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骄宠- 第3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据说左相周正道接到圣旨后,当堂哭泣谢了皇恩,但孽子不可留,左相到底大义灭亲。亲自刺死其子,言道“不能留其霍乱世人”。又有自愧教子不当,愿散尽家财,今后广做善事,回归住宅后。愿教书育人以慰皇恩。
    整个京都在一夜间风起云涌,在京城百姓闻讯后,私下里悄悄议论皇帝不愧为明君时。又有人赞颂当今天子乃仁君圣主。
    其主要表现便在看重老臣,宽待显伯府和左相周正道的事情上。
    其实这些百姓还是很疑惑的。毕竟,在他们看来,左相确实堪为一代良相,这些年来在民间声誉极高,他被陛下宽恕,没有诛族乃是人之常情;且左相也确实公正严明,虽然他教子无方,让四公子犯下谋逆之罪,但是,左相后来可是大义灭亲了。
    这样申明正义的好相国,在百姓们看来,哪怕皇帝给他再大的恩惠,都是值当的。
    但是,左相且还罢了,他这些年来的功绩,足够保全全家性命,留一个善终,可显国公府又是凭什么?
    难道就因为陈显是独子,就因为他是勋贵子嗣,就合该从谋逆大罪中从容脱身?
    陛下不诛灭显国公府一族且还罢了,竟只是简单的降爵,就将陈显谋逆一事糊弄过去,且还没有剥夺他身上的世子之位,也没有下令他今后不得入朝为官?
    呵,呵呵,才说陛下是明君圣主,可是陛下竟如此区别对待十皇子逼宫案的主力陈显,他是眼瞎了么?
    京都百姓未免愤愤不平,可也只是敢在心里暗自嘀咕,却不敢说出口来,他们好奇的不得了,然而,京都的勋贵府邸,比他们更好奇。
    在京都的勋贵们看来,弘远帝是绝对不待见他们这些根深蒂固的老派豪门的,只因为勋贵世家盘根错节,在朝堂上,很多证见都和弘远帝相悖,让陛下很多条令都无法顺利实施;但凡能触动他们利益的政策,也肯定要被驳回。
    历代君王都着力于削弱勋贵世家的势力,由此才有了寒门学士走入朝堂,清流文人日趋壮大之势,可以说,勋贵世家和皇权是互相制衡着的,但凡有可能,皇帝都要将世家的势力连根拔起。
    可现如今,显国公府正好迎头赶上了,可皇帝是怎么做的?
    他竟然只是降了显国公府的爵位,就将这事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糊弄过去了。
    这还是那个一力和世家对立行事的弘远帝么?
    勋贵世家的当家主人都开始蹙眉深思了,唯恐弘远帝这是在放烟雾弹迷糊他们的视线,其实,后边还有大招等着他们。
    这些勋贵们自此对弘远帝警惕不已,也只有池玲珑等“知情人士”,在听到弘远帝对显国公府如此处置后,呵呵两声。
    要池玲珑说,弘远帝为何会如此厚待显国公府,其实原因简单的很,还不是因为宫里的仪妃娘娘。
    因为仪妃娘娘是显国公的嫡亲妹子,皇帝抢了上一代秦王的未婚妻进宫,让好好的一个勋贵贵女,成了不能在人前露面的“黑户”。
    为此事,弘远帝对显国公府应该是多多少少有些愧疚的;且根据他们早先的揣测,显国公怕是和皇帝是一伙儿的,两人私下里达成了什么共识,既如此,弘远帝又岂会让他好不容易养成的棋子,成了废棋一颗?
    那太浪费了。
    如此,显国公府轻易的从谋逆大罪中脱身,那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
    这件事池玲珑轻而易举就想通了,但是,听了秦承嗣从宫里回来后,带给她的另一个消息后,池玲珑整个人的感觉立马就不好了。
    什么,秦承嗣刚才说什么?
    ——秦承业封王了!!!
    封王了,封王了,封王了……
    脑中回转着这个念头无数遍,池玲珑觉得有些消化不良。
    可侧首过来看着秦承嗣面上风淡云轻的表情,池玲珑到底还是咽了一口口水,把这事儿硬消化了。
    她是觉得秦承业封王这事儿无异于天方杂谈的,可既然是秦承嗣说的,那必然就是事实,甚至说,已经成了事实。
    但是,不应该啊,秦承业一年前不是已经和十皇子混在一块儿了么?
