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抢了他的风头。
石头道,“其实黄金米前景良好,大家与其将精力放在内耗上,不如一起将蛋糕做大做强。唐公子扩大种植范围的想法是对的,但也不必只将视线放在大石镇上。既然是高顺县的特产,别的地方当然免不得也要种植。毕竟我们推广这东西的本意,首先是为了让所有人都种植玉米这种抗旱高产的作物,应对灾荒,然后才是赚钱。”
“当然,前期的工作都是咱们在做,这会儿有了市场就让别人摘桃子,自然也不妥。”见唐一彦的脸色不好,石头又道,“所以我的意思是,以唐家为主,将黄金米这个产业整合起来,一致对外。”
“咱们要整合,难道别人就能干脆答应?”齐老费有些疑惑的问。
石头道,“老费叔糊涂了,你想想黄金米是怎么来的?”
齐老费“啊”了一声,其他人也都恍然大悟,看向周敏和石头。玉米朝廷一直在推广,种植的人总不会少,但黄金米是他们自己打出去的牌子,真正的核心是齐家山供应的种子。
见众人明白了,石头便轻声道,“明年我们这里不会有一粒种子流出万山村。”
虽然没人问过,但坐在这里的几个人都很清楚,齐家山的种子是经过特殊处理的。所谓黄金米,其实齐家山出产的才最正宗,万山村里用他们的种子种出来的其次,剩下的就只能算是更次了。
去年为了配合县衙的工作,周敏出售了不少种子,所以现在对方才能够跟他们分庭抗礼,明年没有种子,那些人如果要种黄金米,只能用今年收的玉米。品质下降了何止一等。
等到发现他们的产品根本没有跟黄金米竞争的实力,自然会有人想到种子上,求上门来,到时候,就是谈合作的好机会了。
求人总不如让人来求,就是这个道理。
“老了老了!还是你们年轻人念头转得快。”齐老费道,“到时候这整合的事,他们是不答应也得答应,更不敢跟唐家相争了。”
唐一彦跟唐掌柜对视一眼,低头琢磨起来。
因为唐家在高顺县没什么地,所以这件事,更像是做个中间人。与其说是求利,不如说是求名。虽说唐家是征州府头一份,但是对下面县城的掌控就远不如府城了。如果能够借着黄金米的机会将势力延伸过来,那么让出一部分利益也无所谓。说到底,他们想要的就是话语权。
而周敏这一招,简直是明明白白将话语权奉上,让他完全无法拒绝。哪怕知道他们是在算计,也只能欣然答应。
这么想着,唐一彦似笑非笑的看向周敏和石头,“这是笃定了我们唐家不会拒绝?不过你赌对了,我同意你的提议。不过还有个附加条件。”
“什么条件?”
唐一彦往外一指,“你们家地里种出来的东西,都给我留一份,如何?”
黄金米有没有效果不知道,但是唐一彦也不傻,两次来到万山村,已经隐约的琢磨出了为什么邱五爷会将周敏当做命中贵人,这齐家山上,估计有宝贝。
但彼此的关系到了这一步,巧取豪夺就没意思了,他甚至还会帮忙遮掩此事。唐家累世书香,读书人不少,如果经常食用这里出产的东西,或许也能有所助益。
周敏不反对这个提议,但她没有直接开口,而是看了石头一眼,石头便道“我答应。”
“不过别的也就罢了,蔬菜瓜果之类,只怕不好运送。”周敏说,“毕竟从这里到县城已经很远,从县城去府城只会更远。”
“这个问题就不用担心了。”齐老费闻言笑了起来,“难道你们不知道吗?其实从府城到县城,再到这里,是绕了一个大圈子!所以……”
他伸手指了指齐家山往北的方向,“从这个方向走,最多两个时辰,就是府城了。只不过道路难行,恐怕也不通车马,我们当年可是挑着担子走出去的。”
“什么?”周敏闻言吃了一惊,但想想这也是很正常的事。高顺县在征州府辖下,那么有一个地方跟征州府接壤也是很正常的。只不过她之前根本没有看过地图,也不擅长判断方向,根本不知道万山村的地理位置居然这么好!
齐老费见她这幅表情,脸上的笑意更浓,又指了指往东的方向,“这算什么?你猜往这个方向,是去哪里?”
“县城。”这个周敏倒是听说过,不过每次他们去的时候都带了东西,要乘牛车,所以还没走过。
也就是说,齐家山位于一个距离大石镇、高顺县和征州府都差不多远的位置!果然得天独厚,若不是因为这里重重大山阻隔,或许早就已经成为富庶之地。
现在,周敏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修路!
俗话说得好,要致富,先修路。没有平坦的道路将山里的出产运出去,就算种出来的东西再多再好,换不成钱也是枉然。
她之前还觉得万山村距离城里远了一些,东西运出去不方便,所以大大限制了发展。现在看来,根本是自己一叶障目,连地形都没有研究清楚,就贸然下了这样的结论。
不过周敏也没昏头,她很明白这个年代要在山里修路意味着什么。
书里早就已经对此有了定性——愚公移山。
全靠人工挖填,这条路没个几年时间根本修不好,投入的资金更是无算。但不管前面有多少困难,周敏已经决定,这条路修了!
