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种英气小姑娘,敬武公主反倒对这样的李雁回越发的怜惜。
明知怕却还要咬牙去救人的小姑娘更加勇敢。
因为她战胜了自己。
这很难得。
看着绝色的小姑娘却看自己看到脸红,敬武公主更觉得喜欢了。
敬武公主的话说的没头没尾的,但是,奇异的是李雁回一下就的懂了。想到那天自己最初发现拐子时的心惊和腿软,李雁回到现在还会心有余悸,小脸都微微有些变色。
”怕为什么还要救?!“
敬武公主坐在上首和煦的问。
”不救孩子就要丢了,那她的家人该多绝望?!“
李雁回睁着明眸回望。
”怜惜弱小……“
”绣娘,你真得多谢谢李家小姐……若非她,你这条命就丢了……“
敬武公主看着李雁回叹了一口气,扭过头,对着身边一个勇健的女官如是说。
第166章
周绣娘就是小糖宝的娘亲了。
她从李雁回进来就一直眼含热泪; 满脸感激的站在敬武公主身侧看着李雁回。
李雁回进来后第一眼就被敬武公主的容貌所摄,竟没有看到神情明显有异的周绣娘。此时,敬武公主点出来了,李雁回的目光才落到周绣娘的身上。
周绣娘约有三十几岁的年纪; 身形勇健; 英姿飒爽,面容秀美; 在她的脸上李雁回可以看到几分糖宝的影子。
果真是糖宝的亲娘!
周绣娘几步来到李雁回的身前,双膝一软; 直接一个头磕在了地上。
”多谢李家小姐的救命之恩,若非李家小姐出手相助; 糖宝只怕……“
周绣娘说到这儿; 眼神明显带着一丝后怕; 说不下去; 甚至是连想都不敢深想。
糖宝刚丢时,她感觉她的天都塌了。
她是随敬武公主上过战场的人; 她的意志早已非寻常女子可比。
可是……
糖宝是她唯一的弱点。
她可以刀山火海无所谓惧,她不怕受伤、更不怕死,可是,她怕糖宝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糖宝比她的命还要重要!
在糖宝丢失的那些日子; 她每一天都似活在地狱中一般; 脑中不断想着糖宝可能遭遇的各种不幸; 这些画面都快把她逼疯了。
那个时候; 她想到了死。
她真的一天也撑不下去了……
若不是最后糖宝毫发无伤的回来了; 她这条命也就真的丢了。
所以,周绣娘对李雁回的感激已经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了。
她是糖宝的救命恩人,更是她周绣娘的救命恩人,她会一辈子记得她的恩情!
李雁回看着这个坚毅勇敢的女官在自己面前哭得毫无形象,李雁回开始是吓了一跳接着就心酸起来。
这是一个母亲对自己孩子无私的爱。
她很庆幸自己当初发现了被拐的糖宝。
糖宝扭着小身子从敬武公主的身上滑下来,像个小鸭子似的摇摇摆摆的也来到周绣娘的身边,”噗通“一声也跪了下来,奶声奶气的说:”糖宝谢谢雁回姐姐的救命之恩!“
李雁回眼睛有点湿,她急忙将周绣娘和糖宝搀扶起来,连道:”可不敢当。只是我和糖宝有缘,亦是糖宝福气大,能够遇难呈祥……“
”糖宝能平安归来,是好事……“
李雁回自已先挤出一个甜美的笑容。
周绣娘搂着糖宝见李雁回笨拙的想要安慰自己,终于露出了一个浅浅的微笑。
确实是个心善的好姑娘。
看到别人哭都这么难受,难怪明明是个娇弱的小姐,却还要执意跟上拐子去救糖宝。
这孩子长的这么漂亮,若非是带了哥哥和下人同去,怕是她自己都有危险。
但周绣娘相信,当时,眼前这个漂亮的小姑娘哪怕当时没有带下人和哥哥,就是她一个人,她也会跟上去救糖宝的。
周绣娘本就是军人,天生不擅言辞,只得将对李雁回的感激深深的藏在心里。
