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怕是有的人一来就会说要全包了呢。

    辛湖还给弄了个号码牌子; 每天只发六十个; 凭着号牌买东西。

    生意好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没有人会做。二是没有让客人敞开了吃; 限量了。因为人手太少,做不出太多; 而且如果放开了卖,也许别人就不会象现在这样天天排着队等了。

    所以辛湖就限了个量; 做完就关门; 想吃的只有明天请早了。所以每天大清晨的,铺子没开门,就有人来排队了。

    正说着,一阵香味传来。

    “来啦,来啦。这炉出的是芝麻饼。”阿超大声的叫道,招呼排在前头的客人过来。

    几个人心满意足的包了一包芝麻饼走了,实话说; 芝麻饼的销量最好,主要是男女老少皆宜,格外香甜。并且芝麻饼不讲称重,讲买个。一个芝麻饼足有三两重,十个就是三斤呢。不象蛋糕与饼干那么小小个,一斤虽然看着多,但其实不够吃。饭量不大的人,一个人一口气还吃不完一个芝麻饼呢。一个人一次可以买十个,再切分成小块,家里人口多的都够吃了,所以芝麻饼的销量最大,每天做的也最多。

    大郎闻着香味儿,都忍不住想要拿一个尝了,可是这些出炉的都是有定数的,他要是拿了一个,就会有客人不够数了。

    在铺子里转了一遍,仔细欣赏整间铺子的装饰。他没想到,辛湖居然用竹器来装饰铺子,说实话这些竹器相对来说是便宜货。只不过胜在样式新奇罢了。但经过辛湖的精心设计,与这铺子又格外的相衬。

    “这些竹器摆在这里,真不错。都是你弄的吧?”

    “恩,我想着,这些竹器你也是要拿去卖的,不如我先试着用一下,让别人先看看,现在看来效果还是不错的。我都想再开一家竹器铺子。”辛湖笑道。

    点心铺子一开业后,就真的有人看中了这里的竹器,特别是那两张与大沙发同类作用的大靠背长椅,因其独特的造型,又格外宽大,可坐可躺可睡,令很多人都喜欢。不少人来问要到哪里去买呢。可见这个广告效应还是蛮不错的。

    这种大沙发,她很喜欢的,所以在自己家里和蒋府,大宝的宅子里都放了几张,在小客厅里,用来招待亲近的客人。有时候自己也可以躺躺。

    “开是可以开,不过估计没点心赚的银子多。而且,光个点心铺子就已经把你忙晕了。你还有精力吗?”大郎说。

    “那怕什么,等我多带几个人出来后,点心铺子就不用我亲自照应了。竹器铺子就更简单了,只需要找两个在铺子里做事就足够了。”辛湖说。

    她其实想过,竹器铺子,需要的人工根本就不用多,最多配一个掌柜两个伙计就可以了。而且竹器是纯粹的买进卖出,更加单纯,人也更加轻松。就算赚得少一些,也划算啊。因为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特力和人力。就是需要一个大点的带后院可以当仓库的铺子。

    “行啊,你自己看着办吧。就是不要把自己忙坏了。”

    再一次闻到香味,大郎实在忍不住了,不满的说:“我想尝一个都不行,就只能在这里白流口水吗?”

    辛湖暗笑,说:“你自己坐会儿,我去灶房帮帮忙,给你单独做一炉。”

    大郎在点心铺子里坐了一会儿,体会到了点心一出炉就会抢购一空的盛况。心里却一个劲的在盘算这么好的生意,如果是放开了卖,得赚多少银子啊。难怪阿湖要限量了。

    辛湖在京城先开了一家做这个试点,他完全可以想象到,时间一长,点心的名头就会传遍大江南北,凭着这个口碑,不怕这个点心铺子到其他的地方不赚钱。对他即将在凉平府开的点心铺子也是很有好处的。

