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被沈碧盈轻描淡写抛出来的两则消息震得头晕目眩,简直无法相信!
陶二丫在桑榆的印象里,就是过够了穷日子,想靠着嫁人这对于女人来说“第二次投胎”的机会,找一个生活富足的好婆家罢了。你可以说她嫌贫爱富,但这也是人之常情,并不是什么很严重的人格、品德问题。上次威胁商三少,桑榆觉得她肯定是觉得陈二公子不太着调,让她没有什么安全感,所以才想着谋点家业攥自己手里。但是要是说为了这个,她会**商三少,真是让桑榆觉得无法置信!
桑榆足足愣了好久才缓过劲儿来,她按捺着震惊之色,喃喃道:“这怎么……这怎么可能?”她也不知道自己说的是二丫勾引商三少不可能,还是说她还是完璧之身不可能。
沈碧盈说完这两句,具体细节却不接着往下说了,她垂下头将脸埋在了柔软的靠枕里,不吭声了。桑榆又琢磨了琢磨,气道:“你这转移话题的本事太高了,我本来是要听你的心事的,结果你直接扔个别人的事儿就把我砸懵了。”
作者有话要说:亲们:读文发现什么问题,哪里觉得写的不好,处理的不好,有疑问的,欢迎留言。我自己有时候可能看不出来一些问题,毕竟“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希望大家能帮助我,谢谢!
第八十一章 :腊八尾声
桑榆的确被沈碧盈扔出来的消息弄懵了,她陷入震惊与沉思中,出了好一会儿的神,等再看沈碧盈想再问两句时,发现她竟睡熟了。其实沈碧盈也没喝多少药酒,只是心中有事,才浅饮即醉。
桑榆只好去与小沈掌柜说了一声,叫来两个丫头,将沈碧盈扶到了她那屋的火炕上,梨花嫂与何秀枝也带着孩子们在火炕上睡着了。桑榆给沈碧盈盖好被子,又把草儿踢开的被子给盖好,才又回到厅里来。
小沈掌柜将沈碧盈托付给桑榆照顾,便与陈二公子一起告辞离开了。桑榆去送时,几次忍不住地盯着陈彻看,似乎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什么端倪来。但陈二公子的眼神永远清清亮亮,似乎未染过一丝的愁绪与尘埃,叫桑榆一时间更为感慨。
今日季连水早起过来,与众人一起过了腊八节,午后便赶回村里去了,今日是季南山在镇上当值。送走客人之后,季南山检查了店面,又上了门板,关好门窗,熄了炉火,将几盏壁灯与桌灯都吹熄了,关好小店角门,走到天井里来。
桑榆披了一件紫色滚白毛边的莲蓬衣,怀里抱着一件酱色大氅,正在那红梅树下站着等他。看他来了,就将大氅抖开,给他披上了。季南山抓住她的手道:“我不冷,你怎地等在外头?有话跟我说?”
桑榆点了点头,先道:“我到厨下看了一眼,嫂子们都将明日开店用的东西预备好了,馒头也都蒸出来了,咱们这一顿酒,吃吃喝喝、说说笑笑的,不知不觉就过了两个多时辰。你把店关好了?”
季南山给她紧了紧莲蓬衣,问道:“放心吧,都关好了。你要跟我说什么,专门等在外头。连水住村里呢,我那屋没人,外面这么冷,去屋里说多好。”
桑榆道:“春树在那屋呢。梨花嫂子可能是想到商夫人可能会留夜,让春树去你那屋睡了,你待会儿进屋的时候动静小点儿啊。”说完桑榆沉默了会儿,又道,“我心里有点乱,在外头清静清静正好。对了,小沈掌柜或者陈彻,有没有跟你说什么啊?二丫回来了,你知道吗?”
季南山摇摇头道:“他们没说啊。本来也与我无关的事儿,她回来不回来的,干嘛要说给我知道?”桑榆张了张嘴,想跟他说沈碧盈说的关于二丫的事情,却发现实在是说不出口。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在响着:你跟南山说这个干什么?为了让他看低二丫吗?再说了,事情到底怎样个来龙去脉还不知道呢,干嘛在背后这么捕风捉影呢!
