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嫁-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沐清柔不满意清韵的回答,她认为清韵是给她打马虎眼,忽悠她们的,“少糊弄我们,慧净大师何等人物,巴巴的找你去,还给你算命,却什么都没说?”
    清韵听得陇眉,有些不悦,她们好奇,她也给了她们答复,现在又反过来质疑她撒谎糊弄人,她要是有心骗她们,又何必说慧净大师给她算命的事?
    不知道用脑子想,就知道一昧的怪别人,别人或许会纵容她,但是她不会。
    “我说实话,五妹妹不满意,合着我骗你你才相信呢?”清韵反问道。
    她语气生硬,透着疏远和不耐烦,叫沐清柔气的咬紧一口银牙。
    周梓婷真怕沐清柔再和清韵呛起来,赶紧道,“点过长明灯了,三表妹,咱们是不是该回府了?”
    清韵轻点了下头,“回去吧。”
    要是沐清柔几个不在栖霞寺受罚,她还能四处逛逛,可是几人就跟狗皮膏药似地,走到哪儿跟到哪儿,再好的心情也会被搅合没了,还不如回府绣嫁衣呢。
    再者,大夫人布局支开她,她也离府这么久了,她肯定动手了,她还急着回去看看她耍的什么手段呢。
    
    第二百三十五章 捐赠
    
    周梓婷跟沐清柔道,“五表妹,我和三表妹这就回府了,我会跟外祖母说,你想回府探望大夫人的事,不论外祖母答不答应,我都让丫鬟来告诉你一声。”
    说完,她便和清韵转了身。
    只是走了没十步,那边就有一小和尚过来道,“沐三姑娘,常宁侯夫人找您。”
    闻言,周梓婷笑道,“应该是给三表妹你送银子来的。”
    她语气透着些羡慕妒忌。
    清韵便随着小和尚去见常宁侯夫人了。
    她见到常宁侯夫人时,她正在栖霞寺清风亭喝茶,她身边只跟了个丫鬟,常娴儿并不在。
    听到脚步声,常宁侯夫人放下茶盏,优雅的拿帕子擦拭嘴角的茶汁,然后才扫了清韵一眼,眼神中带了三分审度和探究,还有隐藏的三分怒气。
    不怪她生气,以常宁侯夫人惦记侯府的良田来看,她是个很看重银钱的人,被清韵坑了两万两,估计拿刀捅清韵的心都有了。
    常宁侯夫人年约三十五六,容貌不算出众,但鼻尖挺巧,加上一双眼睛漆黑如点墨,倒是别有一番韵味。
    清韵上前,微微福身给常宁侯夫人见礼。
    常宁侯夫人笑了,“不怪娴儿栽在你手里,当真是人中龙凤。”
    清韵望着常宁侯夫人,巧笑嫣然,吐气如兰,“我向来不会主动冒犯别人,但别人若是一再的招惹我,我若是不给她点颜色瞧瞧,真当我是软柿子了。”
    常娴儿会栽她手里,完全是自找的,她若不算计她。想看她出丑,又哪来的把柄,被她抓住,然后威胁她?
    常宁侯夫人听的懂清韵话里的意思,她忍着怒气,冷笑道,“娴儿到底太嫩。才会被你威胁。”
    要不是清韵拿常娴儿的闺誉名声要挟她。让她乱了分寸,又怎么会写在那张欠条,本来可以化解的事。有了那张欠条,反倒是板上钉钉了。
    常娴儿回府之后,胆怯的把事情如实相告,气的常宁侯夫人没差点晕过去。
    这几天。常娴儿过的比较惨。
    她跪了一天一夜,在佛堂反省。
    而常宁侯夫人这三天。则在想办法补救,她可不想凭白的往外掏两万两银票,她会心疼死的,可清韵手里的那张常娴儿亲笔写下的欠条。必须收回来。
    思来想去,常宁侯夫人都想不到一举两得的法子。
    今儿又是最好的期限,她不得不给清韵送钱来。
    她去了安定侯府。被告知清韵不在府里,更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老夫人知道她来给清韵送钱的,不想见她,直接打发她来栖霞寺找清韵了。
    听到常宁侯夫人的话,清韵反驳道,“常大姑娘若不算计我,又怎么会被我威胁?”
