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梨花、荷花已经在院子里玩起了跳房子,这还是雪花前一段时间教给她们的。
“三姐,你也来。”荷花嫩声说道
“三姐还有事,你们先玩。”雪花说完,随夏氏进了屋。
“娘,咱家还有钱吗?”雪花问道。
“昨天你爹给人家做工拿回来十几文。”
看来,这时她家目前的全部财产了,不算外债。
“娘,我想去杂货店一趟。”
“哦,要买什么吗?要多少钱?”夏氏立刻明白了女儿的意思,柔声问道。
“娘,我想买些麻油,辣椒什么的,要……七文钱。”雪花有些不好意思说,因为这是她家一半的财产了。现在农活不忙了,李达给人家帮工,一天也就能挣个十几文。
“好,娘这就给你拿。”夏氏问都没问雪花买那些东西干嘛,反正自己这个女儿这几个月来不是弄这就是鼓捣那的,她已经习惯了。而且,几个女儿因为她受苦,她已经很难受了,所以夏氏很少会反对女儿的要求。虽然,对于现在的夏氏来说,这已经是一笔巨款了。
从夏氏那拿了钱,雪花就忙开了。她把几个腌着小黄瓜和豆角的小瓦罐打开,仔细看了看,闻了闻,咬了一小点尝了尝,然后各夹出一小碗,端去了灶房。
看了看油罐,里面还有薄薄的一层自家熬炼的猪油,拿起盐碗旁边的两个小葫芦摇了摇,空空的,没有一丝回响。又四处看了看,除了盐碗里还有一些粗盐外,什么也没有。雪花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找出一个小篮子,把两个小葫芦放进去,又去夏氏的房间拿了一个带盖的小茶杯放进去,然后提着篮子出了门。
小葫芦是用来盛放酱油和陈醋的,自从雪花腌菜开始,她家的坛坛罐罐就都被她侵占了。盐罐都没幸免,所以现在用一个粗瓷碗盛盐。唯一幸存的也就是那个小油罐,外加一个暗红陶瓷夜壶了。夜壶之所以是陶瓷的,因为那是夏氏的陪嫁,否则,她家怎么会有陶瓷的东西,就连吃饭的碗都是粗瓷的。其实,雪花曾一度打夜壶的主意,后来觉得用来腌菜用实在恶心,而且有悖职业道德,便作罢了。为这事,雪花后来反省自己是不是受现代无良商人的毒害太深了,以至于为了赚钱差点丧失做人的底线?为此,雪花狠狠地自我批评、自我检讨了一番。
…本章完结…
☆、第十四章 这是哪根葱
小杂货铺在村中央的位置,是靠在路边的两间半新的土坯房,是雪花本家的一个堂叔开的,里面也就卖些油盐酱醋的日常用品。雪花进门时,她堂婶冯氏正坐在柜台后面嗑瓜子,边嗑边和坐在柜台前面纳鞋底的两个妇女说话。
冯氏见到雪花,立刻放下瓜子站了起来,笑道:“雪花来了,买点什么?”
“婶,我买一文钱的酱油,一文钱的陈醋,一文钱的花椒,两文钱的麻油,两文钱的糖。”雪花脆声说着,把葫芦和小茶杯拿出来,依次放到柜台上。
“瞧这小嘴,噼里啪啦的。”
冯氏边说边麻利地拿过雪花放在柜台上的一个葫芦,拔开盖子闻了闻,确定了味道后,把一个黑乎乎的漏斗形状的东西放到葫芦口上,打开旁边的一个小坛子,用同样黑乎乎的木勺子舀了一勺也同样黑乎乎的黑色液体,慢慢地倒入漏斗中……
“哎哟!也就金花娘能想出用葫芦装酱油。”尖厉的声音从雪花身后传来。
雪花转头看去,一个三十左右的女人正把针往鬓角抹,眼底的嘲讽甚至不屑于隐藏。
这是哪根葱?
