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颜风华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颜风华录- 第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个婢女闻言,皆红了脸。这个嗔道:“奴们原是不舍得元娘,才想一直留在元娘身边。若是元娘也舍不得奴们,便是不成婚,一辈子作元娘身边的婢女,日后给小郎君小娘子当傅母,心里也欢喜得很呢!”另一个也道:“只要元娘发话,就让他们等一辈子罢。元娘身边的位置,奴还舍不得让给其他人呢。”
  “拆散两桩婚事,那可是造了大孽。这种事我可不能做。”李遐玉抿唇笑道,“何况,我连嫁妆单子都给你们备好了,一人八抬,难不成还留给别人?”
  主仆三人一面互相打趣,一面将礼物收拾出来,十分利索。而内堂廊下,谢琰与谢璞继续漫不经心地饮酒谈事。
  “年后,又该是省试之时了。大兄此番出行,恐怕也误了备考罢?希望大嫂可别怨我才好。先前我曾提议大兄放弃进士去考明经,大兄如今考虑得如何了?”
  “……今年既然已经过了府试,那便再去考一回进士。这也是最后一回。明年,便考明经就是。此前是我想得岔了,无论如何,能够入仕才是最为紧要的。若是当真有才干,便是从正字一路往上走又如何?想来,取中之后,母亲也总不会闹着让我重考才是。”
  “希望如此。”谢琰却不似兄长这般乐观,淡淡地道,“大兄在吏部关试结果出来之前,还须得小心一些才好,免得横生出什么枝节。此外,也总该接触一些实务,方能真正提升才干。当今圣人身边,从来不缺惊才绝艳之辈。吾等唯有脚踏实地,才能令人高看一眼。”
  “你说得是。夸夸其谈与言之有物,相差的唯有真正的见识。”
  “若教我来看,尽早求一任外放,必定对仕途有益。”
  “如果能取中,我打算先学几年实务,再谋取外放。”
  “如此也好。大兄有此心,我们兄弟二人互相支应着,陈郡谢氏复兴便指日可待了。”
  “至于二郎……”说到此,谢璞不免苦笑,“我们二人身为亲子,却都违逆了母亲;二郎作为侄儿,一心承欢母亲膝下。论孝道,我们确实不如他。如此也好,有朝一日,他若当真能考取进士,也会成为你我的助力。”
  “以二兄的脾性,还是一辈子都在家中读书得好。”谢琰丝毫不客气,“便是当真中了进士,在官场上也走不远。日后,大兄也无须为了顾及二兄的颜面,替他筹谋出仕。大兄是宗长,还是以咱们陈郡谢氏阳夏房的利益为要。”
  “……”谢璞一叹,望向他,“仔细想想,你的性情果决,比我更适合宗长之位。”
  “未必如此。”谢琰摇首笑道,“我容易剑走偏锋,可担不起一族人的声名。大兄莫要高看我了。罢了,不提这些,咱们来饮酒,不醉不归!”


  ☆、第一百二十三章  新妇回门

  
  因着谢璞返回长安之故,李遐玉准备了足足六车塞得满满当当的土仪,并三辆轻便保暖的马车。谢琰挑了二十名部曲作为随行护卫,一路保护他的安全。他自己培养的部曲其实不多,护卫中大部分都是李家的部曲,个个身经百战。谢璞带来的几个部曲大都是冯四师傅的亲戚,素来自视甚高,对三郎君此举不免有些微辞。然而,他们从未见过血,私下见了凛然生威的李家部曲们,亦只有打从心底佩服的份了。
  隔日,冒着风雪送走大兄谢璞之后,回程的路上,谢琰便吩咐车夫将马车赶去李家位于灵州的别院。两座别院仅相隔一个里坊,来往极为便利。不多时,马车便停在李家别院门前,闻讯而来的李遐龄立即迎了过来。
  因见只有一辆马车,他扫了一眼,笑道:“阿姊、姊夫可算回来了。从今日开始,是不是都在家中住着了?祖母和大嫂早就将你们的院子收拾出来了,只等着你们赶紧过来住下呢。”无疑,他的言下之意便是赶紧让仆婢去那小别院中将该拿的行李都取来,两人也不必再回去了。
  闻言,谢琰似笑非笑道:“今天不过是回门,过几日再搬回来住。”原本他也并不在意什么时候归家来,但这几日两人成日形影不离,没有任何人打扰,也终于教他品出了二人独处的种种好处。若是归了家,玉郎、秋娘、茉纱丽、孙小郎,每一个都会与他抢媳妇,自然不如眼下更畅快些。
  李遐龄没想到他居然如此坦率直接地拒绝了,微微怔了怔之后,立即又眼巴巴地望向李遐玉——阿姊,阿姊一定不会拒绝的!
