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夫妇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夫妇生活- 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让我回来取。”
  孙保财听后也笑了,认命的把刚烤熟的鱼,放到盘子里,让钱七端过去。
  不过卖烤鱼还真的可以啊,想着到时问问娘的意思,不行让大嫂和二嫂做烤鱼卖。
  这以后红枣村最不缺的就是鱼,现在多琢磨些关于鱼的营生,以后鱼才能好卖。


第63章 晋江首发
  邵明修带着柳尘玉回衙门; 办好了手续,得知这八十万两银子; 在临安府和京城都能取。
  于是看着柳尘玉道:“银子就在京城取吧; 你回去后马上安排好这事,等会我会写奏折; 禀明拍卖会的事; 到时让皇上派人去验收这笔银子。”
  八十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要是在送往京城的途中出了事; 就算是军队护送,他也会没了前程。
  当然这样行事; 也是柳家是他外家; 要是别的商贾取得了采矿权; 他肯定是按照程序走。
  柳尘玉闻言点头应下,看着表哥笑道:“表哥,祖父说你有出息呢; 刚当上县令就查出这么大的案子。”
  萧家要是不倒,这东山石矿可落不到他家头上。
  邵明修听后笑着摇了摇头; 萧家的事,他可是把本家人给得罪狠了。
  他现在是临安府都回不得,母亲来信说了家里情况; 还告诉他没事别回来。
  问了尘玉外祖父外祖母身体如何,得知一切安好,才又聊起其他人事。
  柳尘玉告辞前,看着表哥问道:“表哥; 孙宝财给你当师爷有些浪费了,何不把他让给我,他这人适合经商,来我这能得重用不说,关键是能发挥才能。”
  回来的路上,跟表哥打探了孙宝财,得知这拍卖会,都是他一人准备的。
  表哥就给了一百两银子,这银子据说还被孙宝财当成辛苦费了。
  办了这场拍卖会,竟然一文未花,所有东西全部是孙宝财找的赞助。
  这种人才,简直就是空手套白狼的高手,这样的人要是不经商,岂不是很可惜。
  鉴于这点,他忍不住在次游说表哥,希望能把这样的人给他。
  孙宝财没有功名,在仕途上也就能当个师爷。
  邵明修听后只是摇了摇头,不接尘玉这话茬。
  孙宝财是他朋友,他的心思他了解,孙宝财是不会跟尘玉去的,他要是想经商,早自己往大了干了。
  孙宝财能这般帮他,也是基于朋友之义,如果他要是以权相压,保准这小子不会出力不说,还得想法子跑了。
  柳尘玉见表哥这个态度,只当他不舍,也不在纠缠,两人又聊了会,才起身告辞。
  翌日一早,罗斌来借骡车,孙宝财把骡车套好牵出来。
  拿出二两银子递给他道:“这钱你先拿着,不够的话在跟我说。”
  看罗斌眼里闪着泪光,笑着揉了揉他的头道:“不用太感动,这银子可不是白给你的,等你长大能赚钱了,可是要还我的。”
  “好了,快去带你娘看病吧,看完回来让刘长顺给你娘抓药,那药铺里的药方子,可都在他脑子中呢,到时能省下不少钱。”
  他一直把罗斌当成他徒弟来着,虽然这小子叫他哥,但这不影响两人的情谊。
  说实话他看好罗斌,这小子将来一定有出息,他不想因为眼前的磨难,让他走了弯路。
  他在罗斌身上看到了,曾经一位同学的影子,他哪位同学,就是从小受了很多磨难,隐忍坚韧的性格,一直让他记忆深刻。
  后来很多年后,他才又听说他的消息,那时他已经在他们市,很有名气了,人家都叫他天哥,是道上有名的狠角色。
  不管基于什么心理,反正他不想罗斌,最后黑化就是了。
  罗斌含着眼泪,谢过孙三哥,这份情他记下了。
  把银子放好后,对着孙宝财道:“三哥我知道了,你回吧。”
  孙宝财闻言点头,等罗斌赶着骡车往家去后,才转身回去。
  回到院子里听爹娘屋里传出,刘氏在说孙老爹的声音,笑着摇了摇头往屋里走。
  昨天这两位老爹都喝高了,最后都很晚了,还嚷着要钓鱼不回家,后来找来岳母和刘氏,才把这两人弄回去休息。
  回屋看钱七已经起来了,有些小遗憾,他本想着搂着老婆,一起在睡个回笼觉呢。
  钱七听罗斌把骡车借走了,知道是带他娘去看病了。
  希望林氏的病情,不是太严重吧。
  看着老公道:“今天不打算出去了是吗?”
