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妻不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嫡妻不贤-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间思考几秒钟。
  所以听到沈青叶说起谭氏的死讯,宜生并没有惊讶。
  沈青叶也没有对宜生淡定的反应表现出惊讶。
  接着她说的,则是为谭氏死前的作为向宜生道歉,并希望宜生,或者七月,能接受所有沈家人的歉意,若是宜生同意,沈问知等人即刻便可登门谢罪。而即便宜生不接受沈家的歉意,沈家以后也会约束自身,老老实实过日子,再不会诋毁宜生名声。
  唯一所求的,就是希望宜生能求求情,让这次谭氏指使人污蔑宜生的事,不要太过牵连沈家其他人,为此沈家愿意答应宜生任何条件。
  她态度诚恳,言辞恳切,言语里没有耍花招,也没有刻意扮可怜,让人一看就知道,她是真的想表达歉意。
  而这次只有她登门,也是怕沈家人一股脑儿全来了,会给宜生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和麻烦。毕竟那样一大家子人上门,说是道歉,其实弄不好就有些逼人接受道歉,道德绑架的意思。
  所以这也实在是个很贴心的举动。
  无论怎么看,她此次登门的目的都很正当很诚恳。
  这样的态度就算不能为她加分,起码也不会增加恶感。
  所以宜生也心态平和地回答了她。
  她不会为谭氏的事牵连沈家其他人,当然,这是在查出沈家其他人真的与此事无关的情况下。
  所以也就是说,一切公事公办,沈家其他人若是没做什么,自然不必害怕,她不会趁机打击报复,但若其他人做了什么,那么道歉也没用。
  一切交给大理寺裁决,该怎样就怎样。
  很不近人情但也很公平的答复。
  沈青叶对这样的结果表示了感激。
  以宜生以往在沈家所遭受的待遇,不落井下石便是最好的结果了。
  所以沈青叶也就不再多言,恭敬地告辞了。
  只是临走前,她的目光瞄向宜生放在书案上的手稿,似是无意地问道:“定国公……还是像以前一样喜欢读书写字啊……我还记得,当初您教我和琼霜妹妹读书习字……”
  这句话说得带着些怀念的意味。
  那是还在威远伯府时,宜生曾教养了她和沈琼霜一段时间。
  宜生会教导她们一些知识和道理,但大部分时间还是让她们自学,她们自学的时候,宜生多半在一旁读书习字,手不释卷。
  那段时间,恍然已经过去许久。
  宜生也想起那段时间,只是她并没有多少怀念。
  她不动声色地收起手稿,笑道:“我也就这点儿爱好了。”
  沈青叶也恭谨地笑笑,然后双手举向胸前,右脚后支,庄重而缓慢地屈膝低头,向着宜生做了个万福。
  “如此,青叶便告退了。”
  ***
  从宜生的住处出来,沈青叶转身便又去沈问秋的门前递了拜帖。
  谭氏是沈问秋的大嫂,如今谭氏死了,无论如何也要通知沈问秋一下的。
  沈问秋也没有将她拒之门外,客客气气地接待了她。
  看到风华如昔清俊如竹的沈问秋,沈青叶心里却有些难受。
  这一世,哪怕她刻意讨好接近,这个三叔公与自己的关系,终究还是形同陌路。
  前世对她的宠爱,仿佛都是假的一般。
  当然,她知道,那宠爱也不是假,只是他的宠爱只给沈七月,当她不再是沈七月时,这宠爱也就不复存在,哪怕她做出再多努力,也无法再在他心里占据一席之地。
  而他之所以宠爱沈七月,也是因为隔壁那个女人而已。
  多可笑啊,前世她还曾为这个三叔公的疼爱而感动地一塌糊涂。
  心里难受了一下,沈青叶很快又恢复正常,依旧如刚才面对宜生一样的态度,恭声请求沈问秋回沈家一趟,一来主持下如今混乱的沈家,二来也要出席下谭氏的葬礼。
  虽然谭氏畏罪自杀了,但自家人却也不好薄待她,所以只要朝廷不发话,谭氏依然是要有葬礼的。只是沈家不准备大半,只小小地操办一下,请至亲好友送谭氏最后一程。
  沈问秋虽分了家,也没有不参加大嫂葬礼的理由。
  沈问秋自然没有拒绝,一口答应会回去沈家看看并参加谭氏的葬礼。
  作者有话要说:  六千字双更合一~
  虽然拖到了半夜,但也算日万了吧233【我已经不要脸了,快夸我】

  ☆、第144章 推迟

  沈青叶一走; 沈问秋便又爬墙来找宜生。对此,宜生已经见怪不怪; 一脸淡定了。
  两人交流了下沈青叶此行的目的,宜生便有些迟疑地问道:“沈家……你准备怎么办?”