  谁知,李遐玉笑吟吟地瞥了瞥谢琰,也道:“宅邸中还有些事须得打理,再过些时日罢。总不能什么规矩都不曾立起来,就留着一群人空守在那座宅子里。”她心中自然知晓谢琰拒绝的原因,也觉得如今的时光到底难得,还是应当顺着他的意思多陪伴他。而且,宅邸中的诸事还未完全打理妥当,作为主母若是突然离开,也确实容易生起乱子。
  李遐龄听了,自是难掩失落,心中暗道:阿姊嫁了出去,果然便是谢家人了,竟事事都听姊夫的。转念又想,幸亏嫁的是姊夫,若是嫁了旁人,日后哪里这么容易见着?恐怕光是侍奉舅姑便须得耗费大半时间罢。想到此,他的心情竟又奇异地好转了不少,于是又道:“怎么谢家大兄没有同你们一起过来?他昨日遣人送了些亲手抄的书与我,我正想好生谢谢他呢。”
  “大兄已经启程回长安去了,我们适才正是送了他出灵州城,所以才来得有些迟了。”谢琰接道,“他送书与你,也有答谢你之意。你只需好生进学读书,便是全了他这一番心意了。至于其他,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我也知道,你们二人的性情颇为相投。日后有机会去长安,你再去拜访他便是了。”
  “……姊夫本该派人送信与我,让我也去送送他才是。”李遐龄皱起眉,越发怅然,“我还以为尚有机会再向他讨教呢!谢家大兄读了好多书,倒教我有些惭愧了。之前我还问过十二郎,他家中可有谢家大兄说的那些藏书,他悄悄去翻了一遍,说是有好些都不曾听说过。不愧是陈郡谢氏,果然底蕴深厚。”
  “不过是南北之差罢了。”谢琰轻描淡写,“谢家南渡又北迁,藏书多是东晋之物,自然与一直都在北地凉州的陇西李氏不同。你到底想寻什么书?说来与我听听?若是我曾看过的,给你默写几本出来也使得。”
  “姊夫也都记得?”李遐龄顿时忘了腹诽他夺走了阿姊,一双乌黑的眸子瞪得滚圆,充满了崇拜,“姊夫不是十来岁就离家了么?那时候便已经将家中的藏书都看了个遍?真是厉害得紧!那你是不是也能像谢家大兄那样,记得清清楚楚,一字不漏地默写出来?”
  “呵,我们兄弟三人自幼进学,苦读数载,自是看过那些藏书。不过,当初能默写,如今多年不看,未必能一字不漏。”谢琰微微一笑,神情中带着几分莫测高深,“我自忖记性比起大兄来也不算差,想来所记的内容应该是相差无几,至少不会教你无法理解。你且说说看,想看那一卷书?我若是得空,便与你写一些。”
  两人立时便如先前那般亲密起来,李遐玉看在眼里,不禁感叹谢琰哄玉郎的本事真是越发好了。当然,若是换了她,则更是手到擒来。
  说话间,他们便来到了内院月洞门附近。孙秋娘、茉纱丽皆立在风雪之中翘首以盼,见一双新人比肩行来,新婿依旧是玉树临风优雅闲逸,新妇亦是风姿出众雍容稳重,禁不住在心里叹一声:好一双贤伉俪。端详片刻后,两人便立即上前,亲热地把着李遐玉的手臂,又仔细打量了一番。乍一看去,李遐玉与身处闺中时并无任何差别,只是满腔情意都不再掩饰,眼角眉梢多了几分脉脉之情罢了。
  因着风雪越发急了,众人便顾不得再多说什么,加快脚步来到正院内堂。谢琰、李遐玉双双跪倒在长榻前,给李和与柴氏行稽首大礼。李和扶着银须,越瞧他们越是满意;柴氏则不免仔细打量孙女,生怕她过得不习惯。至于新婿谢琰究竟对她好是不好,却是半点都不必担心,端看孙女如夏花绽放一般的气色也可知晓一二了。
  “三郎,听说迎亲那一日,你被秋娘打了二十来下?”然而,满意归满意,看着这臭小子到底还是有些手痒。于是,李和斜睨着孙女婿,嘿然一笑:“竟然让小娘子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这些天恐怕将武艺落下了罢?!走!且随着我去演武场练一练身手!憨郎,玉郎,你们也都过来!!”
