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氏望着手中的三十文钱,做梦似的道:“大姐,这真是她小姑姑的钱?”她这辈子就从没奢望过能从一直骑在她头上的小姑子手里赚来钱,但现在却真的赚来了,虽然是借黄氏的手。钱不多,但意义不同。
“确实是李秀莲从怀里掏出来的。”黄氏理解的拍了拍夏氏的手。
夏氏喃喃的道:“我是不是得把这钱贡起来?”
…本章完结…
☆、第六十二章 来是他
望着两大罐失而复得的酸白菜,雪花简直要喜极而泣了。
“唉,那么好的白菜,结果都腌坏了。”夏氏心疼地道。
“娘,没坏。”雪花喜滋滋地道,“酸白菜就是这样的。”
“这样的?那怎么吃?”夏氏惊讶地问。金花姐妹,包括正在修门的李达也都疑惑的看向雪花。
“可以做酸菜包子、酸菜鱼、酸菜白肉……”雪花扳着手指,如数家珍。
“雪花,你怎么知道这些?”
李达一句话,如当头一棒,把雪花从云端打到了地面。她一得意,就忘了自己只是个孩子了。
“是……是老奶奶告诉我的。”雪花灵机一动,大声道。
“原来是老神仙说的。”夏氏松了一口气。看来雪花说的是真的,这酸菜就是这样的。
李达等人也都露出了释然的表情。
雪花暗吁了一口气。别人穿越都是又失忆又托梦的,她倒好,一个老大夫,一个老奶奶,就都解决了。不过,明天她要亲自跑一趟香满楼了。
第二天中午,雪花提着一篮子包子,抱着两颗酸白菜来到了香满楼。
“雪花,你可来了,掌柜的正等着你的包子呢。”酒楼的伙计一见雪花,立刻迎了上来,“掌柜的说了,不拘谁送包子来,都叫她亲自送到天字一号房。”说着,就急急地把雪花往楼上引。
“虎子哥哥,为什么?”雪花疑惑地问道。以前可都是直接送到厨房的。
“楼上来了贵人。”虎子小声的道,“掌柜的可能是叫你介绍一下包子有什么馅的。‘
奥,原来是这样。雪花点了点头。
虎子带着雪花来到楼上一雅间门前,轻轻扣了扣门。
“进来。”王掌柜的声音传了出来。
虎子推开红漆雕花木门,雪花一抬头,正对上一个稚气中带有威严的小脸。
原来是他!
雪花面前坐着的正是那天在戏园子里遇到的那位小爷。雪花即便记不住他的相貌,也忘不了他的排场。四个黑衣小厮,两个背剑大汉,一个太阳穴鼓的老高的中年文士。七个人团团把身穿鹅黄剑袖绸衫,头戴白玉冠的古板小爷围在了中间。
“爷,这就是李记包子铺的小姑娘。”王掌柜躬身对黄衣小爷说道。
黄衣小爷没说话,只目光凌厉的望着雪花,良久,点了点头。
“小姑娘,把包子拿上来,说说有什么馅的?”王掌柜说着,指了指桌上的几个空盘子。
雪花连忙拿了一双干净的竹筷,从篮子中把包子一一夹到盘子上。
“这一盘是酸菜馅的。”雪花指着最左边的一盘精致的小包子说道。应王掌柜的要求,雪花给香满楼送的都是饺子大小的小包子。
“酸菜肉丝馅?”王掌柜疑惑地道。酸菜他还是第一次听到。
雪花点了点头,“酸菜酸香味醇,清淡爽口,既开胃又可促进消化,增强食欲。”
王掌柜没说话,只恭敬地看向黄衣小爷。
黄衣小爷也没说话,只挑了挑眉,他身后的一个黑衣小厮立刻拿起一副银筷,夹了一个小包子放到了他面前。
不会用人喂吧?雪花偷偷撇了撇嘴,暗暗腹诽。
似有所感,黄衣小爷“嗖!”地一个眼刀飞了过来。雪花一机灵,连忙低头站好。
黄衣小爷慢慢地夹起包子,瞅了瞅,又慢慢地咬了一口,一皱眉,雪花的心提了起来。但,慢慢地,他又咬了一口,然后——
包子,吃完了。
雪花的心,放下了。
王掌柜对雪花一使眼色,雪花立刻指着下一盘包子道:“这盘是婆婆丁馅的。婆婆丁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慢慢地,黄衣小爷又吃了一个包子。
“这一盘是素包。”
“素的?”王掌柜一挑眉,转而看向黄衣小爷。具他所知,爷一向是不吃素馅的。
黄衣小爷皱了皱眉,但,还是点了点头。
于是,王掌柜开了眼:爷竟然吃了一个素包。
“这里面都有什么?”破天荒的,黄衣小爷出了声。
雪花狡黠一笑,“爷,这里面主要是白菜和豆腐,至于其它的,就是我家包子铺的不传之密了。”
黄衣小爷一瞪眼,但也没再说什么,目光转向了下一盘。
“这一盘是萝卜干馅的。”
这次,没用雪花多费口舌,黄衣小爷就吃了一个包子,然后——
“嗝!”
