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嫁- 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太妃进宫之后,一个月就查出有身孕。
    当时,她也是这么跟太后说的,如果太后真的生了女儿,那她生的皇子就养在太后膝下,帮她巩固后位,等将来生了皇子,再把儿子还给她,这储君之位,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旁人抢了去。
    有这么通情达理,为她着想的表妹,太后是不能更满意了。
    可是过了几个月之后,太后的肚子就显怀了,和当初怀长公主大不相同,会看的都说是皇子,就连太医诊脉,都断定是皇子。
    太后高兴不已,可是宁太妃就不高兴了。
    后宫的女人,哪个不想扶儿子登上帝位,将来做高高在上的太后?
    宁太妃不高兴,兴国公也不怎么高兴了,做了几个月将来我儿子是皇帝的梦,忽然梦碎了,心底就会很失落。
    但是不是没有补救的办法,把孩子换一下就是了,又不是什么难事。
    他们这样想,也这样做了,而且很成功。
    一切都跟想象的一模一样,没有丝毫的出入。
    大皇子刚满周岁,就被封为了太子,和宁王相比,先太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可骄纵溺爱下长大的孩子,又有几个是懂事的,先太子做错了,太后要罚她,宁太妃出来阻拦,兴国公出来帮着说情,越护着,先太子就越肆无忌惮。
    后来,太后生的三皇子,也就是皇上长大了,懂事聪明,过目不忘,甩先太子几条街。
    先皇动了易储的心,兴国公和宁太妃怎么会同意呢。
    当时,皇上一心想去边关打仗,先皇和太后都不同意。
    战场凶险,哪里舍得皇上去吃那苦头啊。
    可兴国公和宁太妃觉得这主意甚好,把皇上弄去边关,不在跟前了,先皇能看到先太子的好,再者边关凶险,战场上刀枪无眼,战死沙场都有可能啊。
    这不,两人一合计,拾掇先皇,把皇上送到边关去跟镇南侯还有献老王爷打仗。
    本来是盼望皇上送命的,可偏偏皇上命大啊,而且接连打了好几个胜仗,军威赫赫,兴国公和宁太妃非但没有如愿,反倒让先皇更满意皇上了。
    两人又可劲的拾掇太后和先皇把皇上招回来。
    太后好劝,但是先皇就不那么好哄了,再加上皇上在外,学会了那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本来应该生气的先皇,结果出人意料的高兴,“这小子,小小年纪,翅膀就硬成这样了,这才上了几天战场啊,就敢不听他父皇我的话了,朕当年是有这心没这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
    先皇纵容,皇上又远在边关,他们鞭长莫及了。
    眼看着先皇易储的心越来越大,再加上镇南侯拥戴,这储君之位迟早保不住啊。
    当时,先太子又看上了皇后。
    宁太妃就拾掇他找太后赐婚,太后没答应,她觉得皇后不可能给太子做侧妃,再者她和皇上更相配一些。
    宁太妃当时就不高兴了,帮先太子说好话,可太后不改主意,她就没再劝了,见先太子实在喜欢皇后,都快茶不思饭不想了,就给他出了个生米煮成熟饭的主意。
    只要先太子娶了皇后,镇南侯必定不会再奏请皇上易储了。
    计划是好的,可谁想到会出意外,而且这意外,会害先太子送掉性命。
    当时,太妃只觉得天都塌了。
    那是她亲生儿子啊!
    知道先太子是皇上杀的,先皇还要把皇位传给皇上,宁太妃恨不得杀了皇上和皇后给她儿子陪葬,可是她得忍着,她只能站在太后的身后,默默拭泪。
    她努力的挑拨太后对皇上的怒气,帮太后出主意,要皇上在登基之时,就写禅位圣旨,她儿子不能做皇帝,她还有孙子!
    这皇位迟早是她的!
    可大皇子和当年的皇上太像了,同样的过目不忘,同样太聪明,再加上镇南侯府拥护,是安郡王的劲敌。
    不用她挑拨,太后就很嫌恶大皇子。
    后来,百官奏请皇上立太子,皇上有些动心了,她趁机让太后宣读圣旨,可是圣旨丢了!
    宁太妃回忆以往,眸光冰冷。
    如果那道圣旨不丢的话,他们何至于会沦落到今日地步?
