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唐朝的大军两面受敌,既要进攻新罗的土地,还要防御大祚荣所率领的联军的进攻,所以并不能全力以赴,所以新罗的日子还勉强能够支撑下去。
可是没想到过了些日子,新罗王金法敏便听到了李显统率大军出征北方的消息,当时便有部将提出来,要金法敏小心一些,因为李显可不是一般人,此人生平大小数百站,从未有过一败,乃是大唐真正的战神,这样的人出征北方,说不准真能对北方造成很大的压力,甚至会扭转战局。
然而金法敏却对这样的言论很是不以为然,因为他并不相信李显作为一个处在承平时代的大唐太子真的会有什么作战能力,往昔那些所谓的战绩肯定是大唐人向他脸上贴金,所以才会被吹嘘的如此传神,像这样的年轻人如果真的到了战场上,一定会像之前那个叫做武懿宗的贵族那般,对自己人血腥残忍,对敌军却是望风而逃。
所以,金法敏认为这个大唐太子虽有二十万大军,可是恐怕在当真遇到契丹的大军后,连半个月都挡不住对方,甚至他还推测待得李显灰溜溜的还朝之后,大唐天后武媚一定不会放过他的,绝对会乘机对李显进行打压,甚至还有可能会废掉李显的太子地位,而李显也必然不会就这么屈服,所以双方的内争乃是势之必然,而这样自然更加有利于他们的“大业”。
可是没想到过了没多长时间就听到了李尽忠大败的消息,这让金法敏的心中顿时变得有些着急起来,因为契丹的战败意味着他之前的估计是错误的,这个大唐太子的确不俗,竟然能够将李尽忠打得大败并且俘虏,这将有很大的可能对他的这次联盟造成威胁。
随后李尽忠和孙万荣的先后死去更让金法敏心中震撼,因为他自忖以契丹的战力,就连他的新罗倾国之力也很难与之相抗,如今这么强大的契丹被灭,意味着他们的联盟失去了一支制衡大唐的力量。
“好在我还有大祚荣的盟军力量,相信以大祚荣的武艺和韬略,定然能够抵挡住李显的进攻,只可惜这样一来,恐怕我军将会面临薛仁贵大军更多的压力,不过相信只要再等上几个月,等到大海人皇子打败倭王、统一倭国之后,我们就会再多一支盟军,到时候倭国水军重新断开唐人的海上交通补给线,到时候最起码在熊津州都督府的这一支力量会被我军占领,之后我军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与倭国合作,共同出兵对付薛仁贵,统一三韩之地的梦想还是有很大可能会实现的。”
金法敏的目光中充满着自信,认为自己这一次的判断一定会正确,因为谁都能看得出来,那大祚荣虽然年轻,可却也表现出了雄才大略的一面,无论是武艺还是谋略,就算是李尽忠和孙万荣这两个家伙加起来,都未必会是此人的对手,这样一来,在这人的统率之下,李显哪有那么容易会取得胜利?就算是真的会败,估计至少也能够坚持半年以上,而只要到了那时候,估计倭国的战争早就会结束了,自己统一了三韩地区,再加上倭国的相助,相信到那时,就算是大唐有五十万大军,也只能是望洋兴叹吧?