雪花这半年来除了挖菜,还真没机会认识多少人。
“柳枝儿娘,你还别说,用葫芦装酱油禁摔禁碰的,比用罐子装还方便。”冯氏赶忙接口。
“是吗?那赶明儿我把我家那个细口青花瓷罐摔了,也换个葫芦装酱油?”嗤笑一声,得意地接着道,“不过我家可没葫芦,都是一些细瓷的瓶子、罐子的。”
“葫芦寓意‘福禄’,没葫芦可就是没‘福禄’哟,这人要是没了‘福禄’,那可就什么都没有了。”雪花笑吟吟地说完,转头看冯氏忙活。
“你这个小丫头片子怎么说话呢?”柳枝儿娘蹭的一下站起来,伸手就去抓雪花的胳膊,“我非找夏云说道说道说道去,她是怎么教孩子的?”说着,扯着雪花就往外走。
旁边的年长的妇人立刻站了起来,“柳枝儿娘,你干嘛和个孩子一般见识?”说着,把扯着雪花胳膊的手拽了下去。
冯氏也停下手了的动作,“是呀,柳枝儿娘,没的被人说你一个大人欺负小孩子。”
“我欺负小孩子?”柳枝儿娘的声音一下子高了八度,“我好歹也是她的长辈,有她这么和长辈说话的吗?我没福?我生了五个儿子,我没福?!她家呢,都是一些赔钱货,连一个带蛋的都没有……”
“好了,好了,当着小孩子瞎说什么呢。”年长的妇人立刻打断柳枝儿娘的话,“也到做晚饭的时辰了。走了,要不做晚了饭,你家当家的到家又要发脾气了。”说着,推着柳枝儿娘就往外走。柳枝儿娘本还想再理论几句,可一想到柳枝儿爹的脾气,也只得不甘愿的随妇人往外走,当然,还忘不了哼几声,再瞪雪花几眼。
“雪花呀,别往心里去,怎么说她也是个当婶子的,长辈说几句也就说了,回家别和你爹娘说,免得他们生气。”冯氏歉意的对雪花笑了笑。没办法,谁让柳枝儿娘是她娘家的一个远房堂妹。
“我知道了,婶子。”雪花虽然气的哆嗦,但也知道没儿子的话题无论如何不能在家里提。
“雪花,猪油比麻油便宜多了,下次别买麻油了。”冯氏手不停,嘴也不停。
雪花点了点头,然后看着冯氏用一个小小的木勺,在柜台上的小罐子里舀了一勺略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倒入了雪花拿来的小茶杯中,倒完又舀了小半勺倒了进去。
雪花立刻说道:“谢谢婶子。”
冯氏只是一笑,雪花家的情况她知道,所以又多给了小半勺。用葫芦盛酱油、醋,用茶杯盛麻油,雪花家可是独一份。冯氏记得雪花娘嫁过来时陪嫁也不少,可惜一是没生儿子,二又不是亲婆婆,没几年的功夫就都被雪花奶奶弄去了,以至于分家后连个象样的家什都没有。真是可惜了那么一个如花似玉的人,当年嫁过来时,漂亮的震呆了一村子的人,可是现在……,可见,老天爷是公平的,给了你这儿,就夺去你那儿。
…本章完结…
☆、第十五章 肥肉片
雪花提着篮子回到家时,金花和银花已经回来了。每人都挖了满满一篮子野菜。因为家里野菜太多了,所以这几天梨花和荷花就不去拔菜了。
雪花看到金花已经接手了她刚才的切菜工作,就对正准备清洗野菜的银花说:“二姐,你捡几个干辣椒拿给大姐,切成小段给我。”幸亏前一段时间,金花和银花在镇上捡了一些人家卖剩下不要的辣椒,虽然当时又小又蔫,不过晒干了一样用。
雪花拿着东西一头扎进灶房,直忙了小半个时辰,才边咳嗽,边眼泪鼻涕横流地冲出来。
没办法,灶房又小又矮,只有一个小窗户,烧的还是有些潮的高粱杆子,青烟、黑烟、油烟、呛人的辣椒烟一样也出不去,所以,雪花一忙完就立刻向外冲。
虽然因为灶台太高,雪花太矮,手不下心碰到锅沿上烫起了一溜泡,但雪花对自己的劳动成果还是比较满意的,特别是吃晚饭时全家人的赞不绝口,更让雪花成就感暴涨,连手都不觉得疼了。
雪花调了糖醋汁和麻辣汁,然后把清腌小黄瓜和酸豆角分别切成小丁,各装了一小碗。小黄瓜分别点了一点麻辣汁和糖醋汁,酸豆角只点了一点麻辣汁,都没舍得放麻油,麻油是留着卖时才放的。因为有张婶送来的五香花生米和飘着三两片小小的肥肉片的炖萝卜,雪花就没把各种口味的腌菜都弄了,虽然如此,这也是雪花穿越以来,她家饭桌上菜碗最多的一次了,也是雪花吃的最丰盛的一顿晚饭。
“雪花,这些真的能卖大钱?”夏氏夹了一块小黄瓜,不确定地问。
“娘,您觉得好吃吗?”
