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子弹已然就是现代常用的子弹了,分为弹头、弹壳、底火等几个部分,便是那种弹壳的制作便着实费了些功夫。
许云起还没有找到批量生产子弹的办法,所有生产出来的子弹,必须大小尺寸都一样,若是有一点儿的差别,就有可能装不进手枪的弹舱,或者装进去之后,过于咣当,而无法使用。
实际上,南村的工匠们按照许云起的图子所制造出来的子弹远远不止五十枚,而是有将近三百枚之多,但是最终经过许云起一个个的测量之后,才挑出了五十个可以用的,剩下的皆是废品。
这一次出门,许云起和张玉龙、杨炼每人都带了十发子弹,相对来说,他们的子弹还是比较精贵的。
为了让祁东开眼,许云起不惜让杨炼浪费一枚子弹。
杨炼举起手中的枪来,对准了一百米远的一块一寸厚的木板打去,随着“啪”的一声枪响,那块木板竟然被打出了一个洞来。
林花和祁东惊讶得看着冒着烟的枪口,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对于他们来说,火枪的发明就已然令他们觉得匪夷所思,如今看来,这个不用装填火药的手枪,更是先进,而且它这般小巧玲珑,一个人揣在怀里,都没有人看得出来。
良久之后,林花才反应过来,笑着对许云起道:“这种武器这么好,比暗器要可靠得多了,我都想要一把了。”
许云起认真地道:“说实的话,这种枪要是制造的话,倒是不难,但是唯有这些子弹,生产出来很不容易,等这回回寨之后,我再好好得想想,搞出一种设备来,专门生产规格和尺寸相同的子弹,只要是子弹能够量产了,那么,我们太平寨就能够生产出比火枪更可靠、更安全,也更先进的枪械来。”
听着许云起这般得信誓旦旦,若是在以前,林花一定以为又是她在吹牛,但是如今,她看到了许云起的能耐之后,也不得不相信她所描述的一切,她和祁东都知道,许云起绝对不是在吹牛了。
只是两个人又都同时面面相觑着,若是这种比火枪使用还要方便的枪枝能够顺利地产出,那么军队里还有弓箭队做什么呢?
许云起没有再在晋阳多作盘桓,第二天一早,便离开了晋阳,向东赶往了河北的大名城去了。
许云起如今想要急切的去见颜毅,除了求证一下欧阳秋山的事情之外,她的内心里,还是有一种对颜毅的担心,生怕他误入歧途,成为华夏民族的罪人。
尉迟义在尉迟俭的陪伴这下,又一次回到了京城开封。
只是这一次与以前回来的时候不同,以前他回来的时候,可以说是风光无限,尤其是上一次他击退了契丹人的进犯之后,当得知他回京的时候,城内可是万人空巷地来看他。
而如今,他回到这里,自己都觉得是一种灰溜溜地感觉。
他从来也没有想到过,从未打过败仗的他,竟然会改在一个小女子的手上,而且还成为了她的俘虏。
也许是听到了他回来的消息,尹凯特意赶到了黄河渡口等着他。
当尉迟义再一次与尹凯见面的时候,两个人都诧异地互相打量着彼此。
在尹凯的眼里,被称为京城第一美男子的康王变了,变得不修边幅起来,胡子巴渣的一张脸,给人一种憔悴难堪的感觉。不过,他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康王,虽然少了一份的威严,但是却多了许多的随和。
而在尉迟义的眼里,尹凯也变得消瘦了许多,特别是他的两个深黑色的眼窝,好像是一只大熊猫一样,想来,在京城的日日夜夜里,这个新皇面前的红人,也难得睡一次好觉。
“没想到尹大人会来接我!”尉迟义客气地说着话。
尉迟俭却皱了皱眉头,问道:“尹大人,可是陛下让尹大人过来相迎的?”