    到现在,她都不知道圣旨被谁给偷了!
    宁太妃愤愤不平,狠狠地咒骂偷圣旨的贼。
    逸郡王打了个打喷嚏,狠狠地揉了下鼻子,然后举手道,“我觉得我有必要要邀功请赏了,做好事不留名不是我的性子……”
    
    第四百一十一章 打岔
    
    逸郡王的说话声很突兀,很清晰,而且很大声。
    不少人听得有些懵,因为好半天都只有宁太妃在说过往的事,他们听得入神,逸郡王却忽然插嘴了,而且还是邀功请赏。
    他做了什么事要邀功请赏啊,就算要邀功请赏也不该是现在啊。
    众人瞥了逸郡王一眼,又去看宁太妃,只见宁太妃盯着逸郡王了,眸光狠辣,像是要吃人一般。
    “是你偷了圣旨?!”宁太妃的声音有些歇斯底里,比方才指着老天爷骂不公还要大声。
    多少梦回夜里,宁太妃都想将偷圣旨的贼给找到,剥他的皮,抽他的筋来泄愤,可是找了六年都没有找到,她怀疑过是皇上,是镇南侯,可她做梦也没想过坏她大事的会是逸郡王,六年前他才十一岁啊!
    如今知道偷圣旨的贼了,可是她却无能为力了,那种愤恨,岂是语言能形容的。
    宁太妃怒不可抑,可是逸郡王却笑的一脸的吊儿郎当,十分的欠揍,他抬手弹了弹身上的绣着祥云的衣袖,道,“不要把话说的那么难听啊,我好歹也是堂堂郡王,用得着去偷一份跟我关系不大的圣旨么?”
    这是大实话,大家都相信。
    而且逸郡王什么性子,大家都知道,是他做的,他绝对承认啊。
    可是献老王爷不信,原本他一直站的远远的,方才宁太妃骂老天爷时。孙公公就让他们过来了,宁太妃招供了,这么大的事。仅凭皇上和太后他们知道不够,天下人都得知道,免得百官猜测,说先太子是皇上为了不禅位而蒙骗世人的。
    从宁太妃嘴里吐出来的,由不得他们不信。
    这会儿听逸郡王说话,献老王爷一抬手,直接朝逸郡王的脑门拍过去。道,“不是你偷的圣旨。你打什么岔?!”
    就算是你偷的,侥幸做了好事,说与宸王知道就足够了,他记着这份情。将来少不了他那份赏赐,有必要弄得天下人都知道吗?
    要知道,偷圣旨是死罪啊!
    可怜逸郡王正得意洋洋着呢,觉得自己小小年纪就是干了那么一件扭转乾坤的大事,心中十分快活,然后就被自家亲祖父一脑门拍了,差点没直接拍飞他。
    逸郡王捂着后脑勺,望着献老王爷,眼神哀怨道。“祖父,你总说我不分敌我,性子不知道像谁。我现在总算明白了,分明就是像你,宁太妃想抽我,你看不见啊,她动不了手,却有你帮他。你是我亲祖父不是啊……”
    不等逸郡王说完,献老王爷的手又抬的高高了。这浑小子,几天没抽他,皮是越来越痒了,居然敢教训起他来了?!