冥冥之中她忽然感觉自己又给自己加了一个非常麻烦的担子,周敏不由苦笑,也许就像安氏说的那样,她是天生的劳碌命,根本就不可能真的闲下来,总会给自己找事。
第56章 河流
重阳是登高的好时节。
所以谈完了正事之后; 唐一彦还饶有兴致的要在附近登山。
齐家山就是一座山; 周敏自然对这项活动兴致缺缺。奈何来者是客,唐一彦开了这个口; 她也不好拒绝,只好硬着头皮去了。
之所以要讨好唐一彦; 还是为了之前修路的那个念头。
如果是周敏、或者说万山村的人自己组织修路的话,当然很麻烦,而且耗时日久。但如果唐家也有这样的意愿,愿意出人出力,两边一起动手,那么时间就会大大缩短了。
虽说这对唐家而言没有坏处,按理说唐一彦不会拒绝; 但毕竟是有求于人,姿态还是应该有的,略微迎合一下贵客的心思也就很正常了。
他们登的是附近最高的一座山。山林茂密,虽然找到了一条废弃的小路; 但爬起来还是相当费劲。好在这些人里; 就算是身体最差的邱五爷,最近也已经走惯了山路,并没有人掉队。
这座山有些特别; 一面较为平缓; 就是他们上来的地方。另一面则十分陡峭,几乎不能行走,山脚下便是奔腾的河流; 从群山峻岭之间而来,至此迤逦蜿蜒,绕经村庄而去。
这样一来,站在山顶往这边看,视野相当好。
九月的山林植被仍旧茂盛,树叶的颜色则显得非常丰富,底色是一片苍翠,其上黄与红之间层层递进交错,看上去有一种流动的美感,仿佛一片云霞落在了山峰之上。河岸两侧有不知名的野花盛放,更添几分野趣。
对了,河!
之前光想着开路了,但是相较于陆路而言,水路自然更方便。
虽然知道这条河继续逆流往上会遇到悬崖瀑布,难以行走,但不代表完全没有改造的可能。至少比开山凿石修路要可靠得多吧?
这样想着,周敏便问齐老费,“老费叔,你方才说从这个方向过去就是府城,那你可知这条河是从哪里流过来的?”
“这我还真不知道。”齐老费迟疑了一下,道,“我上回去府城,那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只记得来回路途,还真没看到过河流,想来不是去府城的。”
这也不奇怪,流水的特性就是遇到阻碍之后绕道,所以看似这河从府城的方向来,但谁知道它中途拐过几个弯?转来转去,自然就跟府城不是一个方向了。
倒是齐老三忽然开口道,“清平镇。”
“什么?”齐老费有些吃惊,“你说这河从清平镇过来的?你……”他本来要问你怎么会知道,但犹豫片刻,又闭了嘴。
虽说周敏的身世问题对于整个万山村的人而言都不是秘密,但这么多年来,大家也几乎不会提起,只把她当成自己人来看待。不过,毕竟是捡了个孩子,要说当年齐老三没追究过周敏的来历,那是不可能的。
不但齐老费想到了,周敏也想到了。
当初她也问过这个问题,但齐老三的答案是有瀑布天险阻隔,所以没有继续往前寻找。现在想来,那估计是敷衍自己的搪塞之词。
但齐老三既然找到了清平镇,而其后又没有把自己送还,要么是没找着人,要么就是有什么缘故不能让自己回去。既然如此,周敏也就不会去寻根究底。
她又不是原主,对所谓的身世之谜没什么兴趣。而且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好,并没有打算给自己换个环境。
所以她当做什么也没猜到,神色自然的问齐老三,“爹,这清平镇是什么地方?”
“这我知道,清平镇就在府城之外,距离不过几里地。此处山明水秀,城中不少大户人家都在这里买田置地,修建山庄,是消夏的好去处。”唐一彦拍掌道,“周姑娘你莫非打算走水路将村里的东西运出去?”
“是啊。”周敏点头,“但还有个难处。”
“什么难处?”
“从这里往前不远,就是一道悬崖瀑布,水流从上面奔腾而下,十分湍急,船只恐怕无法行走。”周敏道。
唐一彦之所以能立刻明白周敏的意思,是因为他并不知道这条河的具体情况,此时听了他的解释,也不由皱眉道,“如果只有这么一道阻碍,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可想,无非是多耗费人力物力。只是不知后头是否仍然有这样的河段,如果所费太多,那就不合算了。”
在有别的路可以选择的情况下,消耗大量的钱财和物资去修路,对万山村来说,或许是改善周围环境的必要之道,但对唐家来说肯定是不划算的。
周敏闻言,看向齐老三。齐老三便摇头道,“不,只有这一段。”
唐一彦立刻来了兴致,“村里可有船?不如咱们现在就过去看看。若的确可以修整,我回去之后,便立刻让人动工,或许今年的粮食便能走水运出去。”
村子里没有船,但齐老费家有。不过船太小,也就只能坐三五个人,所以最后除了划船的长工之外,只去了齐老三,齐老费和唐一彦三个人,余者自然各自回家。
下山的路上,邱五爷忽然开口问,“敏敏,你可想找回家人?”