可是令他震惊的是,时间过了还没有半个月,他就听到了一则消息:“禀告大王,大事不好了,联军,联军战败了,大祚荣盟主在战败的途中突然被两名近侍刺杀,那两个近侍的武艺也极为不凡,虽然比大祚荣略差一些,却也只是一线之差,再加上猝然袭击,大祚荣不备,所以,所以,大祚荣被当场斩掉了头颅,含恨身死……”
“什么?”听到这个消息,金法敏顿时大惊失色,然后问道:“联军的情况如何了?虽然大祚荣死去,然则如若在联军之中再选出一名领袖,合力对抗唐贼,也不是没有希望,最起码如果顽强死守的话,也一定能够坚持个一年半载,而只要能够坚持半年,我们就能有希望……”
金法敏如同时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一般,喃喃的说道。
可是没想到那名负责传讯的探子苦笑着说道:“在斩杀大祚荣的同时,唐军便对溃散的联军将士进行追杀,这一路追杀下去,就有三万余人被杀,后来当那些联军将士赶到粟末部的大营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的大营早被唐军占领,这些将士们看到他们的家眷被控制住,全都选择了投降,后来这些人又奉命征讨联军各部,现在大祚荣的所有联军全都投靠了大唐……”
“这,这怎么可能?怎么会这样?”金法敏闻言,顿时感到胸中如同被一柄重锤狠狠砸中了一般,猛的喷出了一大口鲜血,然后整个人一阵头脑发晕,竟倒在了地上……
“陛下,陛下……”所有人看到这一幕,顿时大惊失色,连忙将金法敏扶起,片刻之后,金法敏在紧急抢救之下缓缓醒了过来,然而整个人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那种意气风发,虚弱而缓慢的说道:“这究竟是为何?真是天不佑我新罗!李显,李显,我好恨……”
在这之后,金法敏就像是失去了魂魄一般,整日里长吁短叹,忧虑不已,竟然因此而生了一场大病,不出一个月便含恨死去,据说在临死之前,金法敏口中还兀自喃喃的说道:“李显,李显,我好恨……”
金法敏死后,被追谥为文武王,由其子金政明继承王位。
“诸位,虽然契丹和粟末部联盟先后战败,然则我相信,我新罗得自上天庇佑,经过了无数风浪,这一次一定也可以安然无恙,我等只需坚持半载,定然会迎来一股强有力的臂助!诸位将士,列位臣工,大家一起团结起来,度过我新罗最为难的时期!”
新任的新罗王金政明犹然没有丧失信心,看起来反而有些疯狂,对着三军将士大声喝道。
第340章国之柱石
对于李显这一次迅速平叛产生的影响,李显并没有怎么关注,他命部将刘幽求、张威、刘斐等人统率数万骑兵前去支援薛仁贵,又命张德玉将截获的契丹、粟末诸部的粮草运送到薛仁贵军中,同时又给薛仁贵写了一封信,交代了一些情况,同时再给郭元振留下了足够的人手后,便率领剩余的近十万人马返回洛阳。
其实李显完全可以顺势而为,与薛仁贵合作,将新即位的金政明也一道收拾了再返回洛阳,然而李显一方面考虑到朝廷空虚,自己长期不在的话也不好,尤其是高宗病重,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撒手人寰,他作为人子,自然要在病床前尽孝,更何况他那位弟弟李旦如今也被武后从前线紧急调回,这其中当然也有让李旦床前尽孝的意图,但是自然也有其他的深意。
而对于武后的意图,李显自然也很清楚,所以他才要紧急返回,一方面是要堵住他人之口,另一方面也是要阻止武后的图谋。
由于李显心中急躁,也由于将士们获得大胜,士气高涨,所以行军的速度很快,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李显所率领的先头部队就赶到了洛阳。
为了能够获得朝野上下的同情,这一次李显是高调入城,他早就派人通知朝廷,将自己返回洛阳的时间提前告知。
这样一来,迎接李显的队伍自然是人山人海,许多百姓都是自发的敲锣打鼓,前来迎接他们英明神武的太子殿下。
“呵呵,这一次太子殿下大破契丹和粟末部,以雷霆之势平定了北方叛乱,彰我大唐雄威,狠狠地教训了那些敢于贼子的嚣张气焰,实在是大快人心。”
“是啊,太子殿下英明神武,令人不禁想起了太宗文皇帝,这可是我大唐之福啊,这么多年了,我们忍受契丹等北疆各部的诸多侵凌,今日总算是扬眉吐气,为我大唐百姓出了这一口气。”
“没错,太子殿下在面对李尽灭那厮时说的话非常对,为何契丹人能够杀我大唐将士百姓,而我大唐人却杀不得那些契丹俘虏?他们契丹人是人,我大唐人便不是人了吗?若是放任杀害我大唐军士百姓的凶手而不管,我大唐再强盛又有何用?嘿嘿,像太子殿下这般回护我大唐百姓的,可实在不多见。”
“呵呵,这也正是我大唐太子的英明之处,自从有了太子殿下这一次,相信日后我大唐的百姓,尤其是我等这些商人,即便是到了海外,也绝不敢有人会受欺辱了,这对于我等来说,可是多么一大笔的恩惠?”
