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娇百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千娇百宠-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顾枫与她一胎双生,自幼心意相通,适才正自鸣得意一时不觉,此时静下心来,便领会到顾婵担心何事,直言道:“放心吧,靖王才不是那等小肚鸡肠、任人唯亲的,若不然幽州卫也不会这般威名远播。”
    顾婵也就不再避忌:“他如何用人,你也不过道听途说,哪里做得准的。”
    “远的不必说,近的只说少鸣哥,冯家与我们家修了二十年通家之好,如今又结了亲,靖王要是忌讳这些,冬月之后就得寻个由头把他从擒孤山赶回来,哪可能让他立下战功,又带同进京封赏升官。”
    顾枫越说越有兴致,愈发滔滔不绝起来。
    “再说了,靖王自己也是天纵奇才,他八岁时初上战场,十二岁时已统兵做主帅赢下第一场战役,十六岁到幽州就藩至今,八年里可是战无不胜,把大殷的边境层层北推,将前朝丢给蒙古鞑子的大好河山逐一收回。小爷我既然要投军,那就得跟着这样的人,才能出息。”
    顾枫说得口渴,便停下抿几口茶,再次叮嘱道:“这件事情我自己会寻机会跟爹说,你可别先透露出去。上元那天的事情我会安排好的,你什么都不用管,到时候听我的就成。”
    说罢,撂下青瓷茶盏起身离去。
    顾婵兀自望着他背影发呆,她从不知顾枫对韩拓如斯崇拜,简直当成了偶像一般。只是她不明白,既然如此,韩拓攻城时,为何他还要死守城门、以身殉难,直接大开城门,投向新主岂不更好?
    这样一来,顾婵忽然间改了想法,不再认为顾枫进入幽州卫有何不好,至少他不会再和韩拓对立,也就不会身死。
    朝堂之事,她根本不可能插手,又谈何改变呢。
    总不能修书一封给姨母,说她的眼中钉五年后会起兵谋反,请她先下手为强。顾婵想到宁皇后平素威严的模样,只怕自己真这般做,姨母不但不相信,还会从京中派来教养嬷嬷,监管她谨言慎行,切莫混闹。
    不过,这些毕竟是遥远之事,眼下急迫的,还是宁氏的病症。
    *
    正月十五上元节,同时也是顾婵顾枫姐弟十三岁的生辰。
    他二人年纪不大不小正尴尬,自是不会做寿广宴宾客,只邀请各自好友小聚。历来男女七岁不同席,因此顾枫与寒山书院中的书友在退思堂论诗比武,顾婵则与一众闺女在花园里围炉赏梅。
    到得晚间,外客离去,自有家宴,不必细说。
    寿星总有特权,顾枫是男儿不论,身为女子的顾婵因这一日特权,总能顺利出门,在京师时从未缺席过上元灯会,来到幽州也不例外。
    顾婵按事先商量好的,借口掉了手帕,差使碧落走回头路去寻,自己歇在相熟的笔墨铺子别样居里等候。
    碧落前脚拐过街口,顾婵后脚便钻入店铺后院,顾枫早已在此,递上一套男装叫她换过。顾婵依言改装,之后便跟着顾枫上了一早雇定的马车。
    车上再无他人,顾婵坐在车内,顾枫驾车,出了永定门,冒着风雪,沿官道一路向南,平顺地行出四十里地。
    顾枫在京中时是七皇子的伴读,每年秋荻都会随七皇子一起伴御驾前往围场,到幽州后也试过与书友往燕山打猎。
    大抵因经验丰富,他将两人出行的事宜都安排得十分周到妥帖,比如提前准备了路引,还在马车里铺上厚厚的裘皮毡垫,并放置了羊毛毯与手炉,给顾婵取暖。
    不过,再周全的计划也防止不了意外发生。
    官道上每隔二十里设一驿馆,他们计划连夜赶路,并不打算投栈住宿,可经过第二个驿站后走出大概二里地时便遇上了一桩难题。
    官道在此一分为三,路旁无石碑标示,三更半夜也无他人途径。
    顾枫只好策马折返,回驿馆处问路。
    到达时正临子夜时分,顾枫让顾婵等在车中,自己往馆内问询。
    走至院中,与一名蓝衣少年擦肩而过,少年手中高举竹竿,竿上盘着长串大红鞭炮。
    顾枫当时未多留意,可待他与馆中杂役问妥路线出来,停在院外的马车竟不见了踪影。
    顾枫心惊肉跳,抓住一旁兀自放着鞭炮的少年,问道:“你看到我的马车了吗?”
