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遂人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遂人意- 第3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别看都是杀人,气氛不一样,造成的效果也不一样呀。那场面让远处看到的人惊悚。只能用惊悚这个词。
  池二郎就觉得自家夫人身边的人做事利索,还没有废话。不声不响的那个随心。
  才到手的部曲。不知不觉就染了带有随性的色彩,就训练成了如今这个样子,真的不是故意的。当然了就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
  所以这些千户们回府,自然对这位守备大人的事情要渲染一番。传来传去,如今的儿郎嘴里池二郎就这么么样的传奇了。
  五郎同这些小郎君在一起,心里的英雄梦,可不就是池二郎这样的吗。
  现在的池二郎在五郎的心里,简直就是异常的高大。文人算什么呀,有他姐夫厉害吗。
  别说华三郎,就是谢老先生对于五郎的英雄情结都郁闷。你说你一个尚书府的郎君,你崇拜个武将,算怎么回事呀。
  跑题太远了,此刻的五郎只是很郑重的承诺:“没关系,大朗的事情最重要。姐夫不必客气。”
  芳姐萌死了,自家兄弟这个大气呀。真是个好舅舅。
  池二郎异常的为儿子感到焦急,将来可怎么好呀。他儿子真不需要小舅子费心。
  就看到五郎略微羞涩的说道:‘还有在咱们府上住着的几个郎君,同我给大朗准备的一份礼物,不过不好送到这里,在庄子上养着呢,回头等大朗在大一些的时候,就可以到庄子上骑马转悠转悠了。’
  芳姐接过单子,一匹养在庄子上的小马驹。送礼的人明子有点多,都是如今在他们池府住着的一帮淘小子,都是有心的孩子。
  芳姐:“我们五郎果然越来越懂事了,怎么还带着大伙一块准备呀。这些事情有大人在操心呢。你们才几个银子呀,怕是手里都没有银子了吧。”
  五郎:“就是我们几个一点心意。”
  三郎撇嘴,这倒霉孩子,幸好自己早有准备,不然差点让他给垫菜板子了。
  跟着说道:‘我这里也有,都是给大朗的。四姐先替大朗收着。’
  芳姐很不客气的把两位舅舅给自家儿子的礼物给收了起来:“等大朗长大了,定然会孝顺你们的。”
  三郎心说算了吧,我将来肯定有自己的儿子孝顺。
  五郎直接开口:“我会跟大朗一起孝顺姐姐姐夫的。”
  三郎闭眼,自家二伯听到这话,会不会吐血呀。
  话说如今五郎被引导成这个样子,可不都是自己没能成功的把五郎带回京城吗。
  二伯若是迁怒的话,自己肯定跑不了。
  华三郎觉得嘴巴上好像已经开始起火炮了,为了自家二伯的怒火,说什么也得让五郎在先生哪里,学好本事,不然回头自己连点回旋的余地都没有了。越想越糟心,这日子过的。
  没有一会的功夫,东郡城里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到了池府。
  有了上次的经验,倒是没人那什么贵重的礼物,知道这位郡守大人不差钱,人家要的就是个热闹,给儿子图个喜庆,也没人非得在这样的日子里面,给池二郎找不自在。
  都愿意顺着这位不多事的郡守大人,还有做实事保卫一方平安的守备大人。
  管家在外面念礼单的时候,大伙都能听见,不管是当官的,还是行商的。或者名士,送来的礼物,都是很具有特色,但不值什么银子的玩意。
  池二郎心情是真的好。自家夫人办事妥当呀。收礼都收的这么深得他心。