……
无数人怀着崇敬的神情,向着远处眺望,并且不断地对李显进行着各种赞誉,夸赞李显立下不世之功,回护百姓之意,而对于李显坑杀契丹俘虏之事,却没有一人表示反对。
这,就是民心民意,老百姓能够切切实实的感受到,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那些对他们好的,他们自然会衷心的拥戴。
就像是李显,纵然坑杀了无数的俘虏,然而却是出于一番维护百姓和大唐尊严的本意,所以被那些百姓所理解,根本没有任何人对此表示质疑。
过了片刻,突然见前方烟尘大作,前面眼见的人看见,在烟尘之中,无数的兵马快速赶来,当先一人一身银色甲胄,胯下火红色的战马,满脸英气,正是他们期盼已久的大英雄,这一次欢迎仪式的主角,皇太子李显!
“太子殿下到了。”那眼尖的人立刻大声呼喊道,脸上的兴奋没有丝毫的掩饰。
在听到这句话后,所有的人全都拼命地向前挤去,想要第一时间看一看这个帝国的大英雄,他们心中最为尊敬的太子殿下的身影。
“有劳诸位百姓前来迎接,本宫受之有愧。”李显对着前来迎接的所有人拱手行礼,大声说道。
“太子殿下说的是哪里话?太子殿下受命于危难之际,仅仅四个多月的时间,就歼敌二十余万,彻底扫平了威胁我国北疆一年有余的叛乱,避免了更多百姓陷于战火之中,这样的惊天战绩,足以证明太子殿下乃国之柱石,我大唐新一代之军神,太子殿下立下如此大功,我等只是迎接一下,又不用到前线拼杀,说甚有劳不有劳的?至于受之有愧之语,太子殿下更不必如此,如若连太子殿下都受之有愧,这天下间还能有几人不受之有愧的?”
一名须发皆白的老者颤抖着胡子,朗声说道,一双眼睛里全都是崇敬。
周围其他人也全都附和,纷纷称赞老者说的十分正确。
李显却是郑重说道:“此事吾虽然也颇有微功,然则这一战若说功劳,当是那些为国奋死拼杀的战士,经此一役,有多少人勇士血染疆场,再也无法回故土看一眼,这些人,才是我大唐真正的英雄,我们虽然赢取了战争的胜利,换取了天下的安宁,然而却不能忘记那些为了换取我们和平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们!”
李显说这一句,所有的人都没有反对,他们也都沉默了下去,只见那老者也是满脸泪水的说道:“不瞒太子殿下,此一役,小老儿那幼子便在军中,围攻李尽忠那一战,为了掩护战友而殒身,虽然犬子死了,但是听到太子殿下这句话,小老儿也都替死去的犬子感到欣慰,太子殿下没有忘记那些战死者,大唐没有忘记那些死难者,他们为了保护我大唐社稷的安宁而死,也算是值了。”
老者说完这一番话,周围的人全都对他投来由衷的敬意,李显也不例外,他连忙握住那老者的手,感动的说道:“老人家,你这一句话足见对我大唐的一番赤胆忠心,不过令郎之死也实在是一件憾事,请老人家放心,我绝不会忘记他们,不仅如此,我也决不允许那些英雄们的家眷会受到任何不公正的待遇,我这就向父皇上本,要求对所有为国死难者的家眷再加厚抚恤,决不能让英雄们走的不放心!”
“太子殿下这番话,小老儿相信,只不过这几年,太子殿下对于军户的待遇已经提升的够优厚的了,不必再提升了,否则的话,不知道又要让百姓多交多少租税,为了一己之私,而夺他人之利,小老儿心中不忍。”
“呵呵,老人家,你这样宅心仁厚,实在是我大唐之福啊,请老人家放心,本宫保证不会提高税收,只是用我宫中节省下来的财物来抚恤那些死难者。”李显看向老人,一脸柔和的说道。
第341章坑的对不对?