  昨天是拍卖会的日子,今天要是用去县衙,他肯定会跟罗斌一起做骡车走的。
  孙宝财闻言摇头笑道:“邵明修要是不派人来找我,我是短时间不打算去县城了,我一会搭个草棚子,以后爹他们在钓鱼,有草棚子遮阳,想啥时候钓鱼都行了。”
  昨天两位老人,虽然喝高了,但在他的记忆里,孙老爹从未这般高兴过。
  他以前叫孙老爹钓鱼,总被他推辞,还以为他没兴趣呢。
  通过昨天知道了,哪里是没兴趣,而是生活中长久压抑,压制住了本来的兴趣。
  以前不明白就算了,现在知道了理应尽些孝道。
  钱七闻言点头同意,这里娱乐的东西太少了,现在有个钓鱼的地方,给老人打发时间也挺好的。
  至于为何这段时间,不打算去县城,她知道孙宝财是想躲一段时间。
  听他说了拍卖会的经过,知道他是出尽了风头,所以才打算消失一段时间,减轻一下拍卖会的热度。
  想罢看着老公笑道:“我先去做饭,吃过饭我跟你去搭棚子,给你打个下手。”
  孙宝财自然同意,看老婆往厨房走,也跟了过去。
  两人吃过饭,就开始准备搭棚子的东西。
  刘氏看老大媳妇和老二媳妇,抬着筐枣子过来。
  现在这两人,每天都来她这茶寮摊子卖红枣。
  自家的卖完了,就在村里别的人家收,这一天多少都能对付点钱。
  两人现在白天把孩子放到邻居家,给人家两个铜板帮看孩子,饭时一个人回去给孩子做饭,这么一来有时茶寮摊子忙了,她们能搭把手。
  想着昨个三娃子,跟她说烤鱼的事,她和老头子是没空弄,他们现在这些吃食,都有些忙不过来。
  现在他们这茶寮摊子,除了以前卖的东西外,又加了煮玉米。
  老三媳妇说今年地里玉米丰收,跟她说反正家里吃不了,让她拿来卖。
  她一开始还说,这孩子竟瞎种地,种个麦子得了,种啥玉米啊。
  你看村里谁家种玉米来着,这东西在她看来就是个零嘴。
  家里还不养猪,种这个就是浪费地。
  这般跟老三媳妇叨叨,看她就在那笑,就知道她没听进去。
  但自从她这摊子,开始卖玉米后,这东西还成了新鲜物,两文钱一穗玉米,竟然还有很多人买。
  特别是那些一看就条件好的,都是五穗五穗的买,说是正好路上有个零嘴吃。
  这东西煮起来也方便,就是一口锅,一把柴火的事。
  看卖的这么好,她又主动跟老三媳妇说,让她明年种一亩地的玉米,她一文钱两个收。
  所以三娃子跟她说卖烤鱼的事时,她本想让老三媳妇弄烤鱼卖,反正这手艺也是她的。
  结果直接被三娃子给否定了,还说什么,他媳妇才不用赚钱呢,气的她直接给了这混小子一下。
  后来他说让大嫂二嫂弄烤鱼,这样有她们在茶寮摊子那,也能给她搭把手。
