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的经济问题,应该就是前世夏家卖掉房子,父母早逝的根本原因。想要从源头杜绝这一切,就得赚足够多钱。
之所以破坏如此好的气氛,就是为了这事。
“爸,钱没了咱们可以赚,但是病一定得去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医生,用最先进的设备治。”
林丽芬扭过头,捂住胸下,那里已经非常硬。她从年轻起肝功能就不太好,这几个月有些疼,也只是吃药打吊瓶,尽量不耽误工作。没想到单位学期末体检,竟然查出了这毛病。
她当然想活,可这病就是个无底洞。儿女还小,丈夫也即将面临下岗。总不能为了她一个病怏子,全家人都不要活了。
掏出存单,思瑜交到父亲手中:“其实我有个想法。”
“什么?”夏友良下意识地问道。
“爸还记得我小时候常来咱们家玩得周叔叔么?就是以前爸爸的同事。”
夏友良思索下:“哪个周叔叔,难道是周立成?”
思瑜点头:“就是那个周叔叔,那天放学时,我听同学说周叔叔开着大奔回滦城探亲。”
林丽芬也被吸引过来:“立成也成大老板了。友良,以前你们俩关系多好。”
夏友良抚额,神色有些尴尬。思瑜却好奇起来,小时候的事好些她都记不清楚。之所以知道周立成,是因为前世创业时同他有过合作,言谈间才得彼此竟有一段渊源。
“爸,周叔叔怎么突然跟咱们家断了来往?”
思瑜倚在弟弟肩膀上,不死心的问道。当随后得知事实真相后,她简直哭笑不得。原来九十年代初刚兴辞职下海,周立成一门心思要辞职,父亲则觉得国企铁饭碗牢靠,痛心疾首的劝好友不要自毁前程。彼时两人三十上下,正是血气方刚之时,为这屁大点事吵到脸红脖子粗,最后争吵完后,彼此立下老死不相往来的豪言。
之后两人憋着一口气谁也不理谁,又因十几年来分属不同的圈子,彼此间竟是渐行渐远,直至好友成末路。
思瑜惊讶:“就为了这?”
林丽芬拨拨刘海,因为激动脸色有些酡红:“是啊,思明不记得,妮儿那时候应该想事了,你爸当年多横一个人,越老越是心性平和。”
久远的记忆回忆起来,轴承厂以前是没家属院的,小时候他跟父母住在乡下。每次大伯母想来占便宜,父亲总是不二话,直接赶她出去。不管村里人的风言风语,他如一柄巨伞般,保护着这个家不受风吹雨打。
“哎……真是老咯。妮儿怎么提起你周叔叔来了?”
夏友良并没有嫉妒别人,个人有个人的选择。周立成当老板赚大钱,开大奔住别墅;他当个轴承厂会计,住在平房小院里,儿女绕膝,同样活得自在。只是如今这样,他却有些懊悔自己的无能。
“爸,我觉得,咱们家也可以像周叔叔那样做生意。”
终于说出来,不管父母骤变的脸色,思瑜算是松了一口气。随着国家越来越开放,将来没有钱将会寸步难行。不管为了报复姚家,还是为了自己过得舒服,她都得努力往上爬。
她很庆幸,自己回到的是九七年。虽然比不上十年前,夜市摆摊的穷小子也能一步步成为大富豪。但这也比十年后,没有起步资金和人脉关系就寸步难行要好。
林丽芬摇头:“你爸哪是那块料。”
先前她已经预料到父母会反对。他们已经年过四旬,早已被体制内过分安逸的生活养得思想僵化。一朝贸然改变,肯定会适应不良。
“大伯常说我爸是全村最聪明的人,当年他能在恢复高考,闯过千军万马考上大学,现在这点事哪能难倒他。”
说到这思瑜声音一沉:“再说,咱们家往后用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妈治病、我和弟弟上学,单凭爸在轴承厂那点工资可远远不够。我想了很久,除了做买卖外,真没什么别的路子来钱快。”
房内气氛再次陷入沉默,夏友良握紧拳头看向女儿。昨天厂长刚找他谈过,让他为积极为国企经济体制改革做贡献。换个意思说白了,就是厂里养不起这么多人,大多数人都得下岗,厂长让他主动打下岗报告。
有铁饭碗时,家里条件尚且拮据。一旦丢了,单凭那点下岗补贴,肯定会很快揭不开锅。可做买卖他知道,稍有不慎就会亏本。轴承厂亏本有国家摊着,他一个个体户亏了,谁会去管?