  孙夏搔了搔脑袋,没有领会他的言下之意:“三郎的步伐和往常一样轻巧,看起来不像是武艺已经落下了……”李遐龄则迅速地起身,笑着接过话道:“祖父说得很是。孙儿也有些日子不曾和姊夫对战了,今日不妨试一试。”迎亲礼那一天,他这个小舅郎举着横刀,却根本没有机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出手,心里早就憋闷得狠了。如今好不容易得了大好的机会,自是须得紧紧把握住!
  谢琰挑起眉,也并不辩解婚礼之时有意相让之类的缘由,颔首道:“都听祖父的。”
  柴氏横了他们一眼:“刀剑无眼,你们可仔细着些,新婿可不能随意见血。此外,马上便要用午食了,若是错过了时辰,我们可不会等。”祖孙四人随口答应着,便兴致高昂地大步而出。孙小郎盯着自家阿爷的背影,嘴里呜啊呜啊地,站起来扑腾两下,又摇摇晃晃地一屁股坐在了祖母的怀里。
  柴氏扶着他,笑道:“大郎也想跟着去瞧呢!若不是外头风雪大,让乳母抱着他去看看也使得。否则,这小子执拗的脾气一上来,便指不定要自个儿爬过去了。”她话音方落下,孙小郎便挣扎着从她怀里爬出来,斜着身子就要往榻下栽。
  李遐玉忙将他抱起来,递给茉纱丽安抚:“果然想跟着去呢。”
  茉纱丽轻轻摇着小家伙的身子,叹道:“他阿爷平日也并不经常家来,不知怎地,爷俩却偏偏亲热得紧。若是半日不见他阿爷,便要干嚎起来。罢了罢了,我实在是拗不过他,带他去演武场看着罢。”
  孙秋娘忙命乳母准备了厚实的襁褓,把小家伙裹得严严实实:“阿嫂记得撑着伞,莫受了寒。”说话间,茉纱丽便已经穿上赤红狐裘,又戴上灰貂皮昭君套,披上银鼠皮披风,将小家伙搂在怀里护住,由婢女打着伞、数个小婢围拢着挡风,漫步出了内堂。
  不过片刻之间,内堂中只剩下柴氏、李遐玉、孙秋娘三人。柴氏便将她们招到身边,一手揽着一个:“元娘成婚,我心中挂念的事总算也了结一半。只等玉郎再过几年成亲,秋娘也许了人家,就可安心等着抱重孙子重孙女了。”她虽有心让孙秋娘与李遐龄亲上做亲,平日里却并不显露出来,说话时亦十分周全。故而至今为止,孙秋娘从未发觉长辈的心思,撒娇道:“祖母,儿不想嫁,只想陪伴在祖母身边,也能替祖母和阿姊打理内务。”
  “好孩子,婚姻的缘分是说不准的。你阿姊先前不也说过不愿嫁,要出家为女冠之类的话?你瞧她如今,不是过得很滋润很自在么?”柴氏笑起来,捏着她的鼻尖,“可见日后过得顺不顺心,嫁不嫁便不必再说,嫁什么人才最为重要。你的新婿,祖母也必会千挑万选,不会让你为难。”
  孙秋娘不再与她争辩,只是皱着鼻子拿眼角瞥向李遐玉,无声地求救。李遐玉遂忍不住笑起来:“祖母,秋娘脸皮薄,便暂且不必与她提这些了。待到她及笄之后,再与她相看也不迟。咱们灵州的好男儿并不少,那时候寻也使得。”
  “她的脸皮薄不薄,我还不知道么?”柴氏道,“论虚岁,如今已经十四,翻过年就十五,也不小了。”
  “……那是虚岁,离及笄还早着呢!况且祖母不是说,早成婚也不好么?”孙秋娘赶紧抱着她的手臂撒娇,“等到十六七的时候再说这些事也不迟。”
  柴氏听了,回过神来,又叮嘱李遐玉:“早先替你调养身子的时候,我也曾叮嘱过你,最好迟些再有身孕。这可是大医者曾提过的,年纪不足就开始生养,容易伤身子。所以,你可得千万小心些,满了十六之后再有孕也不迟。横竖又没有舅姑在身边,无人会盯着你们。”
  “儿省得。”李遐玉低声应道,脸微微一红,“儿一点也不着急。”至于一心想要三儿两女的某人,就让他干着急去罢,也不必理会。
作者有话要说:  谢三郎:刚刚用书贿赂小舅郎,结果转头就翻脸了,啧
  李玉郎:书当然没有阿姊重要!!