    少年嘿嘿直笑:“跑了!那笨马胆子真小,听两声鞭炮声就撒腿跑了,哈哈哈……”
    笑声戛然而止,顾枫一拳将人打晕。
    他心急如焚,再也顾不得什么礼貌,去马厩里牵了不知是谁的马出来,飞身上马,狂奔追赶。
    套在马车上的是他精挑细选的千里名驹,哪里是随便一匹马能够追赶得上的。
    到了三岔路口,顾枫下面,想从车轮印看出马车往哪一条路上去了,奈何雪下太大,不过片刻积雪便将痕迹掩盖得一干二净,竟是什么都看不出来。
    顾枫再无办法,他从未受过此等挫折,焦急、担心、愤懑、自责、无措,种种情绪一起涌上来,蓦地跪倒在地,厉声嘶吼起来。
    顾婵此刻可谓肝胆俱裂。
    那受惊的马儿不顾一切地全力奔跑,马车一路狂颠不止,顾婵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好几次被颠得狠狠撞上车壁。
    她觉得自己应该下车,可根本下不去,坐在车中,又担惊受怕,不晓得何时便会被抛出车外,届时就算不粉身碎骨,也得断手断脚、面目全非。
    正不知如何是好,车突然停住了,顾婵来不及细想,立刻抱着手炉跳下马车。
    大雪鹅毛一般飘落,冷风呼啸着刮在脸上,刀割一样的疼。
    下了车处境似乎也不妙,可马儿一点也不体贴,不等她做出反悔的决定,抢先撒开四蹄再次奔跑起来,一溜烟消失无踪,只留下顾婵孤零零一个。
    她借着积雪的反光打量四周,除了白茫茫一片再无其他。
    顾婵完全没了主意,眼泪汩汩地往外冒,受了惊吓的后遗症也显现出来,浑身颤抖,手脚发软,再站立不住,扑通一声跌坐在雪地里。
    也不知过了多久,她哭够了,突然意识到不能坐以待毙,想要站起来,才发现身体早已冻僵,动弹不得。
    雪渐停歇,泼墨的夜空里升起一轮皎白的圆月。
    没有新炭加入,手炉渐渐冷却,唯一的热源不再,只剩下渗入骨髓的寒冷。
    遥遥有马蹄声响,顾婵转动僵硬的脖颈,勉强抬起头来,泪眼婆娑中,只见一人一马疾驰而过,顷刻不见。
    对方也许根本没有看到她。
    希望落空,顾婵垂下头,依旧是那抱膝而坐的姿势。
    大概今日便要冻死在这里了,只是不知这一次自己是真的死了,会踏上黄泉路,还是一睁眼便回到凤仪宫,发现所谓重生不过是黄粱一梦。
    正胡思乱想间,马蹄声又再响起,直至她身前停住。
    顾婵茫然抬头。
    白蹄乌上所载之人,一身黑色狐裘大氅舞在风中,头戴白玉冠,面孔清隽,美如谪仙,不是靖王韩拓还会是谁。
    此情此景,顾婵心中一片纷乱,说不清到底是何感受,眼眶一热,才止住的泪又要流下。
    韩拓坐在马背,凌厉的凤眼微挑,凝视她好一阵,才道:“顾婵?”
    虽只两字,语气却满是犹疑惊讶。
    顾婵大骇。
    他怎么会认得她?

☆、第5章 故人心

难道他与她一样?
    念头一起,顾婵便自觉荒谬。
    这般匪夷所思之事,一桩已是奇迹,总不能像赏灯会猜灯谜,人人有份、机会永不落空。
    何况她最后的记忆里,他正大声喝斥御医,声音洪亮,中气十足,身体康健得不行,怕是再活上五十年都毫无问题,又怎会如自己一般早逝重生。
    但,若非如此,还有什么理由能解释他一眼就认出她?