“爸,我这里有五十万。说实话,这钱跟大风刮来的没两样。咱们拿一部分先试试,亏了就当从来没有这点钱。如果赚了的话,面前这些事,都不会是啥难题。”
指着存折,思瑜坚定的说道。她就不信,前世自己能在没人支持甚至姚梦屡次捣乱的情况下成功,重来一次还会失败不成。
第11章 夏家确定创业
这天晚上,夏家一家四口躺在客厅凉席上,靠在一起入睡。
思瑜抱着母亲胳膊,一天下来事情太多,疲累的她很快入睡。鼻尖所闻家人略带汗味的熟悉气息,躺在微硬的地板上,她只感觉前世噩梦般的种种终于远去。岁月停留在白灰屋顶上,格外的安详和从容。
同样的夜晚,夏友良却久久不能成眠。听到儿女均匀的呼吸声,他小心拨开女儿伸过来的手臂,趿上拖鞋走到屋外葡萄架下,就着月光点燃一支烟。
“多少年都没抽,今天又碰。”
妻子轻盈的脚步声传来,他将烟头杵在地上掐灭:“被我吵醒了?”
林丽芬摇头,坐在躺椅一边,倚在丈夫臂弯里:“我也没睡着。”
“是不是肚子又疼。”边说着,他边伸手朝妻子右胸下抹去。不同于以往的平滑柔软,现在那里又肿又硬。
“吃着药没多大事,我是在想妮儿的话。”
“哎,终归是我没本事。”
吐出最后一点眼圈,他长长的叹口气。一个大老爷们,混到中年却连老婆孩子都养不起,他还算什么男人。
“这怪不得你,要怪也是怪我,拖全家后腿。”
林丽芬虽然长着一副江南女子白净小巧的面容,但个性却极为爽快。思瑜的一副直肠子,大多是从小跟她耳濡目染。
“不过都到这时候了,再提怪谁也无济于事。我这病也不知还能活个几年,你们爷仨往后还得过日子。咱家没点经济来源,以后妮儿嫁人在婆家也会吃气,思明怕是也找不到什么好媳妇。”
夏友良沉默,他知道这是事实。
“其实友良,人生哪有啥一帆风顺。这十几年有铁饭碗,把咱俩都养惰了。小时候咱们连树皮都吃过,捡上三年自然灾害那几年,更是差点饿死。那样的日子都过来了,现在还怕做生意亏本?”
夏友良摇头:“我不是怕,到咱们这年纪,万一欠下什么债还不起,拖累到妮儿和思明身上,他们怕是大半辈子都不安生。”
“妮儿都不怕,你还怕啥。思明一个男孩子,不摔打不成器,摊上这样的爹娘也是他们的命。”
将烟蒂捏得皱皱巴巴,夏友良深吸一口气:“做买卖不是一天的事,我慢慢打问着,看看有啥合适的营生。妮儿有一句话说对了,滦城连个正经的三甲医院都没,你这病不能在这治。等天亮了,咱们再去滨市查查。”
“看你们爷仨急得,自己的身体,我还会不上心?”