    约半个时辰,辛湖果真给大郎专门做了一炉芝麻饼,因为这个炉子是专门用来做试验的,比较小,这些饼就做的格外小一些,甚至还大小不均匀,但数量却不少,足足装了一篮子。

    大郎满意的连吃了两个,直呼:“难怪这么多人来买,确实好吃。”

    “这篮子给你带回去让你那些同伴们尝尝。我还得再忙一会儿。”辛湖说。

    如果指望到铺子里来买,哪里能买得到这么多。这算是她开后门做出这一炉子饼。毕竟每天准备的材料是有数的,她用了一些料,就得再给马姑姑他们再备出这些料来。

    “他们都是大肚汉,这些够不够吃哦。”大郎笑道。

    “又不是当饭吃的,这么多,一个人能分两个了。”辛湖把他赶走了,急急忙忙的去干活了。

    “哎,你还得亲自动手啊。他们自己搞不好吗?”大郎惊讶的问。

    他还以为这铺子是不需要辛湖亲自动手,只需要她在一这指点一下呢。如果样样得辛湖亲自动手,岂不是太累人了。如果是这样,他宁愿不开这家点心铺子了。况且辛湖一个大姑娘家的,天天在铺子里做事,怕也会招惹一些闲话。

    “他们搞得好,我不过是帮帮忙。今天帮你做了这么多,他们就忙不过来了。”辛湖解释道。

    “敢情自己吃一点,都不行啊?”大郎简直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自己家的生意,却连自己都无法随便拿的吃。

    “哎哟,让你走,你就走吧,等会儿冷了味道就没这么好了。”辛湖完全不明白他到底在纠结些什么,她又急着要干活,没空再理睬他了。

    大郎无法只得先走了,到了晚上,他却一直拉着辛湖讨论这个问题。

    “要是活太多,就多找几个人来干活啊,别什么事都自己去做,你还怕累不够啊。”

    “这不是非常时期吗?教出一个徒弟不容易呢,我不去帮帮忙,他们忙不过来啊。”辛湖解释道。

    “那就再教几个人啊。”大郎又说。

    “我知道啊,所以又挑了三个人在跟着学呢。”辛湖头疼的说。

    找个有天份,又喜欢做点心的人并不容易。况且他们家,又不是有使不完的下人,可以随便挑。说来说去还是手头上得用的人太少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得慢慢来。

    “虽然凉平府穷,什么生意也没京城这么好。但现在这个样子,点心铺子应当生意会不错。要也象京城这样好的生意,可怎么办?”大郎担心的说。

    辛湖抚额,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别人是担心生意不好,他们却要担心生意太多,把人累坏了。

    “要是象现在这样,马姑姑一个人也忙不过来。凉平府不是穷吗,哪里会有这么好的生意。”辛湖安慰道。

    生意太好,如果你不停的做,人要累死的。现在学会的人太少了,她也就教出来个马姑姑了,后面又带的三个人虽然已经跟着学了一个多月了。但学得最好的春芽,也只学会了两样,春芽是辛湖重点培养的,准备接马姑姑的手,做这家铺子的点心大师父的人。而另两个人是要跟马姑姑一起走的,虽然还没怎么学会,但给马姑姑打下手还是很得用的。以后这两个也得靠马姑姑来教了。

    不过,马姑姑一走,春芽还不能完全顶上,辛湖得有阵子必需亲自上阵了,一想到这里她就头疼。她虽然爱做美食,但也架不住这样没日没夜的不停的做啊。况且她也明白大郎的担心,不希望她因为做生意,被别人说闲话。

    本来也是的,京里铺子不少,绝大多数都是权贵家族与名门望族家族开的,但这些铺子的主人家根本是不出面做事的,都是由掌柜和管事在打理,他们只需要看帐本就行了。而不象辛湖这样,事事都得亲力亲为。

    虽然她每次都是偷偷的在灶房帮忙,但她来来去去的,别人哪里会不知道呢。现在没有人说什么,不过是看在皇帝都赞成她开的份上,并且这些点心也确实好吃。但辛湖也明白,自己得尽快的从这里脱身出来,把这间铺子交给阿超打理。以后她也和别人一样,每月查一次帐,只管赚到多少银了就行了。