  她一想也是,这红枣能卖多久,这烤鱼她昨个卖了两条,那一条鱼卖二十文钱都有人买,这一条鱼去了鱼钱和炭火钱,还有一些调料的费用,最少也能赚十来文钱,这一天卖个几条鱼就够赚的了。
  这般想完,等她们把枣子放好,把她们叫过来,说了烤鱼的事。
  张氏和小刘氏一听,哪有不同意的道理,昨天那烤鱼她们看了,二十文钱一条卖的,这一天就算卖两条鱼,也比卖枣子强多了。
  在说这枣子都快被她们收完了,她们前两天还想着,这红枣卖完了,这又没啥干的了。
  这现在好了,这烤鱼的营生能总干,张氏高兴完,想到这烤鱼手艺是钱七的。
  看着刘氏问道:“娘,老三媳妇咋不弄烤鱼呢。”
  这营生多好啊,老三家有鱼塘,这鱼管够,钱七还有烤鱼的手艺。
  刘氏看来客人了,随口道了句:“老三不让她媳妇干,至于咋烤鱼,你们去问老三两口子吧。”说完就迎了过去。
  张氏和小刘氏听了,彼此相互看了看,说实话她们确实挺羡慕钱七的,她们这为了能过的好些,恨不得能多些活计干。
  她们现在是看明白了,这人啊,过啥日子就是命。
  人家钱七虽然名声不好,但是没出嫁前,在钱家也是受宠不让干重活,这嫁人了,还不是过的这般日子。
  两人商量了下,觉的现在就去找老三两口子问问。
  因着两家现在是合伙做营生,她们妯娌都不是那懒散之人,自然也合伙干了。
  这一起卖了一段时间红枣,发现两人还挺合拍,又能有个照应,所以这烤鱼的营生,自然也要一起干了。
  张氏和小刘氏来的时候,孙保财和老婆正在搭棚子。
  看她们来了放下手中活,听了二人的来意笑道:“一会让小七,告诉你们怎么烤鱼,需要什么工具,到时让大哥二哥在县里买了就行,这烤鱼简单。”
  看她们又问了买鱼的事,表示用的话,就自己来鱼塘捞,每条鲫鱼三文钱,用多少让她们自己记账,到时十天一算账即可。
  这鱼是做营生用,白给也不好,倒不是他在乎这点鱼,而是不想让她们觉的理所应当。
  这时间长了,好没得着,在结下怨来,那他何苦呢,所以才决定收个三文。
  钱七看两位嫂子在等她,跟孙保财说了声,带她们回家,告诉她们怎么烤鱼,还有准备的工具,以及怎么调制调料等。
  张氏和小刘氏在钱七那学完,往茶寮走时,还说没想到这小小的烤鱼,调料里还有这么多讲究。
  两人吃了些昨天剩的烤鱼,还别说这放了调料的烤鱼,就是比不放的好吃。
  这是妥妥的配方呀,对于老三两口子,心里是说不出的感激。
  钱七回来时,看孙保财已经把架子搭好了,看着那有些单薄的架子。
  眨了眨眼道:“这个不会风大些,一吹就倒了吧。”看着怎么这么不结实呢。
  孙保财闻言回头看了眼,是有些看着不结实,这不是专业的,干的活是有些差事!