最后桑榆只是说道:“商夫人说二丫也回来了,我今儿个没看见她跟陈彻一起过来,有点纳闷,想问问你们有没有聊起这事儿。既然没说就算了。”说完又道,“今儿还应该泡点腊八蒜的,米醋都买好了,我去厨房剥几头先泡上意思意思。你先回去歇了吧,这一天天的,又忙着冰窖的事儿,又镇上村里的来回赶,怪累的。”
季南山摇头道:“我陪你一起剥,咱们再说说话。”
桑榆上前一步,慢慢靠进季南山怀里道:“南山,我想七七了。这光忙着赚银子了,孩子都有十来天没看见了。我想着,等这个冬天过去,银子富裕点了,就雇几个伙计,我和两位嫂嫂就只管汤底与调料,这样就能轻松了。你和二哥想干啥干点啥,我也能把七七接过来。”
季南山抱着她,环着她的肩膀,轻轻拍道:“桑榆,都怪我没本事,让你和七七受苦了。”桑榆捂住他嘴道,“别瞎说。你心眼最好了,我跟你在一起心里特别踏实。”
季南山扶正桑榆,拉住她手边往厨房走边道:“等我下次再来镇上的时候,把七七给你背来吧。”桑榆连忙制止道,“别了,别了,这刚下雪,天又冷路又滑,太危险了。你来回跑我还不放心呢!真的,跟二哥说一声,你们专心忙冰窖的事儿,别管这边了,我跟你保证一定会与两个嫂子,早点打烊,小心门户,绝无问题。实在不行,我们就从村里雇个人打更看店,让他住到前面店里。这人选,你和二哥商量商量,看看谁合适。”
两人走到厨房,将蒜辫子解下一挂来,一起剥起蒜瓣来。桑榆的提议,季南山琢磨了一会儿,才回道:“这人选不好说啊,要是请个老大爷吧,真有什么事儿也不顶用。要是请个小伙子吧,后头都是女眷,实在不方便。除非是亲戚里道的,名正言顺的。大哥那边就一个秋白,梨花嫂的兄弟更早不知去哪儿了;咱娘当初是远嫁,咱家也没什么近亲了;倒是二哥二嫂那边,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等明儿个咱俩分头问问吧。”
两人又聊了点别的,不知不觉就剥了不少蒜瓣,桑榆将蒜泡到了盛有米醋的小坛子里泡上,站起里伸了个懒腰道:“这个腊八节,算是过完了,该做的都做了,真是累够呛。”
。
第二日一大早,桑榆等人就起来忙活开店了。虽然行动间很是小心,沈碧盈却还是听到动静,跟着起来了。梨花嫂与何秀枝带着孩子去前面忙活了,安排桑榆边看着小春晨,边陪着沈碧盈。
沈碧盈昨日醉酒,早起桑榆也没给她特意做什么吃的。昨日过腊八节,为图吉利,腊八粥剩的还有,桑榆给热了一小锅,配着一小碟腌酸黄瓜与冒油的咸鸭蛋,端给沈碧盈吃。沈碧盈也没客气,就着咸菜连喝了两碗。
桑榆收拾碗筷下去,再回来的时候,发现沈碧盈又窝在小厅的长椅上发呆了,还是昨夜那个姿势,抱着两个靠枕,也不说话。桑榆看她似乎不想被打扰的样子,也没跟她搭话,抓了一把炒葵花籽,给小春晨一粒粒剥了吃。
春晨比七七大半年多,已经快两周岁了,虎头虎脑地特别可爱。小孩子可能也是有审美之感的,小春晨对沈碧盈就挺有兴趣,吃一会儿瓜子就看一会儿沈碧盈,还特意绕到沈碧盈那侧的椅子处去,眨巴着大眼睛,似乎想把桑榆给他剥的瓜子仁给她吃。
小春晨的卖力表现终于获得了沈碧盈的注意,她支起身子,扭头盯着小春晨看了一会儿,忽然叹了一口气,又将脸埋在了靠枕里。
桑榆看她那样,噗嗤一声乐了,笑道:“我当怎么了呢?被婆婆催生啦?还是说要给三少爷纳妾?你这过门时间也不长啊,这也太心急了点儿。”桑榆下意识地说了声“三少爷”,说完了自己也有点愣。
沈碧盈不说话,桑榆又劝道:“你娘家家大势大的,娘家兄弟又立得起来,你怕她干嘛?该咋过咋过呗。”
沈碧盈闻言又叹了一口气,却终于将脸露出来了,她不知道是对桑榆说,还是在自言自语,幽声反问道:“要真家大势大,我何必下嫁?俗话说的好,高嫁低娶。我与商三成亲,正好反了个个儿。”
桑榆让她的话给吓了一跳,忙问道:“诶?难道你娘家出了什么事情?不说衢州府沈氏一门,九代经商,源远根深,地位崇然吗?”