中午的时候,敬武公主留了饭。
九个冷盘,九个热菜,两个热汤,干湿点心各两个。
冷盘有松菌油拌橡子豆腐,酱陈皮牛肉,冰糖莲子,腰果松仁,三色丝拼盘,白灼虾,熏酱鹅掌、水晶燕皮清水鸭、炸鱼丸子。热菜色则是斩了件的烤风鸡、切了块的烤乳猪、翡翠鲍片,蚝油小青菜,酸甜桂鱼、白玉豆腐松,鸡茸鱼翅,清蒸鲥鱼,加一味用鸡丁爆炒的茄鳖。
两个汤是,一个是墨鱼鸡茸汤,一个是口蘑火腿汤。
干湿点心则是杏仁酥和八宝牛乳酪。
满满的一大桌子,香气扑鼻,色香味俱全,引得李雁回食指大动。
其实李雁回不知道,这些菜都是敬武公主特意命人做的。
平日里敬武公主自己吃,也就是四冷、四热、一汤、一甜点罢了,就这儿敬武公主还嫌弃多呢,非要他们精简至四菜一汤。理由就是她就一个人吃,根本吃不完,太浪费。
能跟在敬武公主身边的都是跟着她出生入死打天下的人,亲如一家。
见公主至今孤身一人,连吃饭都这么凄凉,哪有不心疼的!?
平日里都劝着公主多吃一些,可公主都是左耳听右耳冒,根本不往心里去。
这一次,好容易公主府里来了小客人,灶房的人将吃奶的劲儿都使上了。
别看是简简单单的九凉、九热、两汤、两点心,可单拎出哪一样都是不凡的。
李雁回特喜欢其中的那道口蘑火腿汤,汤色如玉般洁白纯净,有着浓浓的火腿香气和口蘑那特有的酽香,喝一口又滑又润,唇齿留香,让人根本停不来……
李雁回的眼睛亮了。
她仔细的品着汤中的材料,琢磨着它的做法,想着回去之后正好可以做给李爹、谢越彦和小姑父宋松安喝。
”想知道做法?!“,敬武公主笑看李雁回。
李雁回的小心思哪里能瞒得过上位者的敬武公主。
”嗯。再有几天,爹爹和……和小姑父他们就要出考场了,得好好补一补……“
李雁回点着小脑袋。
”我看着这汤不错。“
”香滑可口,他们肯定喜欢喝。“
敬武公主就喜欢这样脾气直爽的小姑娘,见李雁回爽快的承认,也不像别的小姑娘一样,她问一句,她们就诚惶诚恐的非要藏着掖着,心里舒坦,便道:”这有何难?!“
”昱秋,来说说这汤是怎么做的?!“
敬武公主难得心情这么好,不禁多吃了一碗饭,这顿饭还吃得这么热闹。
公主府的人们都很开心。
昱秋就是最开始在门口迎接李雁回的那个年纪较大的英气女官,她掌管着公主的衣食住行。
”这是用正宗云南火腿切块儿吊汤,当火腿由原来的酒红色变成灰白色,就说明火腿中的营养和香气已经全部都渗透到汤中了。然后将火腿捞出弃之不用,只把吊好的高汤留在砂锅里,放入口蘑,鲜笋,这些东西不是为了吃,而是用来吸收高汤中多余的油脂的,当砂锅中的高汤变得如玉般的洁白纯净,这锅汤才算成了,最后加入盐、一把碧绿的菜叶,这汤就算是做好了……”
昱秋说,李雁回就不住的点头记。
“多谢!”
有了这汤的做法,李雁回笑弯了眼睛。
她在现代还真没有做过这口蘑火腿汤。她们那个年代,什么都是速食的。这南腿也是用化学用料加工而成的,很难买得到真正的三年而成的真火腿,她连原料都买不到,自然也就从来没有想过做这道汤。
但现在这里是古代、又是京城,只要花钱,这南腿还是能买到的。
等她回去了,就给李爹谢越彦他们做。
这一趟学了一道汤,这公主府没有白来。
李雁回喜滋滋的。
可小糖宝却不开心了。
这些东西,她在公主府常吃,她都不想吃了。
她现在最惦心的是李雁回上次说的那个比肉还好吃的青菜锅子。
“雁回姐姐,我想吃青菜锅子……”,小糖宝眨巴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可怜巴巴的望着李雁回。
“青菜锅子……?!”