    他离京就藩已八年,每两年才进京觐见一次。她长居京师,旧年九月初随父迁至幽州时,他正领军在外抗击鞑靼的入侵,战事大胜于腊月,之后他便进京献俘,一直未归。
    他们从来没有,也不应有机会碰面。
    再多疑惑盘旋在心也得不到答案,不如问个清楚明白。
    “你怎会认得我?”
    她问。
    “你为何在此处?”
    他也问。
    两人竟是异口同声,言罢相视而笑,她略尴尬,他则十分豪侠。
    韩拓翻身下马,走近了,蹲在顾婵身前与她平视:“前年秋荻,我见过你弟弟。”
    原来如此。
    顾婵高悬的心扑通一声落回肚中,不禁为适才的敏感多疑感到羞恼,忽地想起自己此时做男装打扮,强辩道:“你怎知我是顾婵,不是潼林?”
    韩拓嗤笑:“本王难道还能不辨雌雄?”
    不论前世今生,与他争论,她从未赢过。
    顾婵神色讪讪,耳听他温言道:“我是韩拓。”
    他介绍了自己,她该如何回应?
    如今的顾婵,有着真正十三岁、尚不识得韩拓时不应该有的记忆。
    那个已活过十八岁的魂灵,曾与他做过男女间最亲密的事,后来又在他怀中死去。即使她对韩拓并没有真正的夫妻之情,却也很难调整到面对陌生人的态度。
    韩拓察觉顾婵眼中满是戒备,伸手从怀中取出一件事物,递在她面前。
    “你不认得我,不过,我想你一定认得它。”
    那是一块田黄玉佩,柔润如脂,精雕龙纹,龙眼的位置嵌着两颗清莹透彻的金水菩提。
    这是皇子的信物,元和帝的每个儿子都有一块,皆是最上等的田黄玉制,唯一不同之处是龙眼镶嵌的宝石。譬如,韩启的那块便是镶红宝石,而太子韩磊的则是嵌以祖母绿。
    韩拓回答了她的问题,坦荡详实。
    对于他的问题,顾婵却颇觉难以启齿。
    她咬一咬牙,含糊道:“在驿馆外惊了马,当时车上只我一人……”
    他已明白,问:“是哪一间驿馆?我送你回去。”
    顾婵摇头,这便是她不好意思的地方。顾枫说她什么都不用管,一切有他,她就当真甩手不理,除了自己从幽州府来,打算往任丘去,其他一概不知,浑浑噩噩到此地步,说出来岂不是平白惹人笑话。
    韩拓远比她设想得善解人意,居然没有揶揄,只道:“天寒地冻,不宜久留,三里外有个镇子,我先带你去投栈。”
    一壁说,一壁起身走回白蹄乌旁,“只是得委屈你与我同乘一马。”
    说完,见顾婵还坐在原地,丝毫没有动身的意思,以为她不愿,开解道:“虽说男女授受不亲,不过事急从权,再说你年纪尚小,不必太过拘泥。”
    其实一点也不算小,在大殷,女子十三岁出嫁者并不罕见。顾婵出身好,自幼调养得宜,十二岁时癸水已至,身高抽条儿,胸前也隆起两颗圆润的包子,俨然是个窈窕少女模样。
    面对韩拓,顾婵怕的倒不是男女大防,毕竟上辈子更亲近的事情也做过不止一次。
    她只是不想与他有牵扯。
    永昭侯与宁国公是姻亲,不管顾景吾父子兄弟几个有没有意愿往皇子的派系里头站队,外间都自动当他们是宁皇后也即是太子一派。
    顾婵心思简单,姨母与两位表兄是亲人,她自然归心于他们,宁皇后不喜欢的人,她就算不讨厌也不想多接触。何况,她知道后来的事情,他们与韩拓之间,摆明将至深仇大恨的地步。
    如果可以,顾婵当然要拒绝他,只是眼下没有别的办法。路引与银两全在顾枫身上,她自己哪都去不了,就算天降鸿运,给她撞到任丘,没有路引也进不去城。
    她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留在这里等死,二是与韩拓同行。
    她还不想死,所以唯有选择后者。
    “我……冻僵了,动不了。”她嗫嚅,声若蚊蝇。