“天不早了,进去吧。”
站在门边偷听的思瑜扭头,回到席子上躺下。她一直知道,在这家里最能说动父亲的不是她,而是向来很少开口的母亲。既然父亲已经答应,等明天她也得想想,自家做什么买卖好。
林丽芬躺在毛毯上,临闭眼前瞅了眼门口横七竖八的塑料拖鞋,朝丈夫呶呶嘴。夫妻俩相视一笑,心照不宣。
**
京城姚家,临近天黑白莲一行人终于回来。
握着怀表姚正峰喜不自胜,当即给曹家去了电话。姚梦回到房间,坐在拔步床上,大腿处一阵火辣辣的痛。
“姐,爸太偏心了,竟然花那么多钱给你买张死人睡过的床。”
姚杰没脱鞋就爬上去乱蹦,姚梦气急:“你快下来,都把我床弄脏了。”
“小气鬼,我去告诉妈妈。”
姚梦忙拉住弟弟:“奶奶也呆在客厅,你如果出去嚷嚷,她肯定会说妈妈。来,姐姐告诉你一个秘密。”
附在姚杰耳边,姚梦将五十万的事说出来。
“你说那小三生的私生女,跟妈妈要去了五十万?姐,你这死……好吧……古董床才十几万,她竟然敢要那么多!”
“我这床是人家看在爸爸面子上才打折给的,怎么可能比她得的少。”
姚梦嘴上说着不服,心里却不舒服极了。
姚杰眼珠子一转:“姐姐,小舅不经常来咱们家借钱。你说那私生女家那么穷,他们家穷亲戚是不是很多?”
“你是说?”姚梦眼睛亮了,是啊,他们得了这么大一笔钱,怎么能偷偷摸摸自己享受。
姐弟俩一合计,跑到父母房间拿来前几天查到的资料。上面内容并不多,多数还是关于林家当年的事。
“私生女的大伯在农村,一个种地的,没钱但是人很贪婪。哦,这两家关系不太好。”姚梦指着白纸黑字说道。
“后面有他家电话。”
抓起柜子上的电话,姚梦水都没喝一口就忙不迭打出去:“喂,是滦城五里村的夏家么?”
……
解释清楚身份后,姚梦听着那头妇人的语气,眼睛更亮。
“阿姨,我们刚看了思瑜姐回来。对,您应该知道,思瑜姐是我爸爸的孩子。但她犟着不肯跟着回家,没办法我们只得留下了五十万块钱。”
白莲敲敲门进来:“梦梦,吃饭了,这个点你跟谁打电话。”
姚梦手握听筒,指下白纸上名字眨眨眼:“妈妈,你不是说要拜托夏家伯母,好好照顾姐姐。”
母女俩脑电波向来在同一条线上,白莲接过电话,笑容满面:“夏家嫂子,你好,我是姚梦的妈妈。”
“我看着那一家子办事都有些冲,万一照顾不好我们思瑜可怎么办?听声音也知道,你是个稳成的人,有空帮我们看着点。真是麻烦你了,什么时候来北京玩,我请你吃顿饭。”
那头夏学良夫妇忙不迭的答应着:“这什么麻烦不麻烦,友良就是驴脾气,没伤到你们就好。你放心,都是亲戚,我们天一亮就去看他。”
挂掉电话,姚杰翘起二郎腿:“这么多钱,那些没见过世面的肯定会闹起来,看那个私生女怎么办。”
母女俩点头,一同得意的笑起来。
**
虽然中途起来一趟,但因为确定了父亲要经商,思瑜放下了所有心事,这一觉睡得格外安稳。
黎明破晓,多年的生物钟让她按时起来。伸伸懒腰,她边帮母亲烧水做饭,边寻思着做生意的事。回忆着滦城周边的情况,还有自家能筹集到的资金,很快她就有了打算。
早饭很简单,炝锅煮的面条。刚吃完准备寻个机会说出来,大门突然被敲响,与昨天下午一般无二的急促。
难道姚家人杀了回马枪?不明就里的她疑惑着,还没开门,就听到外面有些熟悉的声音。
是大伯……
他们怎么来了?!
