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系统金手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七零年代系统金手指-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夏小夏看向她奶,摇着她的手臂撒娇:“奶,我哥哥和小至坐了这么久的火车想也是饿了,不如您去厨房给咱们做点吃的?奶,我干了一上午的活,这会也饿了呢!”
  最爱的孙女撒娇,夏菊花怎能不应,立马心肝就软了,大手一挥,说是准备下锅面条给大家吃。
  昨天熬得骨汤还有一些,就着骨汤打几个鸡蛋,一个人一个,再加上点邻居送的酱牛肉片,放上几把青菜和切碎的葱,那滋味儿,啧!
  这天气吃下去,保管美滋滋的,想吃辣的还能加口辣酱尝尝味儿。
  料都是现成的,很快厨房里传来的香气不断地袭来,坐了长途火车早就饥肠辘辘的夏鸣和夏至,不断咽着口水,夏至肚子还传出一阵阵儿声响,一张脸儿在姐姐的目光下红透了。
  夏小夏好笑地看着俩人,将自己的零嘴儿拿出来分享。
  “吃呀,这是京市里最近流行的吃食,不管饱,但是吃着新鲜儿!”
  夏至这会饿得不行了,见着吃的,立马伸手过去拿,夏鸣就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这么大了,还吃着妹妹的零嘴儿,多羞人!
  夏小夏干脆拿了一片,往她哥嘴里塞,“吃啊,哥你客气啥呀?”
  兄妹三个在堂屋里烤火吃零嘴,那边夏老头和林宝花也歇了手上的活,跟着进来。
  而夏伟民在院子站了会,帮着他爸把剩下几个对联给贴了,东西给收拾干净了,也没进来,直接开着车回去了。
  他这是在上班时间,也不好耽搁太久,索性就没进屋了,晚上还得回来的。
  林宝花拍拍身上的落下的灰灰,“爸,您也去歇着吧,这些我拿进去就行了。”
  “小夏,阿鸣你俩过来帮忙,帮妈把这个桌子抬进来。”
  母子三人合着力气将长木桌抬进来,这桌子原是茶桌,泡茶待客用的,今天被搬进院子剪窗花写对联用。
  这边刚收拾好,夏菊花已经将面条煮好了。
  “碗放在厨房柜台上了,你们几个饿了自己去盛着吃。”
  夏菊花手上端着两碗面,给她家老头子的和她自个儿的。
  至于孙子们?想吃自己端去!
  她放柔了声音,看向素来乖巧可人的孙女。
  “乖宝,奶给你盛好了,放厨房柜台上呢,还卧了鸡蛋,去端来吃啊。”
  夏小夏高高兴兴往厨房里去,她妈林宝花正在帮两个男孩盛面条,一个分了一个鸡蛋,又打上一大勺切得薄薄的牛肉片,再撒上点葱花,闻着看着都香!
  夏小夏顺便将一碟炸花生和一碟辣椒酱拿了出去,想吃就放上点。
  夏小夏对吃辣无所谓,她口味还清淡些,单独好香酥香酥的花生米这一口,吃面的时候放上一点,特别好。
  面也吃过了,旧也叙过了,因着临近午饭时间,索性午饭也没做了,一锅面条除了留了点准备给夏伟业送去的,剩下的各个吃得肚儿滚圆的,那叫一个干净!
  夏菊花说干脆下午三四点再贴点锅饼,煮完甜汤喝喝,晚上再做正餐,都没意见。
  林宝花和闺女收拾了碗筷,她拉着大儿子好好地看了会。
  突然提起一件事,让夏鸣闹了个大红脸儿!
  “阿鸣,你如今也快20了,可有找对象不?”
  林宝花眼神温柔慈爱,看向高高瘦瘦俊秀又清爽的儿子,骄傲又疼爱。
  夏鸣压根就没想到他妈拉着他就为说这事儿,他哑声儿了,耳朵都红上了,羞恼地偏头看向一侧的墙壁。
  “妈!您儿子还在读书呢!哪有啥对。。。对象的?”
  夏小夏抱着本书,在一边看得乐呵,她家大哥脸红的样子都特别可爱呢!
  林宝花没管儿子的小小抵抗,继续说道:“当年我和你爸二十岁都有了你了,你这不早了,再晚得多晚,你是哥哥,得给弟弟妹妹带个好头不是?”