尹凯看着尉迟俭的脸,露出不快的表情,在他的眼里,这位朝中的重臣,从来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陛下哪里知道你们什么时候回来?”他答着。
“这么说,是尹大人自己过来相接的?”尉迟俭问道。
尹凯点了点头,看向尉迟义,道:“上一次也是在下将康王送出城去的,如今再将康王接回京城,这也算是有去有回了!”
尉迟义马上想起了上一次他出京的时候,满朝文武,便是他的哥哥们也没有出来送他,倒是尹凯将他送到十里亭。
尉迟俭的心情却有些沮丧,本来这一次回京,他就没有打起钦差大人的旗号,想着还是十分低调地回来,毕竟此时的尉迟义还是有些丢人的,并不是打了胜仗凯旋而归,相反,等于是他将之从太平寨赎回来的。
只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便是他这般得蹑影潜踪,还是无法逃脱尹凯的眼线,他肯定早就知道了自己的行程,要不然也不会这么凑巧,便赶在了黄河渡口相迎了。
“如今在朝中,看来也只有尹大人,可以算是本王的知己了!”这是尉迟义出自内心的话。
尹凯微微一怔,他分不清这是不是尉迟义收卖人心的话呢?
不过,就他而言,虽然他对尉迟家的人没有好感,但是对尉迟义也并没有太多的恶感,他想,如果尉迟义不是尉迟家的人,或许他们早就成为了十分要好的朋友。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340章 求证(五)
第340章 求证(五)
被尹凯迎进了朝中,尉迟义和尉迟俭在尹凯的陪同之下,觐见顺昌皇帝。
虽然对于尉迟义重掌北地军权,顺昌皇帝也有些不情愿,但是此情此景,江山社稷已然远比朝堂上的争权夺利要重要的多,契丹人三十万大军南下,再加上颜毅的十万大军,合在一起最少也有四十万之众,若是攻下了大名城,南下开封,灭掉楚国,也是很正常的事。
颜毅原本统率有七万兵马,但是在后继攻城掠地的过程中,他又接收了北地的几万兵马,实则手里所掌握的兵马,已然不止十万之众了。
虽然心里不情愿,但是在表面上,顺昌皇帝还是对尉迟义表现出十分的热情来,对他问长问暖,也不提他在太平寨之败。在他看来,尉迟义之所以败在太平寨的手中,除了所带的兵马太少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对许云起的顾忌。
尉迟义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统帅,更是一个痴情的情。
在许多人来看,一个男人对爱情如此忠贞,那么他一定也是一个忠诚之人。
或许,这个尉迟义也是尉迟世家里唯一的个例吧,他好像就是一股清流,在浊流横行的京城里,便显得如此得独树一帜。
“臣没有什么要求。”尉迟义镇定地道:“只是有一个,还望陛下放了崔明远,他是臣的一支臂膀!”
顺昌皇帝愣了愣,有些不高兴地道:“崔明远之罪,并非是丢城失地之罪,你可知道,他的欺君之罪吗?若非他胆大妄为,北地何曾会发展到如此的地步呢?”
“陛下,臣恳请崔明远能够带罪立功!”尉迟义丝毫不让。
顺昌皇帝为难地看向旁边站立的尹凯,尹凯轻轻地点了点头,他最终缓声道:“好吧,既然爱卿替他求情,那么朕便将他放了,只是希望他能够以此为鉴,不要再做出僭越之事了!”
“谢主龙恩!”尉迟义脆下磕头,也不知道是在替崔明远谢呢?还是因为顺昌皇帝给了他足够的面子来谢呢?
“平身吧!”顺昌皇帝问道:“不知爱卿准备要带多少人前去大名解围?”
尉迟义想了一下,道:“如今北地尚有不到二十万的兵力,虽然契丹人和颜毅合兵一处,外称是五十万,但臣以为,他们最多也就四十万众,是我们的两倍之多。但是,我们据坚城守备,可以以一当十,二十万人足矣,不需要再添人马!”