    只是献老王爷这一回,没能抽着逸郡王,被皇上给挡下了。
    皇上把献老王爷抬起来的手缓缓拂下,道,“如果朕能有逸郡王想的多,宁王被调换一事,也不至于到今天才被发现。”
    献老王爷无言以对。
    其他大臣也唏嘘,逸郡王被献老王爷当众训斥,拍后脑勺,踹屁股不止一次,他们都习以为常了,没当众喝一声踹的好,已经是给献老王爷面子了,而每一回被打,逸郡王总是一脸受了委屈,然后就大声叫嚷着献老王爷是不是他亲祖父,大家只笑笑不语,觉得献老王爷太宠着他了,要换做是他们的孙儿,敢当众顶撞,绝对会往死里抽。
    可如今再听,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宁太妃对宁王确实不够上心,如果宁王有逸郡王想的多,一抽他,他就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那如今当皇帝的可就是他了。
    就算当初先太子比宁王早生了半个时辰,是先皇的长子,但不是嫡子啊,宁王是嫡子,论品德才智,远胜过先太子,先皇绝对会立他为太子,而不是皇上了。
    就因为宁太妃的一己之私,害的宁王没了皇位不说,甚至至今都没有嫡子,当真是害人不浅,死不足惜。
    还有宁王,虽然宁太妃不疼他,但他却是孝顺有加,如果不是他和皇上亲如手足,宁王妃和皇后从小就是闺中好友,宁王指不定还会遵从母意,帮宁太妃扶持安郡王做储君,所幸的是宁王一直保持中立,没有听从宁太妃的话,和镇南侯府还有宸王为敌,不然宁王这辈子算是被宁太妃给坑死了。
    如今宁王人在北晋,朝中发生这样的变故,他还不知道,不然他们还真想瞧瞧他是如何对待宁太妃的,换做是他们,将宁太妃千刀万剐,五马分尸都不够。
    但是,现在他们更好奇逸郡王说的话,那道圣旨是不是他偷的。
    他们好奇,宁太妃更心急知道,她不想死不瞑目,她朝逸郡王吼道,“是不是你偷的圣旨?!是不是?!”
    声音很大,逸郡王忍不住掏耳朵了,“别喊那么大声,我听得见,都说了我没偷圣旨了,没听见啊,还是又想跟之前一样,逼我认罪?”
    宁太妃拼命的挣扎,发髻凌乱,衣裳褴褛,还有触目惊心的累累鞭痕,要不是她罪行滔天,看她那样子,只要不是心硬的跟磐石一样的,都该动恻隐之心了。
    逸郡王翻白眼道,“行了,别挣扎了,看在你即将要死的份上,我就好心告诉你,让你死的瞑目。”
    死的瞑目?
    不少大臣被逸郡王的话给逗乐了,兴国公和宁太妃的算计,天衣无缝,如果不是他偷了圣旨,安郡王早就是储君了,宁太妃别说瞑目了,只怕死了也不甘心啊,他就不怕宁太妃下了地狱,还咒他吗?
    他到底是好心,还是存心的想把宁太妃给活活气死啊?
    大臣们面面相觑,摇头好笑,他们可不信逸郡王会有什么好心。
    逸郡王清了清嗓子,道,“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现在想起来,我还忘不掉那道醉烧鸡的味道……”
    众人,“……”
    一个个脑门上全是黑线,他们就不该指望逸郡王的嘴里能吐出正儿八经的话来。
    这么严肃的气氛下,他居然还不忘记吃的!
    别说那些大臣了,清韵都恨不得拿鞭子抽逸郡王了,能不能说快点啊,忘不掉醉烧鸡的味道,一会儿多吃几只就是了。
    逸郡王说醉烧鸡,大家都当他是故意吊大家的胃口,却不知道这一切都和醉烧鸡有关。
    小时候的逸郡王,不算纨绔,只是个小吃货,瞧见好吃的,那根本就走不动路。
    多年前,那一天,御膳房给太后做了一道醉烧鸡,香气诱人,老远就闻见了。
    天上下着鹅毛大雪,他和宫里的皇子还有太监打雪仗,玩的是不亦乐乎。
    玩的尽兴,东奔西跑,饿的快。
    闻着醉烧鸡的味道,什么兴致都没了,跟着味就往远处走。
    这一跟,就跟到了太后住的永宁宫。
    那一天,太后食欲不振,御膳房做的饭菜特别的用心,饭菜直接端到太后的寝宫,太后没动一筷子,就去找皇上了,至于找皇上什么事,逸郡王不知道,更不关心,他只知道,太后走了,丫鬟也出去了,他可以独自干掉一整只的醉烧鸡,想起来就口水直咽。
    他扑过去,也不嫌弃手脏,抓起醉烧鸡就掰下来一只大鸡腿,狠狠地啃着。
    才啃了一口,外面就传来丫鬟的脚步声。
    逸郡王当时就吓着了,想找地方躲起来,最后没办法,只能往房梁上躲。
    丫鬟进屋后,倒没发现醉烧鸡少了一只腿,因为拿盖子盖着呢,太后有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敞开着,哪怕有铜炉温着,也凉的快。
    丫鬟搬来个烧的旺旺的大炭炉,因为不小心,手碰到了炭炉,烫的她直叫疼,嗦着手,丫鬟赶紧出去抹药了。
    逸郡王一边啃着鸡腿,一边道,“耽误我偷吃鸡腿,遭报应了吧。”
    他一路目送丫鬟走远,然后不小心看见太后寝宫的匾额后面藏了东西。
    一般东西藏得越严实,就越珍贵,而且堂堂太后,居然也藏跟祖父一样藏东西,难道她也怕家里有个不着调的孙子偷拿吗?