    说来说去,都是常娴儿的错。
    常宁侯夫人也无话可说,她只望着清韵道,“欠条呢?”
    清韵望着她,笑道,“我还没见到银票,常宁侯夫人就想见欠条?”
    常宁侯夫人有些咬牙,她从怀里掏出一沓银票,放在桌子上道,“银票就在这里,不多不少,正好两万两。”
    清韵看了银票一眼,这才从荷包里掏出欠条来,递给常宁侯夫人。
    清韵数银票,常宁侯夫人检查欠条。
    确定欠条是她女儿亲笔,常宁侯夫人想都没想,就撕的米分碎了。
    清韵数了银票,确定是两万两,她就起身告辞了。
    她和常宁侯夫人实在没什么好聊的。
    看着她带着银票走,常宁侯夫人唇瓣抿紧,眼神晦暗不明。
    再说清韵,她拿了一沓银票,下了台阶后,随手便交给了青莺。
    这一沓银票,塞在怀里,还不膈应死她。
    周梓婷远远的瞧着,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就算丫鬟是她的心腹,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把两万两给丫鬟收着吧,她就不担心丫鬟揣着两万两银票远走高飞了?
    等清韵走近,她便问道,“常宁侯夫人这么爽快的就把银票给你了?”
    说完,不等清韵回答,她又笑了,“不爽快也不行,那张欠条要是泄露出去,常宁侯府大姑娘的名声可就全毁了。”
    想大夫人给沐清柔治脸,尚书府大太太给沐千染治脸,都舍得花那么多的钱,常宁侯夫人又怎么可能会例外呢?
    “外祖母知道这事,肯定会高兴坏了,”周梓婷捂嘴笑,她道,“要换做是我,我应该会要常宁侯夫人把紧挨着侯府的良田给我,那样能把她气疯不可。”
    两人有说有笑的往前走。
    刚走到大殿门口,殿内走出来个穿戴不凡的和尚,像是栖霞寺的主持。
    他朝清韵走过来,先是念了一声佛号,然后道,“沐三姑娘慷慨,佛主会保佑您的。”
    一句话,把清韵听懵了,“我慷慨?”
    周梓婷也有些晕乎,她和清韵一起来栖霞寺的,除了她去见慧净大师外,几乎和清韵寸步不离,栖霞寺怎么谢清韵慷慨啊?
    栖霞寺主持点头笑道,“方才常宁侯夫人进香时,说沐三姑娘要给栖霞寺捐赠两万两。”
    清韵,“……”
    一股无名火就那么冒了出来,抑制不住啊。
    可是她得忍着,常宁侯夫人当众那么说,她给栖霞寺捐钱的事估计不少人都知道了,栖霞寺主持还亲自来道谢,她是不捐也得捐了。
    她可不能捐了钱,还落得被人笑话的下场。
    清韵忍着怒气,看常宁侯夫人由丫鬟扶着出大殿,脸上挂了得意的笑。
    想把她的钱带进安定侯府,那是做梦!
    看见她笑,清韵也笑了。
    她迈步走过去,不少人都看着清韵,夸她慷慨。
    清韵羞愧道,“大家快别说了,慷慨二字,我可不敢担,真正慷慨的是常宁侯夫人,她说要给栖霞寺捐赠五万两,我捐两万两,都有些拿不出手。”
    常宁侯夫人的脸缓缓僵硬,然后变得铁青。
    清韵瞧见了,心底爽的不行,她能说她捐钱,难道她就不行了吗?
    才给她女儿一个教训,她又撞她枪口,说了她不是软柿子,非得要亲手捏一捏才相信是吧?
    她倒是要瞧瞧,她是要钱,还是要名声。
    清韵对着常宁侯夫人笑的一脸灿烂,然后对栖霞寺主持道,“主持更应该向常宁侯夫人道谢才对。”
    
    第二百三十六章 银票
    
    栖霞寺香火鼎盛,是京都,甚是整个大锦朝最繁华的寺庙。
    初一十五香火最旺,最少也有七八百两的银子香火钱,多的时候能有一两千两。
    但寻常时候,一般只有一两百两。
    今儿并非初一,也非十五,却有人先后捐赠七万两银子,栖霞寺的主持有些晕乎了。
    清韵让她跟常宁侯夫人道谢,他哪敢耽搁啊,这不赶紧的过来道谢。
    住持双手合十念佛号,常宁侯夫人赶紧避开,要是受了住持的道谢,这钱可就必须要给了。
    她说清韵打算捐赠两万两,清韵认了。
    现在她反过来说她之所以会捐赠两万两,是因为她打算捐赠五万两,现在话已经放出去了,她要是不捐赠,就是哄骗清韵。
    她堂堂常宁侯夫人能做哄骗小辈的事吗?!