    所以最近,她正逼着春芽用苦功呢,希望在马姑姑走之前,春芽能把现在正卖的五个品种全学会。同时,她还得再给春芽带个大徒弟出来,帮春芽的忙。单靠一个人,是不行的。

    而且辛湖自己还在创新,又在试着做两个新品种,得在马姑姑走之前教会她,以后凉平府就交给马姑姑了,新品也得靠她自己创新了。

    铺子里这么多的事情都得靠她来做,她现在根本就无法脱身不亲力亲为。

    作者有话要说:  哎哟,要是我自己去开一家这种店,不知道生意会不会好啊。最近忙疯了,还连着出了两个错,损失了一笔钱,内牛。

 第176章 帮忙

    知道辛湖的为难之处; 大郎说:“要是人手实在不够,再多买些回来挑着用吧。你不能老这样亲力亲为了。”

    “我知道啊。可是真难得找到合适的人啊。年前已经采买了三十个人回来了。”辛湖头疼的说。本来有十多个人; 是打算扔进铺子里当学徒和跑堂的。可是总共也就挑了两个人可以进后厨房帮忙。这两个还得给马姑姑带走。

    “这个事情,我来帮你解决。”大郎一听是没人手; 立马表示自己找得到人。

    “真的?你去哪里找人?可靠不; 不可靠不行。”辛湖连忙追问。

    “我明天出去转转,以前那些同袍们,也有生活过不下去的; 去找两家人过来很容易的。”大郎说。他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人选; 不过还是得亲自去确认一下才行。

    “那这件事可就交给你了。你尽快给我弄几个人回来; 再带一个徒弟出来我就收手了。”辛湖说; 以后就让徒弟去收徒弟了。她安心当她的祖师爷了。

    “我办事你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大郎开玩笑似的说。

    辛湖“啐”了他的一口; 说:“完不成任务,不让你进门。”

    “这么凶; 还没成亲就不让我进门了。娶个恶婆娘,以后可怎么办?”大郎勾起唇角; 凑近她; 轻笑道,那火热的目光却不由自主的往辛湖身上扫。

    男子浓郁的气息,再加上滚烫的呼吸,立马让辛湖不由自主的往后退,只觉得浑身发烫,为了掩饰自己的窘样,她连忙顺势踢了他一脚; 还骂道:“滚,快点去办事。”

    大郎大笑几声,他就爱看这样羞涩的辛湖,嘴里又调5笑了几句,惹得辛湖又是气又是羞的,对他一阵拳打脚踢。

    “哎哟,你这是要谋杀亲夫吗?”大郎连连后退,嘴里却不忘占便宜。

    眼看着辛湖真要生气了,他连忙说:“对了,我这次还带了两个厨子过来,还想要跟着你先学两三个拿手好菜回去,开食肆和酒楼的。”大郎说。

    这两个厨子都是燕王的人,本身厨艺也不错,再一人跟着辛湖学两三个菜,就足以在凉平府开一家口味独到的酒楼了。不管在哪里,开酒楼都是一个极好的了解当地权贵的一个好办法。毕竟上得起酒楼的人,一定不是普通人。所以燕王最开始的打算就是开家酒楼,同时他还想要能稳赚,所以大厨就是最关键的人了。一家酒楼想要生意好,好吃才是王道。

    辛湖气呼呼的看着他,暗道这家伙几时学得这么油嘴滑舌了,自己居然招架不住了。

    “怎么样?”见她不吭声,大郎追问道。

    “行啊。他们想学什么?”辛湖问。

    “反正捡你拿手的教几样就好了。”大郎说,说实话,辛湖会的太多,他也搞不清楚哪道菜会最得凉平府人的喜欢啊。

    “那你说说,那边的人都喜欢什么口味的,是清淡的,还是香辣的,还是重盐的?”辛湖问。

    开饭店,最主要是迎合当地人的口味,如果人家爱吃清淡的,你偏偏弄些又辣又咸的,人家敢吃吗?

