奈之下,只好向强权低头,接受了张彦的博士任命,正式出任太学博士。
只是,太学尚未建立,司马徽、庞德公这两个博士,现在还是空壳的,只能与学生诸葛亮在一起谈天论地。
当司马徽、庞德公抵达彭城的消息传出后,徐州、豫州、青州、扬州等地的好学之士,纷纷慕名而来,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司马徽、庞德公的门槛都快被踩破了,每日两人府邸门前,都能排起长龙,人山人海的场面,实在是难得一见。
不久后,司马徽、庞德公的学生们,也都从襄阳跋山涉水的跑到了彭城,庞统、徐庶、石韬、孟建、崔均、刘廙、尹默等不愿意为官的学生,都先后抵达了彭城。
又过了数日,将作大匠历经一个多月,终于将太学建立起来了,于是,张彦便请司马徽、庞德公这两位太学博士坐镇太学,尚未完成学业的诸葛亮、庞统、徐庶、石韬、孟建、崔均、刘廙、尹默等人,成为了第一批太学生,正式在彭城落脚,而且还受到了张彦密切的关注,派出锦衣卫暗中监视这一批人的一举一动。
建安三年八月二十,张彦在经过和心腹之人的一番商讨之后,正式颁布了科举制度,首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先河,并诏告天下,让各州、郡、县纷纷建立学校,正式将教育纳入国家政策,并且取缔孝廉、茂才等官职的察举制。
天下学子,无论贫穷,不分年龄大小,凡是品学兼优的人,在学成之后,都可以报名考试,然后通过考试,最终进入太学,在太学毕业之后,便可直接为官。
并且规定学校除了学习儒学之外,还学习算学、法律、兵法、历史等,考试分成三个等级,即县试、郡试、州试,凡每次考试合格之后,才能进入下一轮的考试,当州试合格之后,便可进入太学学习,亦可在本州向州刺史求官,在州里做个小吏,而凡是选择进入太学学习的人,在学业完成之后,再进行一轮殿试,合格后便可直接任命为县令,或者更高的官。
张彦规定,县试每年考一次,郡试每两年考一次,州试每三年考一次,而殿试也是每三年考一次,这样一轮考下来,正好是九年,算是相当于九年义务教育了。
除此之外,张彦还特意筛选书籍,县试主要考哪几本书,郡试主要考什么哪些书,而州试又要考那些知识,总之每个阶段学习什么书,都做好规定,算是教科书了。
对于科举制度的颁布,张彦尤为重视,并将教育纳入国家大计,专门交由司徒杨彪进行管理。
张彦开始在势力范围内推行科举制度,立刻引起了轰动,并且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而张彦也顺应时势的在彭城利用活字印刷术,开始大批量的进行印刷书籍,然后装订在一起,以每本书三十枚五铢钱的价格开始售卖书籍,狂赚了一笔钱。
在科举制度的细则上,张彦又拟写了一份科举制的操作守则,批量印刷后,颁发给各级官员观看。
当然,张彦在大力鼓励教育事业的同时,并没有忘记自己所处的环境,他一边紧密的联系刘表,一边让各军加紧训练,并且积极的将兵力布置在和袁绍的边界线上。除此之外,他还大肆鼓励民兵加强训练,以应对不时之需,一旦战争来临,张彦所统辖的势力范围内,所有的民兵便会全部派到前线去,一方面负责押运粮草,一方面做为战争储备,哪里防线薄弱,就直接由民兵进行补充。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又是一年过去了,河北的袁绍始终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样的和平景象,是张彦最希望看到的。
建安四年秋,九月,第一届科举考试正式举行,以县试为主,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数高达十万人。
张彦对这次科举考试十分重视,亲自主持这次考试,由他命题,然后交由锦衣卫带着十万份考试题分别在考试当天发给各县考生,以免出现舞弊的情况。
考试结束后,试题全部封存,然后再由锦衣卫将试题全部带到彭城,由张彦和其心腹以及幕僚进行批阅。
结果,十万人的考生之中,只有八千人通过了这次县里举行的科举考试。随后,张彦命人将通过考试的考生归籍入档,暂由司徒府进行保管,并着令各郡太守开始着手准备明年的郡试,而且将这八千名通过考试的考生公布天下,让他们准备明年的郡试。
第0章271大战阴云
冬去春来,张彦再次走过了平静的一年,建安五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到来了。