“好吃。”夏氏细细品尝了一下点头道。
“爹呢?”雪花又把目光转向李达。
李达连忙点头。随后,金花、银花、梨花、荷花……,雪花的目光转到谁脸上谁点头。
“既然都觉得好吃,那肯定能卖大钱!”雪花盖棺定论。随即又嘻嘻一笑,“卖不了大钱可以卖小钱嘛,卖不了小钱还可以自己吃嘛。”
“这丫头。”夏氏宠溺地一笑。
“娘,您身体不好不能多吃。”雪花见夏氏只夹腌菜吃,忙夹了一片飘在碗上面,但全家人谁都没去碰的肥肉片放到夏氏碗里,“您吃肉。”
“她爹,你吃吧。”夏氏随后把肉夹到了李达碗里。
“荷花吃吧。”李达又把肉夹到了挨着他坐的荷花碗里。
荷花夹起肉片,听到旁边的梨花小声的咽了一口口水,犹豫了一下就把肉放到了梨花的碗里,“四姐吃。”
梨花望着碗里的肉片吞了吞口水,小脸上一片纠结。
“梨花吃一片,荷花吃一片。”李达说着,把碗里仅存的另一片肉片夹到了荷花碗里。
“快吃吧。”夏氏慈爱地望着两个女儿柔声说道。
“嗯!”两个小丫头一齐幸福地点头。
全家人都笑了。
“娘,我明天要用碗装腌菜。”雪花喝了一口菜粥对夏氏说道。
她家有八只吃饭的大碗,是她奶当初分家时按人头给的,她家有七口人,取了个双数,就给了八只碗,因为当时雪花、梨花、荷花还小,就一人给了一只小碗,也取双数,就给了四只,美其名曰:四平八稳。就这四个字就成了她奶对外述说的口头禅,好像这四个字就代表了一切应该分给她家的东西。雪花暗暗盘算了一下,把盛盐的碗腾出来,用八只大碗装四种口味的黄瓜,四种口味的豆角,再用四只小碗装一些不加调汁的,分别放在篮子里,大姐、二姐和自己一人提四碗也就行了。
…本章完结…
☆、第十六章 记得带布条
“娘,我也要去镇上,包子姐姐说明天有庙会。”梨花用甜糯的声音撒娇地对夏氏说道。
“娘,我也去。”荷花睁着一双晶亮的大眼睛,期盼的望着夏氏。
“这……”夏氏瞅了瞅李达,李达的眼里也有着不放心。于是,夏氏狠了狠心,哄着两个女儿道:“太远了,会很累的。在家跟娘玩吧,乖,听话。”
“爹!”两个小姑娘有志一同的把目光转向了李达。
虽然夏氏顶住了女儿们期盼的目光,李达可顶不住。两个女儿不但乖巧,而且漂亮,随了夏氏七、八分,用酷似夏氏的大眼睛哀求地望着李达,李达立刻投降。
“爹明天早晨用车推着你们去,把你们送到镇子边上爹再去上工。”
“谢谢爹!”娇脆稚嫩的声音,认谁听了都心情愉悦。
“会不会耽误你上工?”夏氏问道。
“不会。明天还去王员外家,他家的地就在镇子边上,把她们姐妹送过去我再去上工,早走会儿也就是了。”
夏氏点了点头,“金花,一定要看好妹妹们,千万别走丢了。”
“知道了,娘。”
看来明天她得带两根布条。雪花暗暗想到。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雪花就迷迷糊糊地听到身旁有动静,勉强睁开眼,看到金花正在穿衣服。又一听,门外也有轻轻走动的声音,看来娘已经起来了。
“大姐。”雪花糯糯地喊了一声。
“嗯。天还早,你再睡会,姐去切菜。”金花用哄孩子的口气细声说道。
“奥。就切我昨天说的那几个坛子里的。”那些腌得最早。
“知道了,睡吧。”金花小声应着,走了出去。
