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到古代找个好老公-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阿毛嘴里塞满了饭菜,被她这话弄得涨红了脸,呛得惊天动地的咳起来,不好意思的说:“大姐,你说什么呢。”

    大宝却在一边哈哈大笑道:“你以前还尿床啊。羞不羞啊。”

    阿毛气得给了他一拳,辛湖看着大宝,也来了一句:“你不也一样啊,都是光屁股的小毛头,被我拉扯大的呢。”

    大宝大囧,瞬间也红了脸,和阿毛嘻嘻哈哈的跑开了。

    “哎哟,真是的,小屁孩子也都长大了呢。想当初,第一次见到大宝,白白胖胖的小家伙,还包着尿布呢。转眼间,就长这么大了。”辛湖感叹道。

    “可不是,那时候平儿也那么瘦瘦小小的,说六岁,比人家四岁的孩子也大不了多少,但现在他也长这么高个子了啊。”大郎也感叹道。

    其实他还想说,辛湖以前也一样,又黑又瘦,看到吃的就恨不得流口水,现在居然也长成了一个漂亮的大姑娘。

    对于蒋明远依旧住在陈府的事,没人说什么。

    他的教养学识都不错,证明辛湖和大郎把他教育得很好。再说了,生恩不及养恩大,辛湖他们从他三岁养起,养了快十年了,当亲兄弟一样养的,他们一家人亲亲热热的,依旧一起生活,也轮不到外人说什么话。

    蒋明远一事,也令很多暗底里瞧不起辛湖和大郎的人,对他俩的感观变好多了。大家都得承认,本身就是孩子的辛湖和大郎,能养大一个与自己完全无关系的三岁孩子,并且教养得还很不错,的确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蒋家的事情也算不上什么大事,没有引起大家多久的关注。而杨大人则被秘密押进京了。但也因为燕王的婚礼,而推迟候审。暂时被皇帝安排了人守着,关押起来了。只等燕王大婚后,再严加审查,以期查出其他隐藏的马氏同党。

    八月二十,是燕王的大婚之日。

    一大早,几乎所有的京官家眷就全部去喝喜酒了。辛湖虽然是个最低等的乡君,却也还是得到了燕王府的一席之位。

    与她一起的,有谢夫人,几位宗室女成员。安庆朝,宗室人数极少,而且人人都不得势。低调的就象不存在似的。也只有这种需要他们充场面的时候,才能出来露个头。

    因此,和他们相熟的达官贵人家的女眷也极少。反而谢夫人与辛湖与他们还更熟一些。大家陪同着太子妃,坐在一起,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吃着点心,喝着茶水,慢慢消遣着,等待王妃与两位侧妃进门。

    燕王虽然不爽皇帝给他指的三个女人,但大婚这天,还是装模作样的去正妃家里迎亲去了。

    太子妃地位超然,再加上又有了身孕,自然懒懒的,没说几句话,就进内室去休息了。

    谢夫人,辛湖却不得不陪着各位公主,郡主坐着硬挺着,实在是无聊之极。

    辛湖本身就不太善长应酬话题,谢夫人再八面玲珑也玩不转这种场合,所以到后来,大家全在沉默,辛湖只得不停的喝茶水,吃点小点心,给自己提神,以防自己睡过去。

    在连续去方便了两次之后,辛湖看着桌上的茶水点心,再也没有兴趣。因为其他的人,居然能忍着,所谓喝茶水,不过是沾沾唇而已,而点心更是象征性的尝了一口而已。人家基本上没吃没喝的,当然不需要方便了,所以辛湖就象个异类一样,实在是令人侧目。搞得她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她只巴不得,婚礼快点结束了好回家去休息。亲王的婚礼,规矩多如牛毛,搞得众人疲惫不堪,偏偏还得在一边凑趣。