在过去的一年中,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由于大力推广了屯田,以及新修的水利工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粮食的产量又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形成了以淮南、徐州、豫州、兖州、青州等地为主的粮食主产区。
相较之下,河南、雍州两地的粮食产量虽然不如这五个地方,但也比以前的产量提高了一倍。
除此之外,金陵郡也迎来了谷物的大丰收,各地官员都勤勤恳恳的,经过五年的屯田,百姓丰衣足食,各地粮仓也都达到了满仓的状态,而新建的新丰、敖仓、合肥这三个主要的大粮仓,粮食也已经堆满了,差不多足够张彦三年的开支。
除了粮食得到了丰收之外,张彦一直奉行兵在精不在多的原则,手下的十几支军队,经过五年的严酷训练,都已经达到了精兵的原则。
而且,张彦的军队都进行了统一的装备,不论是武器,还是战甲,又或是战马,军装等,都是非常优良的。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战争,张彦可以说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正月十五这天,张彦在彭城举行了盛大的元宵灯会,亲自带着官员们,穿着便装,走出官衙,与民同乐,普天同庆。
张彦带着已经满五岁的儿子张瀚,在赵云、徐盛、许褚等人的簇拥下,走在彭城的街头。欣赏着街道两边的各式各样的花灯。一行人有说有笑的。别提有多高兴了。
张瀚经过一年半的学武筑基,身体发育良好,甚至比同龄人还要高大,如今的张瀚,已经长成一个身体强壮,皮肤黝黑的大孩子了,与一年半年那白皙、瘦弱的公子判若两人。
“爸爸,你看。那个灯可真好看!”张瀚拉着张彦的手,指着远处的一盏灯笼兴奋的说道。
张瀚终究还是个孩子,童心未泯,加上这一年半来,张瀚白天学武,晚上学文,时间都安排的满满的,基本上没有什么闲暇时光去玩耍。
看到张瀚皮肤黝黑,手掌粗糙,身体强壮。有时候张彦还真有点感觉对不起张瀚,毕竟张瀚还是个孩子。搁在现代,也只是上幼儿园的年纪,他却自私的将张瀚训练成文武双全的人,早早的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吃上了常人都难以吃到的苦。
不过,张彦也是欣慰的,毕竟学有所成,张瀚聪明好学,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在贾诩的眼里,是一个很不错的苗子。同时,张瀚意志力坚强,有区别于常人的耐力,而且身体发育良好,骨骼奇特,四肢发达,在赵云眼里却也是一个学武的好苗子。
每每想到这些,张彦的心里就好受多了。他是雇佣兵出身,从小就开始从事非人的训练,他明白那种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道理,他相信,他能做到的,儿子也一定能够坐到。
张彦一把将张瀚举了起来,让他坐在自己的肩膀上,一手扶着张瀚,一手指着那盏花灯说道:“你要是喜欢的话,我就买来送给你,怎么样?”
张瀚摇了摇头,说道:“爸爸,喜欢的东西,不一定非要拥有它的,再说,我喜欢的东西多了,爸爸难不成都要给我买下来吗?”
张彦听了,怔了一下,问道:“你这话说的,自己喜欢的东西,为什么就不能拥有?”
“贾师父说过,喜欢的东西,放在心里面做个念想就可以了,不一定非要拥有。一旦拥有了那个喜欢的东西,久而久之,反而自己就不会再喜欢了。贾师父说,这是人的一种**,必须要懂得节制。不懂得节制自己的**的人,是永远都成不了大事的人。”张瀚振振有词的说道。
张彦听了,哈哈笑了起来,道:“看来贾诩没有白教你,你倒是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不过,爸爸今天也要教给你一句话,如果你对某种东西喜欢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到了茶不思,饭不想的时候,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考虑把**宣泄出来了。不懂得宣泄自己**的人,也是永远都成不了大事的人。”
张瀚是个聪慧的人,听张彦这么一说,便是一番若有所思的样子,片刻之后,便对张彦道:“爸爸,你和贾师父说的都有道理,综合你们两个人说的话,我是不是可以认为,一个懂得如果控制自己**的人,就是一个可以成就大事的人?”