沈碧盈坐直身子,正色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盛极必衰,物极必反。一个家族,传到九代,虽然根深,可也叶茂。枝节错乱,理不胜理,旁宗本家,各有盘算。渐渐地,正经琢磨经商的少了,内斗的多了;自己努力的少了,混吃等死的多了。到最后,就少数能干的,累死累活地守着那点家业,养活许许多多吃干饭的。真是不想说了,一提就心烦。”
桑榆忽然想起刚做布花生意时候的事儿,那时候她试探地问小沈掌柜,有个大买卖能不能合起来干。没想到小沈掌柜听也没听具体事由,就拒绝了。想来,这里头也有挺多无奈的。
桑榆道:“怎么?你婆婆看出你娘家就壳子大内里空了,所以……”
沈碧盈这回直说了:“她把自己屋里的两个大丫头送到三房来了,还给改了名儿,一个叫枣儿,一个叫桂儿。没明说是给三少的,只说是送了伺候我的。她这么说我就这么听了,这不,我下来盘账,全给带来了。不仅带来了,我还不想给带回去了呢!哎,对了,你这里不是缺人手吗?我送给你吧,卖身契我都带着呢!”
桑榆吓得将手连摇,一个劲儿地推辞道:“不,不,我可不要!我刚过两天太平日子,你可别害我!”
说完忽然发现沈碧盈用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她,桑榆连忙道:“你不是真想把她们留我这儿吧?我说你可别啊!”
沈碧盈忽然冒出来一句:“其实你要没嫁人,我还真想把你和七七再带回去。”
桑榆闻言眼睛一瞪,腾地站了起来。
第八十二章 :面馆出招
沈碧盈看桑榆真激动了,赶忙连声解释道:“你这不是嫁人了吗?行了行了,我不打你主意还不成吗,明儿个我把枣儿和桂儿送给陈彻。”
桑榆管不着这个,便瞪了她一眼,又坐了回去,只道:“你最好与你相公商量好,将来你婆婆问起,你便推到他身上去。要不然擅自把你婆婆给的人送走,说出去不占理。”
沈碧盈翻了个身,仰躺在长椅上,下巴翘起老高,没吭声。桑榆看她那样儿又觉得好笑,说道:“刚认识你那时,我是真没想到你还有现在这个样子的时候。你不应该自小训练仪容姿态,坐是坐、站是站、笑不露齿、行不摆裙的吗?”
沈碧盈悠悠道:“你说《女论语》吧?行莫回头,语莫掀唇。坐莫动膝,立莫摇裙。”背完了,沈碧盈又慢悠悠道,“可我刚才是趴着,现在是躺着。”
桑榆听她狡辩,目瞪口呆道:“这也行?”
沈碧盈还是仰躺着,摸了摸自己平坦的小腹,忽然道:“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们家的女人都不太擅生养。我姥姥一辈子就得了我娘亲一个女儿;我娘十六岁成亲,二十四那年才生了我。这期间求神拜佛也拜了,千金圣手也请了,到底是成亲八年才有孕。不过我娘比我姥姥运道好,后来又生了碧泉。我就估摸着我的体质应该也是随根儿的,这要想有孩子,不知道得再等几年呢!”
沈碧盈接着跟桑榆倒苦水:“我下嫁商三,本来就有这方面的原因,不想因此而太过受气。没想到商家老夫人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啊,这才不到两年就开始着急了,往我眼皮子底下戳钉子来试探我。既然是初次试探,我就得给她戳回去,硬气点儿才好教她暂时消停下来。”
沈碧盈又叹了口气道:“要说也是合该着儿,我本来备着一个从小伺候我的大丫头,要随我嫁过来的。可是临嫁前她给我跪下求我成全,我心软啊,就做主如了她的意,把她嫁了我府上三管家的那个臭小子。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来替代啊!”