    可要不哄骗,就得往外掏银子。
    被清韵坑走两万两,就是在拿刀剜她的心肝了,要她再掏五万两,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
    五万两他不可能掏,但是名声也不能不顾,常宁侯夫人眼珠子一斜,笑道,“沐三姑娘听错了,我说的是捐赠五千两,不是五万两。”
    她笑意冰凉,投向清韵的眼神冷如冰刀。
    她根本连五千两都不愿意捐!
    她想捐赠五千两,换个好名声,想的倒美。
    清韵笑了,想捐赠五千两,换个好名声,她想的还真挺美的。
    走过去,清韵耸肩道。“五千两和五万两,一字之差,却相距甚远,我岂能听错啊?你都记得我要捐赠两万两,却不记得自己说过捐赠五万两,你是常宁侯夫人,而我是安定侯府三姑娘。我怎么好生生越过你去?”
    清韵说完。周梓婷在一旁附和道,“对啊,常宁侯夫人说她捐赠五万两时。我就站在一旁,听得真真切切,是五万两,不是五千两。”
    说完。周梓婷讶的一声叫了,“莫不是常宁侯夫人之前只是随便说说的。匡三表妹你捐银子,她压根就没打算捐吧?”
    清韵眼眉微陇,摇头道,“我不信常宁侯夫人是这样的人。她年长我许多,匡我一个小辈做什么?”
    说着,清韵回头。向青莺伸手拿银票。
    青莺轻摇了下头,常宁侯夫人算计姑娘。姑娘怎么能这样轻易上当呢,两万两银子啊,可不是个小数目。
    为了赌这么口气,就捐赠这么多的银子,不值得啊。
    青莺舍不得钱,可是清韵笑看着她,青莺就把一沓银票送到清韵手上了。
    清韵拿了银票,递给栖霞寺住持,笑道,“这里正好是两万两。”
    住持双手接过银票,没有数,便道谢道,“沐三姑娘慷慨,贫僧代栖霞寺上下和那些受益于姑娘捐赠的贫苦百姓,向姑娘道谢,姑娘宅心仁厚,必有善报。”
    清韵将一摞银票交给栖霞寺住持,不少人都看见了。
    一个个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沐三姑娘心底也忒善良了点吧?
    前不久,侯府办宴会,她才拍卖了十张请帖,得了六万两银子捐赠灾民,还自掏腰包拿一万两出来买奖品奖励宴会上表现出众的大家闺秀和世家少爷,这才过去几天啊,又大方出手捐赠两万两?
    她是不是钱多的烧手啊?
    这么心底善良的姑娘,许配给了有毒在身,寻遍良医都解不了毒的镇南侯府外室所出大少爷,当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了。
    清韵把银票给了栖霞寺住持,又向常宁侯夫人福身告辞。
    然后才迈步下了台阶,打道回府了。
    周梓婷跟着一旁,对清韵这一招,恨不得拍手叫好。
    她越是慷慨大方,越是心底善良,就越不会有人相信她撒谎坑常宁侯夫人。
    再看常宁侯夫人,清韵说了,是常宁侯夫人先说捐赠五万两,她才临时起意,打算捐两万两银子的。
    结果,清韵的钱都交给栖霞寺主持了,常宁侯夫人还没有动静。
    没有动静也就罢了,她还说清韵听错了,她不是捐五万两,而是捐五千两。
    两相一比,越发衬托的清韵慷慨,常宁侯夫人抠门。
    要不是丫鬟扶着,常宁侯夫人都能气晕过去了。
    “夫人,咱们现在该怎么办?”丫鬟扶着常宁侯夫人问道。
    常宁侯夫人一口银牙险些咬碎了,她能怎么办,她身上只有两百两银票,要是平时捐赠,算慷慨的了,现在捐出来,那就是个笑话。
    知道常宁侯夫人尴尬窘迫,机灵的丫鬟跑过来道,“夫人,不好了,出事了!”