第12章 与你无关
“思瑜好像瘦了点,最近是不是没好好吃饭。”
张田芳穿着一件大红褂子,指甲满是泥的手握起思瑜胳膊,喷着唾沫星子热情的问道。
思瑜笑着大力抽出手,退回到父母身后。不同于父母一无所知的惊愕,这会她心里闪出许多个念头。
虽然前世十八岁时的记忆已是久远的事,但她对大伯一家的贪婪和不要脸却是记忆犹新。前脚送走姚家人,后脚他们就来,这其中有什么端倪,还不是显而易见。
“大爷、大娘。”
打个招呼后她就再也没做声,父亲还在这,用不着她出手。挽住弟弟胳膊,她回忆着稍显模糊的儿时记忆。那时他们住在乡下,村子不大,来来往往几乎都是亲戚。乡里乡亲,虽然多数人都淳朴热情,但耐不住每家总有那么几颗老鼠屎。
别家他们可以置之不理,但是自家亲戚却没法彻底摆脱。不像有些人家那样媳妇护着娘家,男人帮着自家,夫妻俩吵到不可开交。他们家自有一套,爷爷家的亲戚父亲出面,姥姥家来人母亲摆平,夫妻相互体谅,彼此皆大欢喜。
往常父亲表现得很好,所以现在她毫不担心,抱起手臂坐等看戏。
“大哥大嫂来了,屋里坐。”
大家进了北屋,思瑜卷起昨晚睡过的席子。夏友良将沙发拉好,众人围着茶几坐一圈。张田芳小心的放下篮子,掀开布,里面裹着几十颗鸡蛋。
“友良,你侄子亮亮开秋就上大学了。我们家那条件你也知道,咱们夏家也就友良读过书,人又在城里有本事。当年你哥下学,种地把你供出来,这事咱也不多提。我们就想找你们拿个主意,帮帮忙。”
又是老生常谈,在场人人都懂她的意思。这开场白出来,肯定是找理由要钱的。
林丽芬笑着搭话:“上大学可是好事,亮亮考的哪来着?”
说起儿子,张田芳掏出一页纸,满脸骄傲:“是一个台商出资办的大学,你们看录取通知书里的学校照片多漂亮。人家说了,学得好毕业后就去台湾上班。”
任她口沫横飞,思瑜一家却是明白了。东南沿海那边人经商早,脑子也活泛,现在瞄准了民办大学这一块。当然也有人学成才,不过以夏思亮那种一百以内的加减乘除都算不过来的水平,录用他的大学可想而知。
“那挺好,大哥攒二十多年,终于能供应出个大学生。”夏友良打着太极,同时二十多年,点明自己当初上学没花他钱。
“友良,亮亮那孩子你知道,最是老实忠厚。咱们都是一家人,以后他出息了,一定不会忘记他叔叔和婶婶。”
思瑜端着茶壶给大家添水,若有所思的看了眼张田芳面前堆积如山的花生皮,还有她一住不住剥花生的手。后者见她的眼神,下意识亩僖幌拢幼虐
夏友良抬起头,接过茶壶:“妮儿,我来添水。大嫂,这事我们知道了。可不是我不帮忙,你还不知道,月前丽芬学校体检,她被查出来癌症。你们今天来了正好,我们正准备去电话说一声。咱们都是一家人,有事总得互相帮衬着。丽芬还得检察和治疗,你们看帮帮忙借个一两万行么?”
思瑜乐了,她爹拿堵人的水平,真是一天比一天高。
“什么,丽芬啊……这么大的事你怎么一直不说。”
焦急的表情夸张的语调,让人一看就知道很假。思瑜默默地抬手挡住脸,手上点点温热,全是唾沫星子。
一直沉默的夏学良也开口,舒了一口气:“不瞒你们,姚家昨天来电话,说给思瑜留了五十万。还好这钱来得及时,怎么都能把你这病治好。”
张田芳同样开口:“当年你们刚参加工作,思瑜这户口还是落在我们家,到五岁才迁回去。说起来,她也算我们家半个闺女。五十万这么大笔钱,治啥病都用不完,余下一点就帮帮我们。”
还真是姚家!
思瑜眼睛眯起,默默记下此事后抬头问道:“爸,这是真的?”
“恩,那会户口管得严。我给了五百块钱,先把你落在你大伯家。你上学前班时,趁着入学正好转回来。”
此话一出,对面夏学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