  林宝花对待女儿和儿子的问题上方针不同,女儿得晚嫁在家多享几年女儿福,早嫁人那是受罪,左右有她和她爸宠着,无所谓。
  但是儿子就不一样了,儿子得娶媳妇进门来呀,早点传宗接代她和丈夫对老夏家也有交代,他俩也不用操心那么多。
  再说男娃子都是先成家后立业的,二十岁的男娃已经是大小伙子了,该学着点承担责任了。
  夏鸣抗不过他妈,求救地看向一旁看好戏的宝贝妹妹。
  夏小夏看了好一会戏,终于满意了,她放下书本,惊呼:“呀,妈妈,你说好了给咱爸送饭去的,这会十二点了,忘了不成?”
  林宝花一拍头,站起身子,顾不得儿子,“瞧瞧我这记性,咱们吃早了,我倒是给忘记了。回头再说,妈给你们爸送饭去!”
  老城巷这里离着店铺不远,夏伟业就在老城巷街道中心的店铺,林宝花骑着自行车也不过十分钟就能到。
  夏鸣夏至到京市的第一天,就在听妹妹讲京市的所见所闻,和京大的大学生活中度过。
  这些都是从未经历过的,他俩听得心驰向往,恨不得立马出去游一圈儿,好见识见识和他们那不一样的地方。
  夏鸣对京大更是向往了,决定等过完年回去就好好看书,明年好好复习,考个好成绩出来。
  夏小夏干脆提议,等过完年空了的时候,就带他们逛逛京市,吃小吃还能带他们去学校逛一逛,领略一下百年老校的风采。
  夏至高兴极了,“姐,你还是我姐!太棒了!”
  夏小夏向来疼爱喜欢这个从小粘着她想着她的弟弟,因此即使现在都长成十来岁小少年了,还是毫不避讳地拿手刮了下他英挺的鼻子,“夏小至,照你这么说,我要不带你们去,那就不是你姐了?”
  夏至连连摆手,求生欲望特别强。
  “嘿嘿,姐姐永远是姐姐,最喜欢姐姐!”
  夏小夏被逗得哈哈笑,“小嘴越长大越甜!跟我说说王珍王吉芳芳几个小伙伴咋样了现在?”
  夏至掰着手指头数:“王珍王吉准备上完初中就订婚,他俩一块长大,家里早就给订好了说等年纪到了就给办宴席。”
  夏小夏惊讶:“他俩不上高中了?”
  夏至点点头又摇摇头,“他俩爸妈着急让俩人订婚呢,他们年纪比咱们大点,村里也有的到他们这个年纪早就结婚上了,他俩拗不过大人,干脆想了个法子,说是先订婚,订完婚准备一块上县城的中专。”
  夏小夏点点头,不在一条平行线的人,终究在某一交叉点错过之后,可能以后的人生就很难有交集了。
  那几个她年幼时的小伙伴,也终将踏上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路了。
  夏家在京市第一个年过得特别热闹。
  房子收拾的整整齐齐,对联有窗花有,啥都不缺,红红火火的一片儿。
  年货也买得特别丰盛,夏伟业有钱也不小气,夏伟民也是出钱出力,两兄弟开着车将农贸市场和百货商场给扫荡了一遍,战利品丰富。
  有林宝花和夏菊花让夏小夏在纸上写的购物清单,也有他俩临时起意增添的物资,一大家子吃的穿的,几个孩子过年礼物,应有尽有。
  夏菊花瞧着那搬了好几趟还没清空的车子,心疼了好几下,训斥了两个心大的儿子,买这么多东西,得多费钱?
  这些东西够她在乡下过两个好年了!
  但是当收到儿子给买的羽绒服和棉衣棉裤棉鞋,老太太还是高兴地收下了,准备在过年这天穿出来显摆显摆。
  她在京市不是没老姐妹的,来了这么些天,天天在家闲着不是一回事呀。
  老头子爱逛旧货市场淘点小玩意,没事还能雕雕木头,她除了做点家务给孙女煮点饭吃,也没别的事了。
  因此夏菊花不甘寂寞,左邻右舍让她拜访了个遍,也不白去,会说话还带着上门礼,老太太们都接纳了她带她一块玩!