    常宁侯夫人一听,当即迈步往前,问道,“出什么事了?”
    丫鬟哪知道出什么事了,完全是胡诌的好么,不知道说什么,就凑到常宁侯夫人的耳边小声咕噜着。
    主仆几人下了台阶,也回府了。
    在清韵进春晖院前,老夫人就知道常宁侯夫人害清韵捐赠了两万两银子的事。
    老夫人气的嘴皮直哆嗦,她望着清韵道,“都怪祖母,大夫人身子不适,祖母又烦着见她,就打发她去栖霞寺寻你,谁想到她竟敢信口开河,当众说你要捐赠两万两银子。”
    周梓婷挨着老夫人坐着,道,“谁能想到她会那么没脸没皮,不过三表妹也说了她也打算捐赠五万两。”
    老夫人摆手道,“要她捐五千两,估计都能要她半条命了,怎么可能会捐五万两?”
    要是捐两万两,得个慷慨大方的贤名倒也好。
    可是清韵大方的名声早传遍京都了,不需要在锦上添花了。
    可是钱已经捐出去了,没法再收回来,老夫人便道,“那钱捐给栖霞寺是积德行善的好事。倒也不算白花了。”
    周梓婷连连点头道,“是呢,今儿慧净大师还给三表妹算命了呢。”
    慧净大师给清韵算命这事,要比清韵给栖霞寺捐赠了两万两给老夫人来的震撼的多。
    老夫人望着清韵问道,“慧净大师怎么好端端的给你算命?算出什么来了?”
    清韵便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然后道,“我只是掷了六回铜钱。问我哪一天出嫁。我回他六月初六,然后慧净大师就把我轰出来了。”
    至于算出来什么,那只有慧净大师知道了。
    老夫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清韵极少去栖霞寺,去了两回,就碰到慧净大师两回,倒霉两回。下回再去栖霞寺,她该拦着了。
    清韵坐在那里。端茶轻啜。
    周梓婷和老夫人有说不完的话,从琳琅郡主打沐清柔巴掌,再跟沐清柔道歉,又帮沐清柔询问。大夫人腹泻不止,她们能不能回府探望。
    老夫人不准她们回府,让她们安心待在栖霞寺。不待满一个月,不许踏进侯府一步。
    清韵待了一会儿。便起身回泠雪苑了。
    才走到院门口,青莺就发现不对劲了,“院子里怎么这么的安静,人都去哪儿了?”
    偌大一个泠雪苑,眼神横扫,愣是看不见一个人影。
    这青天白日的,泠雪苑没人,真是见了鬼了,便是狂风暴雨,站在院门口,也能瞧见人啊。
    青莺不信邪,连喊了好几个丫鬟的名字,都无人回应。
    清韵迈步往前走,等她上台阶时,外面就哄闹了起来。
    清韵回头,便见到喜鹊为首,乌压压十几个丫鬟婆子进院子里,个个笑的合不拢嘴。
    见到清韵,喜鹊连忙跑过来道,“姑娘回来了啊?”
    清韵轻点了下头,青莺就忍不住问道,“怎么一个个都高兴的合不拢嘴,都捡到银子了?”
    喜鹊摇头,正要说话呢,青莺就道,“就算你们都去捡银子了,好歹留一两个人下来守着泠雪苑吧,这要溜进来个贼,就是偷了什么东西都没人知道。”
    喜鹊被数落的低下了头。
    绿儿就道,“不能怪喜鹊姐姐,绣坊派人来传话,说姑娘过不多久就要嫁进镇南侯府了,除了给姑娘准备嫁妆外,我们这些陪嫁丫鬟,每个人里里外外做四套新衣裳,三等丫鬟和粗使婆子,一人赏一对银耳坠和四朵绢花,二等丫鬟多一支银簪,大丫鬟则两支银簪,喜鹊姐姐和我要留下来,绣坊说一起去。”
    清韵听着,嘴角划过一抹冷笑来。
    从知道大夫人可能打她银票的主意,清韵就一直琢磨,大夫人会以怎样的借口来行窃。
    谁想到,她会让绣坊正大光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