顺昌皇帝诧异地得看着他,又转头看向尹凯。
尹凯只得出声道:“虽然康王是咱们大楚朝的战神,但是敌强我弱,若是大名一败,则社稷危险,陛下已然调集二十万禁军从蜀中、江南赶过来,不日可以抵达京城。”
尉迟义道:“蜀中与江南,正是我大楚国的后方所在,若是兵力调出,有好事之人趁机挑事,发生乱祸,到时整个国家将处于水火之中,陛下还是收回承命,令那二十万大军各归其所,臣以为二十万足以抗衡契丹人了。”
“你真得有如此把握?”便是连尹凯都很怀疑。
尉迟义道:“为臣在北地经营十年,就是为了防范契丹人南下。只是先帝将臣调离,却没有派合适之人接手,方才至令北地的防御如同虚设,被颜毅所趁!臣此去北地,必当重拾残破的局面,在将敌击退之后,恐怕还需要十年的经营,才可以重回往日的重防。”
尹凯和顺昌皇帝马上都明白过来,尉迟义这是在向他们讨价还价,他希望一直在北地掌管军权。
两个人互相看着,尹凯自然不便答话,而顺昌皇帝又何尝愿意答应尉迟义呢?
见到顺昌皇帝久久不开口,尉迟义道:“陛下,臣以为便是为臣此时前往大名,接替郑王的兵权,若是北地的将领知道臣只是临时接任,必定会影响大家的士气,以为战后陛下还是会对大家进行调离,是以便不会再愿意全力出击。此仗就算是臣到了大名城,也无能为力了,那还如陛下如今就另请高明,以解大名之围!”
尉迟义这是以退为进,逼迫顺昌皇帝让步。
顺昌皇帝的脸色变得难看以极,他马上明白,这就是尉迟义要与他谈的前提。
此时的大楚朝,虽然物阜人丰,但是除了尉迟义之外,还真得没有第二个人能够去北地解决乱局,尽管尹凯几次请愿,顺昌皇帝。都没有应允,他十分清楚,若真得尹凯离开了京城,那么,他这个皇帝还能不能继续当下去,都是一个未知数呢!
顺昌皇帝曾几次想要将尉迟温的儿子原废太子除去,那个小孩子只要一天活在世上,就是对他皇位的一种威胁。毕竟,那个废太子才是宣德皇帝名正言顺的嫡子。只是,他除了在皇宫里还有些威权之外,出了皇宫就毫无权势可言。如今,那个废太子已然出了皇宫,实际上处在了尉迟世家的保护之下。
虽然顺昌皇帝是九五之尊,但是他的圣旨也只有尹凯能够听从,其它的重大决定作出之时,还必须要经过朝堂上的讨论,而朝堂上,他也不过是众大臣眼中的一个象征而已。若是他真得敢一意孤行,换来的可能就是被众大臣联手弹劾而罢免的结果。
前不久,他便被尉迟俭整治了一回。
他想要重新修建宫中的御花园,但是尉迟俭却以府库中无余银为由回拒,顺昌皇帝强令管事规划图纸,最终换来的是尉迟俭断了皇宫用度的结果,尉迟俭给出的理由也是冠冕堂皇:如今大楚国四处狼烟,各地都急需银两,所以他只好先急后缓,暂时停了皇宫的用度,让皇帝与诸妃稍用节俭,等下一个月经济好转,再另行补过。
经此一回,顺昌皇帝马上明白过来,他的一切用度都需要尉迟俭说了算的,他如今连钱都没有,还怎么去收买人心呢?
原本以为,尉迟义如此痛快得答应任帅北征,却原来并非是真心地为他的大楚王朝,尉迟义也是需要他失去的军权,而且一开口,便要十年之久。
十年,那个时候,还不知道天下会怎么样呢!