张彦听到张瀚的这话后,颇为惊讶,没想到张瀚还能从他和贾诩的话里悟出一些道理,这个智慧,应该不该存在只有五岁孩童的脑袋里。除非这个人是神童。
不过,片刻之后,张彦便恢复了镇定,自从张瀚开始学文、学武之后,总是会带给他某种惊喜,此时,他已经见怪不怪了。
于是,张彦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没错,不仅仅是**,任何东西,都要学会控制,要做到收放自如,等你再长大些,你就会逐渐明白的。”
张彦话音一落,便冲徐盛使了一个眼色,让徐盛去把那个漂亮的花灯给买了下来,直接送给了张瀚。
虽然张瀚说过不要,但是张彦看的出来,张瀚对这个花灯很喜欢,只是一直在克制而已。另外,张瀚也总觉得自己亏欠他什么,从小到大,自己似乎还从未送过儿子什么礼物,这个花灯,就当做是送给张瀚的第一个礼物吧。
果然,张瀚拿着这个花灯之后,登时喜笑颜开,开怀大笑,别提有多高兴了。
当晚,张彦等人在灯会上逛了很久,一行人有说有笑的,而且张彦也全部和徐盛、赵云、许褚等人兄弟相称。其乐融融。自不在话下。
戌时一刻。张彦带着儿子张瀚回到了大将军府,今天晚上,张彦给张瀚买了很多好玩的东西,童心未泯的张瀚别提有多开心了。回到府中之后,张彦亲自抱着张瀚回到了房间,看着他睡下之后,这才出来。
张彦正好回房,却没想到。一名锦衣卫慌里慌张的找了过来,直接递给了张彦一封密报,是雍州刺史钟繇派人送过来的。
张彦打开密报匆匆看了一番,眉头登时皱了起来,立刻对锦衣卫说道:“火速传司隶校尉贾诩、大司农陈群、廷尉张昭、光禄勋董昭、执金吾顾雍、虎威将军赵云、虎贲将军许褚、城门校尉徐盛到前厅议事。
“喏!”锦衣卫还是头一次见张彦如此紧张的神情,立刻应了一声,转身便走。
张彦带着密报,径直去了大将军府的大厅,静静的等候在那里。
约有一炷香的功夫,贾诩、陈群、张昭、董昭、顾雍、赵云、许褚、徐盛等人先后到来。等到人都来齐之后,张彦便朗声说道:“这么晚召集大家到此。实在有些过意不去,但是此事事关重大,还请诸位见谅。这是雍州刺史钟繇的密报,大家先传阅一遍吧。”
张彦让人将密报先交给了陈群,陈群看完之后,便一个接一个传阅下去,不过,许褚识字不多,徐盛根本不认识字,索性也就不看了,然后又由徐盛将密报还给了张彦。
“诸位都是我的心腹,对于此事,可有什么对策?”
雍州刺史钟繇密报张彦,占据凉州的军阀马腾、韩遂共起大军十万,突然袭击雍州,骁骑将军牛金已经率军前去抵御,将马腾、韩遂堵在了陈仓城外。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边马腾、韩遂公然造反,那边已经占据并州的袁绍,似乎一早就知道马腾、韩遂会进攻雍州一样,赫然派遣并州刺史高干,率军三万攻入了河东郡,河东郡兵力防守较为薄弱,各地闻风而降,唯有河东太守贾逵率领当地民兵死守郡城安邑,情势也十分危急。
为此,钟繇祈求派军支援。
贾诩首先说道:“马腾、韩遂突然造反,袁绍随之便进攻河东,这两者绝不可能是巧合那么简单,一定是袁绍勾结马腾、韩遂造反所致。属下以为,陈仓易守难攻,马腾、韩遂虽有十万大军,只要我军坚守不战,马腾、韩遂久攻不下,必然会退却,可以暂时先不用派兵救援,只需派使者知会牛金一声,让他原地坚守,不可与敌军野战即可。然而,河东兵力薄弱,若被袁绍军攻下,袁绍便会以河东做为跳板,向西可以进攻关中,向东可以进攻河南,其危害甚大,不得不救。”
陈群道:“属下与贾大人想法略同,事情分个轻重缓急,河东之危,必须火速支援。”
张彦听后,想了片刻,当即发出了调令,让虎烈将军太史慈率领第一军火速驰援河东,虎翼将军徐晃率领第二军进驻河内,虎贲将军许褚率领第四军进驻濮阳,虎威将军赵云率领侍卫亲军第一军驻防范县,徐盛则率领侍卫亲军第二军留守彭城。
张彦隐隐觉得,河东之战,很有可能只是他和袁绍进行大战的一个开端,而且握有四十万雄兵的袁绍,也绝对不会只对河东发动战争,很有可能还有后续动作,所以,他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防御工作。看来,建安五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在历史上,这一年是袁绍和曹操的官渡大战的一年。而今,他不仅要面对袁绍,还要面对已经依附袁绍的曹操。
随后,张彦让陈群开始着手准备粮饷,又传令势力范围内的民兵随时做好战争准备,让于禁、臧霸、张燕,也都充分做好防御准备,增强防御力量,增加巡逻队伍,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大战。
大战的阴云,已经开始渐渐在中原大地上笼罩,这一场生死之战,终于还是来了……
第0章272孤城安邑
昏暗的天空中笼罩着一层厚厚的阴云,大块大块的乌云,把天空压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