    “他们也爱吃辣的。具体的我也不太清楚。”大郎想了半天,才说。

    他一向不挑食,什么东西都吃,还真不知道有什么很大的区别呢。而且在燕王的大部队没到的时候,他照顾着燕王还得自己做饭,当然是捡他们自己爱吃的来做,后来燕王的人来了,也有专人留在陈府照顾他们的生活,这都是京里带过去的厨子,做的饭菜自然也是迎合了他们的口味,所以当地人平时最爱吃的东西,他还真没太注意过。他就没在外面吃过几顿。

    “那当地人爱吃肉类,还是鱼类?”辛湖又问。

    “都吃的。好象没听过有特别的禁忌。”大郎答。

    “这么说,无论做什么都可以啊。”辛湖笑道。

    “反正你捡别人不会的教两三样就行了。他们本身的厨艺就很不错了。”大郎说。

    “行啊。这两天我琢磨一下,挑几样又简单又好吃,别人又不会的菜式出来。”

    “哦对了。我明天要出门,能不能帮我做些点心我带上。”大郎又说。他得拿这些点心去吸引人过来干活。

    “行啊。明天早上我起早点,先去铺子里,帮你做一炉子让你带走。”辛湖说着吩咐人去铺子里,让马姑姑他们多备些明天要用的料。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辛湖和大郎就急匆匆的去铺子里了,半个多时辰后,大郎带着一大篮子刚出炉的芝麻饼与各色点心,背了个小包袱就出了城。

    他有两个交情好的同袍,因为没拿到什么战功,其中一人还受过伤,都是拿着一些银子回乡去生活的,如果日子过得不好,肯定会跟着他到京城来做活的。

    当天傍晚,大郎顺利的找到了蒋大厨的家。这家伙见到大郎,一下子还没反应过来。

    “哎哟,大郎你怎么来了。”

    自打在京城分别后,两人就没见过面了,蒋大厨回乡安顿好后,倒是给他写了一封信,告诉他自己安置好了,并且娶了媳妇儿。当时,大郎还给他捎了一些东西去祝贺他。这回见了面,两人自然得好好叙叙旧。

    蒋大厨生了个女儿都半岁大了。他媳妇连忙去灶房张罗饭食要招待大郎。

    蒋大厨抱着女儿,笑眯眯的和大郎说闲话。

    大郎带来的点心多,这小姑娘虽然牙齿都没出两颗,却也抱着块蛋糕吃得津津有味。

    “哎哟,这么精贵的点心,做啥子带这么多,费银子。”蒋大厨怪他。

    “这可不是买的。我们家在京城开了家点心铺子,这是自己家人做的。”大郎笑道。

    “哟,还是你那个妹子整出来的?”蒋大厨惊讶的问。

    大郎不好意思的说:“那是我媳妇儿,不过我俩还没来得及成亲。”接着他简短的把自己家的事情,给蒋大厨说了一遍。

    蒋大厨听得目瞪口呆,过了好半天才说:“唉哟,你这也不知道是走运还是倒霉。好好的,官也给搞没了。不过有个乡君未婚妻,还有三个有出息的弟弟也算不错了。你家开着铺子,生意很好吧。”

    “生意确实很好,不瞒你说,我这次过来,就是想找找几个家境差的同袍们,去铺子里帮忙。你看有没有哪个能学会做点心,又想去京里的人?铺子里要找两个学徒。”大郎说。

    蒋大厨一听,立马说:“就让我去吧,我们家现在的情况不太好。你也看得到,我当初的那点子银子就是置下了这处宅子,然后买了三亩地,娶了个媳妇儿,就花光光了。刚又添了个娃儿,真是养不起。”

    “可是,这学着做点心,你行吗?而且阿湖带的都是女徒弟啊?”大郎反问。

    蒋大厨如果想找个活儿干,可以去铺子里帮忙,甚至可以去即将要开的竹器铺子里做事。比如招呼客人,甚至在厨房打下手,干些体力活都行,但让他做点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