  她是彻底跟沈家断了干系了; 因为除去跟沈承宣那层关系外; 她本就不是沈家人; 七月虽是沈家人; 但沈家除了沈问秋,也没一个真把七月当亲人的; 所以七月断了与沈家的联系也罢。
  但沈问秋不同,他是真真正正的沈家人。
  而且若他讲的那个“长辈的故事”; 真的是他生母柳老夫人的故事的话; 那么他对沈家应该是有些愧疚的。所以就算那些人再怎么不堪,他应该也不会彻底撇下沈家不管。
  果然,沈问秋的回答没有出乎宜生的意料。
  沈家的确不堪; 但再怎么不堪,也是沈问秋的家,看在老威远伯沈振英的面子上,沈问秋就不会看着沈家就这么继续败落下去。
  但是,他的确是不准备管沈问知等人,甚至还在一步步地打击他们。
  当初沈问知的威远伯爵位被撸,其实也是沈问秋的原因。
  以沈问秋对红巾军的贡献,为自己的家族求一个富贵久安并不是难事,然而他却让罗钰夺去沈家的爵位; 即便当时有沈家散播宜生流言的原因,但打击流言也不是非要用这种方法。
  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沈问秋想让沈问知等人彻底安分下来。
  从高高在上的位置陡然跌落谷底,很少有人能再爬起来,少数能爬起来的,无不是有大毅力心智坚强之辈,而沈问知等人显然不是。夺爵、夺产,再加上这次谭氏的事,接连的打击足以打击他们的气焰和心气儿,知道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最好的。
  而从这次沈青叶前来,带来的沈家的态度来看,显然他们已经彻底认清了局势。
  对沈问秋来说,这就足够了。
  “大哥二哥还有——承宣,我不会让他们有再次为官的机会。”沈问秋说道,脸上带着淡笑,仿佛口中所说的并不是自己的亲人一般,“以他们的才能和为人,做个平民百姓还行,给他们权利,就是害他们。”
  之前沈承宣受前朝皇帝宠爱,威远伯府不知道借着这宠爱闹了多少幺蛾子,要不是后来接二连三的政变□□,威远伯府说不定败落地比现在还快。
  沈问秋又道:“不过还好,孩子们还没长歪。”
  宜生马上明白他的意思。
  将已经扶不起来的沈问知沈承宣等打压下去,培养还没长歪的孩子,这样沈家才是真正有复兴的希望,也算对老威远伯在天之灵的告慰。
  这的确是最好的办法了。
  ***
  谭氏的葬礼在三日后,提前一天,沈问秋便乘车前去,临走前问了下宜生去不去,宜生摇头拒绝了。
  其实现在的她若是去沈家,绝对不会被刁难,反而很大可能会被奉座上宾,被那些以前曾轻慢甚至侮辱她的人阿谀奉承,想想那场面似乎也有些令人激动。
  就像她看过的那些话本子里,主角咸鱼翻身后再到落魄的反派前面晃荡一圈,收获一堆羡慕嫉妒恨,惹得看官们拍手叫爽。
  可是,生活不是话本,宜生没有送上去当猴子的兴趣,自然也就敬谢不敏,让沈问秋一人前去了。
  那边,沈问秋到沈家前,就拿到了手下这段时间收集的关于沈家的情报。
  如今天下初定,罗钰不再需要他贡献钱粮,但是以解春商会为根基而构建的情报网络却更加壮大,这些日子罗钰能将那么多贪官污吏连根拔起,沈问秋的情报系统也是功不可没。
  而坐拥这个便利的工具,沈问秋也就顺便监视了下沈家。
  不过他的本意更多是想看看沈家的下一辈里,有哪些孩子值得去扶持帮助。
  只是,看着看着情报,他的眉头忽然皱起来。
  “靛蓝。”他忽然敲了敲车壁唤道。
  “爷?”靛蓝从车窗探进头来。
  “查查这几个人的去向。”沈问秋在几个人的名字上点了点。
  靛蓝看了眼记下,又问到:“现在?”