听到这个问题,周敏还没反应,石头已经抬起头,狠狠瞪了邱五爷一眼。但邱五爷对他这幅姿态毫不在意,只是微笑的看着周敏。他知道周敏当年是从河里捞出来的,所以听到齐老三去过清平镇,立刻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要找到当初的人家,对于齐老三这样的平头百姓而言自然很难,但若有邱五爷帮忙,或许真的能够把人给找出来。
不过周敏却摇头道,“多谢五爷的好意,但我暂时没有这样的想法。”
“你就不想知道自己的身世?”邱五爷问。
周敏道,“知道了又如何?如果当真在意我,当年丢了之后,顺河而下找到万山村来并不是难事。既然没来找,想来是已经有了取舍。都已经过了十年了,且不说我这会儿找回去人家肯不肯认,就是他们找来,我也要想想是否要认呢。”
邱五爷面色微微一僵,点头道,“是我考虑欠妥。”
“五爷不必这么说,多谢你替我着想,只不过我如今日子过得好好的,也不想为了这等事生出变故。在我心里,生恩不及养恩大。”周敏一句话,为这件事定了性。
她这番话的意思,无非是即便原本出身富贵,也不打算去攀附,更不可能因此抛弃将她养大的齐家。不过这番话没有明说,因为邱五爷也只是好意,直接点出来,反倒显得他枉做小人了。
话既然说到这里,这个话题也就没有继续的必要了。邱五爷又道,“对了,出门时厨下正在做重阳糕,不如先到我那里去品尝一番,如何?”
盛情难却,于是众人又去了邱五爷那里。一进院子,周敏便发现这里多了一点东西。
院子各处摆了好几盆各种颜色的菊花,竞相开放,十分绚烂。
邱五爷让人直接将桌子摆在院子里,菊花酒,重阳糕,再加上满院鲜花,更添了几分节日的气氛。如此热闹了一阵,时间过得就快了,很快齐老三等人便转了回来。
“果然可行!”唐一彦的声音里带着振奋,“而且想必不会费太大功夫,月内便可完工!”说完之后,他又感叹道,“早知道有这么一条捷径,我之前也不必受那么多罪了。”
从府城坐马车到万山村来,这一路上自然不会太好过。
水路距离近,道路也更平稳,自然是更好的选择。以后往来就很方便了。
既然确定水路能走,那么除了要修整那一段急流之外,万山村这边,也要建一个码头,方便以后装卸货物。不过码头不需要太大,万山村的人自己完全可以胜任。
一番商定之后,齐老三和齐老费带着石头去了大伯公家,将修筑码头的事报备过去。这种事情,还是村子里出面更合适,毕竟以后这码头整个村子都用得上。
这一头,其他人自然也散了,只有周敏留了下来。因为唐一彦说有话要说。
唐一彦喝了一杯酒,打量了一会儿周围的环境,才开口问,“周姑娘,你这山上还有没有空地?”
“嗯?”周敏有些莫名,“现在空着的倒是不少。”
“那划一片出来给我如何?”唐一彦说着,指了指邱五爷这个院子,“以后想来需得常来常往,我也在这里建个别院,免得总是叨扰五哥。他虽然不怪我,我自己心里却过意不去。”
周敏闻言,不由微微一怔。
以唐家的富贵,为了方便往来在这里建造别院自然很正常,但是他们完全可以将旁边的山给买下来,建房子的同时也能像齐家山这样开发出来,种植各种作物,根本不需要挤在这里。
“唐公子如果需要,我当然是没问题。你看中了哪里,告诉我一声便是。”周敏想了想,还是直接问道,“但你们唐家若是想在这里建别院,自己买一片山下来不是更好?”
“周姑娘是真不懂还是装不懂?”唐一彦苦笑,“还非要我把实话说出来么?就因为这是你的地盘,我才要建别院。自己买一座山,反倒没意思了。”
听到他这么说,周敏不由转头看了邱五爷一眼,见他一直低着头,一手在桌上转动酒杯,好像根本没听见两人的对话,就知道他是不想插手此事了。
她自己低头想了想,好像也有点儿明白了。
买下一座山修建别院,那是看中了这里。但在齐家山修建别院,跟邱五爷一样,那是因为看重她。
说白了,万山村的风光并没有好到唐家到这里来修建别院的地步,唐一彦开这个口,是向她释放善意,和表达决心。在这里建房子,就说明他们要的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细水长流的生意。
这么一想,周敏不由失笑,“唐公子的意思我大概懂了,只是我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唐公子这样看重,实在是令我诚惶诚恐。”
黄金米这块牌子,对于万山村来说是改变命运的东西,但对家大业大的唐家来说,想必不算什么。就算将来做大的,也不会成为唐家的支柱生意。既然如此,唐一彦的重视就有点儿太超过了。
唐一彦转头看了邱五爷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