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嫁- 第2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程大夫当时没说什么,只开了两副静心的药给太妃服用,便告辞了,他出来时,正好瞧见臣也要去给太妃号脉,就让人拦下了臣,不让臣去给太妃号脉,臣才躲过这一劫。”
    “当天夜里,程家就被灭了门,臣胆小怕事,加上太妃又进了宫,臣就告假三月,帮程家操持后事,太妃进宫一个月,就怀了身孕,不足月就生了宁王,在大家看来,宁王是早产儿,却比足月的孩子还要健康,都说宁王福大命大,臣却是知道宁王是足月生的,他不是先皇龙种……”
    说完,赵院使就开始认罪了,“臣虽然知情,可太妃是皇妃,更是太后您的亲表妹,也是您提拔进宫的,受您宠幸,臣甚至想过,您生了长公主,当时又有人怀疑您腹中怀的还是个公主,所以存了心,让太妃……臣不敢拿身家性命做赌,所以当不知道这事……”
    赵院使越说,太后的脸越青,但不否认,赵院使说中了当年太后让宁太妃进宫的真相。
    当时,她怀了身孕,梦到自己又生了个女儿,而当时先皇很宠幸的容妃,她怀了身孕,没法伺候先皇,先皇一半的时候都睡在容妃那里,有一回,一后妃为了讨好容妃,就说晚上做梦,梦见她怀了身孕,还有一条龙绕着她肚子,很是可爱。
    当时,她们是在御花园说的,太后听见了。
    一边梦见自己生女儿,一边又听到这话,太后心急了。
    要知道,皇家爱长子,百姓爱幺儿,哪怕她贵为皇后,生不出来儿子,也没有用。
    后来,太夫人进宫看她,无意中听太夫人说起有意把太妃嫁给兴国公,但老国公爷就是不同意,他不喜欢太妃。
    太夫人拗不过老国公,就打消了这念头,她还惋惜,觉得太妃是她养大的,知根知底,贤良淑德,温婉大方,便宜了别家小子,她舍不得,而且她天庭饱满,一看就是个有福,能生儿子的。
    就是最后一句能生儿子,让太后动心了。
    加上太夫人一心想给太妃物色一门好亲事,太后就提了一句,“要不让她进宫陪我?”
    太夫人当时就反对道,“这怎么能行呢,你表妹又不是嫁不出去,至于往皇上身边塞吗,将来看见她和皇上卿卿我我,你心里能好受?到时候姐妹争宠,是亲姐妹都会反目,何况你们只是表姐妹,这事就别提了。”
    太夫人反对,太后当时就把这主意给打消了。
    后来,兴国公来找太后,说是宁太妃的亲爹要把她嫁人,嫁的并不是什么好人,太委屈她了,让太后帮着说情,让她进宫帮她。
    太后也心疼太妃这个小小年纪就没了娘,初来国公府,抓着她袖子怯生生的喊她姐姐的表妹,再加上后来太夫人也不反对了,太后就做主把太妃抬进宫,帮她伺候皇上。
    太后承认,她让太妃进宫,就是为了帮她巩固后位,可她不知道太妃当时已经怀了身孕啊,若是知道,就是借她几个胆子,她也不敢再让太妃进宫的啊!
    况且,每一个进宫的女子,都会验身,太妃进宫时还是处子之身啊。
    可程家灭门的事是真的,太妃早产也是真的,宁王不足月生产,却和寻常孩子一样健康,也是真。
    和这些做不了假的事相比,收买一个验身的嬷嬷太容易了。
    太后坐在凤椅上,脸色冷的可怕。
    也是,被人骗了三十多年,心里怎么可能会好受呢,哪怕这事对太后来说并不是很重要,因为宁王从小到大就没有对她构成过威胁,她甚至还很喜欢宁王。
    赵院使跪在青石地板上,心底有些忐忑,他这一说,算是把宁王给毁了。
    他望着清韵,想告退了。
    可是刚看着清韵,清韵就望着他了,“赵院使,你是不是还隐瞒了什么没说?”
