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荣宠共华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绣荣宠共华年-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走吧。”董音敲敲车壁下了令,马车缓缓启动。车厢内半晌无言,董音一直在静静的沉默。眼看着到府了,书衡问道:“姐姐心里觉得如何了?”
  “我觉得诚王妃不是那么好当的。”
  颜狗果然是这个世界上最正直又最无情的生物。
  第二天董音就给她来了一封信,信中有她最新的择偶标准:可以不会作诗但一定不能酗酒!此外还补送贺礼一份,又是她自己填的一支《采桑子》
  “上京东山风光好,云也飘飘,花也飘飘,鸟雀呼晴又一朝
  莫忧琐事萦怀抱,行也逍遥,卧也逍遥,踏歌逐月过小桥。”
  书衡批阅:善哉善哉,恭喜大小姐渡劫成功。
  手足无措的董夫人不知诚王爷自毁形象,董音闺梦幻灭,一直认为是书衡解开了女儿的心结,大喜之下不善交际的她还亲自登门拜访。袁夫人在屋里养胎,正闲的发霉,听说有人来兴高采烈的招呼客人。
  “你家董音调理的真好,瞧瞧那通身的气派?难怪说是首辅的孙女,一般人家哪里供养的出来?字写的也好,书读的也好,针线做的也好。我刚看了她送书衡的礼物,那泥金笺,丁香墨,簪花体的小字真是又精致又风雅,那词也好,闺中少女可难得见如此豁达态度。”董音是袁夫人喜欢的为数不多的才女,她不俗,又不会雅到让人泛酸,不低下,又不会孤高到让人讨厌。
  董夫人脸上微红,替女儿谦虚道:“哪里哪里,一般一般。县主才是难得的好女孩。”
  袁夫人点头:“嗯,也是”。她对别人夸奖女儿的话从来都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然后,董夫人看袁夫人看着她,沉默了片刻,就使劲的点了一下头表强调作用。
  袁夫人:……………她早听说董夫人是个安静的画美人,今日算是遭遇了。
  董夫人似乎也觉得了,她努力了半天又想出一句:“哎呀,不知道将来哪个人家有这天大的福气得了她去。”
  袁夫人:……………

☆、第37章 七月流火

  七月流火,秋气隐约。万物开始由从荣盛的巅峰渐渐滑落,怪道有词说“多事之秋”,又是秋后问斩,又是秋后算账。也难怪那些做贼心虚或者心思敏感的人看到秋字,心脏都要揪一揪。
  这个秋天的大夏也不太平。秦地藩王梁王,骄横跋扈,顽纵不法,不仅奢靡无计,还贪婪成性,抢占民田,圈地跑马,乃至掳掠民女草菅人命。龙颜大怒,夺爵下狱,抄没家产,重者斩首,轻者流放。这次□□运动以雷霆之势发动,甚至牵连不少外省大员。
  不惟如此,京中的豪门显贵也一并聆听训诫,接受忠廉奉公再教育。运道不好的锦乡侯府,宁远侯府,寿山伯府等都挨了责罚,被勒令期限之内补上户部亏空,否则就抄家夺爵。其他如令国公府,廉国公府,南安郡王府,诚王府也挨了申斥。更倒霉的诸如东昌侯,威远侯,华阳伯等则被夺爵抄家。
  那梁王妃是太后的大外甥女,不仅老公要丧命;要被杀头的小世子还是她三十多岁的老来子。听说了消息,一路从秦川哭到京城,哭进了太后的永安宫。彼时,太后正用细纹丛生的眼睛看着自己一早送去广济寺祈福的佛经……………送去的究极完美版,留下的是略有瑕疵的,听到梁王妃来拜,心里长长了叹了口气。
  根据她得来的消息,连她娘家向华伯府也是闹了饥荒的。于是太后病了。幸亏这皇帝儿子混蛋归混蛋,但还知道不能太不孝,偷偷的查到了也不声张。一剂宽心药下去,太后的病又好了。然而太后心里并不乐观。纵然她一直都知道这个儿子不好拿捏,却也从没想过有一天自己会欠儿子的人情。
  难道为这姨表亲再豁出脸去求人?哼!若非他们倚仗权势圈山占地闹的太过分了弄到民不聊生,怎么会有这次大清洗?太后心里也憋着一股气,幸好她事先拉拢了领着刑部侍郎的张家,和奉旨清查的良国公王家,否则还不知道能兜住多少。
  梁王妃顾不得体面,跪在永安宫又是哭闹又是撞柱寻死,最终太后一声怒喝:“你要真想死,何不死在秦川?偏要千里迢迢赶到上京,死在哀家眼皮下?”