    如今连十皇子,以及平日和十皇子走的很近的陈显、周世锦,都因参与叛乱,不得好死的不得好死,被关禁闭的被关禁闭;不应该这些人都了遭报应,唯独一个秦承业却飞黄腾达了吧?L

☆、412 秦承业封王

池玲珑觉得秦承业封王这事儿简直太扯淡了。
    毕竟,就那么一个浪荡公子,平时不学无术,还和十皇子混迹到一块儿,他能有什么出息?
    别说是封王了,要池玲珑说,怕是秦承业能凭真本事考上个秀才,她就觉得太阳是从西边出来了。
    可是,这次太阳确实是从西边出来哒……
    从秦承嗣哪里,池玲珑也听到了早先的秦王府二爷,如何华丽转变成大魏朝另一个异姓王的。
    事情其实简单的很,无外乎是,秦承业在十皇子谋逆案中,趁乱救了弘远帝一命,在箭矢即将射中弘远帝心脏时,将弘远帝推开了。
    由是,现在大局已定,弘远帝在处置过有罪之臣后,也对在谋逆叛乱中大放异彩的有功之将进行大肆封赏,其中便有秦承业。
    皇帝的封赏很给力,对秦承业的封赏更是给力的让人看着眼红,他直接给秦承业封了烨王,也让秦承业一步登天,从早先一个蹭吃蹭喝的花花公子,成了现如今大魏国自秦王后,第二个异性王。
    烨,火光日光也,在说文解字中,比喻光辉灿烂之意,乃是煊赫荣耀的光华。
    弘远帝将这个“烨”字封下来,秦承业立马成了轰动京城的人物,惹来京都勋贵们无数打量和试探。
    按理,秦承业虽救驾有功,却也当不得异姓王如此隆重的封赏,可谁让现在是关键时期?谁让弘远帝最近时日整个人化身喷火龙,看谁不如意就要斩人家全家?
    京都菜市口的血渍深红,将土地都染了色,天空中的血气更是久久不散。只从这两个境况,就可发现最近京都死了多少人,又增加了多少亡魂。
    弘远帝心情不好,这事情朝臣们都知道,因而,在皇帝罢朝三日,好不容易又开朝了。谁还能给他不痛快不成?
    若是在平和岁月。他们少不得要就这“烨王”一事,争论扯皮上两个月,最后扯也要扯着弘远帝打消这不靠谱的主意。可现如今弘远帝的心情阴晴不定,说不得他们一句话说错了,就要被砍头了,由是。在这种要命的关头,谁还敢给皇帝不痛快?
    没人阻拦。秦承业封王的命令很顺利的下来了,这事情虽然让京都勋贵们看的眼红,可是,在想到什么后。京都的朝臣和有政治远见的贵妇们,也都有志一同的将视线投到秦王府这边。
    不怪他们多想,实在是。——据说,早先秦承业还是秦王府的二爷。他乃是被弘远帝亲自赐进秦王府,给秦王当兄弟的,可谁知这人贪心不足蛇吞象,后来竟伙同秦王府大爷秦承继,谋害秦王……
    正是因为两人狼子野心,当时的秦王府老太妃才奏明圣上,将秦承继和秦承业驱逐出了秦王府。
    而如今,浪荡公子秦承业在多年无所事事后,竟一遭封王,且成了继秦王后,大魏第二个异姓王,这是要打擂台的节奏么?
    京都勋贵想到了这一点,不免私下里又开始暗戳戳的思量,弘远帝可真是太不厚道了。
    将一个被从秦王府里赶出来的浪荡公子,封了几乎和秦王府比肩的王爵,弘远帝这是在打秦王府的脸么?
    应该是吧?也不应该吧?
    毕竟,秦王除了爱“回府反省”以外,办差的时候可是非常给力且有效的;陛下不至于看秦王不顺眼,故意竖个靶子出来和秦王打擂台的,对吧?
    京都的勋贵们又开始绞尽脑汁的想弘远帝此举,到底是无意为之,只是心血来潮的一个赏赐,还是有意为之,在给秦王府难看?