沉思了良久,顺昌皇帝只得点了点头,道:“好吧,朕就准你十年!”说出这番话来的时候,他自己都已然失去了底气。
第1卷 巍巍太行 第341章 大名(一)
第341章 大名(一)
尉迟义再一次从京城出发,往大名城而去,只是这一次,他的身边只带着了五百名骑兵,而这些骑兵的队长竟然就是王小山。
与众不同的是,所有的骑兵除了腰间悬挂着马刀之外,他们统一地还背着一把火枪。
从出开封城门开始,尹凯便一直陪着他前行,但是,这一路上两个人竟然十分默契一般得没有说上一句话来。
一直走到了十里长亭,尉迟义勒住了马,尹凯也勒住了马。
“多谢尹大人相送!”尉迟义客套地向着尹凯拱着手。
尹凯苦笑着也还以一礼,道:“康王殿下,此一去,战场险恶,希望不久之后,便能够迎得殿下凯旋而归!”
“承蒙尹大人吉言,孤这一次出征北地,定然不胜不休,还请尹大人多在陛下面前多作美言,且莫断了北地之军的供给!”尉迟义道。
“这一点康王尽管放心!呵呵,有令兄尉迟俭大人在朝,想来也不可能断了康王的给养。”
尉迟义笑了笑,没有再说什么。
见到尉迟义准备离去,尹凯还是忍不住地问道:“康王此去北地,可以多少的把握能胜契丹人呢?”
尉迟义没有回答,反问着他道:“若是尹大人出任北地之帅,你有多少把握能够打赢此仗呢?”
尹凯道:“此时在下还真得考虑过,对于耶律休达,那只不过是一个刚愎自用的家伙,并不足以为俱;只是面对颜毅,我却无半分把握能够赢他。”
尉迟义微微一笑,道:“若是对付颜毅,本王也没有那么多的把握能够胜他,但是如今北地的局面不同,面对的是耶律休达。想那耶律休达,本事不大,但是却好为权谋,颜毅在他的手下,便算是有千般得本领,到头来也只剩得一二。故而,若是本王能够挡住他的那三板斧,至令大名城不丢,便是最保守的估算,拖也能将之拖死!”
尹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道:“原来康王是想要效仿司马懿之策,不战而败诸葛亮的办法,来应对北地的危局?”
尉迟义反问着尹凯:“难道尹大人有更好的策略吗?”
尹凯摇了摇头,叹息一声,道:“如今也只有这种办法可行,敌众我寡,也只有以此种方式,与敌消耗国力,令其疲惫,不战自退。”
尉迟义笑着点了点头。的确,按照他所拟定的策略,与敌人对峙之中的结果,就是比拼两国的综合国力。大楚朝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论起经经济实力来说,就是把周围几个国家绑在一起,也不能望其项背;而契丹虽然也十分得辽阔,但是多是贫瘠之地,人口又稀少,耗将下来的结果就便可想而知了。
尹凯这才明白,刚才为什么尉迟义一再叮咛他不要让朝中断了他的给养,也难怪他不需要再多添加二十万兵力。
的确,大楚以二十万的兵力,来消耗契丹人四十万的兵力,这其中的奥妙自不是一般人能够理想的。
也只有尉迟义敢想到要以二十万兵力来对付敌人的四十万大军了。
尹凯不得不承认,在军事上自己还是逊于尉迟义的。
他又看了看尉迟义带出城来的这五百火枪兵,问道:“这些就是咱们大楚国的火枪兵吗?”
尉迟义点了点头。
尉迟俭首批从太平寨只购得五百条火枪,又得王小山这位曾在太平寨当过火枪兵的人指导,所以马上将五百条火枪与王小山一起,交与了尉迟义。
尉迟俭十分清楚,也许这一次的大名城之城,这此火枪兵将成为尉迟义身边最重要的助力。
尉迟义拿到五百条火枪之后,一到开封,便在京城的禁军中挑选了五百名骑兵,稍加训练,便组成了这支大楚国的第一支火枪兵。
他之所以挑选骑兵来组建火枪兵的目的,却是有他的深意。
当初他在被关押在太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