    在知道宁太妃混乱皇室血脉的情况下,就算装聋作哑,也会偷偷关注吧,万一逮到点证据,在必要的时候,可就是保命符了。
    能做到院使的位置,就不可能没点心机和手段。
    赵院使背脊一凉,太后就望着他了,他赶紧道,“臣知道的都说了,除了……”
    “除了什么?!”太后喝道。
    
    第四百零二章 残酷
    
    赵院使心一横,道,“太后当年生先太子,早产了十天,虽然没出什么意外,但却是被人下药才早产的……”
    生孩子,早几天晚几天都很正常,只要孩子生了,健康无恙,没人会在意。
    “是谁下药的?”清韵忙问道。
    她眸光闪亮,比夏夜星空还要璀璨,本来宁太妃偷换太后的孩子,她没有一点点的证据,她都不知道怎么跟太后开口,没想到赵院使居然有证据。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不用说,也知道给太后下药的是宁太妃啊,她的孩子要生了,太后还没生呢。
    孩子一旦出生,那就是见风长,生下来几天的孩子和刚出生的孩子还是有明显差别的,再想偷换孩子可就没那么容易了,重量、胎记,哪怕是肤色都能辨认。
    赵院使知道清韵是明知故问,他也老实回答了,“去太医院拿药的是太妃的贴身丫鬟,臣还记得她叫湘儿,那天她穿了件耦合色的裙衫,太后赏了她一对珍珠耳坠,她落了一只在太医院里,后来还回去找了,太妃生孩子那天,她就死了,她拿药的第二天,太后就早产了……”
    “够了!”
    赵院使还在说,就被太后给打断了。
    清韵觉得赵院使太给力了,三十多年前的事,还记得这么清楚,她听着,都觉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般。
    就算太后记不得了,赵院使如此提醒她,她怎么可能没印象呢。
    没印象,就不会发怒了。
    见太后气的嘴皮都在哆嗦了,清韵摆手。对赵院使道,“你先出去,方才说的话,不得对外人泄露半个字。”
    赵院使连忙应下,像是得了特赦一般,赶紧告退了。
    等赵院使走后,太后就眼睛赤红了。长公主走到她身侧。紧紧的握着她的手道,“母后,你信任宁太妃。可是她却欺瞒了你三十多年,还有宁王,他其实……”
    不等长公主说完,太后就道。“宁王怎么可能不是先皇的骨肉呢,先皇不止一次说宁王像他啊!”
    宁王当然像先皇了。因为他是龙种,怎么会不像呢!
    清韵站在一旁,望着太后道,“太后。你有没有想过太妃怀的孩子是谁的?”
    太后猛然抬头看着清韵。
    她眼眶通红,还有些冷意。
    清韵知道她有怀疑,只是不敢相信。被亲兄弟和亲表妹联合欺骗,还一骗就是三十年。不心寒才怪了。
    她自顾自道,“太后还记得若瑶郡主高烧的事吗?”
    太后缓缓闭上眼睛,然后睁开,“哀家知道。”
    清韵笑道,“太后知道的只是若瑶郡主高烧这件事,却并不知道她为什么高烧,那一天,王府乔迁之喜,我一个人招呼不过来,若瑶郡主和琳琅郡主帮我,后来,若瑶弄脏了裙衫,就回宁王府换衣裳了,她瞧见兴国公去宁王府了,就跟踪他,看到他去了偏院,太妃在那里等着他,两人关系不仅亲密,而且暧昧,若瑶吓坏了,怕被发现,所以要走,可是无意中踩到了一根树枝,打草惊蛇了,她的丫鬟秋霜为了保护若瑶郡主不被发现,铤而走险,引开兴国公,最后被兴国公杀了。”
    “大家只知道若瑶郡主是因为丫鬟死了,受惊之下,才会高烧不退,却不知道真正吓他的是兴国公……”
    太后心中有怀疑,因为宁太妃一直住在兴国公府,后来才搬走的,在兴国公府里,她就喜欢粘着兴国公,太后也曾想过,她和兴国公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只是老国公不愿意,才有太妃后来的进宫。
    “至于若瑶郡主为什么会怀疑和跟踪兴国公,不是一时起意,方才那封信,就是我从若瑶那里拿来的,程老夫人威胁宁太妃,可是信却送错了,误打误撞,到了若瑶郡主手里,这些天,若瑶一直在查这事,如果不是她,我也不会知道这么多。”
    “原本我怀疑宁王是太妃和兴国公的儿子,可是后来我觉得我想错了,因为太妃把宁欣郡主许配给兴国公府大少爷,如果宁王是兴国公的儿子,那宁欣郡主和兴国公府大少爷就是堂兄妹,这桩亲事说什么也不能成,当时,我就怀疑宁王不是太妃的儿子了,因为太妃根本就不疼宁王,兴国公也不疼他。”
    “自己生的儿子不疼,却格外的疼先太子,先太子死后,又格外的疼安郡王,太妃和兴国公对待宁王和先太子的态度,有天壤之别,还有最近,皇上把兴国公府三姑娘赐婚给安郡王,太后还记得兴国公和宁太妃的态度吧,他们十分不赞同这桩亲事,想法设法的强加阻挠,因为……陈三姑娘和安郡王是堂兄妹!”