  大朗穿着大红的袄子,被池二郎抱着在男客那里一路的显摆,是人都看的出来这位守备大人,对儿子的稀罕。少不得要奉承几句。大朗生的是真好。这些人奉承起来,倒也不算多违心。
  当然了父子两人后面还跟着一个华五郎,远远地还追着一个华三郎。这个组合。在东郡城,还真就是特别靓丽。关键是身份都够重。
  中途,池二郎同芳姐收到几分意外的礼物,有的是亲自到来的。在东郡城里面颇有名望的才子,
  有的是送了礼物人没到。抡起关系。都是如今才百日的池家大朗的师兄们送来的。
  原来看的是谢先生的面子,半徒的名声传出去,就这个效果。
  芳姐终于重视起来五郎这个师傅了。这还真是捡到活宝了。忍不住有点沾沾自喜。
  池二郎抿着嘴巴,笑的都要露后槽牙了。原来有个迂腐的师傅也没什么不好。至少知名度就高了。
  这些人可是他这个侯府郎君,或者守备大人,郡守大人。请都请不来的呢。
  五郎更是拿出来主人的身份,招待自家世兄们。
  对于这位小师弟。到没人敢小看,再不济人家家世在那摆着呢,再说了自家师傅的关门弟子呀。怎么说都要高看几分,必须给面子。
  既然人在东郡,就要过来露个脸的。
  等到酒宴散了以后,池家的小郎君是谢先生的半个徒弟,而华府的小郎君,郡守的小舅子是谢达先生的关门弟子这件事情基本上在东郡已经无人不知了。
  芳姐唯一觉得遗憾的事情就是自家儿子到如今还没有个乳名,或者大名呢。
  华二老爷信中说,没想到,外孙的名字会让他来定。所以很激动,慎重起见,名字他还要好好地琢磨一下不着急。
  而侯府池二老爷的来信,意思差不多,他孙子的乳名也不是随便起的,他老人家要慎重的想想。
  两口子抱着孩子,顶多称呼一声宝贝,或者叫一句大朗。就是自家儿子这个半徒,也是用池大人的长子代替的。
  第二日两口子同五郎的马车一起去谢府拜谢先生。
  顺便芳姐也终于等到机会,见见这位谢先生,把自家长辈的意思传达一下。
  还有随着自家儿子百日宴运过来的给五郎拜师的礼物。身后的队伍有点长。芳姐觉得自家老祖父弄得阵仗有点大。太给老先生面子了。
  再次站在谢府门口,芳姐感觉有点羞涩,前几次来的时候,可没有如今这个礼遇呢,
  看看如今谢府的管家,那张脸都要笑的看不见眼睛了。若是早早的就如此识趣,何苦闹腾的那么生分,现在想起来还有点尴尬呢。这老头就是吃硬不吃软呀。
  管家过来:“先生知道郡守大人夫妇过来,一早让老奴再次恭候。”
  池二郎谦逊有礼,武人的煞气都收起来了:“不敢当,不敢当,是我们夫妇冒昧了。”
  老管家听到这么谦虚的话,忍不住就看了一眼这位郡守大人身边的夫人,要知道这位夫人来的时候,可从来没有如此客气过。不知道郡守老爷知不知道他家夫人是个什么脾性。
  这位大人好生谦逊:‘大人快请。’
  芳姐抿嘴,坚决不认为老管家的眼神,是对自己的不欢迎。
  在看身后抬着各色礼盒的一流队伍,芳姐忍不住扶额,这哪是拜师呀,整个祭祖呢。
  也不知道谢老头看到以后,会不会大惊小怪,觉得晦气,自家祖父脑袋抽了,让他们夫妇出来丢人现眼的。
  芳姐真的觉得挺羞愧的。
  可到了谢府,看到谢老先生摆出来的阵仗,芳姐不觉得他家祖父的吩咐太过古怪了,原来收徒是这么有内涵,有内容的事情,还真就不是自己想的,扣两头那么简单。
  谢府里面竟然也可以如此的华丽丽。广袖纶巾的名仕是不是多了点呀。
  按说女客是不能在这里露脸的,可芳一直作为长辈跟在池二郎身边,谢老头竟然什么都没说,看到如今这个阵仗,芳姐才醒悟过来,老头诚心的让她长见识呢。
  看到跪地上行礼的五郎,在看到谢老头坐着的太师椅,还有墙上挂着的孔圣人,在留一眼,谢老头身后占着的徒子徒孙。这场面真的有点大。不是一般的大。