  梁王妃披头散发,干枯苍白,旧衣破裙伏在地上哀哀哭泣,“姨母,姨母,我娘亲在世时你是如何说的?你说我欠姐姐这一回,姐姐放心,你的女儿我一定帮你照应着。现在呢,现在我的王夫我的儿子都要被杀头了啊!可怜我的小世子他才八岁,他还是个孩子啊!太后,太后救命。”
  “你既是当家冢妇,册封的王妃,就该知道劝诫夫君规行矩步,谨慎行事。可你呢?你娘亲当初是怎么教育你的?男人肆意妄为,你不仅拦着谏着,反而一味顺承讨好,甚至变本加厉,我怎么听说罢占田产逼死人命这种事还有你的份?”太后板着脸,闭着眼,手里照常握着一串佛珠。
  梁王妃连跪带爬的扑过来,又被宫女拦住:“太后,我不过一个妇道人家,哪里管得住王爷?他把坏事安在了我的名下,我哪里知道?”
  太后冷笑道:“妻贤夫祸少,依我看,你也忒贪吝了,又只知道奉承讨好男人,如今祸事临门,这滔天之罪,哪个救得了你?”
  梁王妃听说,浑身一震,再次抬起头来,神情有些骇人,眸光已近疯狂:“陛下,还有陛下,当初要不是借我们的手,小丽妃娘家能玩完?登上大宝的说不定就是不他二愣子刘瀚,而是诚王刘沐!这已经不是过河拆桥了,这是卸磨杀驴啊!太后,太后难道您忘了?我们梁王府可是从龙之功啊!”
  “够了!”太后爆喝一声,浑身都在发抖,半晌才喘匀了气,厉声骂道:“陛下登基乃是先帝遗嘱,奉天承运,你浑说些什么?”
  太后冷笑连连,眼中也是寒气升腾,梁王妃被这眼神逼的退居殿角再不敢乱叫,却依然泪珠滚滚不甘心的看着她。太后脸上的肉仿佛化了一般,往下耷拉着,显得极为可怖,最终开口狠狠的道:“你的儿子死不了,你的舌头可要留神些。”
  梁王妃连连点头,叩首如捣蒜。
  太后又看了看面前的佛经,心里默默叹息:自己还真是年纪越大越心软了,若是早些年,她会不斩草除根?
  太后老人家亲自开了口。皇帝愿意当一回孝子。小世子废为庶人,保住了一条命。
  风波乍起之时,袁妃娘娘正在剥莲子,她打算煮银耳莲子羹。秀美的手指,清凌凌的水,碧瓷小坛,玉簪云髻,月白羽纹纱衣,淡烟流水般美好,静静的就像一副画。若是有心人欣赏,便会妥帖收藏。消息传来,她微微一怔,一枚莲子滚到了地上。抬头望了望这阔大的宫室,她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入宫缘由。
  她的父亲老定国公才到中年便缠绵病榻,母亲无力庶务转而投向了神佛。而她的好二叔好三叔为了自己奢侈糜烂的生活,最常干也最爱干的事就是跟户部借贷……………然后由长房去还钱,后来还出现了霸占民女盘剥私产的恶行…………统统由长房顶着。新帝登基,正是各部门开足马力献功的时刻,连着几道弹劾把整个国公府推向风口浪尖。她到现在还记得自己对病榻上的父亲说的话:“我是袁家嫡女,长女,父亲病重,幼弟无依,袁家有事,我不顶着谁顶着?”她入宫见幸,冷暖自知,却绝对不会后悔。
  她也还记得当初弱弟愧疚自责之语:“大抵男儿没本事才让女子受着委屈。”
  其实她很想说嫁谁都是嫁,难道不嫁皇帝就不会委屈了?但凡人生,总要有点磨难才像活着。该拼的时候,就要拼一把。
  子羽(袁父的字)没有辜负她。袁妃微微昂首转了转眼睛,将那点泪光尽数隐下。
  “母妃。”地上的莲子被重新捡起来放进了碗里,却是小四。
  看着这个俊秀懂事的孩童,袁妃脸上阴翳消散,笑意温暖如水,拿出手帕轻轻擦去他额头上的汗,看他穿着深蓝骑马服便道:“又骑马了?”