    难得他竟听清楚了,道一声“唐突”,打横将她抱起送上马背。
    鎏金嵌玉镶琉璃的手炉掉落,滚在雪地里,韩拓见了,摇头轻笑,拾起来交回她手中。
    他矫捷地跃上马,坐在顾婵身后,双手持缰,策马前行。
    他没一点不规矩,双臂环过她身侧时也小心留出距离,可马背颠簸,难免不时触碰。每每两相贴紧,他身上热力穿透衣衫,传递至她肌肤之中,忽而又撤开,温暖不再,空留怅惘。
    一路行来,明明无人逾矩,偏暧昧意味似水蒸腾,千丝万缕,萦绕不断。
    *
    店小二提着两桶新鲜滚热的水进屋来,倒进折屏后一早备妥的澡盆里,哗啦啦激起一室氤氲。
    角落里生了炭火炉,顾婵凑在近前烤火,僵硬麻木的手脚早已烤得暖烘烘、软绵绵。
    她心满意足,从条凳上起身,觑一眼韩拓,虽没说话,示意却鲜明。
    韩拓正坐在桌前喝着热茶,对她的动作恍若未觉,稳如泰山,不挪不动。
    顾婵再觑他一眼,见他仍无反应,又不好意思对个男人直言自己要洗澡,只道:“王爷,洗澡水好了,多谢王爷。”
    韩拓捧着茶杯回她:“去吧,多泡一泡好驱寒气。”
    说罢仍坐着,拎起白瓷提壶给茶碗里满上水,继续饮茶。
    山村野店,茶水粗劣,他依旧喝得惬意,动作优雅,姿态怡人,宛如画卷中的翩跹神君。
    顾婵没心思欣赏,见他丝毫没有打算回避的意思,咬一咬唇瓣,抬手指向门口:“请王爷回房吧。”
    “嗯?”他正色道,“本王只要了一间房。”
    见她瞪圆了眼睛,气呼呼地鼓起两颊,心中好笑,仍旧一本正经继续道:“平川镇位于幽州府下辖州县良乡、固安与涿州交界的三不管地带,是个匪镇。镇上人人都是响马,间间都是黑店。我无心欺侮你,怕只怕我前脚出门离开,后脚你便被人掳了做压寨夫人。”
    顾婵被他吓住,烦躁不安地跺跺脚,气他为何将自己带来这种地方,试探问道:“不会有事的吧,这里可是王爷的藩属。”
    韩拓哂笑:“那又如何?强龙不压地头蛇。况且我没带护卫,孤掌难鸣,若着了道儿叫人毁尸灭迹了,便是百万雄师前来踏平此镇也救不活,还是小心为妙。”
    他不说时她倒没觉得,堂堂王爷,出门在外,别说护卫,居然连个随侍都没有,也不知在折腾些什么,果然是心思狡诈、难以捉摸之人。
    生气归生气,这会儿就算韩拓打算走,顾婵也不敢让他离开了。
    她看了看那最普通不过的四扇折屏,屏围以绿纱所制,遮挡能力实在有限,影影绰绰地可将澡盆形状描绘出来,想来人进去后也是一样。
    韩拓随她目光方向看去,忽又体贴起来,十分君子地背转身:“这样可好?放心吧,本王不会偷看的。”
    顾婵无奈,犹犹豫豫地踱到折屏后面,将脱下来的衣裳一件件展开,铺搭在屏风顶端,那背身而坐的人影一点点被挡住,她总算放下心来,这才跨入盆中。
    水微烫,正适合她这被冻过透心凉的人,浸泡其间,四肢百骸都淌过热流,她仰靠在盆边凹陷处,舒适得长吁一口气。
    寂寂深夜,水声撩人,饶是韩拓自制力过人,也难以抑制地心猿意马起来。
    鬼使神差地,他开口:“你衣服干了么?这会儿炉火正旺,我再帮你烤一烤。”
    顾婵被热气熏蒸得昏昏欲睡,他的话她起初没听真切,随意应和一声。其后听到声响,蓦地反应过来,惊叫:“不要不要!”
    她深闺娇养,未习过武,不懂得听音辨位,只觉脚步声声催人心乱。
    “别碰我衣服!”她惶急窘迫,匆匆起身,勾手去拽折屏上的衣服,生怕慢一步叫他抢了先,将她刻意搭出的遮挡拆去。
    青石地砖上溅了水,木盆底打滑,顾婵脚下使多大力,盆就向后滑出多远。
    她不防,就势前扑,力道十分凶猛,衣服倒是够到了,还拽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