    关键是,今天进燕王府的还是一正二侧妃,总共有三人,看热闹的人,还得这个院子跑到那个院子呢。虽然大家不敢明面上,说谁的嫁妆多,但也不妨碍人家看看啊。

    辛湖不得不替那位正妃抱屈,与侧妃同一天进门,已经很没面子了,偏偏她的嫁妆还比不上侧妃的。就算燕王给了她脸面,去迎娶她了,但一想到后院还有两位侧妃,跟着她的脚后跟进门,她就不可能高兴得起来。而且,虽然新婚夜,燕王肯定留在正院,但最多三天,燕王就要去陪两位侧妃了。这样的婚姻,是个女人都不满意啊。但是,她却不能反抗,还得要装出一副开心的模样来。

    所以,众人见到的燕王妃,身形消瘦,虽然一直低着头,扮着娇羞样,但却象个木偶似的。

    燕王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两人勉强完成了该有的程序。众人也不敢闹洞房,甚至连那专门照顾新房的喜妈妈们,也很快就悄悄的离开了。只留下燕王与燕王妃无言以对。

    好不容易等到可以入席吃酒菜了,辛湖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但这菜也凉了一大半,辛湖也没有食欲,和众人假腥腥的伸了伸筷子,连个味都没尝清楚就完事了。

    回家后,辛湖一把就扯了满头的饰品与那繁杂的礼服,直接在中衣外面披了件衣服,就披着头发,开始吃热乎乎的汤汤水水。

    大郎也不比她好多少,两人象比赛似的,喝了汤,又吃了粥,还不想放下筷子。

    “你们不是去参加燕王的喜宴吗?怎么连饭都没吃饭?”大宝不解的问道。他最爱吃,而且他参与的应酬,也多半是他这个年纪的少年,大家都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吃得都多,所以不可能会饿着他们。

    “你以为,那种场合,谁是去吃饭啊。”平儿笑道。

    辛湖和大郎也不过是和他们说了几句,都累得各自下去休息了。

    睡梦中,辛湖都在替燕王妃发愁。

 第156章 恶心

    杨大人之事虽然是秘密进行的; 但北顺府整个官场的,官员们还是受到了极大的振动; 特别是杨大人的各亲朋好友,包括姻亲; 走得近的官员; 他一手提拔的官员等都受到了影响。北顺府的知府由燕王派去的人暂代,暂时管理北顺府的政务。

    而江进士又正好被派到了北顺府下的云洲县当县令,平时与北顺府一些人有打过交道; 他虽然不会因杨大人的事; 牵扯到反贼当中去。但却因为云洲县的巡检; 从九品小官陈巡检; 而不得不请求谢大人相助。

    陈巡检之妻邓氏; 是杨大人姑母的小姑子所嫁邓氏族中的人。邓氏一族也是大族,根基不浅。这种亲戚关系其实不算什么了; 转了几道弯了,但当初陈巡检陈中清也是走杨大人的路子谋得这个位置的。

    江县令与吴县令人两人当官后; 与谢大人往来密切; 毕竟他们曾经是朋友,似亲人。很多人也知道,江、吴二人出自芦苇村,与谢大人,陈大郎,江大山三人关系亲近。所以,有什么事情互通往来; 也很正常。

    陈中清到云洲县之后,为人处事都还不错,与江县令关系还很融洽,况且陈巡检这等地方九品小官的,十之八、九就是走关系上位的。他也不是江县念举荐的,原与他是没多大关系的。偏偏一年前,江夫人生产时,极其凶危,差点母子双亡,是陈太太邓氏出面求了邓氏当家太太出手相助的。这个人情,他不得不还。所以,他写了信,给陈中清带上京来,找谢大人和大郎求助。

    受杨大人牵连的人不少,有关系的纷纷上京求助,其中也有不少人是无辜的。并且杨大人投靠当时的安王后,立即把与马氏一系有瓜葛的人全部清理了,善后工作做的极好,以至于他后来提拔上来的人,基本上就与马氏无关了。

    燕王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对这些小官员们的活动,也是睁只眼闭只眼的。反正已经全部撸了官,这些人此生也不可能再进官场了。至于他们上哪儿去找哪个门路,他只是派了人暗中监视着,并没有不让他们自由活动。他也想通过这些人,看能不能再挖出点什么事来。