  于是看着老婆道:“没事,一会我在加几道横板,加固下就好了。”
  美丑先不说,还是以结实为主,这要是因为棚子不结实,把两位爹给砸了,估计两位娘就不会放过他。
  钱七听后顿时没话说了,孙保财就这水平,也是没办法的事,于是继续给他打下手。
  罗斌来还骡车时,说了他娘的病情,得的是胃心病。
  大夫说这病要吃药,也靠以后饮食注意调养。
  钱七听大夫说的注意事项,确实是胃病的症状,心里一阵唏嘘。
  想着一会拿些鸡蛋,找葛望媳妇一起去看望下。


第64章 晋江首发
  随着天气越来越冷; 改造水田的工程也全部完工。
  完工前几天,只要条件尚可的人家; 都买了两挂鞭炮。
  送走县衙请来的人后; 只要买了鞭炮的人家,都到自家改水田地头; 放鞭炮以示庆贺。
  一时间可把孩子们乐坏了; 就算是过年,也没有这么多鞭炮放啊。
  孙宝财也跟着村长等人去看热闹。今年天冷的比往常早; 在外站了一会,就觉的有些冷了。
  田村长看着孙宝财和村委会的人道:“走; 去我家; 咱们聊会去。”
  孙宝财听了; 知道村长应该是有事要说,当即点头应了,其他几人自然也同意。
  几人到村长家堂屋坐下; 现在坐在堂屋里也觉的冷,这还没到屋里放炭火的时候; 所以这屋里阴冷阴冷的。
  孙宝财看其他人,没像他这样冷,想着可能是他家有火墙的事。
  现在做饭时; 烟都是从火墙走,每天做两顿饭,那屋里别提多暖和了。
  他在家里习惯了那个温度,平日里在屋里穿的也少; 这冷不丁坐在这,才显的不太习惯。
  田村长想了下,看着几人皱眉道:“三十七年前吧,我记得那年冬天来的也早,连着下了好些天大雪,具体下几天雪我忘了,但是记得最清楚的是,那时我爹让我们都在一个屋里呆着,所有的炭盆,也都放在一个屋里烧,就那样我们每天都是裹着棉被,人挨着人互相取暖。”
  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才继续皱眉道:“等雪停了后,我爹出去才得知,村里冻死了好多人,老人和孩子居多。”
  那时他才十来岁吧,那一年冬天,村里好些人家,都挂起了白布,很多家都是一起办的白事。
  出殡那天,他爹不让他和弟妹们出去看,但那哭声在家里听的特别清楚,一直持续了很久。
  孙宝财一开始没听明白,还纳闷村长怎么讲上故事了呢。
  但慢慢的理解村长话中的意思了,忍不住也皱起眉头,想这事该怎么办。
  他来这里十来年,一直以为这里的冬天,最冷也就零下十度左右。
  每年下的雪,也不过就几场而已,而且时间也不长。
  但现在村长话里的意思,明显告诉他,这里也有不一样的冬天。
  其他人也明白村长说的啥意思了,葛望更是脸色泛白,他娘子月份大了,像柴火和木炭他可以买,但他家房子不行,如果遇到连续下大雪,他担心房子会塌…
  钱六貌似听爹叨咕过,天有些不正常,还让他们多买了几车木炭,还给妹妹家带了一车炭。
  就算如此他并没放在心上,只当他爹担心把妹妹冻着了,所以才这么做的。
  毕竟去年时,也给妹妹送木炭了,只不过没有今年多而已。
  他们兄弟还开玩笑说,今年爹收的车费多,所以出手也大方了。
  现在他们几兄弟,手里都不差钱,自然对他爹这么做没意见,而且还很支持。
  毕竟他们有今天,都是孙宝财的功劳。
  现在听了村长的话,明显是他爹,也想到了这种可能,才会让他们多买木炭的。
  不过他爹应该是不确定,所以才只让他们,买了几车木炭。
  打算回去,好好问问爹的意思,也把村长的顾虑跟他说说。
  田村长看大家,都明白他的意思了。
  开口道:“这毕竟只是我的猜测,不能贸然就跟大家说,找你们过来,就是商量一下该怎么办。”
  本来这事,跟村委会成员商量即可。
  但孙宝财身份特殊,必须把他找来商量才行,毕竟要是有必要,还得跟知县大人通个气才行。
  刘长顺还真没想过,有可能发生这事。
  但这事宁可信其有,准备回去后,让家里人也买些木炭。
  反正这东西,用不了也不坏,大不了明年在用也一样。
  这会听村长这么问,不由把目光看向孙宝财。
  孙宝财看大家都看他,不由皱了皱眉头,没吱声继续想该怎么办。
  这事不好办的地方太多了,就算跟邵明修说了,先不说他会不会信的事。
  就算他相信,为了不引起恐慌,也只会暗地里准备物资,到时准备一套应急方案罢了。
  要不怎么办,这么大的县,难道要挨家挨户告知,今年会遇到严寒大雪等。
  让各家各户,多备些木炭等,那样的话,物价肯定会上涨,在闹起来的话,那事就大了。
  而且这大雪,不能就他们东石县下吧,肯定是大范围的了。
  邵明修别的地方也管不到,但要是从东石县传出,今年有雪灾消息的话。
  让其他地方出现,恐慌、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