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大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魂断大明- 第1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让燕王在此立功,那时天下百姓自是对燕王感恩戴德,天下民心所向……只怕再削藩,恐怕就难了!”

    建文帝心知二人削藩决心坚决也劝不了二人,微微一皱眉头道:“削藩之事,莫如以后再议,眼下急退鞑子兵要紧!”

    “陛下,以微臣看,二位大人所言并非无道理,燕王虽没犯过错,但其内心尚且不知,若是朝廷为了抗敌恢复其兵权,若是燕王心生二心,兴兵造反,朝廷恐怕在仓促之间难以应对,况且这次天下擒王的事件,天下皆知,难保燕王不心生二心,况且北平诸卫俱燕王旧部,前些日子好不容易才将其兵权归回朝廷,此番一旦恢复其兵权,难不成这些旧部还道朝廷是怕了燕王,从此更加肆无忌待,到时再收回兵权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方孝孺待黄子澄的话音刚落,接过话头道。

    建文帝皱了皱眉头,神情颇有些犹豫不决,良久才说道:“三位爱卿所言具有道理,四叔之事,事关削藩大局,确需谨慎!“随即又对黄子澄道:”黄爱卿有何看法?“

    黄子澄没想到皇帝会向自己咨询,刚才瞧他望着方孝孺还道皇帝会问方孝孺,但此刻皇帝问话,不答是不行的,略一思索了一会儿,才缓缓的开口道:“以微臣愚见,眼下当务之急是先除胡患!”顿了顿又道:“朝廷虽不乏军事才能之人,但论起对抗鞑子兵,只怕没有人比燕王更加合适的人选,但如此一来,贸然恢复了燕王的兵权,唯恐一后难以节制,所以微臣愚见,皇上不如下道谕旨,以鞑子动用瘟疫为由,皇帝顾念叔侄情分,让燕王以及诸子留在燕王府,命其坐下大将奉命挥军北上抗敌。一来,可以抗击胡患,二来,有燕王以及诸子留守在北平,料来那些燕王旧部也不敢轻举妄动!避免了燕王生二心!“

    黄子澄刚说出了一个“叔侄情分“徐增寿便已瞧见建文帝微微颔首,到后来黄子澄连说了各种好处,徐增寿便知皇帝心意已倾向了黄子澄,慌忙凑道:”陛下,胡患乃是朝廷心腹大患,若不及时攻伐,恐怕生大患啊!“

    黄子澄回望了一眼徐增寿,道:“鞑子素来用兵残余,这次更是来势汹汹,刚才陛下所言,鞑子使用灭绝人『性』的瘟疫,徐大人极力怂恿燕王出兵抗敌,难不成是想让陛下背上杀叔之名吗?”黄子澄一语中的,直指建文帝的心境,徐增寿顿时语塞,他千算万算,偏偏没把建文帝的心境算进去,建文帝最为担心的便是担负这杀叔的恶名,自己偏偏没有将这个局面算进去,一时反驳不得。

    齐泰见状,慌忙上前凑道:“黄大人所言极是,眼下鞑子以瘟疫攻城,实乃非同小可,燕王乃千金之躯,岂能前往,若是一旦战事不利,危急生命,只怕陛下难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啊!”

    齐黄二人的一番言语起了作用,建文帝心有所动,而黄子澄的“背负杀叔之名“与他的心思也较为符合,毕竟燕王是自己的四叔,一旦四叔死在战场上,自己或多或少脱不了莫须有的嫌疑。

    建文帝用赞赏的燕王望了望趴在地上的齐黄二人,眼珠子一转,扭过头对方孝孺道:“方先生觉得齐大人,黄大人所言如何?“

    方孝孺自建文帝登基以来,便极力主张削藩,眼下诸王已除,唯独留下实力雄厚的燕王,生怕皇帝一时心软放了燕王,此刻听齐黄二人言语,大有削藩之意,一颗心早已同意了,同建文帝如此问,慌忙道:“二位大人所言,句句在理!“

    建文见三位大臣亦都赞同此事,便下定决心道:“既然如此,便依此计而行,不过这次鞑子显然是有备而来,如此抗敌还望三位爱卿妥当计较!“

    三人相视一望,面『露』喜『色』,纷纷跪地直呼:“陛下请放心,臣等定当会竭尽所能!”