    陈中清,也是杨大人考查了几年之后,没发现他与马氏一系有牵连之后,才给了他这个从九品小官。

    所以,燕王大婚刚过,陈家就上京了,一路风尘仆仆,还拖家带口的。他们一家,已经不敢呆在当地,怕受到更多的牵连,打算回陈家的老家燕山县,要到燕山县还得先经过京城。

    所以,当大郎去谢家时,就与来求助的陈中清遇上了。

    父子二人碰了个正着。说起来,两人还有长得有几分相似。陈中清虽然已经三十好几,快四十岁的人了。但因天生底子好,除了显的憔悴之外,中年文士形象还是保持得很不错。与大郎记忆中的那个形象,相差无几。

    要说最大的差别,也不过是前世这个时候,陈中清是意气风发,身上官威不小。而这个时候,却是一副拘谨的样子,他这个年纪了,虽然坐立不安,也不可能情绪太过外露,还能勉强保持着镇定与风度。

    见到大郎时,谢公子因想着他本来也是要去找大郎的,干脆就停下脚步,说:“这位陈大人,说来还与你同姓,就是你要找的人。”

    大郎,这一世取的大名叫陈嘉钧,是当时江县令觉得他年岁大了,不能老叫大郎这个小名了,特意给他取的,而不是上一世陈家给他取的名。相熟的人比如燕王,辛湖,张家人,谢家诸人私下都还是叫他大郎。

    陈中清开始还没看清楚大郎,经过谢大人的介绍后,才仔细的瞧大郎,怎么说都是自己的儿子,而且离开时也有九岁了,五官面貌基本已长开了。与现在的样子,虽然有很大的不同,但眉眼却依稀看得明白。

    陈中清只觉得大郎十分眼熟,一时却想不起在哪里见过的。正在记忆中仔细寻找时,突然听到谢大人说:“大郎,大郎,你怎么啦?脸色这么差。”

    就这一瞬间,他脑子突然闪过了大郎小时候的样子,令他明白,眼前这个人正是自己的长子。那个他还以为已经死了的长子。

    “大郎,你这些年上哪儿去了,为父四处寻找,没想到居然在这里见到你。”陈中清立马装出一副惊喜的模样,伸手就想去抱大郎,但大郎却象见了鬼似的,急忙后退了两步。

    谢大人看看大郎,再看看陈中清,他不得不承认,这两父子还是有几分相似的。他再看陈中清与大郎的反应,明显两人都认出对方来了。但大郎的神情却极不对劲,令谢大人心一沉。

    陈中清挤出两滴眼泪,一副喜极而泣的说:“大郎……我儿都长这么大了。”

    这副慈父模样,演得还象模象样的,大郎却立即打断他,强硬而带着厌恶的说:“我不认识你。别叫我的名字。”

    谢大人怕他们俩在自己家门口,就闹起来,连忙把两人又带进自己家了。

    陈中清本来就是来求助,见到要求助的人是自己儿子,能不死死的咬住他吗?

    所以,一进门,他就迫不及待的说:“谢大人,谢大人。大郎真是我的嫡长子。不信,您可以看看他后背腰上有块红色火焰状小胎记,旁边还有颗黑痣。当年他出生时,我和他娘还笑话,他是带着火出生的。”

    大郎的手下意识的就摸到了腰间。谢大人暗叹一声,这个记号他还真见过。以前战场上,谁没受过伤啊,受伤了总得包扎伤口。所以,他还不止一次见到大郎这个记号。

    可大郎却拒不承认自己认识陈中清,谢大人再想想自己到达芦苇村时,他才九岁就带着一屋子孩子过活,其中要说没有故事,他是不相信的。而且,很显然是这个做父亲的对不起儿子。复后想起,陈中清找上来求助,是因为其妻邓氏,邓氏一族受到杨大人的牵连。他心里多少就有猜到了一些真相。