李雁回想起来了。
这是她当初担心小糖宝总不肯吃青菜,说要做火锅给她吃,烫青菜都比肉好吃。
“你还记得呢?!”
李雁回捏捏糖宝胖嘟嘟的小脸,宛尔一笑。
“什么青菜锅子?!”
敬武公主有些奇怪。
这小糖宝不爱吃青菜是出了名的,现在竟然主动要吃青菜?!这怎么能让敬武公主不好奇呢?!
“回公主,就是火锅。用高汤做底料,将切成片的羊肉放入里面涮着吃,加上特殊的蘸料,在天寒之时吃最是养人滋补祛寒,用这种高汤烫的青菜加上蘸料也特别好吃……”
“我以前答应要给小糖宝做的……”
可是,后来公主府找到了小糖宝,小糖宝回了家,她就没做上了。
“那就晚上做!”
敬武公主一锤定音。
这小姑娘甚对她的胃口,敬武公主直接就把人留下了。
李雁回傻眼。
这咋还不让回家了?!
只有小糖宝高兴得直拍小手,“晚上有比肉还要好吃的菜菜喽……”
李爹、谢越彦和小姑父宋松安,还有八天才能出了考场,留下一天应该也不碍事……李雁回想着。
最主要的的是,敬武公主气势太盛,李雁回也没那胆子敢驳了敬武公主的话。
晚上的时候,公主府的厨房在李雁回的指导下,终于做出了像模像样的简易版火锅。
真正的火锅应该是那种红铜打造里面可以放炭火的那种,可是,小糖宝要得急,李雁回就让他们准备了上好的炭盆,里面烧着无色无味无烟的极品红萝炭,通红的炭火上放着一个红铜锅子,锅子里是用猪骨、羊骨、鲜虾、海蟹吊的底汤,正“咕嘟”“咕嘟”翻滚着,香气袅袅,鲜美之极。
左右摆着一盘盘切得薄如纸的上好小尾寒羊的羊肉,还有洗得干干净净的各种果蔬。
这锅子好不好吃,最重要的看的是蘸料。
碟子里的一份份蘸料,可是,李雁回用了心的。
有南乳、韭菜花、花生碎、辣椒油、芝麻酱、红油蒜泥、葱姜末……可以说,李雁回把这一身的本身都用在这些蘸料上了。
小糖宝吃得眉开眼笑的,直道好吃。
敬武公主尝了一口,笑道:“这倒是和我们行军打仗时吃的肉汤差不多……”
李雁回闻言后,眼波闪了闪。
第167章
小糖宝最喜欢听敬武公主说行军打仗的故事; 听说到了行军时的吃食,连最爱的肉肉和菜菜都不吃了,巴巴的请敬武公主再讲几个。
小糖宝的娘亲周绣娘是敬武公主贴身的侍卫长,深受敬武公主的信任; 小糖宝几乎可以说是在公主府长大的。
见小糖宝想听; 李雁回也是竖着耳朵很想听的样子,敬武公主莞尔; 就说了几个。
因为是在吃饭的当口,敬武公主就没有说那些有血腥的场面; 而是说起了行军打仗的军粮的安排。
听了敬武公主所说,李雁回才知道自己对于军粮这块知之甚少。
军队在行军打仗的间隙要扎营支帐、割草喂马、挖掘水井、埋锅造饭。
以敬武公主的神枢军为例。
每人要携带干粮三斗。
干粮多为炒面; 一般是七分小麦粉; 掺上约三分大豆粉、玉米粉或高粱粉; 再加稍许的食盐; 在锅中炒熟。
盐卤一块。
盐三升,放入锅中; 加水,用炭火徐徐熬干,结成盐卤。
豆豉饼子十块。
豆豉三升,捣成膏状; 加盐五升; 捻作饼子; 晒干。每顿食用枣核大的一块; 可以代替酱菜;
醋布一尺。
粗布一尺; 用浓醋一升浸泡,晒干,再浸再晒,至醋尽为止。食时剪下一寸布放入水里煮。
这些食物可以驰战数旬。
如果班师在道,去境尤远,储贮乏绝,可捡择羸瘦牛马宰杀食用。
牛一头、马一匹可供五十人食用一日,驴一头可供三十人食用一日;