    建文帝挥了挥手,齐黄方三人会议,纷纷跪安行礼,不久便出了大殿。待三人身影消失不见,建文帝才轻轻的叹了声,目光望着紫禁城外的日落,喃喃道:“杀叔之名,是万万不可背负的!”

    白天,燕王府。

    朱棣趁着脸居中而坐,两侧分别是燕王府的一干能成,萧琴坐在道衍的身边低着头把玩着手中的飞鸿剑,脸上的神情颇为安逸。

    “军师!”朱棣趁着脸打破了沉默,“眼下如何是好?”

    道衍停朱棣问话,微微皱了皱眉头,神情颇有些犹豫,正欲答话,忽听得坐在萧琴身边的大将张玉站起身道:“嗨,这有什么好打算的,朝廷这么做,无非是不放心王爷,依我看,干脆王爷趁着这次鞑子攻城的千古良机,挥兵南下得了!”张玉今年五十六岁,曾是北元枢密知院,元亡后从走漠北,于洪武十八年降了大明,后从大军出塞,至捕鱼儿海,以功授济南卫副千户,后履次升迁,最终调到了燕王帐下。张玉文武双全,有勇有谋,且又十分忠心,所以颇受朱棣信赖。

第11卷 467章:最佳人选

    道衍停朱棣问话,微微皱了皱眉头,神情颇有些犹豫,正欲答话,忽听得坐在萧琴身边的大将张玉站起身道:“嗨,这有什么好打算的,朝廷这么做,无非是不放心王爷,依我看,干脆王爷趁着这次鞑子攻城的千古良机,挥兵南下得了!”张玉今年五十六岁,曾是北元枢密知院,元亡后从走漠北,于洪武十八年降了大明,后从大军出塞,至捕鱼儿海,以功授济南卫副千户,后履次升迁,最终调到了燕王帐下。张玉文武双全,有勇有谋,且又十分忠心,所以颇受朱棣信赖。

    朱棣皱了皱眉头,张玉乃自己的心腹爱将,平日里也对自己忠心,唯独『性』子急切了些,他小声喝道:“不得胡言『乱』语,朝廷的大事,岂是你我等在此胡言『乱』语得!”

    张玉平日里也不将谁放在眼里,唯独怕朱棣,这会儿听他呼喝,慌忙一缩脖子,不敢再言语,嘀咕了声道:“本来就是吗?”朱棣瞪了他一眼,他也不在意,恨恨的坐了下来,朱棣待他坐下,方才扭过头对道衍道:“军师有何看法?”

    朝廷的圣旨一到燕王府,朱棣便让道衍看得个明白,此刻他思量了一番,心中已有了些许眉目,方才想答话,不料被张玉这么一闹,差点忘记了,这会儿方才小心的道:“鞑子攻城只不过是三日前的事情,朝廷此刻以当今皇上顾念叔侄情分的缘由,不让王爷统领兵权,以老衲的愚见,朝廷对王爷仍旧有相当的顾忌,若是老衲猜的不错的话,朝廷定是怕王爷一旦夺了兵权,再二心,难以节制!”

    众人点了点头,显然道衍分析的极为有理。

    朱棣点了点头,道:“如此这般,本王该当如何?”

    道衍一阵沉『吟』,道:“朝廷虽对王爷有所顾忌,但眼下鞑子兵犯境,多少对对王爷昔日的军功还是有所肯定,正是如此,才让王爷遣派大将抗胡,眼下王爷无需担忧,以朝廷的圣旨来看,朝廷倒是想先除了胡患方才对王爷动手,王爷此刻要担心的派遣谁去抗胡?”

    “这个还用说,自然是我了,这些年我和王爷东征西讨也打了不少仗,区区万余名的鞑子兵,还不够我杀的!”张玉不待道衍把话说完便一拍胸口站了起来道。

    朱棣眉『毛』一挑狠狠的瞪了他一眼,张玉瞧朱棣面显怒『色』,慌忙嘻嘻一笑,道:“一切听王爷的,末将是瞧那群鞑子太过放肆,简直不将我燕王府放在眼里,心中气不过这才胡言『乱』语的,还望王爷莫要生气!”

    朱棣狠狠的瞪了张玉一眼,心中虽有火气,却发作不得,唯有苦笑了声道:“军师看本王派谁去合适呢?”