    陈中清即然认出大郎了,一定会想方设法的逼他承认父子关系。就算大郎死不承认,陈中清为达到目的,肯定会大吵大闹,搞得世人皆知,到时候大郎就算不被牵连到杨大人一事之中去,也会名声受损。

    不认自己的父亲,这个名头,又有谁背得起啊?特别是,你还当了官。

    陈中清还在喋喋不休的说着大郎小时候的事情,又表示自己很想念他等等之话,甚至还说:“家里打小照顾过你的仆妇还有,以前你娘带来的陪房,见到你肯定会十分开心。”

    这样的话,不外乎是告诉谢大人与大郎,我不止自己认得出来你,还能找出一堆人来做证呢。

    谢大人当即立断的说:“好啦。别扯这些有的没的了。你先安静会。”说着他带着大郎离开,把陈中清关在小会客厅里了。

    谢夫人和谢老夫人都被惊动了,大家一起看着大郎,急需要他来解开这个迷底。

    说实话,他们并不清楚大郎的家世,他们见到大郎时,大郎就说自己父母长辈都死了。现在看来,当初大郎就是骗大家的。要是大郎在陈中清出现之前,就把自己的身世说出来了,管他陈中清现在闹得哪样,也没人敢说什么了。可现在,大郎已经失了先机,想要甩掉陈中清就难了。

    特别是陈中清丢了官,又身陷泥沼当中,极需有人出手相助。虽然暂时是个自由身,但他又哪里不明白,燕王不过是想通过他们多挖些人出来罢了。真正的已经查到实证的人,早就被下了大狱,押进京城了。

    也只有他们少数几个人,看似清白,而且上位时间短的人,才允许自由行动了。越是这样,越是令他们知道,自己还是有很大机会翻盘的。

    “你说实话,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谢大人焦急的问道。

    大郎这会儿也平静下来了,刚才他的情绪是真的太激动了。

    “其实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陈家不过是趁着逃慌途中的乱象,乘机对我们母子下了死手。搞死了我们,他就可以再娶能带来利益的新妻了。要不是我命大,早就在九岁那年化为一堆灰了。”大郎冷笑道。

    谢大人虽然已经猜到了一些真相,但还是被他句话,给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谢老夫人和谢夫人直接吓傻了。这种阴毒事都做得出来的人家,难怪大郎要说他们都死了呢。

    “太过份了。都做出这样的事了,还想赖上你。”谢大人气得摔了茶杯。

    大郎却在想。当时救江大山时,邓胜已经死了,邓家是何结果,他就没在意了。毕竟虽然他重活了一回,但很多事情与上一世完全不同了。况且,上一世很多事情他也搞不清楚,他甚至不知道邓家是走了谁的关系,才混得那样好的。

    他只知道上一世,他的父亲就是娶的邓氏女,而得意起来的。而他也是因为邓氏的路子,被送到军中去的。

    他没想到,明明这些大事都不同了,他父亲还是娶了邓氏女,也做了小官。不过,上一世时,他父亲却不止做这么小的官。

    他不想见到陈家人,巴不得此生再也与陈家没瓜葛。可是,现在人都见到了,真的获罪还有可能牵连到他。陈家现在还不得抓紧自己这根救命的稻草啊。他完全可以预见到,接下来,陈家肯定会缠上他,四处宣扬他们是父子,是因为乱世才离散的。

    这种事情多的很,说不定还能博得一些人的同情呢,认为自己当了官,就不想认失了势的父族亲人了。

 第157章 多事之秋

    谢大人沉思了好半天; 理了理自己的思路,才说:“你把当时的事情; 完完整整的,你记得的或者猜测到的事情; 都仔细的说出来。我们来分析一下; 到底怎么应对陈家。”

    陈家这事,燕王明显的就是在给机会,让他们找门路脱罪; 毕竟陈中清上位不过一年多而已; 而且他已经快四十岁了; 陈家也算不上什么名门望族; 这些年来过得也不算好; 翻不起多大的水花。与陈中清类似情况的人,也还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