    “先太子才是宁太妃和兴国公生的儿子!”
    “宁王才是太后您生的!”
    清韵的语气一句比一句重,像是一块大铁锤捶打在太后的心口上。
    太后面如死灰,她眼泪唰的一下就掉了下来,她歇斯底里的吼着,“不……!”
    她拼命的摇头,否认,“不,不会的!”
    “这不可能!”
    “不可能!”
    太后极力的否认。
    她吼声一声比一声大,仿佛声音越大,就更有说服力一般。
    她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这对她来说太残酷了,她从内心里排斥这样的事实。
    可是长公主却没有给她否认的机会,她双手抓着太后的胳膊,将事实血淋淋的呈现在太后面前,“母后,你告诉我哪里不可能了?!清韵说的,哪一点是假的?!宁太妃不疼宁王是事实!她从小就宠溺先太子,远胜过你和先皇!这些都是事实!你信任的同胞兄弟和为了你能上刀山下油锅的表妹,联起手来骗了你几十年!”
    “宁太妃挑拨你,就因为我护着皇弟,便将我贬到了封地,她怂恿你,逼着皇弟立安郡王为太子,现在呢,他们还偷了圣旨,现在正在议政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逼皇弟禅位给安郡王!这一切,都是他们借着母后你的名义去做的!你知道吗?!他们要借着天下人,借着母后你的手,逼死皇弟,逼死你亲生儿子了!”
    说着,长公主的眼泪也掉了下来了,“母后,我、宁王、还有皇弟,都像先皇,可是先太子呢,骄纵淫逸,好逸恶劳,好大喜功,睚眦必报,连皇弟的龙虎卫,他都要抢,他甚至还想玷污皇后!他哪一点像父皇了,又有哪一点像你了,我问你啊,他哪一点像了?!”
    长公主歇斯底里的吼着,她眸光带着疯狂和愤恨,使劲的摇晃着太后。
    太后的凤髻都给摇散了。
    长公主一边吼,一边哭,像是要将多年的隐忍给爆发出来。
    亲娘为了一个孽种,折磨自己的亲生儿女,连亲生儿子被人偷换了都不知道,想到太后的愚蠢,因为外人的挑拨,可以将她贬到封地,长公主就对太后有恨,恨她的愚蠢,被所谓的亲情蒙蔽了双眼,为了两个心怀叵测的人,可以一次又一次逼皇上,让皇上和皇后一双有情人,连痛快的笑都做不到!
    还有宁王,他才是她的亲弟弟,和宁王妃相敬如宾,可被宁太妃害的呢,到现在都没能生下小世子!
    为了一个孽种,太后直接间接的害了他们三姐弟!
    还有“大皇子”,那是她亲孙子啊,她纵容一个假孙子去杀亲孙子,还处处维护他!
    说什么,长公主都觉得太后没法原谅。
    因为到这一刻,她都没有丝毫的反省!
    “你不相信,难道你要等所有人都被兴国公他们逼死了,才知道什么叫后悔吗?!”长公主声音沙哑,带着浓浓的失望道。
    清韵在一旁,赶紧去拽长公主的手,道,“别激动啊!”