李显那一番话显然是打动了无数人,直到他离开之后,所有的人还都远远的看着他的背影,驻足良久之后方才散去。
然而在随后的朝议之中,却是对李显这一行的功过展开了一场空前激烈的争吵。
在为李显叙功的时候,中书令薛元超突然跳出来,大声说道:“天后娘娘,微臣认为此次不该为太子殿下叙功,虽然太子殿下确实大败契丹和粟末部联盟,平定了北方叛乱,然则太子殿下在这期间却滥杀无辜,尤其是坑杀降卒,此举无疑是有干天和,更无法展示我大唐宽厚之道,严重破坏了我大唐在各部族中的形象,昔日薛仁贵在平定铁勒叛乱之时坑杀降卒,犯了军纪,陛下虽然予以宽宥,却也没有叙功,只来了个不功不过,如今太子殿下之影响尤为恶劣,所以微臣认为,这一次即便不对太子殿下予以降罪以数宽容,根本不能再为叙功。”
“嗯,薛卿此言有理,诸位爱卿以为该当如何呀。”武后的凤目扫视了一眼群臣,然后皱眉问道。
却见大理寺少卿狄仁杰躬身说道:“天后娘娘,微臣以为薛相此议不妥,请天后娘娘想一想,两军作战,讲的是你死我活,正如在外行走之时,遇到一头野狼,此时生命遭到威胁,哪里能讲什么宽厚?若真是心存宽厚之意,恐怕除了自身遭遇横祸之外,根本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坑杀战俘确实不合理,然则我等也要看一看,那些战俘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之前肆意坑杀我大唐军士百姓,彼时薛相没有为我大唐百姓叫屈,后来我大唐将那些犯下而行之人予以处置,薛相却是如丧考妣,微臣倒是好奇了,薛相到底是我大唐之臣,还是契丹或者靺鞨之臣?对于贼子讲仁义,对于恶狼讲善行,这样的话说起来是不是有些迂腐可笑?微臣好像是看到了另外一个宋庄公啊。”
其实狄仁杰一直以来以中立派的面目示人,没有接受过东宫和武后两方任何一方的拉拢,即便是李显对他有过恩情,动用关系提拔过他的官职,他却也是不假辞色,并且最近还对武后处理的一些政事表示过赞扬,很明显是释放出了一丝的善意,可是今日突然说出了这么一番朕对后党重要成员薛元超的话,实在令人感到有些意外。
他作为一名直臣,一向不喜牵涉党争,所以在朝堂上两派相争之时几乎从不说话,可是今日突然说出了这么一番话,并非是针对党派之争,而是实在对薛元超的话无法忍受。
在他看来,这薛元超所说的话实在有些过分,太子李显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哪能就这么凭着两句话就被一笔抹去?更何况所谓的坑杀战俘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根本无法和李显立下的大功相提并论,而之前李显坑杀战俘之时的那些言论也都流传开来,不得不说,竟然是深得狄仁杰之心。
也正是因为这样,狄仁杰才不顾嫌疑,大胆的驳斥薛元超的荒谬言论。
可是没想到薛元超却从此记恨上了狄仁杰,将他列为东宫党羽,并且寻找机会不遗余力的打压,竟然将狄仁杰彻底逼向了李显一方。
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了,然而目前,薛元超却是厉声喝道:“狄仁杰,你可知道你方才说的是甚?我大唐乃是礼仪之邦,讲的是以德报怨,要怀有一颗仁爱包容之心,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我大唐才会得到周边各族由衷的尊敬,可如今太子殿下不讲信义,坑杀降卒,这将会大大降低我大唐的信誉,以后还让各邦国部族如何相信我大唐?我们得到的是一时之利,失去的却是长久的信誉,这样对我大唐来说,可谓弊大于利,这样的事情,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