    若是无意为之该如何,若是有意为之又该如何?
    针对这两个可能的选项,京都勋贵想的头都大了,却还是想不出个所以然。
    当然,这些人想不出所以然,池玲珑却很轻易就想清了这其中的弯弯道道。
    不为其他,只因为秦承业本就是皇帝的种么?谁让人家是九皇子来着!
    如是池玲珑以前觉得秦承业有九分可能是宫里早夭的九皇子,那么经此一事,这可能性已经达到了百分之百。
    毕竟,异姓王也当真不是那么好封的。
    大魏立国三百年,才有秦王这么一个异姓王,还是开国之初就封下的。
    可别当异姓王是大白菜,随便捡捡种种就有了,这可是稀有生物,比所谓的亲王、郡王都难得,最起码也要有盖世之功,才可封下。
    秦承业的救驾之功,勉强算在盖世之功里边。
    不过,十皇子逼宫时,秦承业也在当场,他竟然不是叛军,而是正义者的一方,还救驾……无论用什么方式思考,池玲珑都觉得这说法太扯淡。
    心里是这么想的,池玲珑也直接问了出来,秦承嗣听她问出了关键性问题,忍不住嘴角微翘,抱她在怀里,一边轻柔的摸着她高高隆起的小腹,一边在她耳边低喃道:“诚然,秦承业确实不是去救驾的,他本就是叛军。”
    池玲珑张嘴“哦”了一声,良久合不上嘴,她觉得有些牙疼,另一方面还觉得弘远帝果真不愧是个奇葩。
    抢了好兄弟秦琼的未婚妻不说,还将自己与他未婚妻生的儿子,又“还”到秦王府来,如果这还不算无耻的话,那把一个准备谋他性命,逼他下台的儿子,扭转乾坤让他从叛军,一跃而成烨王,这华丽丽的转变,可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当然,最让人哭笑不得的,其实更应该是弘远帝这个永远也让人猜不出下限在哪里的帝王吧?
    为了把秦王府的五十万军权拿到手,为了给儿子“谋”个好出身,弘远帝也是瞒拼的了。
    不过,弘远帝这么做其实也情有可原,谁让十皇子自己作死,马上就要挂了?
    既然已经陪了一个儿子进去了,总不能再陪一个?
    那也太虐心了。
    池玲珑心中碎碎念,秦承嗣这时也又在她耳边说,“真正救驾的是徐安在宫里认的干儿子,可惜,弘远帝为了给秦承业谋个出身,将那公公直接处死了。”
    又语气平淡的说,“魏廷莫早有逼宫之心,秦承业知情后甘愿为他驱使,原是想赌一把,谋个荣华富贵,倒是不想,明明失败了,反倒又谋了个异姓王回来……”
    池玲珑听出了秦承嗣口中的讽刺鄙薄,觉得弘远帝有些可悲可怜的同时,也忍不住趴在秦承嗣怀里笑出声来。
    她眼冒水光的说,“不管事情真相到底如何,总归秦承业封了王,弘远帝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了。只是,秦承业和秦王府不对付……”
    池玲珑的未尽之语还没有说完,秦承嗣已经语气缓缓的打断她,“无需多想,只管安心养胎即可,其余有我处理。”
    池玲珑“嗯”了一声,觉得秦承业确实是小儿科,送到秦承嗣面前,只有被虐的份儿,也不再想这人了,可转而又想到卫淑妃一家。
    十皇子被贬去守皇陵,大皇子也由原来的易王,成了现在的易郡王,被赶去了封地,卫淑妃被贬入冷宫,卫国公府直接夺爵,全家流放西北,这一大家子从云端跌落,今后怕是再翻不出什么浪花来,一直以来紧绷的神经线都松缓下来,池玲珑心头敞亮不少。
    不过,想到现在的易郡王,池玲珑也不由得说,“我原本还以为,十皇子逼宫,卫淑妃、大皇子他们都会被牵连。不想,卫淑妃确实如我所料被打入冷宫了,卫国公府也家破人亡,可皇上竟然放了大皇子一马,没有将他贬成庶民,这倒是稀奇。”
    “你忘了魏昭和。”秦承嗣提醒池玲珑道。
    池玲珑微蹙眉,随后恍然大悟,懊恼道:“我确实忘了九公主了,谁让她去和亲了呢?不过,弘远帝真是看在九公主的份儿上,才放了大皇子一马的?”