雪花随即就又闭上了眼睛。没办法,这个身体还小,正是爱睡觉的年龄,而她昨晚又因为今天是第一次检验她半年的忙活是否有成果,是否能卖到钱,心下一直忐忑。别看她说的有把握,其实也没底,谁知道这里的人们消费意识和口味怎么样?她家又不代表别家,万一卖不出去,她真会觉得无颜见江东父老,特别是对不起金花和银花。两个姐姐每天去镇上捡剩菜,一捡就捡了好几个月,况且她昨天又从夏氏那拿了钱——她家一半的财产,若真都卖不回来,她怕她会哭。虽然从穿过来她还没哭过。所以,七想八想的她一晚上也没睡好,金花一动她就醒了,可这并不代表她不困,反而觉得更困了。
雪花觉得刚一闭眼,就被金花喊醒了。睁眼一看,银花正在叠被,梨花正坐起来揉眼睛,荷花则伸了一个小懒腰,打了一个秀气的小哈欠,红扑扑的小脸上,小嘴微嘟着,说不出的可爱。
雪花拼命命令自己做起来,也打了一个哈欠,就是不知道是不是象荷花似的那么秀气可爱。
啊——,雪花哀叹,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的日子在哪啊?
吃完饭,金花迅速熟练的刷碗,雪花则在和面的盆里调拌,银花负责装碗。雪花调了原汁酱香小黄瓜,麻油葱香小黄瓜,糖醋小黄瓜和麻辣小黄瓜。豆角也调了四种口味,又装了四小碗原汁什么都没放的,分别放到三个小篮子里,姐妹三人一人一个提了出去。
…本章完结…
☆、第十七章 谁欠了她八吊钱
雪花她们到门口的时候,李达和梨花、荷花已经等在那了,还有背着背篓的馒头,和手里攥着两文钱向梨花炫耀的包子。
看到她们姐妹出来,李达忙道:“雪花,快上车。”
“爹,我走路就行了,要不路太颠,会把菜弄出来的。”虽然包子比自己大一圈,可毕竟和自己同岁。若是自己坐车,包子走路,被张叔、张婶知道了,难免不会多想,可若都坐车,四个人加起来,快有小二百斤了,他爹还要去做工,雪花可舍不得累坏了好不容易拥有的这个疼女儿的爹。
李达可能忘了包子的年龄,因为看个头,她和银花差不多大。只是觉得雪花说的有道理,也没多想,“那走累了告诉爹。”说完就推着梨花和荷花,向站在门口的夏氏说了声,带着大家一起上路了。
轱辘辘的车轮转了起来,欢声笑语也响了起来。路边的野草已经泛黄,而田里刚刚奋力破土而出的麦苗却发着绿油油的光,彰显着生命的活力。微冷的风吹来,树叶唱着清秋的歌,舞着柔美的舞姿翩然而下,给这天,给这地,注入一丝滚烫地感动。东方红云满天,太阳却还未升起,霞光渡在一张张略显稚嫩的脸上,诠释着朝阳喷薄的年纪。
正所谓“路远无轻重”,虽然只有四小碗菜,外加一个空篮子,雪花还是感到了胳膊的酸痛,并微微有些气喘。刚把篮子从右边移到左边,就感到胳膊一轻。
“雪花,我帮你提。”馒头对着雪花憨憨一笑,轻松地把篮子移到了他的胳膊上。
“谢谢馒头哥哥。”雪花甜甜地说。
十二岁的少年还没开始蹿个,被太阳晒成麦色的脸上还未摆脱隐含的稚气,全靠那身靛蓝的粗布衣裤增添成熟。粗黑浓密的眉毛和坚廷的鼻子随了张叔,脸庞却似了张婶,既有张叔的憨厚,又有张婶的爽朗。雪花一向对馒头有好感,就凭他每次从镇上回来帮金花和银花提菜篮子,就比自己的两个堂哥光宗和耀祖好多了。
“驾……,喔……”一阵吆喝声从后面传来。
李达带着几人忙让到路边。雪花回头一看,他二叔正赶着驴车从后面上来。车上坐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