鸦雀无声的屋子中,这个饱嗝的声音显得格外响亮。
…本章完结…
☆、第六十三章 上赶着白送
雪花低下头,强忍着笑,拿眼角偷偷扫向黄衣小爷,然后惊奇地发现,这位爷虽然面无表情,但耳朵却红了。
“别忘了,今天是一月之期的最后一天!”黄衣小爷说完,起身就走。
一屋子的人瞬间走了个干净,包括恭敬送客的王掌柜。
雪花望着满满一大桌子美味佳肴,流了流口水,暗叹一声:浪费。也跟着下楼去了。没办法,她还要找王掌柜推销酸菜。
直到王掌柜把那位爷恭恭敬敬地送出去老远,雪花才找到机会顺利的把酸菜鱼、酸菜白肉的做法免费推销出去,并外带留下两颗酸白菜,然后垂头丧气地回了包子铺。
人家都是卖做菜方子赚钱,她倒好,上赶着白送。没办法,为了将来能大量卖酸菜,只能先利用香满楼打广告了。
然后,雪花又想起了黄衣小爷临走前是那句话。一想到这儿,她就更丧气了。
她本想忘记一月之约,让尖嘴班主一人去搞定,她只等着收赏钱。结果,黄衣小爷一句话,她就必须得跟戏班子跑一趟。
大户人家的别院,她一点也不想去见识,再美能美过现代的苏州园林、西湖风光吗?再豪华能奢侈过现代的古堡、别墅吗?
但是——
没有但是,人家一句话,她就得乖乖去。
万恶的封建特权社会呀!雪花仰天咆哮。
秋水别院在镇子的东头,朱漆的大门,烫金的门扁,门前干干净净,但也冷冷清清。当然,这冷清中配上绿瓦白墙,别有一股清幽。
看门的小厮把众人迎入院中,在一个绿衣少女的带领下,走过青石铺成的小路,穿过雕花的抄手游廊,眼前豁然一亮——
一大片湖泊出现在众人眼前。
据雪花所知,大户人家园中的湖泊中,几座凉亭、几株碧荷是必不可少的。但此处的湖上却什么都没有,干干净净,一望到边,只在岸边有几丛芦苇飘荡,苇絮翻飞中使人不期然的想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
初冬的暖阳洒入湖中,几尾红鲤越出水面,追逐潾潾的波光。
雪花咽了咽口水,她好久没吃鱼了。
这时,芦苇后面,树木掩映间,悄然驶出一艘小巧精致的画舫。雕花的红漆小窗半开,白纱飞舞,暗香盈袖间有叮咚的乐声传出。
雪花不由赞叹:好一幅古朴的画卷。
画舫在岸边停住,从上面跳下一白须老者。岁月的年轮在老者脸上刻画出慈祥的皱纹。老者呵呵一笑,对尖嘴班主点了点头,转而对雪花道:“你就是那个小姑娘?”