  “没,看大皇兄耍枪呢。”
  袁妃忍不住笑了:“皇兄耍枪,你倒出了一身汗?”
  “我鼓掌呢。皇兄好厉害,腾龙九式都学会了。他准备再长些气力,就学霸王枪呢。”
  袁妃一笑便罢,不多置评,只捏捏幼童尚显稚嫩的骨头:“你只管鼓掌,可别乱碰,也不许急着练,现在把骨头累着了,以后长不高。”
  四皇子乖巧的点点头:“我觉得自己拿笔更顺手。”
  袁妃慈爱的道:“不用想太多。我做了冰糖狍子肉,快去更衣,准备用饭。”
  四皇子答应着跑开,袁妃眼神始终温柔的注视着她。
  先帝宽仁,对有爵之家非常优待,如今这位却不然,看清这一点的勋贵世家,纷纷告诫子孙,大整家规,一时间斗鸡走马的少了,吃喝嫖赌的也少了,书院空前热闹,上京风气为之一清。不过再怎么整,也轮不到“贤良恭敏”的书衡身上,说实话,若非有那些货色在起反衬作用,或许她再修个义庄也封不了县主。因为随后也有人家修义庄,但帝王除了口头嘉奖,兼赐牌匾,也没有别的表示了。
  书衡这个刚封的荣宜县主非常低调,既没有摆流水席,也没有大宴宾客,除了近亲,只通知了几个要好的姐妹。现在她正在练字。腕上悬了一块沉甸甸的玉葫芦嵌宝坠子……………特意用来练练腕力。这法子还是袁国公告诉她的,因着他当初体弱,也是腕力不足,才用这么个法子。
  袁夫人很心疼,没写上三五十个就让丫鬟给她按摩活血,生怕累着骨头。监督她休息,却不会多做阻挠。扎实的童子功非得一笔一笔练出来不可,没有捷径可以走……………她不懂书法,但她无条件信任自己相公。
  云烟墨,宣纸,湖州砚。这些都不算什么,难得是笔,琥珀笔杆,剔透光润,秀巧鼠毫,圆滑如
  意。笔杆杆首还刻着两个小小的字“右军”。“右军”笔,千金难求,有价无市。王羲之,王右军。这右军笔的制造者号称出自琅琊王家,乃是书圣王羲之的嫡系传人,他做的笔,从款型到颜色无一不是有据可循,有典故可查,考证起来无一不是当年书圣的同款。而这笔也的确质量上乘,精雅绝伦,不仅书写实用也可做雅器来赏。本身数量极为有限,一年也不知有几支产出,再加上有这么一层光环在,这笔可谓是琼林文人闺阁才女梦寐以求的好物。等闲见它不到。
  虽然书衡根本不觉得用着书圣的笔就能写出书圣的字,可是真的握在手里的时候还是忍不住飘飘然。虚荣啊,人性的弱点啊弱点。书衡忍不住唏嘘。
  这笔是董音的哥哥董怀玉送的。
  “听闻县主最近正苦练书法,特备薄礼。县主解开了小妹心结,在下甚是感激,略表一二。”那个秀雅如竹的少年,行止间仿佛风过松径,赏心悦目。按理来讲,首辅才是握着实权的大臣,比一般的宗室更可生畏。但这少年却是一直谦逊有礼,没有一丝傲气,年纪不大,却显出虚怀若谷的气度来。看着一帮脸红眼晕,忍不住眼光往他身上溜的丫鬟,书衡暗骂她们不争气。
  有这么一个哥哥,董音还看上了诚王爷?书衡心里默默比较了一番,得出结论:董大才女,你丫的根本就是青春期的躁动吧!