    道衍细细思索了一番,道:“老衲听闻,这才鞑子成朝廷削藩之际,大举进攻山海关瞧情景定是有备而来!”

    “不错,本王亦听闻,这鞑子居然妄想以惨无人道的瘟疫来攻破山海关,山海关守将宋忠前日已受了箭伤,眼下守城的是前些日子包围燕王府的都指挥使谢贵,和一批奉命擒王的武林好汉!”说起战事,朱棣双眼立马大放光彩。这个年纪三十九岁的王爷,自十一岁就藩以来,经历的战事何止百余场,早已是身经百战,若非眼下被囚禁在府内,只怕早已冲入了山海关杀他个片甲不留。

    “是了,如王爷所说,鞑子这次看来对山海关是志在必得,但又不想费一兵一卒,如此鱼和熊掌兼得的好事自是痴心妄想了,不过鞑子这次以瘟疫来攻城,来头不小,以老衲的愚见王爷须当派遣一位智勇双全,且武功高强之人前往山海关抗敌!”道衍说到这儿,目光有意无意的在萧琴的脸上瞟了一眼。

    朱棣会意,微微一笑,道:“那军师之意,派遣谁合适呢?”

    道衍望了一眼萧琴,道:“论起起智勇双全,身经百战张将军本是最佳人选,但张将军身兼八百死士的重任,岂能随意离开王府,眼下朝廷虽执意抗胡,但府外的张谢二人的大军丝毫没减少,故而,张将军不能离开燕王府半步!”

    众人点了点头,就连张玉也点了点头,好一会儿问道:“那依军师之意,派遣谁呢?“

    众人瞧道衍目光有意无意的朝萧琴望去,纷纷扭过头朝萧琴望了去,萧琴似乎有所察觉,缓缓的抬起头,见众人目光落在了自己的脸上,心中一慌,道:“不会是我吧?“

    “不错,就是你了!若是别人我张玉还不服呢,你萧兄弟有勇有谋,武功更是高人一等,更为难得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我张玉对是你十分佩服!”张玉这时抓着萧琴的手哈哈大笑道。

    萧琴一阵好笑,心道:“这点破事给吹大了,想不到古代人也有吹牛的喜好!“张玉见萧琴脸上阴晴不定的变了好几变,疑道:”怎么,萧兄弟你不愿意?“

    “张大哥说哪儿的话,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我萧琴义不容辞的事情,只是……?“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萧兄弟用词倒是听新意,这词我喜欢。张玉呵呵一笑道。

    萧琴一阵苦笑,心道:“不好,错用孙中山先生的口号了!“

    朱棣到没有张玉的那般心思,听萧琴面带忧『色』,关切的问:“萧兄弟可有何疑难之处?“此刻他喊萧琴萧兄弟自是将萧琴看得极重,眼看他面『露』难『色』,忍不住问了出来。

    萧琴心中却暗暗叫苦:“他虽来自二十一世纪,但对于带兵打仗,他自问没这个能耐,眼下让他带兵抗敌,岂不是羊入虎口,受二十一世纪电视剧影响,在他的眼里,这个时候的鞑子兵既凶横又残暴,见人就杀,其凶残的程度不亚于侵华战争的小日本!”

    道衍和他交往最久,破知晓他心思,这时微微一笑道:“二弟必不惊慌,以老衲看这次的鞑子兵既然以瘟疫攻城,料来也不会有大举的进攻,况且这次二弟奉命前往山海关一同前往的还有郑和郑将军!以郑将军的多年参战的经验,料来平安无事!”

第11卷 468章:失踪

    ………………… 深夜,山海关城楼。

    “将军……?”一个身材高大的参将慌慌张张的冲进了谢贵的将军府。

    “什么事?”谢贵沉着脸道。

    “鞑子又开始往城楼上抛死尸了?”参将语音颤抖道,显然经过昨夜的一晚上的死尸大战,这参将已经开始恐慌了。

    “慌什么!”谢贵喝道,从将军府走了出来,沉着脸。

    那参将从地上爬起,神情颇为紧张的望了一眼谢贵,颤抖道:“将军已经两日了,该怎么办,再这么下去,只怕全城都要感染上瘟疫……?”