“您是管家爷爷吧?您叫我雪花就行了。”雪花嫩声说道,露出璀璨一脸笑。
老者呵呵笑着点了点头,对丫鬟打扮的尖嘴班主道:“开戏吧。”
尖嘴班主一躬身,向戏台小跑而去。
戏台临湖而立,人坐在画舫上,正好可以细细看戏。
老者对雪花一招手,雪花就随老者坐到了戏台前的一张桌子前。桌子上已经摆好了茶水糕点。
雪花吞了吞口水。她在包子铺忙了一早上,还没来得及吃饭就被尖嘴班主叫了来,这时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老者发现了雪花的动作,呵呵一笑把糕点推到雪花面前,“吃吧。”
雪花登时红了脸,但仍大大方方地拿起一块桃酥小口吃了起来。旁边的绿衣少女一见,忙斟了一杯茶水放到雪花面前,雪花甜甜地道:“谢谢姐姐。”
绿衣少女微笑着一摇头,转身向画舫走去。
…本章完结…
☆、第六十四章 被馅饼砸中了
随着戏的开锣,老者把精力都放到了戏台上,雪花则自在的边吃糕点边喝茶水。
“梅香,帮帮忙。”薛良装扮的武丑赵三,一个跟头翻到梅香装扮的尖嘴班主面前,把一把铜钱偷偷塞到梅香手中。
梅香得意地一眨眼,转身拿起一枚铜钱咬了咬,喃喃道:“一股猪油味,这肯定是从卖猪肉的那得来的。”
然后又拿起一枚咬了咬,“呸!呸!这肯定是刷马桶的,一股大粪味!”
“噗嗤!”一声,画舫中传出一声清脆稚嫩的笑声。
于是,不时的雪花就会从画舫中听到“咯咯……”的笑声,间或伴有清朗的童音。
老管家则完全沉浸到了戏曲中,或抚须大笑,或打着拍子轻哼。
最后,戏台上轻轻飘飘走来一手捧巨大寿桃的仙姑,得到团圆的众人忙上前把仙姑团团围住,问仙姑何去何从。
仙姑朗声道:“听闻京城有一老封君过寿,本仙姑奉菩萨之命前去祝贺。”
霎时,鼓乐齐鸣,烟霞笼罩间两条巨大红幅从戏台顶部飘然而下。
左边:福如东海。右边:寿比南山。
众人围着仙姑,齐声对戏台下方恭贺:“祝老封君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
“好!”老管家猛地站起来,抚掌大笑。
雪花彻底松了一口气,《还珠格格》真没白看。
老管家进了画舫,须臾又走了出来,身后跟着绿衣少女,绿衣少女手上托着一个盖着红布的托盘。
“银子、银子……”雪花心里暗暗叫着,同时批评自己什么时候成了小财迷?
果然,老管家笑呵呵的揭开红布,露出了下面十个银光闪闪的大元宝。
“这五十两给你。”老管家说着拿起五个元宝递给了尖嘴班主,“回去置些新的行头,择日上京,去定国侯府候着。下月二十六是府里老夫人的六十大寿,到时唱的好还会重重有赏。”
尖嘴班主喜出望外,哆哆嗦嗦地接过银子,小心地揣到怀里,对着老管家长揖到地。
“这些是给你的。”老管家看了看雪花干瘦的小手,索性拿红布把另外五个大元宝包了起来,一起给了雪花。
雪花捧着元宝,忽然有了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而且是好大的一馅饼,砸得她头晕眼花、头重脚轻。
且不说李达和夏氏见到元宝的感觉,就连雪花都激动的好几天没睡好觉,一边在心里唾弃自己的庸俗,一边沾沾自喜。更让她欣喜的是酸菜鱼在香满楼一炮打响,让她从歼商掌柜那里拿到了一大张独家定单,完全把白送方子的钱赚了回来。因为这里的人吃鱼不知道去腥味的方法,所以不喜吃鱼,鱼的价格就相应的很便宜,而酸菜鱼的价格可不便宜,所以歼商掌柜这次很大方的给了雪花一个很不错的酸菜价格。
雪花一边想着那五个银光闪闪的大元宝,一边想着从歼商掌柜那得来的大笔订单,很欠扁的想,天上若是掉馅饼,真是挡也挡不住。
…本章完结…
☆、第六十五章 和袭人的排场差远了
这天中午,一辆华丽的马车来到了小河村,吸引了大半个村子的人围观。须臾,村里就如火如荼的传开了——
柳枝回来了!