    秦承嗣点头又摇头,“魏廷易对魏廷莫谋反一事并不知情。”魏廷易乃是大皇子的名讳,也就是现在的易郡王。
    “不知者不罪,魏廷莫未曾参与谋反,皇帝既已斩断了他的羽翼,就不怕厚待这个儿子些。”
    “且不管外人怎么说,此番和亲南诏的,还是卫淑妃所出九公主。和亲公主担负两国安稳使命,弘远帝自然要稳着魏昭和些,以免两国贸然动了兵戈。如此,保下魏廷莫,也让九公主心存忌讳,不能破坏两国邦交,在中间使坏。”
    池玲珑一副受教的模样,讪讪点头,觉得“政治”这玩意儿,当真是门大学问。
    可惜她活了两世,至今都玩弄不来权谋,只能被权谋玩弄,唔,还是老实点当个贤妻良母好了。
    贤妻良母池玲珑又在心中咀嚼了一下秦承嗣方才说过的话,还是觉得这中间有什么不妥,她就又问,“大皇子不像是会这么轻易就罢休的人。嗯,我听人说他性子极其固执暴戾,且不管做什么事儿,都是得不到手决不罢休。这次被十皇子牵连去了封地,若是他暗地招兵买马,等时机成熟,未尝不会反攻回来。”
    池玲珑忧心极了,秦承嗣却嗤笑出声,揉着她的脑袋安抚她,“不怕他回来,就怕他不回来。总之,他是登不了大位的,……我手里有他的把柄,他不动还好,若是妄动,我会替他那几个兄弟,先要了他的命。”L

☆、413 再添一个?

京都的动荡在要进入十月份的时候,终于暂时告一段落,而这时,在某一日下了早朝后,弘远帝也心血来潮要去邙山狩猎。
    为帝王者,每年都要去皇家围场秋狩,以练习骑射弓马之术,选拔可入禁军的世家子,向臣下施恩,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弘远帝没想着要坏规矩,但九月份的京都也着实乱的让人没有闲心去享乐。
    不过,如今可算是缓过了劲儿了,度过了这一个月的血腥期,弘远帝阴晴不定的脾气也收敛不少,如此,碰上帝王决定出去散心,朝臣们自然只有认同的份儿。
    池玲珑听到阿壬说,弘远帝决定去秋狩了,便忍不住皱起眉头,问阿壬,“这次还是你们主子沿途护送?”
    阿壬摇摇头,说着,“目前还不清楚,不过,自从主子从西域回来,大部分类似这种护送的事情,都是由主子带队。”
    池玲珑点头,其实她也是知道,这次弘远帝去邙山狩猎,不管秦承嗣带不带队,他都必定是要同去的。
    毕竟朝中早先让秦承嗣去西域问罪西域王,秦承嗣就拒不前行,可那时好歹还有个护国将军代他前去,还说的过去。
    可此次邙山秋狩,连皇帝都过去了,秦承嗣不可能不去护驾。
    不然,推辞不去西域别人可能还只会说他骄矜不分轻重,可若是此次还不去,那大家可就要怀疑他的忠君之心了。
    果真,等稍晚些秦承嗣从书房过来,见到池玲珑后,就和她说了要离开十日,去邙山秋狩的事情。
    池玲珑虽然心里已经有了谱。可是现在听说他一走就是十天,还是有些怏怏不乐。
    她怀孕期间,愈发变得黏人,晚上秦承嗣回来的晚了,她都会睡的不安静,要几次三番从睡梦中惊醒;可眼下他已经不是回来的晚不晚的问题了,而是要有十天见不到人。池玲珑想到这里。眼圈立马就红了。
    秦承嗣哭笑不得的看着她跟个受了委屈的小姑娘一样,眼圈红红的拉着他的衣襟,眸中噙着泫然欲泣的泪珠。楚楚可怜的不得了,心中当真是又爱又怜。
    可是,此次邙山之行,也着实是非去不可。
    秦承嗣就摇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