  沈问秋点头:“对,现在。”
  靛蓝眨了眨眼,却没再问,立刻打马转身离开。
  沈问秋到了沈家,受到了十分热情的欢迎。
  除了刘老夫人依旧不冷不热地待他,大房二房的人都纷纷往他身边凑,奉承的话反正不要钱,索性一箩筐一箩筐地往他身上倒,什么“光宗耀祖”,什么“复兴威远伯府有望”,什么“深得皇帝信任”……
  从他们的奉承中,可以看出他们已经知道沈问秋与新帝关系匪浅。
  所以此时才会这般奉承。
  以往的沈问秋,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个时不时给他们送礼物的冤大头,一边收着他的东西,一边心里却还骂着他傻。
  而现在,不管他们心里骂不骂他,起码表面上很是尊敬了。
  这也是几次打击后学乖了,而且没有谭氏这个搅事精,不然还不知道又要闹出什么幺蛾子。
  总之,沈问秋对他们如今能够这样认清形势还算满意。
  不过,他瞄了一眼,却没看到沈承宣。
  “承宣呢?”他问道。
  沈问知顿时笑地有些尴尬,“承宣、承宣他、身子还没好,大夫说还要再卧床些日子。”
  沈问秋眸光闪了下,“哦,原来如此。”此外便没再说话了。
  见他没再追问,沈问知不由松了一口气。
  沈问秋心里却笑了下。
  什么身子还没好,不过是借口罢了。
  托谭氏的福,也是托镇国公府的福,沈承宣的伤虽不轻,但被无数上好伤药养着,如今也算好个七七八八了,虽然不能健步如飞,但起来见个客人还是可以的,现在不出来,无非是不想见他罢了。
  不见便不见,反正见了也只是徒惹尴尬。
  他们早就心知肚明,彼此都不喜欢对方。
  白天寒暄并参与了明日谭氏葬礼的一些主持事宜后,晚上沈问秋在沈家住下,靛蓝也带来了他白天让查的消息。不仅带来了消息,还带来了人。
  看着那几人两股战战地将事情一五一十全部交代,沈问秋的眼神不由变得幽冷。
  “继续查。”他说道。
  靛蓝点了点头,却没问要查谁。
  第二日,沈家的至亲好友们来为谭氏送葬,但如今沈家已经败落,而谭氏又是那种死因,因此来的人实在不多,满打满算也就几十人,与谭氏曾贵为伯府夫人的身份相比,死时只有这点儿人相送,可以算得上十分凄凉了。
  值得一提的是,来宾中有一位比较特殊的。
  ——陆澹。
  他是作为沈青叶的未婚夫君来的——虽然这个身份似乎也并不该来,但作为如今沈家最大的靠山,他能来就是给沈家面子,沈家哪里会有人对此提出质疑。
  沈问知围在陆澹身边忙前忙后的招呼,沈青叶就在不远处矜持地立着,面上没有因为未婚夫君前来而露出不合时宜的笑,但每当陆澹看向她,她的眼中便会绽放出柔情来。
  沈问秋看了会儿,问旁边二房的侄子沈承武:“大嫂去世,青叶与镇国公世子的婚事要推后到何时?”