    逸郡王歪着脑袋,有些迟疑。
    偷吃一只烧鸡什么的,不伤大雅,最多被祖父骂两句,不能饿肚子更重要,而且他不觉得会被发现,但是要偷拿人家藏的东西,祖父知道了,会剥掉他两层皮的,不过不拿总可以看看吧。
    逸郡王叼着鸡腿,往匾额那边爬过去,麻溜的把一锦盒给拿了出来。
    锦盒很精致,而且上了锁,不过逸郡王在家玩惯了,献老王爷越瞒着他,他越久跟他作对,那些锁在箱子里的东西,他哪个没撬过,熟练着呢。
    他从怀里摸出一铁丝来,三两下就把锁给开了。
    本来还以为里面有什么稀罕的珍宝,结果是一道明黄的圣旨,顿时大失所望,简直是白费他力气啊!
    有这时间,醉烧鸡都啃一半了。
    不过既然都费了力气了,不看看圣旨上写了什么,都对不起自己。
    逸郡王把圣旨拿起来,正要打开呢,那倒霉丫鬟又回来了。
    
    第四百一十二章 感动(二更)
    
    丫鬟有些鬼祟,许是手烫着了,没有药膏,她偷偷的拿了太后的药,倒出来抹在手上,有些心虚的她,东张西望,毕竟未经主子允许,就偷用主子的药,那是犯了死罪的,尤其太后的药那都是极好的贡品。
    不过只要不被主子知道,偷偷的用一点点,是不会被发现的。
    慌乱的抹了药,丫鬟就赶紧出去了。
    从头到尾,逸郡王都不敢大声粗喘气,因为丫鬟一抬头,就能看见他。
    等丫鬟走了,逸郡王突然发现,圣旨被他给弄脏了,上面全是烧鸡的油,他赶紧要拿帕子擦干净。
    一着急,然后就出事了。
    手一滑,圣旨掉了。
    他赶紧要抓住,他忘记自己还在悬梁上,就在他要掉下去的时候,楚北伸手抓紧了他。
    他用力把逸郡王拉了起来,可是圣旨就掉了,本来逸郡王不抢救还好,会直接掉在地上,他伸手去救,结果太快,直接把圣旨给拍飞了,好巧不巧的落在了炭炉里。
    炭炉里火烧的通红,圣旨一掉下去,眨眼睛就着火了。
    楚北把逸郡王拉起来,道,“你胆子真大,居然敢来永宁宫偷东西。”
    逸郡王方才吓坏了,这一摔下去,不死也得残啊,这算是被人逮着把柄了,逸郡王望着楚北道,“光知道说我,你不也来了吗?”
    楚北看着被烧掉的圣旨,道,“我是见你鬼鬼祟祟的跟着御膳房的传膳太监,我才跟来看看的!”
    逸郡王拍着胸口道,“我不管你为什么来,反正你来了,方才救我的事,以后我会谢你的,现在那东西也被烧了,你可不能告我的状,更不能拿来威胁我,不然我就说是你烧的。”
    简直是倒打一耙,楚北都有些后悔来凑这个热闹了。
    不过他是献王府最宝贝的孙子,父皇都宠爱他,对他有求必应,他也是怕他在宫里惹祸,到时候父皇还得帮他求情,所以来看着点,果然如他所料,还真的闯祸了。
    现在丫鬟不在,楚北跃下底面,朝炭炉走去。
    圣旨已经烧没了,可是木棍还在呢,若是烧起来,烟味熏人,肯定会被人发现的。
    楚北把两根棍子捡起来,拎着逸郡王就跳窗走了,当然了,那锦盒还锁好,原封不动的放回匾额后面。
    逸郡王不知道他烧掉的是什么,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