  芳姐才算是知道自己当初多无知,惹了什么一个人物。幸好老头虽然不太好眼界不宽,心眼倒还算是够大,没跟自己一个女子计较。若说昨日事沾沾自喜,今日就是冷汗殷殷,后怕呀。
  池二郎作为家长,把京城老尚书的亲笔信呈给谢老先生,在表达了华府对于五郎拜师的事情的郑重态度。华老尚书给的面子足呀。
  老头看过书信之后,都满意的点头了。才开始行拜师礼。
  老头颔首受了五郎的礼,摸摸胡子,特意看了一眼芳姐,才缓缓开口:“好了,今日全了你我师徒的缘分,往后定然要时刻勉励自己上进,尊师重道。趁着着机会,同你的师兄们认识一下,往后你们师兄弟要互相帮衬。”
  芳姐总觉得后面这句话是老头提点她的无知的。
  五郎在一一的拜见几位世兄。芳姐大概看明白了,这些都是老先生在东郡这快的弟子,方便的都过来了,不方便的,礼物捎到了。还有再远的,就要看缘分了。
  等五郎的拜师礼过了。老先生才不咸不淡的提了一句:“老夫有幸,蒙郡守大人看得起,还收了半个徒弟,你们师兄弟也都认识一下,五郎,大朗还小,往后你们这些兄长少不得要在做人,做事上多提点一二。
  郡守大人的儿子,这些有点已经做了官,有的已经成了名的徒弟们,一个个都很客气。对于小师弟,或者半个师弟,都挺温和的。往后出去混官场,他们这些师兄弟可不就要互相帮衬吗。
  池二郎有了自家夫人一样的感觉,老头在打他们夫妇的脸呢。老头这是诚心的让他们看看自己的实力。他老人家真的惜才,不是怕了他们夫妇的这点道行。老头怪记仇的。
  全了拜师礼以后,老头才不在给五郎扔一些乱七八糟的书本,开始正式的给五郎开课了。当然了平日里讲书的都是五郎那些师兄们。
  老先生每日里给五郎他们这群破孩子,也不过讲多半个时辰。至于说的什么,芳姐就没细问过。(未完待续。)
  ps:再拜年。高兴点,过年了。

  ☆、第四百五十九章 公婆驾到

  夫妇两人回府之后,芳姐忍不住感叹:“撞到宝了,原来这就叫师徒门,我算是知道谢大先生的实力了。”
  池二郎同样感叹:“咱们大朗有福气呀。”
  芳姐:‘还真没看出来,这么一个倔老头,还真有那么大的能量。’
  池二郎摇头:“咱们大梁朝科举取士才多少年,放在前几十年,谢先生这样的地位,可以直接给朝廷推官的。名望自然不一样。谁不想同先生扯上师徒名分,即便是先生顾不过来,就是这些师兄弟么之间,谋个差事什么的,也是便宜之极的。”
  芳姐长见识了:‘原来如此,还是咱们圣人有见地,可不就是不能让他们这些人做大吗,都如此的话,这官到底谁说了算呀,这简直就是民间的私人势力,小帮派呀,难怪人说官官相卫,还是科举好呀。圣人太英明了。’
  池二郎看着夫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谢大先生听了这话,估计高兴不起来,还能在好好教导小舅子吗,不过夫人觉悟高,能说夫人说的不对吗。只能跟着点头:‘圣人自然英明。’
  两口子都是很实际的拥黄党。这话传出去都没关系。谁敢说圣人的不是呀。何况真的利国利民。
  谢老先生憋了两个多月的郁闷,终于有了舒爽的感觉,也不枉他老人家,大老远的把徒子徒孙们给招呼回来撑场面,看这对夫妻往后还敢不敢目中无人。当真以为东郡搁不下他们了呢。
  还有就是老先生一众子弟,对于这位小师弟忍不住都要高看一眼,先生收了这么多弟子,小师弟这徒弟收的最隆重。不知道师傅是不是有什么用心呢。
  当然了没人明白。谢大先生这么折腾,就为了在这对不太明白事理的夫妻面前伸伸腰。
  大概只有小五郎笑的最纯粹,真的很有面子。还有就是干掉这样的先生怕是还要再下点功夫。不然回头没法跟自家姐姐交代。,
  百日宴后的第四天,池家大朗,芳姐生下来的孩子终于有了乳名。