    她努力的先摆证据,慢慢的把实情告诉太后,就是怕太后不信,或者太激动了,到时候嘎的一下晕了,后面的事没法再继续。
    现在,太后没被气晕,要是被长公主摇晕了,下一个疯的就该是她了。
    别看长公主看着柔弱,力道还真不小,她死死的抓着太后的胳膊,清韵连吃奶的力气都用上了,才勉强把长公主的手掰开。
    太后面色惨白,浑身无力的瘫软在凤椅上。
    清韵望着长公主道,“这么大的事,太后一时间难以接受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给她一点时间,让她捋捋清楚。”
    清韵说完,那边传来一阵敲门声,是季嬷嬷在敲大殿的门,怕里面的人听不见,她说的很大声,“太后,议政殿快打起来了,镇南侯他们不信圣旨上写的是真的,百官要见您。”
    在宫里,说话向来是轻声软语,唯恐惊着了贵人,季嬷嬷许多年不曾这么大声喊了,喊完,就一阵咳嗽起来。
    先太子暴毙而亡,是太后对外宣称的,并没有人给先太子验尸过,现在突然说先太子是皇上杀的,满朝文武不敢相信。
    虽然这么多年,太后处处压制皇上,可皇上杀兄夺位的事也太过骇人了,皇上当年多么骁勇善战,让敌人闻风丧胆,论谋略手段,十个先太子都不是他的对手,他要抢皇位,根本是件轻而易举的事啊!
    皇上怎么会做这样天良散尽,人神共愤的事呢?
    
    第四百零三章 解释
    
    圣旨上写的事,百官不敢信,却也免不了有些怀疑。
    朝中大臣,尤其是那些老大臣,是见证了太后对皇上态度巨变的,这么多年就没人知道原因过,但一个仁慈和蔼的皇后,自打先太子和先皇相继去世后,就性情大变,尤其是对皇上,那几乎就没有什么母子情分了,这其中,必定是有原因的啊。
    如果皇上当年真的杀了先太子,不论是国法,还是道德,这都是不可饶恕的大罪啊,这皇位怎么也轮不到他来当。
    今日太后要皇上禅位,他们就是想帮皇上都帮不了,不然传扬出去,人人效仿,这天下岂不是要大乱?
    百官急需要太后给一个解释,兴国公的话,他们不信。
    大殿外,季嬷嬷敲了门过后,一阵咳嗽,可是大殿内却没有了动静,好像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就连之前还隐约能听见的争执也没了。
    怕自己喊得太小声,殿内的人没有听见,季嬷嬷又一阵敲门,喊太后。
    大殿内,清韵站在一旁,她望着太后凌乱的发髻,忍不住挠额头了,太后这样子,像是被她们欺负了一般,要是嘴角带点淤青,就更像是被人给打了一顿。
    这要叫大殿外那些丫鬟嬷嬷门瞧见了,还不知道会传出怎么样的流言蜚语来呢。
    见没人说话,她忍不住先出声了,“议政殿肯定乱成一锅粥了,清韵让季嬷嬷她们进来,帮太后您重新梳妆,摆驾议政殿吧?”
    太后脸色苍白,但是眼眶又赤红,两相对比,看着有些骇人。
    清韵看的脑壳疼,这样子绝对不能去见百官啊,不然太后说什么,反倒成了被她和长公主逼迫的了。
    太后看了清韵一眼,又去望着长公主了,眼神带着希夷,希望长公主能和清韵一般,跟她说句软话,哪怕看她一眼也好。
    长公主知道太后在看她,她身子侧着,在气头上的长公主,怎么可能有好话说呢,她道,“母后不要看我,去不去议政殿,去了又该帮谁,如何选择,我不会左右你,但做了选择之后,就不要后悔。”
    太后去议政殿,无非两个选择。
    一个是帮皇上,一个是帮安郡王。
    帮了安郡王,就是承认圣旨上说的都是真的,那皇上肯定要禅位给安郡王,一个曾经做过皇帝,还对即将继任的新皇帝有杀父之仇,绝对不会有好下场,识相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