  ————————————
  李玉郎:姊夫姊夫,说好的书呢?
  谢三郎:呵呵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战事渐起

  
  十日的婚假听起来似乎并不算短,然而两人独处的甜蜜时光却像是流水一般转瞬即逝。纵是再如何不舍,谢琰终究仍是准时赶回了河间府军营点卯。李遐玉将他送出门后,便吩咐仆婢将该封存之物都收拾起来,留了些行事周全之人看宅子,就带着几车惯用的物什,回到李家别院住对月。说是住对月,实则是搬回家来。至于那小别院,或许须得谢琰得了长假时才能再度派得上用场了。
  归家之后,李遐玉每日的生活与出嫁前几乎相差无几。习武习字、煎茶点茶、打理庶务、陪伴家人,十分随意自在。不过,到了年节之时,她却不能像以往那般随性,而是须得以谢琰之妻的身份出面交际,给同僚上峰等诸般人家送节礼、赴宴饮等。
  谢琰作为河间府校尉,本便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他的同僚上峰皆是熟识之极的人家,以往便经常来拜访柴氏,见了李遐玉也只有满口夸赞的,自是不会过于为难。然而,轮到灵州城内那些官眷世家的时候,便是免不了诸多风言风语了。刺史府、都督府、司马府等众多宴饮场上,仗着门第高且父兄郎君官职高便对她明讽暗刺者,真是数不胜数。她权当什么都不曾听见,泰然自若,令那些人大都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倒教有些官眷高看了一眼。
  及节前,她又去了一趟慕容府探望李丹薇。因天候寒冷并新诊出身怀双胎之故,李丹薇近来并未在这些大大小小的宴饮中露面,听闻她受欺负的消息,冷哼道:“不过是些破落户罢了,见不得你嫁的谢三郎居然是陈郡谢氏子,心中正发酸呢。说不得还做着美梦,想着你这寒门之女能嫁高门,她们也是明珠蒙了尘——也不自个儿照照镜子好生瞧瞧!可惜你出嫁后,倒不好如以往那般肆意,不然便是狠狠地刺回去又如何?且再等些时日,我去替你出口气。我这个怀远县主的封号,可不是挂着好看的。”
  “有了县主姊姊这番话,我还担心什么呢?”李遐玉禁不住笑出声来,“就等着县主姊姊给我撑腰了。你知道,我其实并不喜欢这种拐弯抹角的冷嘲热讽,白白耗费时间。实在忍不住的时候,便觉得该动手教训了。只可惜如今是谢家妇,倒不好传出什么奇怪的名声,免得给日后留下什么隐患。”
  “赶紧让谢三郎升作果毅都尉,我便去央祖父兑现许给你的县君诰命。”李丹薇道,“身为诰命夫人,看她们还敢不敢多嘴多舌。我依稀记得,好像还有一级乡君的诰命,是专门赐给流外勋官之母妻的。不过,眼下你并不算适合,倒不如再等上几年。说来,这诰命本是你自己挣来的,却还是须得仗着谢三郎升官才能得到,可真是不公。”
  李遐玉听了,依旧很是坦然,只浅浅笑道:“原本我便不是为了诰命而出战的,能得了都督的赞许,已经是意外之喜了。说来,三郎是陈郡谢氏子的消息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