  最近京市的老太太们流行腰子鼓,一帮老姐妹们没事就爱唱唱歌扭扭身子,精神百倍!
  夏菊花决定穿着儿子大商场里买的衣服鞋子过年后给老姐妹们瞧瞧,还有她孙女给做的护膝护腰带,带上了暖呼呼的,一点不怕冷的。
  很快,便在晴了两天又开始落雪的天气里迎来了这一年最后一天。


第62章 
  大街小巷热闹得很。
  夏家老老少少一大早就起来了。
  食材都是前一天买好了,大年三十这天跟初一街上的店铺少有开业的,夏家的三间电器铺也跟着关了门,夏伟业给几个员工放了假,都回到小院过年。
  夏伟民假期跟着单位放的,也有好几来天,干脆也住了进来,这间四合院房间多。
  夏伟民和儿子睡一房间,夏伟业夫妻一间,夏老头老两口一间,夏小夏和夏鸣各一间,东南西北厢房各有房间。
  这么一分配,还余3间空房,一间拿来当库房使,另两间做了夏伟业的仓库,电器大件,店里仓库不够放,就搬了些回来。
  小院的堂屋有一张圆形的大木桌子,吃过午饭之后,林宝花把桌子擦干净了,搬了个大盆子放上去,拿了个切菜的大木板子,面粉和好了放上去,准备开饺子馅是早上头准备的,一家人聚在一块包饺子比赛。
  夏家老少八口人,一人面前都放着一盘子,面和好了,饺子馅有猪肉白菜馅的,韭菜鸡蛋馅儿的,大葱猪肉馅儿,木耳猪肉,芹菜猪肉渣馅儿,口味繁多,自个儿爱吃啥就包啥馅儿的。
  能吃多少包多少。
  今年夏家准备来个不一样的年夜饭,除了大菜之外,饺子那是得自己动手才能吃得上!
  包多少个晚上吃饭的时候就吃多少,省得包了一堆饺子吃不完,还锻炼了男人们和小孩们的动手能力。
  一家子围在一块包饺子,着实热闹不已。
  夏老头是个当兵的,退役后的生活几乎和种田以及木头在一块儿,你要说家务活,那他是全不会的,包饺子更是不行。
  那双雕刻木头灵活无比的手,包起饺子来,却是笨拙得不行,要么馅儿放多了破皮儿,要么放少了又软又塌,形状不好看。
  夏菊花放下手里的饺子,拍了下他的手,“不是像你这么包的,要这么下了锅保准破皮儿,煮成糊糊了。”
  又试了几个,夏菊花实在无奈看不下去自个老伴儿糟蹋馅料面粉的模样,挥挥手把夏老头赶走了,让他去外头,将几根猪骨头剁一剁,这几日都能用得上。
  猪骨头那是个好东西,大火烧开了文火多炖几个小时,便能出来一锅浓香的大骨汤底。
  不管是煮火锅做汤底也好,煮面条也罢,还有炖菜也能用得上,特别香。
  夏菊花特意去的菜市场买了好几个骨头,就准备过年这几天烧菜用得上。
  第二个被赶出去的是夏伟民,跟他爸一样,那也是个当兵的,手劲儿大,往往一个好好地面皮到他手上,捏的不成样,除了破还是破!
  夏伟业倒是还好,他从小就聪明,夏菊花爱带着他,因此对这些不太陌生,手生几下,多包几个也就顺了下来,中规中矩。
  包的最好的,反而是夏至和夏鸣,两个男孩。
  他俩一个是细心,一个做啥都稳,那双素来写字的手,倒是灵巧得很,每个饺子都包出了花样,包子样,饺子样,小巧还美观。
  夏小夏跟她老爸差不多,中规中矩,美观谈不上,但也不至于会破掉。
  她上下两辈子都没包过饺子这玩意,以前奶奶在的时候,奶奶包的,后来她都是超市买的速冻饺子。
  来了这那会年纪还小,家里伯母妈干这些绰绰有余,因此也没动过手,今天还是第一次,仗着强大的学习能力,硬是没包坏过一个。
  “阿鸣,小至,夏夏你们三个包得不错,看来今年奶的红包要包大点,给好好奖励奖励了。”
  夏菊花笑着表扬三个孙孙。
  说了有奖励,夏至高兴得不行,这次来京市坐的火车钱,将他这几年攒下来的零花钱,全花光光了,这会说还有进账,哪能不开心?