  起名字的时间长,历时三个半月。不过池家二老爷对这件真事情真的非常郑重。郑重到了一定要亲眼看见才肯起名的地步。
  芳姐在东郡看到了老公公老婆婆。当时那感觉呀:“不会吧,侯府的老爷老太太来了。”
  阿寿:“夫人,是真的。赶快的呀。”
  就见到芳姐抱起儿子,一溜烟的就出去了。阿寿心说幸好如今天气已经稍微回暖了,不然郎君怎么受得住呀。夫人是个行动派。
  池二老爷带着夫人,随着管事漫步进了池府。一路上打量着自家儿子的府邸,还不错。规整的不错。
  二夫人一心惦记孙子,维持着持家二夫人的气度,漫步随行。倒是没怎么注意其他的。
  远远地就就看到妇人装扮的娘子,抱着一个襁褓。脚步飞快的过来了。
  好吧,看都这个,两口子不淡定了。儿子的府里这么大的孩子。除了孙子还能有别人吗。
  池二夫人当时脸色就变了,快走几步:‘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抱出来了呀,伺候的人呢,都傻的呀,还不给郎君包裹上。’
  好吧这位心疼孙子,儿媳妇怀里抱着的,可不就是亲孙子吗,盼了多少年的呀。
  芳姐抱着孩子躬身行礼:‘媳妇见过爹娘。怎么都没有说一声,也好让媳妇派人去迎您二位。’
  池家二夫人才看到自家如花似玉的儿媳妇:‘快起来,你这孩子客气什么呀,也不用这么急着出来不是。’
  说话的时候,已经把孙子给抱过去了,幸好跟出来的阿寿手里拿着披风呢。二夫人不等阿寿行礼先把披风给孙子蒙上了。夭寿呦,她的金孙怎么就被这么随便对待呢。
  池二老爷子自从看到孩子,眼睛就没有眨过,谁记得儿媳妇什么的呀。
  看着夫人把孙子抱过来了,立刻接收:“哎哟我的大孙子,真有分量,大胖哥。”
  二夫人幽怨,她还没抱出来什么感觉呢。赶紧凑过去:“胖哥吗,这个乳名也不错,哎呦呦,真是名副其实。瞧着脸蛋都是肉肉。”
  芳姐仰头望天,好有内涵的乳名,胖哥,幸好自家老公公没有叫猪哥。为了儿子默哀。
  一院子的下人,看着自家夫人被长辈晾在院子里面,抱着小主子,基本就忘了儿媳妇了。地位问题呀,一眼就能看出来,
  芳姐脑袋上飞过一群有一群嘎嘎叫着的老鸹。
  芳姐:“娘,外面冷,咱们先回屋子吧。”
  池二夫人:“好好好,芳姐呀胖哥生的真好。”
  等芳姐给池二郎去信,他爹娘来了。在到池二郎回府,同爹娘坐在一桌上用膳已经两个时辰之后了。自始至终,池家的胖哥就没有离开过二老爷的胳膊。
  别人幽怨也幽怨不来。人家池二老爷那真是把孩子定睛在眼珠仁里面了。
  看着公公这个做派,芳姐眼前已经能浮现,十几年后,京城出现一个横行无忌的小胖子纨绔的样子了。
  还有自家夫君被气的各种纠结的表情。话说有公公这么一个爹,再有公公这么一个儿子,自家夫君的肩膀真的不轻松呢。
  话说难道自家孩子就是个传说中的熊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教子梦,要不要把胖哥交给公公带算了。
  还有就是,自家公公婆婆围着一个三个多月的孩子,连食不言寝不语这么深入骨髓的礼仪都给忘记了,还能不能好好地吃个饭了。
  池二郎头一次觉得儿子让他头疼。同芳姐一样的心思,还能不能好好地呆会了,好歹也得同他说说,二位到这里来是个什么章程不是。
  最后奶娘同胖哥留在了,芳姐给公婆让人才腾出来的主院里面。两口子很无奈的看着亲密的一家三口,撤出来了。
  阿寿引着夫人老爷去才收拾出来的院子里面:“时间仓促了点,怕是夫人住着不习惯。”
  芳姐:‘有什么不习惯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