松树皮十斤与米五合同煮至极烂熟,半斤可供一人食用一日;
每人带油麻子半升,如果缺水的话取三十粒含在嘴里,可以止渴。
……
“以上这些多为调料,士兵的主食仍为炒面,偶尔胡饼。”
“炒面行军时装在袋子里,吃的时候用水拌一下。”
“由于炒面太干,没有水送服的话根本无法下咽……”
敬武公主说到这里时,面有戚然之色,显然很是为将士的吃食忧心。
李雁回亦有同感。
她看过谢越彦的父亲写的《钦定兰州纪略》,里面就说“……断水三日,虽有炒面作粮,亦不能下咽”。
炒面太干,吃上三口就会糊嗓子,若无水真是吃不了。
军人抛头颅、撒热血、保家卫国,用他们贫脊的身躯护卫着广厦万间,用命守卫着千万百姓的安居乐业……吃的却是最差的吃食,就这若是无水时还吃不嘴。若是他们能在战场上及时补充体力和热量,也许,会有更多的人活下来……
李雁回突然很想为这些将士为做些什么……
她放下了手中的筷子,大脑飞快的想着有什么食物可以帮到敬武公主的神枢军……
突然,福至心灵。
别说,还真让她想到一样东西。
“公主,我会做一种伊面。”
“这种面保质期长久,不易霉变,最重要的是可以干吃,亦可以煮吃,水开即食,味道鲜美……”
“公主,要不要试一试……?!”
李雁回激动得杏眼闪亮如星。
李雁回说的这种东西就是三鲜伊面。
在方便面发明以前,中国已有类似的面食称为“伊面”或“伊府面”。
相传清代大书法家伊秉绶办寿宴,忙乱中厨子误将面条放入滚油中炸熟了,无奈只能将错就错,将已炸熟的面条煮一下,再浇上鸡、海鲜等炖制的高汤。谁知客人们竟赞不绝口,被誉为“伊面”广为流传。
而李雁回能记得这么清楚是要托某丰三鲜伊面的福。
李雁回小时候偶然吃过一次惊为天人。
长大后,赚的钱虽然多了,可是这个牌子的方便面却再难见到踪迹。
犹自记得,当李雁回某一天在大商场看到那熟悉的黄色,超级没质感一百年都没变过包装的某面时,眼泪都要下来了,当下就买了一箱回去。
还是一样的味道、一样的口感,一点都没变。
李雁回激动的将人家面袋背后印着的故事都记得清清楚楚了。
因此,才有这么深的印象。
“当真?!”
敬武公主激动了。
手下士兵的吃食问题一直是她心中隐忧,瓦刺和北方的游牧鞑靼一直都是大肃的心腹大患,也是她主要镇守防范的敌人。若是李雁回真的能想出一种吃食可以改善士兵的伙食,可是天大的功劳。
敬武公主没有觉得李雁回人小,就认为她是信口开河。
毕竟军粮问题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善多少,不是不想解决,实在是运输保存都太困难。
多少拿着朝廷俸禄的人都束手无策,一个小小的闺阁少女就大言不惭的说想出一种吃食?!
若是今天李雁回碰到的是其它军中大将,早就当她是笑言了。
可庆幸的是她遇到的是敬武公主。
敬武公主在行军打仗时,极擅听取他人意见。
她的将领们可以对战局、对对手自由的发表意见、讨论对敌策略,讨论敌人人的优点、缺点,集众人之长拟定做战任务……而且,绝对不抢功!
该是谁的功劳就是谁的功劳!
人都说神枢军专啃最硬的骨头,打最不好打的仗,可是不得不承认的是在神枢军升职最快的,那里的将士都是凭着真刀真枪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