  夏伟民在边上看着,拍了他一下“臭小子,你老子还能短了你钱不是?就惦记你爷爷奶奶那点子过年红包了,没出息!”
  除了必备的饺子之外,这几日准备的食材,还有今天一大早天没亮,夏伟业去农贸市场排队买得的羊肉和鸡鸭鱼。
  夏家的年夜饭,八个人将一张圆桌围得满满当当的,外别虽然下着雪,里面却是气氛温暖温馨。
  一道清蒸的鲤鱼,意味年年有余,鲤鱼跃龙门,摆上桌。
  一道山药羊肉汤,这天气喝一碗羊肉汤,整个身子都热乎了起来,夏家的羊肉汤是加了酒炖的,去腥还活血。
  还有姜片干煸鸭肉,鸡肉炖粉丝,因着是过年,素菜少了许多,只有两道,都是大菜。
  过完年夏家也开始忙碌起来。
  夏伟业这个年在京市大赚了一笔,准备拿回去投入机械厂,扩大规模,向全国扩张品牌知名度,毕竟现在国内还有一些厂子,用的机器都是国外进口的,夏伟业想把品牌在这两年彻底做起来,让国内的制造厂都用上他家的机器。
  过完年,夏伟业安排好了京市的事情,就带着爸妈及林宝花和儿子以及夏至回去老家了。
  在这之前,初三的时候,夏小夏带着夏鸣夏至在北京玩了一圈,还带着去了京大校园见识一番老校的风采。
  因此回去的时候,两人都心满意足,在京市过了一年,夏鸣和夏至精神气都不一样了。
  他们见识到了比老家更为广阔的世界,见识到了首都的风情,和百年老校的风采,让他们心满意足。
  夏菊花和林宝花走得时候,特别舍不得闺女一个人,都想留下来了,还是夏伟民劝住了他们。
  夏菊花还直接说她一个人留在京市照顾孙女算了,让夏老头跟着他们回去,留下来也行。
  夏伟民哪能同意,他大哥家的还在老家呢,他也要回去,让两个老人留在京市像啥话,也会让大哥不高兴,毕竟村里历来的传统都是爸妈跟大儿子过,没道理让爸妈独自留在京市。
  理是这么个理,夏菊花心里也明白,可就是看她的小乖宝一个人在京市读书,又觉得舍不得,这么一大家子都回去了,她孙女不是又一个人?
  “妈,宝花,咱们先回去,等来年看大哥三哥愿不愿意上来京市,咱家院子都买好了,没道理不住不是?您放心好了,我吩咐了店里的几个小伙子,会帮着照应夏夏的,再说咱家二哥也在京市呢,还是个兵头子,有二哥看着谁敢欺负咱家夏夏不是?”
  夏家来京市的人都回去了,只剩下夏小夏一个,她又搬回了京大的那间小院。
  她每日都要么刷题看书,要么去齐教授那找他请教问题,总之就是要争取在明年开春的时候的国际交流赛上面取得好成绩,为此夏小夏还找系统购买了一本数学教材书来看。
  齐教授的家就在京市,离着还不算太远,也在京大那片。
  夏小夏每日骑着自行车来回只需要六七分钟就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齐笙这个平时冷冷淡淡的师兄,自从送了自行车之后,就特别爱过来。
  过年这段时间,夏小夏是住在老城巷和家人住一块,不知道他有没有来找过,但是自从爸妈爷奶回去了之后,她搬了过来,她师兄就经常过来。
  只是坐着看书,也不大说话,几乎两天就来一次,空闲的时候这个比例还会上涨一两次。
  有一天夏小夏憋不住了问:“师兄,你很闲吗?”
  然而她家眉眼冷淡偏偏英俊无比的师兄,看都没看她一眼,依然盯着手里的书。
  淡淡回道:“嗯,最近比较闲。”
  这话题聊不下去了,夏小夏干脆闭了嘴。
  只当是她家师兄不存在了,该干啥干啥。
  时间过得很快,三月初开的学,三月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