  谭氏是沈青叶的祖母,谭氏去世,沈青叶作为孙女应为谭氏齐衰一年,这一年里,理应不得嫁娶。
  所以沈青叶原本与陆澹定在三个月后的婚期,肯定是要推后了。
  沈承武愣了下,“呃……”了下,却没答出话来。
  规矩是规矩,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规矩说要守孝一年,实际上却不一定非要如此。
  如今的沈家处处依赖镇国公府,哪里会主动提起什么守孝什么推迟婚期的事儿,而镇国公府那边也没提,因此沈问秋这么一问,沈承武便愣了。
  沈家人都还没讨论过这事儿呢。
  不过,沈问秋这样一问起,结果肯定是要推迟了。
  守孝这种事,你若偷偷摸摸破了戒,没人检举便什么事儿都没有,顶多被知道的人指指点点,脸皮厚即可破。但只要别人盯上你,一揪出你哪里破戒了,就是能够影响一生的污点。
  沈青叶一个女子还好,陆澹可是还要继承镇国公府,还要在朝为官的,所以万万不能坏了规矩。
  想到这里,沈承武看向了沈青叶。
  这个侄女,最近可是恨不得立刻嫁到镇国公府啊,如今要再等一年,恐怕心里会不大高兴。
  沈承武猜的一点儿没错。
  当意识到自己很可能要为谭氏守孝一年,而很快沈家人传达了沈问秋的问话,将这事将可能变成板上钉钉后,沈青叶的心情已经郁闷到了极点。
  她一刻都不想再在沈家待下去了,之前甚至连三个月都嫌长,但现在却又要等一年。
  这一年里,谁知道会发生多少事?
  这一年里,陆澹身边又会出现多少女人?
  作者有话要说:  原本想日六千结果没日出来……又陷入卡文的恐怖泥潭中……

  ☆、第145章 母子

  众人真真假假的哭泣声中; 谭氏简短的葬礼很快落下帷幕,送走客人们; 沈家人一家人关上门,却立刻又心怀各异。
  沈承宣看也没看沈问秋一眼; 木着脸便回了自己房间; 而他几个妾侍姨娘脸上都木呆呆的; 没有一个像以往那样殷勤地跟上前; 当然,这时候要是还顾着邀宠; 那才是脑袋坏掉了。
  没有人关注沈承宣,留下的人中; 目光都投注在沈问秋身上。
  沈问秋提出告辞。
  沈问知沈问章立刻有些急切; 拉着他的衣袖东扯西扯起来。
  话里话外,说的无不是如今沈家的艰难。
  这兄弟俩还端着些架子,学不来谭氏那样撒泼耍横似的打秋风; 手段比较委婉,但只要不是傻子,任谁一听就知道他们什么意思。
  如今的沈家,虽然还勉强维持着体面,但这完全是靠吸镇国公府的血而来的,一旦镇国公府不再让沈家吸血,又或者,镇国公府也倒了,那沈家就会像那无根的浮萍; 顷刻就被激流冲散殆尽。
  “……三弟,大哥羞愧啊,看着沈家如今这光景,大哥心痛,可大哥无能,不像你一样能干,日后就是死了,也无颜见父亲啊!”沈问知拉着沈问秋,哭地一把鼻涕一把泪。
  沈问章武人性子,演技不如沈问知,却也瓮声瓮气地道:“父亲英明一世,千辛万苦才挣来的家业,就这么眼睁睁地没了……三弟,我听说,陛下很是器重你?”他渴望地看着沈问秋,眼神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沈问知忙顺势说出自己的目的:“是啊三弟,我可听说了,陛下几次三番地召你入宫,许多大事都找你商量,还有人唤你‘布衣宰相’呢!你看,如今家里坐吃山空的,不找些营生实在是不行,可哥哥们做了几十年官,也只会当官,哪里会什么营生啊,所以,你看、你看……”
  沈问秋微笑:“两位哥哥的意思我明白。”
  沈问知沈问章闻言大喜。
  然而,“只是陛下说过,要肃清朝堂风气,前朝旧臣不是不可用,但是务必要查证清白,无任何欺压百姓、贪污渎职者方可重新启用,且还要重考科举,通过方可为官。两位哥哥若是还想做官,只需等科举开考即可,前朝官员已经考过科举,可直接进入会试,武举也是一样的。”
  沈问知两人傻了眼。
  沈问秋又笑着道:“哥哥不用担心要等太久,陛下近日就会宣布开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