    “胡说什么?”谢贵一声暴喝,那参将吓了一大跳,神『色』也开始恢复了过来,刚才的这几句话乃是军中忌言,方才不过是被鞑子不断抛上来的死尸给下糊涂了,才蹦出这么句“大逆之言”来,此时亦知不妥,脸顿时红了几分。

    谢贵似乎看透了参将的心思,没再责骂,皱着眉头沉思了一会儿,低声道:“抛了多少?”

    参将听谢贵语气柔和,没有怪罪的意思,吁了口气,这会儿神态恢复了冷静,抱拳道:“回将军,比昨夜还多了二十具!”

    谢贵脸『色』一沉,心道:“看来这鞑子还当真是惨无人道!”暗骂了两声,心知此刻不是辱骂能解决得了的问题,微微一沉思,猛的转过身道:“去城楼上看看!“语气毋宁质疑。

    “可是,这……?“参将犹豫着说了句,夜『色』下见谢贵目光一寒,到嘴边的话,没敢再说出来,微微一点头,道:”是!“说完,率先在前面带路。

    …………………………………………………………………………………………

    二人穿过几个长廊,便来到了城楼,城楼下数千名鞑子正蒙着面,借用爬梯和翘板不住的望城楼扔死尸,数丈外鞑子大营灯火通明,来回涌动的鞑子兵浑然不『乱』,忽然,过不多时,鞑子千余名鞑子负石报木,却不知要干什么。

    这时,听得响动,陈文琦、赵九阳、慧空等人也城楼来观敌,见鞑子兵人人身负重物,均大『惑』不解。赵九阳道:“这鞑子到底想干什么?好端端的人人背负重物干嘛,若是是死尸的话,背负在身干什么?“陈文琦皱着眉头沉思,想了半响,也猜不出鞑子的用意,千余人背负了半刻,又见数百人牵着马匹,背负着似柴火的东西,纷纷堆在每个帐篷的门口,似乎要焚烧什么一般?

    赵九阳忽然嘻嘻一笑,扭过头对陈文琦道:“难道是鞑子攻城不下,想玩什么建筑高台焚烧拜祭天地,求老天爷保佑不成?”说完自觉得好笑,哈哈笑了起来,笑了几声,眼看众人全无反应,脸上一红,不再言语,扭过头朝鞑子望去,但见此刻又来了千余名鞑子兵,这次居然是人人舞动着长楸铁铲,在每个鞑子的帐篷外开挖了起来。

    赵九阳看了许久,实在看不明白,嘀咕道:“难不成是鞑子明知攻城无望,集体活埋不成!”说完又觉得自己的想法实在好笑,不由得低声笑了起来。

    众人望了一阵实在不明所以,谢贵皱着眉头思索了一阵,方才叹了声摇了摇头,转过身来,恰好这会儿一个死尸落在众人跟前,包裹的布料经过撞击,这会儿全部散开了,淡淡的月光下,那死尸面目全非,漆黑的身体散发着阵阵令人作呕的恶臭,众人虽是胆大之人,这会儿瞧到这副神情也微微变了变脸『色』,谢贵微微皱了皱眉头,好一会儿方才扭过头对那参将问道:“快去找个郎中来瞧瞧,看是不是一品红的毒『药』!”

    那参将本被这个残像吓的双腿发软,这会儿好不容易回过神来,听得谢贵的呼喝声,慌忙应了声,冲上了城楼,谢贵瞧他迭迭倒到的慌张样子,不由得朝陈文琦望了一眼,二人脸上均一丝忧『色』一闪而过。

    不多久,一个上了年纪的郎中战战兢兢的跟在了那参将的身后朝谢贵走来。参将面带忧『色』的走到谢贵的面前双拳一抱拳道:“将军,郎中带到!”说完后退了一步,那郎中慌慌张张的从参将的身后站了出来,冲着谢贵战战兢兢的道:“小的叩见将军!”。

    谢贵眯着眼望了一眼郎中,然后有些怀疑的望了一眼陈文琦,陈文琦瞧谢贵神『色』有异,忍不住关切的道:“怎么了,将军?”

    众人本目光落在了那郎中的脸上,这会儿听陈文琦如此一问,纷纷扭过脸来朝二人望来,赵九阳疑『惑』的道:“陈师兄怎么,有何不妥么?”陈文琦没说话,目光盯着谢贵,谢贵也没答话,片刻,脸上一沉,冲着面前的参将喝道:”军中的郎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