☆、第38章 袁父教女

  光影渐沉,暑气溅落。绿树阴浓清荷花香穿透水晶帘,池湖澄碧金红日光轻洒荼蘼院。巧果摆满碟盘,桂枝门庭飘香。七夕节娘娘又赏了东西出来,镂花丁香木仕女香扇,红琉璃珠五彩丝流苏手串,兰碧华玉猪小件,桂花香球,还有一个串宝络子络了一块镶粉红芙蓉玉佩。书衡抛了一番花球,又把小猪拿出来:“这个等弟弟出生了可以给他玩。”
  袁夫人摸摸肚子笑道:“你弟弟不玩这个,你自己留着。”
  “那,这个镯子倒是可以送给他媳妇儿。”
  袁夫人想笑又不敢大笑:“你只管留着自己用。我的儿媳妇我自己操心。”
  恰逢书衡贪凉受了点寒,袁夫人见她精神葳蕤,便奏报一声,留她在家里休息,不必谢恩。而她有孕在身,早就免了这个礼。
  书衡午觉睡醒已是金乌斜沉,倦懒的展了展腰,蜜糖便端了水进来,她净了面漱了口,又呆呆坐了一会儿,蜜糖连提了几个逗乐的注意都被她回绝,正着急无奈,书衡却让她也不必跟着,自己一个人信步穿堂,随心过院,溜着花荫悠忽走进一个偏院。国公穿了玉白袷纱单衣,披了件月白暗云纹薄锦长衫,握了本书,随意靠在紫竹榻上,身后一大架子藤萝花开的正好。
  书衡蹑手蹑脚走过去,刚欲捂他眼睛,袁国公就轻轻笑出来,丢了书,把她拉到榻上。先问:“嗓子可还痛不痛?”
  “喝了好多热水,又吃了甘草薄荷膏,现在不痛了。”
  “鼻子还堵不堵”
  “喝了药睡了一觉就好了。”
  “晚上睡觉可别踢被子了。”
  书衡有些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袁国公看看她手上戴的香串,便道“姑母赐的礼物不喜欢?怎么闷闷不乐?”书衡感觉到爹爹手指凉润,把热乎乎的身子又往他身上靠了靠。袁国公感觉到她的孺慕之情,为这羔羊般的娇软轻轻笑出来。
  “姑母送的东西我自然是喜欢的。”书衡把脸蛋贴到爹爹面颊上:“爹爹,我看到好多勋爵之家都遭了难,昔日还嬉戏游乐的小伙伴,如今或为奴或流放,不知飘向了何处。”
  袁国公垂眸看她一眼:“你又心软了?”
  书衡忙摇头:“没有。当今圣上并非一味刻薄寡情之人,这等人家一定是自己犯了错。既然犯了错,那就要付出代价。若是一味心软,那便是善恶不分。我的怜悯没有那么廉价。”国公爷笑着摸摸她的脸蛋:“不因权势而妄为,不因落魄而菲薄,不因威重而刻毒,不因仁慈而滥情。吾儿谨记。”
  书衡起立下拜:“衡儿谢爹爹教诲。”
  公爷笑笑又把她拉进怀里。书衡像只小兔子一样往他怀里拱了拱:“爹爹,我是看那些不谙世事却忽遭大难的小伙伴,就想到了我自己,就想到了我有个好爹爹。让我们日子越过越如意的好爹爹。爹爹,衡儿好爱好爱你呢。”
  公爷如今已经习惯了女儿时不时抽风性的甜言蜜语,只拍拍她的头:“你以后的日子要如意得自己过。夫人教你看账了么?”
  书衡点头:“已看了不少流水账了。”她板着指头,如数家珍:“如今我读完了五经在读《庄子》,簪花体也练着。爹爹,你给我请的师傅好厉害,他连画画弹琴也一并教了。而且他不仅能写颜筋柳骨,右军笔法,他还能两只手一块写,真是厉害!”
  “文人雅技,是该会些。林先生乃是教学生举业的,手下进士不知凡几,教你不过是定海神针捣米耳。”
  书衡笑道:“我也知道林先生教我委屈了,所以我先送鞋袜又捧茶捏肩的,每日都让他开开心心。”
  袁国公捉住她的手指笑道:“怪道这上头戳俩窟窿,原来是为着孝敬老师。林先生每年都被士林学生追着跑,如今是躲清闲,教你也是两相成全。”他细长的手指端住女儿脸蛋看了看:“读书辛苦。瞧,有下巴了。”
  书衡微囧:“是是是,伏案苦读是减肥瘦身第一良方。”
  袁国公笑道:“别的怎样都好,只一件事,女孩子终以管家为第一本领。才女也好,淑女也罢,这都是锦上添花的,不可本末倒置。你要跟娘亲好好学。我听前段时间你那小丫头传的话,说你又是画画又是背书,还抚琴抚的飞鸟惊雀?你也立志要做个才女呢。”
  书衡点头。这也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