说到这儿,她又忍不住地拿眼打量桑榆,一副“可惜了”的神情,气得桑榆冲她翻了好几个白眼儿,冲口而出道:“我看你还是嫁得高了,既要低嫁,干脆连低几阶算了。从衢州府嫁到阳关城真是下策,你就该嫁到三叶镇,要么嫁到我们荷塘村,就凭你那些陪嫁,再加上你的脑瓜儿,应当可在婆家横行一辈子了。”
桑榆本来是拿话挤兑她气她,不想沈碧盈忽然一下子翻身坐了起来道:“你说的对啊!我当初怎么就没这么想呢!只要把着银子,能赚银子,我干嘛非要嫁到大城里,做个乡下土财主不知有多美!我当初住你家的时候,就有点羡慕的心思,自己当时还没明白过味儿来,你今天一说,可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了。”
桑榆摇头失笑,觉得无法跟沈碧盈再愉快地交谈了,她撵人道:“你不是来盘账的吗?赶紧去吧。我这乡下‘土财主’,这就要到前面店里伺候着了,失陪了啊。”
沈碧盈摆手道:“你先去吧,我再等会儿。你去前头帮我留意着点,一会儿估计有车来接我。”说完拿起桑榆摆长木几上的瓜子碟,又招手示意季春晨过来,“我帮你看着这小子点儿。”
桑榆到了前面店里,正赶上忙的时候,赶紧地跟着忙活起来。正忙着,听到外面噼里啪啦地放起了鞭炮,声音还挺大好像就在近处。桑榆掀开棉门帘,就看到白色的雪地上散落着鞭炮碎红纸屑,斜对面的李氏老面馆前围了一堆人。
陶满仓站在一张木板凳上,比围观的人们高出半个身子来,很是显眼。他挥舞着一张写满字的大红纸,高声喊话道:“各位乡亲父老,各位乡亲父老,都注意了,我要跟大伙儿报告一个好消息!本店——李氏老面馆,新推出一款鸭杂老汤面,有酸辣、麻辣、香辣、不辣四种口味,特卖十日,每碗只需八文钱。正经大碗面、秘制卤鸭杂,今日来捧场的客人们,还每人免费送芝麻烧饼一张。这烧饼就是孙小哥烧饼摊儿的,可是大伙儿都爱吃的好烧饼啊!各位还等什么?往里请,赶紧地来尝鲜儿啦!”
人们呼啦啦地进了李氏老面馆,连已经停步在三嫂小吃店门口的几位客人,都脚步一转,急急忙忙奔李氏老面馆而来。站在板凳上的陶满仓看到了这一幕,眉开眼笑地赶紧招呼:“客官您快往里请!里头,招呼着!”说完冲桑榆挑了挑眉毛,眼神里满是挑衅。
桑榆心里微沉,面上却不动声色地微微笑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梨花嫂也出来了,站在桑榆身后问道:“李氏老面馆又出新菜了?”
桑榆点头叹道:“是啊。桂花什么的那是小打小闹,这才是真正的对手。上次的牛肉胡辣汤,可以说只是被咱家小店提了个醒儿,他们开发了牛肉胡辣汤,大冬天嘛,刺激刺激食客的味蕾。这次他们是把鸭杂也学去了。”说完桑榆皱起了眉头说道,“他们真要花心思琢磨的话,不知道鸭血的秘密还能保持多久。”
梨花嫂忧心忡忡道:“这可怎么是好?他可比咱们底子厚多了,他这样干,是不是要把咱们挤兑黄了啊?”
桑榆微微一笑,扭头安慰梨花嫂道:“嫂子,经商就是这样子了,同行是冤家,本来就是要争抢客源的。咱们是后来者,开业以来红红火火,也给人家造成不小的压力。要不,他们也不会这么紧地跟在咱后头学。”说完她狡黠一笑道,“那就让他们一直跟在后头学吧。”
梨花嫂一把攥住她的手,喜道:“桑榆,你是不是有什么办法了?”
桑榆摇头道:“待我再细琢磨琢磨再说。”说完跟梨花嫂道,“嫂子,今天估计咱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