雪花因为有些风寒,没去包子铺帮忙,被包子拉着有幸观看了这一盛况。
低矮的土坯门楼,破旧的木门,三间茅草房。
这柳枝家比她家也强不到哪儿去嘛!
雪花立刻就想起了柳枝娘那副高高在上的嘴脸:我们家可没有葫芦,都是些细瓷的瓶子罐子什么的。
哪儿呢?雪花四处扫扫,除了土陶罐,什么也没发现。
随着人群,包子拉着雪花东挤西挤地就到了前面。
这时,雪花眼前一亮,一个明眸皓齿的妙龄少女赫然跃入雪花的眼帘。
少女十三、四岁的样子,上身穿粉地黄花细绸布对襟小袄,下身一袭落地翠绿色绸布百褶裙,裙边绣着银黄色小花,脚登一双粉面绣牡丹的软底布鞋。头上金光闪闪,腕上叮当做响。本是清纯的年纪,却因头上的繁复和眉梢的风情增添了一丝市侩和庸俗。
少女身后跟着一个怀抱绒毯的小丫头,旁边走着一个身穿咖色细布棉衣的婆子。
婆子先是皱着眉把柳枝家炕上铺着的破旧单子用手里的帕子掸了掸,又命小丫头在上面铺好毯子,这才扶着少女坐了上去。
雪花不由地就想起了《红楼梦》里袭人回家探亲的排场,不过,这好像和那差远了。
“闺女。”柳枝娘懦懦地道。
一向跋扈的神色消失无踪。
柳枝爹则微躬着身,站在柳枝娘旁边,连口都不敢开。
“什么闺女?要叫柳姑娘!”婆子呵斥道。
“啊?……哦,柳姑娘。”柳枝娘慌忙改口。
柳枝爹擦了擦额头的汗。
柳枝没理会她爹娘,只是用眼向四周扫了一下。
雪花没略过柳枝眼中那一闪而过的那丝嫌弃。
这时,从门口挤进来几个小子。大的十五、六岁,小的四、五岁。几个小子在柳枝面前一字排开,有叫妹妹的,有叫姐姐的。
当然,又被婆子呵斥了一顿。
柳枝瞅了瞅自己的几个兄弟,又看了看唯唯诺诺站在一边的爹娘,从头上拔下一根闪着金光的簪子放到桌上,“这个给您二老添置件衣裳。”说完,又从腕上褪下一个镯子,“这个,给哥哥弟弟们扯几尺布。”
说完,抬腿,下炕——
呼啦啦,人群向外涌去。
马车如一阵风吹进了小河村,又如一阵风刮出了小河村。留给小河村的那阵风,却经久不息。
这不,吃过午饭,王婆子就拿着纳了一半的鞋底兴冲冲地来到了雪花家,不久,黄氏也加了进来。
雪花躺在炕上,蒙头装睡,顺便听八卦。
“不是我说你,金花娘,当初你就该让金花去。”王婆子在头上抿了抿针,面带不满地说道。
夏氏低头做着荷花的棉衣,面色平静,没有说话。
…本章完结…
☆、第六十六章 怎么可能给人家做小?
王婆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当初介绍柳枝去县里大户人家做丫鬟的是李秀莲的婆婆,而原本介绍的是金花。
李秀莲的婆婆是镇上的人牙子,专门给镇上或是县里的大户人家买卖一些穷苦人家的儿女。
当然,不是官牙。
本来,李秀莲找到李达和夏氏,想让金花去,并拿出了五两银子。
李秀莲还怕李达和夏氏不放心,把那户人家夸得天上仅有,地上绝无,说房子如何如何气派,园子如何如何大,奶奶姑娘们如何如何和善。但任她说得天花乱坠,李达和夏氏就是不吭声。
最后,李秀莲气急败坏地拿出一张卖身契,说只要李达在上面按个手印,她就去找她婆婆说,再多要五两。其实,本来就是十两,被她暗自扣下了五两。
李达和夏氏对望一眼,还是没吱声。
金花看了看家徒四壁的破烂屋子,年幼瘦弱的妹妹们,又看了看夏氏病态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